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耐磨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695发布日期:2019-05-15 23: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耐磨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带,特别涉及一种减震耐磨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织带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时,通常需要其具有减震性和耐磨性。公告号CN206799890U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在织带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震节,所述减震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减震填料和包覆在所述减震填料外表面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位于所述减震节处的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相互独立编织成型,所述减震填料与所述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通过胶黏剂粘结固定。上述减震织带存在以下缺点:虽然通过减震节的设置使得织带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但是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将减震填料固定在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中,胶黏剂固化后其硬度增加,会降低减震的效果,并且为使减震填料稳固的固定在第一主带和第二主带之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用较多的胶黏剂进行固定,制作时间较长,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耐磨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减震耐磨织带,包括由多根经线和多根纬线交织而成的织带本体,每根纬线从内到外包括尼龙线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均匀涂覆在尼龙线层上,所述弹性层设置为石墨烯硅橡胶层;每根经线从内到外包括涤纶线层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均匀涂覆在涤纶线层上,所述耐磨层设置为石墨烯聚乙烯层,所述多根纬线的纬密为60根/厘米,所述多根经线的经密为30根/厘米,所述多跟经线的宽度小于多跟纬线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的厚度是所述尼龙线层厚度的1-4倍。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的厚度是所述尼龙线层厚度的1倍。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是所述涤纶线层厚度的1-4倍。

更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是所述涤纶线层厚度的1倍。

进一步的,所述织带本体中,经线设置为5根,纬线设置为14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在纬线上涂覆有弹性层,在弹性层中除了具有弹性材料外,还在弹性材料中添加有石墨烯,一方面是增加了弹性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石墨烯混合在弹性材料中在与弹性材料混合的过程中会产生孔隙,打破了弹性材料内部均匀的结构,当遇到外界的力时,可进一步进行缓冲,起到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经线上涂覆有耐磨层,在耐磨层中除了耐磨材料外还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石墨烯,一方面可以增加经线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石墨烯和聚乙烯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经线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纬密在设计的时候大于经密,在编织织带成品后,纬线会间隔距离凸出于经线,进一步提高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在编织之前直接在经线和纬线上分别设置弹性层和耐磨层,当编织的时候直接按照常规的编织方法进行编织。相比织带编织后再进行相应的减震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更好,且操作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纬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经线的截面图。

其中,1、经线;2、纬线;3、弹性层;4、尼龙线层;5、耐磨层;6、涤纶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减震耐磨织带,包括由多跟经线1和多跟纬线2 交织而成的织带本体。每根纬线2从内到外包括尼龙线层4和弹性层3,所述弹性层3均匀涂覆在尼龙线层4上。所述弹性层3的厚度是所述尼龙线层4 厚度的1倍,所述弹性层3设置为石墨烯硅橡胶层,其中石墨烯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1%,优选0.8%,多根纬线2的纬密为60根/厘米。多根经线1从内到外包括涤纶线层6和耐磨层5,所述耐磨层5均匀涂覆在涤纶线层6上,所述耐磨层5的厚度是所述涤纶线层6厚度的1倍,所述耐磨层5设置为石墨烯聚乙烯层,所述石墨烯所占的百分比3-5%,优选3.2%。多根经线1的经密为30根/厘米。为进一步提高织带的减震性能,所述多根纬线2的宽度大于所述经线1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经线1设置为5根,纬线2设置为14根。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耐磨织带(简称本申请)与公告号CN206799890U的竹节式变径减震织带(简称对比申请)的性能测试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相比对比申请,本申请耐磨性能优异,减震效果优异。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