除螨仪的熨烫装置以及除螨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734发布日期:2019-03-14 00:05阅读:1304来源:国知局
除螨仪的熨烫装置以及除螨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螨仪的熨烫装置以及除螨仪。



背景技术:

除螨仪是一种专门用来清扫沙发、床上用品、地毯、衣物等纺织物品表面的尘螨,除螨仪一般通过紫外线杀死隐藏在纺织物品上的螨虫等有害微生物,同时通过拍打、吸扫等步骤将尘螨清扫干净。但目前的大部分除螨仪都只有清洁功能,没有熨烫的功能,产品功能单一;部分除螨仪虽配置了加热杀菌装置,但加热杀菌装置结构复杂,且基本只起到加热杀菌作用,不能有效地对衣物等进行熨烫。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地对被清洁物表面进行熨烫的除螨仪的熨烫装置及除螨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除螨仪的熨烫装置,所述熨烫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对被清洁物品进行熨烫的熨烫板、对所述熨烫板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以及用于将所述熨烫装置与所述除螨仪的壳体固定连接的隔热连接单元;所述熨烫板包括用于与被清洁物品表面直接接触的熨烫板本体、从熨烫板本体边缘处向上延伸的围板以及用于与所述除螨仪的壳体抵接的定位凸部,所述熨烫板本体以及所述围板围设成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加热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定位凸部从所述围板的上部的外周表面向围板的侧面延伸,所述加热单元夹设于所述熨烫板本体和所述隔热连接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部为连续地形成于所述围板的外周表面的裙边,所述裙边的底面为水平平面或者为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连接单元包括隔热板以及从所述隔热板的边缘处向下延伸的第一罩设部,所述隔热板以及所述第一罩设部共同围设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罩设部罩设于所述围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加热单元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隔热板和所述熨烫板本体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以及所述第一罩设部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第一进线槽,所述第一进线槽贯穿所述围板的侧壁和所述第一罩设部的侧壁,所述第一进线槽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连接单元还包括凸出于所述隔热板的边缘处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中心形成有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连接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隔热板上表面的定位部和连接部,所述定位部呈变截面的凸起状,所述定位部包括与隔热板的上表面连接的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的上端向上凸出的芯座,所述芯座和所述底座的交界处形成一抵接面;所述连接部呈柱状,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具有螺纹盲孔;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的其中一对角处设置有两所述定位部,其中另一对角处设置有两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连接单元包括从所述隔热板的上表面边缘处向上延伸的第二罩设部,所述第二罩设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线槽,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与所述第二进线槽以及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筋板,多个所述筋板从所述的隔热板的下表面的所述进线孔的周围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连接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除螨仪,包括壳体以及上述任一种的所述的除螨仪的熨烫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安装缺口,所述熨烫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缺口的形状与所述熨烫板本体的形状适配,所述熨烫板本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底板的所述安装缺口的周围向上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凸部的下表面抵接以防止熨烫板从所述安装缺口处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底板向上凸出的安装座,所述隔热连接单元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螨仪包括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隔热连接单元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螨仪包括电机以及紫外线灯,所述熨烫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紫外线灯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装置,结构简单,定位凸部能够防止熨烫板从安装缺口处脱离,且可以有效地保障熨烫板本体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平齐,使得熨烫板本体能够有效地发挥熨烫和强化杀菌功能,在除螨仪进行除螨杀菌的同时,对被清洁物品表面进行熨烫,增加了除螨仪的使用功能,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提升除螨仪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螨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线路板与熨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螨仪的中心对称剖视图;以及

