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8513发布日期:2019-02-19 18:2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服装缝制时,对布条、肩带等的加工通常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对折、缝纫等,但其对折、缝纫需通过不同的设备的进行,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为此,折叠与缝纫一体化的机械加工设备相应出现。但现有技术中的折叠缝纫一体化的机械加工设备,其送料和翻折等动作都是由一体化的模组来实现,在实际运行时,其效率受局限,同时,由于送料和翻折等机构是设计为一体化模组式,其存在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安装定位麻烦等不足。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其通过将翻转夹紧、送料两方面的动作进行分解,由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两者各自独立动作实现,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控制台;机架上设置有机头、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该机头位于工作台上方,该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侧,该机头、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台;

该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两者各自独立动作;

该翻转夹紧机构包括有夹紧机械手、用于控制夹紧机械手翻转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夹紧机械手左右位移的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夹紧机械手前后位移的前后平移驱动机构;

该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机械手和用于控制送料机械手左右位移的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

该旋转驱动机构、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前后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分别连接于控制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夹紧机械手前后翻转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前后平移驱动机构、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三者中,其一、其二或全部设计为气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夹紧机构还包括有用于调节夹紧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前后平移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于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于前后平移驱动机构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通过第三安装架安装于第一调节机构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为第一调节气缸,第一调节气缸联动第三安装架带动旋转驱动机构上下位移以带动夹紧机械手上下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有用于调节送料机械手的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左右位移的第三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均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通过一滑块适配于机架上的滑轨上,第三调节机构连接于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第二调节机构通过一连接架连接于送料机械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分别为第二调节气缸、第三调节气缸;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调节气缸,另一端通过一气钳连接于送料机械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料带输送装置,料带输送装置安装于机架上,料带输送装置电性连接于控制台,所述送料机械手往复运动于料带输送装置与工作台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带输送装置包括有料带裁切机构,料带裁切机构包括有裁切驱动机构、裁切件,该裁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裁切件以对料带进行裁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料带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安装于机架上,该定位装置电性连接于控制台;该定位装置可上下往复运动于工作台上以定位料带和释放料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翻转夹紧、送料两方面的动作进行分解,由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两者各自独立动作实现,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加工成本;同时,分体布置的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在机台上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更加简易,其布局合理性佳,从而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由一体化模组共同实现送料和翻折等动作而导致的结构复杂之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翻转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翻转夹紧机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20、工作台

30、控制台 40、机头

50、翻转夹紧机构 51、夹紧机械手

52、旋转驱动机构 53、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

54、前后平移驱动机构 55、第一调节机构

501、第一安装架 502、第二安装架

503、第三安装架 60、送料机构

61、送料机械手 62、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

63、第二调节机构 64、第三调节机构

65、滑块 66、滑轨

67、连接架 68、气钳

70、定位装置 71、固定架

72、定位架 73、定位爪

74、定位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所述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包括机架10,该机架10上设置有工作台20、控制台30;机架10上设置有机头40、翻转夹紧机构50、送料机构60,该机头40位于工作台20上方,该翻转夹紧机构50、送料机构60分别位于工作台20的两侧,该机头40、翻转夹紧机构50、送料机构60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台30;该翻转夹紧机构50、送料机构60两者各自独立动作;该翻转夹紧机构50包括有夹紧机械手51、用于控制夹紧机械手51翻转的旋转驱动机构52、用于控制夹紧机械手51左右位移的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53、用于控制夹紧机械手51前后位移的前后平移驱动机构54;该送料机构60包括有送料机械手61和用于控制送料机械手61左右位移的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该旋转驱动机构52、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53、前后平移驱动机构54、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分别连接于控制台30。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2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夹紧机械手51前后翻转动作;所述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53、前后平移驱动机构54、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三者中,其一、其二或全部设计为气缸;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53、前后平移驱动机构54、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三者均优选设计为气缸。

所述翻转夹紧机构50还包括有用于调节夹紧机械手51上下位移的第一调节机构55,所述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53安装于机架10上,所述前后平移驱动机构54通过第一安装架501安装于第一左右平移驱动机构53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55通过第二安装架502安装于前后平移驱动机构54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2通过第三安装架503安装于第一调节机构55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55为第一调节气缸,第一调节气缸联动第三安装架503带动旋转驱动机构52上下位移以带动夹紧机械手51上下位移。

所述送料机构60还包括有用于调节送料机械手61的第二调节机构63、用于调节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左右位移的第三调节机构64,第二调节机构63、第三调节机构64均安装于机架10上;所述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通过一滑块65适配于机架10上的滑轨66上,第三调节机构64连接于第二左右平移驱动机构62,第二调节机构63通过一连接架67连接于送料机械手61;所述第二调节机构63、第三调节机构64分别为第二调节气缸、第三调节气缸;所述连接架67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调节气缸,另一端通过一气钳68连接于送料机械手61。

所述送料机构60的一侧还设置有料带输送装置,料带输送装置安装于机架10上,料带输送装置电性连接于控制台30,所述送料机械手61往复运动于料带输送装置与工作台20之间;所述料带输送装置包括有料带裁切机构,料带裁切机构包括有裁切驱动机构、裁切件,该裁切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裁切件以对料带进行裁切。

所述工作台20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料带的定位装置70,该定位装置70安装于机架10上,该定位装置70电性连接于控制台30;该定位装置70可上下往复运动于工作台20上以定位料带和释放料带;所述定位装置70包括安装于机架10上的固定架71以及连接于固定架71的定位架72,定位架72上下往复运动于工作台20上,定位架72可脱离式连接有一用于定位料带加工位置的压料板,压料板可脱离式位于工作台20上方;所述定位装置70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驱动机构74,定位驱动机构74安装于机架10上,定位驱动机构74带动定位装置70上下运动;所述定位驱动机构74为驱动气缸。此处,当将需要缝纫料带的工料置放于工作台20上后,定位装置70的定位架72由初始位置自上往下运动直至压料板贴覆于工料上,此时,定位爪73释放压料板,压料板与定位架72相互脱离,定位架72运动至初始位置,直至缝纫完成,定位装置70的定位架72由初始位置自上往下直至压料板重新贴覆于定位架72下方的定位爪73上,此时,定位爪73带动压料板运动至初始位置,可将缝纫好料带的工料取出。

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将工料放置于工作台20上,由定位爪73自初始位置向下位移并释放压料板,压料板压紧于工料上,定位爪73向上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夹紧机械手51自左往右运动至工作台20上,随后送料机械手61由初始位置自右往左将料带移送至工作台20并由夹紧机械手51夹紧料带,此时,送料机械手61向右回到初始位置,定位爪73自初始位置向下位移压紧料带;然后,进行第一次缝纫;然后,定位爪73向上回到初始位置,夹紧机械手51夹紧料带向后位移并旋转折叠至指定位置(此处,夹紧机械手51向后位移和旋转几乎同时运作),定位爪73向下位移压紧料带,夹紧机械手51向左位移再向前旋转位移至初始位置,同时,进行第二缝纫;最后,定位爪73带动压料板向上位移至初始位置,此时,一次折叠缝纫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翻转夹紧、送料两方面的动作进行分解,由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两者各自独立动作实现,从而,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加工成本;同时,分体布置的翻转夹紧机构、送料机构,在机台上的结构设计以及安装更加简易,其布局合理性佳,从而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由一体化模组共同实现送料和翻折等动作而导致的结构复杂之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