图6为图5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2、底板 12a、安装缺口 121、凸缘

20、熨烫装置 21、熨烫板 211、熨烫板本体 212、围板

213、定位凸部 22、加热单元 231、隔热板 232、第一罩设部

23、隔热连接单元 233、第二罩设部 234、安装部 235、定位部

2351、底座 2352、芯座 23a、第二容纳空间 234a、连接通孔

236、连接部 23b、进线孔 237、筋板 241、第一进线槽

242、第二进线槽 25、连接件 30、控制线路板 30a、连接孔

21a、第一容纳空间 40、电机 50、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方位词“上”、“下”、“内”、“外”是针对除螨仪正常工作时的本身结构而言。以图5为例,图5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螨仪,请参阅图1和图5,包括壳体10、熨烫装置20、控制线路板30、电机40以及紫外线灯50。壳体10包括位于除螨仪底部的底板12、凸缘121以及从底板1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安装座(图未示),底板12上具有安装缺口12a,熨烫装置20的一部分结构裸露在该安装缺口12a处。凸缘121的结构形式不限,只要能起到安装抵接的作用即可,例如,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凸缘121形成为从底板12的安装缺口12a的周围向上延伸的环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该环状结构可以是连续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断断续续的环状结构。安装座大致呈柱状结构,其中心具有螺纹盲孔。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缺口12a可以设置在底板12上的合适位置,例如,设置在除螨仪的电机40和紫外线灯50之间。由于除螨仪的电机40和紫外线灯50之间是闲置空间,因此,将熨烫装置20安装于此处可以使得除螨仪结构紧凑,且不需要改变现有除螨仪的主体结构,也就是说,可以将熨烫装置20以最小的生产成本集成到现有的除螨仪上。

请参阅图1,熨烫装置20包括从除螨仪的底部向内依次设置的熨烫板21、加热单元22以及隔热连接单元23;熨烫板21位于除螨仪的底部,具体地,位于安装缺口12a处,用于与被清洁物品直接接触,以对被清洁物品进行熨烫;加热单元22用于对熨烫板21加热;加热单元22夹设于熨烫板21和隔热连接单元23之间,熨烫装置20通过隔热连接单元23与壳体10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装置20,在除螨仪进行除螨杀菌的同时,对被清洁物品表面进行熨烫,增加了除螨仪的使用功能,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提升除螨仪的性价比。

请参阅图2,熨烫板21包括熨烫板本体211、围板212以及定位凸部213。熨烫板本体211呈板状,采用导热的金属或陶瓷材质制成。熨烫板本体211的形状与安装缺口12a的形状适配,且熨烫板本体211的下表面与底板12的下表面平齐,以使得在除螨仪工作时,能确保熨烫板本体211与被清洁物品表面直接接触以对其进行熨烫。围板212从熨烫板本体211的边缘处向上延伸,围板212以及熨烫板本体211共同构成一开口朝上的第一容纳空间21a,加热单元22容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21a内,也就是说,该第一容纳空间21a为加热单元22提供一安装空间,第一容纳空间21a对加热单元22进行了周向定位,使得加热单元22不能在熨烫板本体211上来回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单元22既可以是全部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21a内,也可以是部分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21a。

定位凸部213从围板212的上部的外周表面向围板212的侧面延伸,并凸出于围板212的外周表面一定的距离。定位凸部213可以是多个凸起,也可以是连续地形成于围板212的外周表面的裙边,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凸部213为连续地形成于围板212的外周表面的裙边,裙边的底面为水平平面或者为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裙边结构使得熨烫板21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也更便于加工成型。该定位凸部213为熨烫板21的安装提供可靠抵接,防止熨烫板21从安装缺口12a处脱离,且通过定位凸部213与壳体10的抵接,具体地,凸缘121的上表面与定位凸部213的下表面抵接,本实施例中,与裙边的底面抵接,可以有效地保障熨烫板本体211的下表面与底板12的下表面平齐,使得熨烫板本体211能够有效地发挥熨烫功能。凸缘121的结构增强了底板12的安装缺口12a处结构强度,改善了底板12的受力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板21的结构,既兼顾了连接可靠性和连接强度,同时,也使得熨烫板本体211的厚度可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利于热传导,减少热量损失。

加热单元22用于给熨烫板本体211提供热量,加热单元22的整体形状与第一容纳空间21a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单元22采用电加热,加热单元22的结构需保证加热单元22与熨烫板21之间是绝缘接触,以避免用户的触电危险。加热单元22可以采用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加热板。

请参阅图3,隔热连接单元23包括隔热板231、第一罩设部232、第二罩设部233、安装部234、定位部235以及连接部236。第一罩设部232从隔热板231的边缘处向下延伸,第一罩设部232和隔热板231共同围设成开口朝下的第二容纳空间23a(参照图6),第一容纳空间21a和第二容纳空间23a正对设置,即第二容纳空间23a位于第一容纳空间21a的正上方,加热单元22容设于第一容纳空间21a和第二容纳空间23a内;加热单元22的上下表面分别与隔热板231和熨烫板本体211抵接。具体地,第一罩设部232罩设于围板212和定位凸部213的外侧,更具体地,凸缘121的上表面与定位凸部213的下表面抵接,第一罩设部232罩设于凸缘121外侧,且第一罩设部232的底部与底板12的上表面抵接,如此,第一罩设部232以及熨烫板21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保证了加热单元22的加热效果,同时,也避免加热单元22的热量散发到壳体10的内部空间而影响除螨仪的正常工作,第二容纳空间23a对加热单元22和熨烫板21进行上方向的定位,防止加热单元22和熨烫板21向上方抖动或窜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熨烫装置20,将熨烫板21与加热单元22分离,使得熨烫板21可以不受加热单元22的限制,可以做成各种形状,适应不同型号的除螨仪配用,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在熨烫板本体211的底面做出各种表面处理工艺,如拉丝、喷涂、制做图案等,适合不同人群的使用。

请参阅图3,安装部234与隔热板231固定连接且凸出于隔热板231的边缘处,安装部234的中心形成有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通孔234a。当熨烫装置20与壳体10连接时,将连接通孔234a与安装座上的螺纹盲孔对准,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设其中,即将熨烫装置2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3,第二罩设部233从隔热板231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向上延伸。定位部235和连接部236用于连接控制线路板30。定位部235呈变截面的凸起状,包括与隔热板2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底座2351以及从底座2351的上端向上凸出的芯座2352,在底座2351和芯座2352的交界处形成一抵接面(图未标示)。请结合参阅图4,控制线路板3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30a,其中的部分连接孔30a穿设于芯座2352上,并抵接在抵接面上,实现定位抵接。连接部236大致呈柱状,连接部236的中心形成有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纹盲孔,通过连接件25(参照图1)穿过控制线路板30的连接孔30a和连接部236的螺纹盲孔,将控制线路板30与连接部236可拆卸连接。为了兼顾连接效率和结构受力均衡,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36和定位部235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连接部236设置在隔热板231的其中一对角处,两个定位部235设置在隔热板231的另一对角处。进一步,定位部235的抵接面与连接部236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当控制线路板30与隔热连接单元23连接时,控制线路板30的一对角上的连接孔30a穿设于定位部235的芯座2352上,同时控制线路板30的另一对角搭靠在连接部236的顶部周围,实现控制线路板30的上下方向的定位,同时连接件25穿设于控制线路板30的连接孔30a和连接部236的螺纹盲孔中,将控制线路板30与隔热连接单元23可拆卸连接。由于控制线路板30的底部抵接在抵接面以及连接部236的顶部,也就是说,控制线路板30与隔热板231的上表面间隔了一定距离,如此可以降低隔热板231对控制线路板30的热辐射影响。进一步,隔热板231采用耐热阻燃塑料制成,防止加热单元22对控制线路板30以及除螨仪工作产生热辐射影响,如此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除螨仪的安全性。

进一步,为了便于加热单元22的导线连接,请结合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围板212以及第一罩设部23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第一进线槽241,第一进线槽241贯穿围板212的侧壁和第一罩设部232的侧壁,第一进线槽241与第一容纳空间21a以及第二容纳空间23a连通。也就是说,导线可通过该第一进线槽241进入第一容纳空间21a和第二容纳空间23a内进而与加热单元22连接。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第二罩设部233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进线槽242,隔热板231上设置有进线孔23b,导线可通过第二进线槽242和进线孔23b进入第一容纳空间21a和第二容纳空间23a内进而与加热单元22连接。由于加热单元22在加热过程中,第一容纳空间21a和第二容纳空间23a内聚集了很多热量,为了防止大量热量从进线孔23b辐射到隔热板231的上方,请参阅图3,隔热连接单元23还包括多个筋板237,多个筋板237从隔热板231的下表面的进线孔23b的周围向下延伸,即多个筋板237形成了一个供导线穿过的通道,且阻挡了大部分的热量进入该进线孔23b。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将导线通过第一进线槽241与加热单元22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二进线槽242与加热单元22连接。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装置20兼顾了通用性,不同型号的除螨仪的内部结构有差异,可能某些型号中存在部分结构干涉导线从第一进线槽241进线,而另一些型号中可能存在部分结构干涉导线从第二进线槽242进线,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连接,而不需要针对不同型号的除螨仪而分别设置不同的熨烫装置20的结构,如此,可提升熨烫装置20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仅仅设置有上述的第一进线槽241,而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仅仅设置有上述的第二进线槽242。

进一步,上述的隔热连接单元23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由耐热阻燃的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