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568发布日期:2019-04-09 20:51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筒布布料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幅机。



背景技术:

圆筒布是一种织布的方法,其指机针在机身上呈圆筒形分布,坯布是一个大圆筒,圆筒布需要经过清洗、脱水、开幅定型之后才可以做进一步使用,其中开幅定型工序通常选用立式开幅设备加工。但现有的立式开幅设备中的扩布单元均竖直设置,从而需将圆筒布拉到高处再由扩布单元进行切割,这样,存在的问题在于:(1)设备过高,工人需要爬梯到高处维修设备以及退捻切割前对圆筒布的整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连续打卷的圆筒布质量大,在拉动的过程中容易将布料拉断。为了解决问题,现需要一种卧式开幅机,实现无需将圆筒布拉到高处后才进行开幅工序,且可避免布料被拉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采用水平设置的扩布单元、上撑杆、下撑杆相互配合将圆筒布撑开、退捻,并结合切布单元将其切割,实现无需将圆筒布拉到高处后即可进行退捻、开幅工序,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可避免圆筒布被拉断的情况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包括机架、驱动单元、扩布单元、上撑杆、下撑杆、切布单元、展幅单元、吹气单元、导布辊、摆布单元、PLC控制器,所述驱动单元竖直固定在机架前侧,所述下撑杆水平设置,且与驱动单元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撑杆、所述扩布单元均设置在驱动单元上,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模块作用下作竖直运动,并扩布单元位于上撑杆与下撑杆之间,所述上撑杆固定有一用于切割圆筒布的切布单元,所述扩布单元固定有一用于提供大风力的吹气单元,所述展幅单元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下撑杆后方,所述导布辊与机架转动连接,且位于展幅单元上方,所述摆布单元固定在机架后侧,用于将布料叠放整齐,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扩布单元,驱动单元、吹气单元、摆布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导向杆,所述固定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分别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配合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上撑杆固定连接,第二滑块、第二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扩布单元、吹气单元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扩布单元包括扩布架、调节气缸,所述扩布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扩布架为伞状结构,调节气缸用于调节扩布架的张开幅度。

其中,所述吹气单元包括通气管、鼓风机,所述通气管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鼓风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通气管连接,PLC控制器与鼓风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上撑杆与所述下撑杆均采用直径相同的圆管,所述上撑杆前端朝向所述下撑杆弯曲,所述上撑杆后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撑杆前端朝向所述上撑杆弯曲,所述下撑杆后端与所述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切布单元包括切割电机、切刀,所述切割电机固定在上撑杆上,切割电机与切刀连接,所述上撑杆上开有便于刀片转动的通槽,所述PLC控制器与切割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展幅单元包括第一展幅辊、第二展幅辊、连接杆,第一展幅辊的一末端与第二展幅辊的一末端相互连接,第一展幅辊的另一末端和第二展幅辊的另一末端分别与机架两侧连接,所述连接杆两末端分别与第一展幅辊、第二展幅辊转动连接,并第一展幅辊的轴心线、第二展幅辊的轴心线与连接杆的轴心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平面朝第一展幅辊与第二展幅辊相互连接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展幅辊与第二展幅辊相互连接的位置与下撑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导布辊设有两条,其一条导布辊位于另一导布辊的上方,两条所述导布辊均采用直径从中间往两端逐渐减少的柱体结构。

其中,所述摆布单元包括主动辊、摆布电机、摆动架、转轮、连接杆,所述主动辊与机架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架一侧与机架铰接并位于主动辊下方,所述转轮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转轮边缘铰接,另一端与摆动架铰接,所述摆布电机固定在机架顶部,摆布电机通过链传动驱动主动辊转动,摆布电机通过链传动驱动转轮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架左右摆动,PLC控制器与摆布电机电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扩布单元、上撑杆、下撑杆相互配合对圆筒布进行撑开、退捻,同时三者均水平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避免工人爬到高处作业,同时无需将布料拉高后才进行开幅工序,可有效地避免布料被拉断的情况发生;(2)结合吹风装置吹出大风,大风将圆筒布吹开,利于扩布单元将其撑开;(3)通过驱动单元,可调节上撑杆与下撑杆之间的距离以及扩布单元的位置,满足对多种直径大小不一的圆筒布进行撑开、开幅工艺;(4)采用摆布装置可将布料对折输出,利于整齐地存放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F向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中驱动单元的侧视图。

图中:1、机架;2、驱动装置;21、固定座;22、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24、第一丝杠;25、第二丝杠;26、导向杆;27、第一安装板;28、第二安装板;3、扩布单元;31、扩布架;311、伞杆;312、伞骨;313、活动环;314、支撑条;4、上撑杆;41、通槽;5、下撑杆;6、切布单元;61、切割电机;62、切刀;7、展幅单元;71、第一展幅辊;72、第二展幅辊;73、连接杆;8、吹气单元;81、通气管;82、鼓风机;9、导布辊;10、摆布单元;101、主动辊;102、摆布电机;103、摆动架;104、转轮;105、连杆;11、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圆筒布卧式开幅机,它包括机架1、驱动单元2、扩布单3元、上撑杆4、下撑杆5、切布单元6、展幅单元7、吹气单元8、导布辊9、摆布单元10、PLC控制器11,所述驱动单元2竖直固定在机架1前侧,所述下撑杆5水平设置,且与驱动单元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撑杆4、所述扩布单元3均设置在驱动单元2上,并在驱动单元2的驱动模块作用下作竖直运动,扩布单元3位于上撑杆4与下撑杆5之间,所述上撑杆4固定有一用于切割圆筒布的切布单元6,所述扩布单元3固定有一用于提供大风力的吹气单元8,所述展幅单元7固定在机架1上,且位于下撑杆5后方,所述导布辊9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位于展幅单元7上方,所述摆布单元10固定在机架1后侧,用于将布料叠放整齐,所述PLC控制器11分别与扩布单元6,驱动单元2、吹气单元8、摆布单元电连接10。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固定座21、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23、第一丝杠24、第二丝杠25、导向杆26,所述固定座21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24两末端、第二丝杠25两末端分别与固定座21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26两末端分别与固定座21固定连接,并第一丝杠24的轴心线、第二丝杠25的轴心线、导向杆26的轴心线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电机22固定在固定板21顶部,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杠24的一末端连接,第一电机22采用伺服电机,PLC控制器11与第一电机22电连接,第一丝杠24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螺母,所述第二电机23固定在固定板21顶部,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丝杠25的一末端连接,第二电机23采用伺服电机,PLC控制器11与第二电机23电连接,第二丝杠25配合连接有第二丝杠螺母,所述导向杆26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7,第一安装板27与上撑杆4固定连接,第二滑块、第二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8,第二安装板28与扩布单元3、吹气单元8固定连接。PLC控制器11控制第一电机22启动,第一电机22驱动第一丝杠24转动,第一丝杠24与第一丝杠螺母配合驱动第一安装板27沿导向杆26方向运动,从而达到上撑杆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目的;PLC控制器11控制第二电机23启动,第二电机23驱动第二丝杠25转动,第二丝杠25与第二丝杠螺母配合驱动第二安装板28沿导向杆26方向运动,从而达到扩布单元4、吹气单元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扩布单元3包括扩布架31、调节气缸32,所述扩布架31为伞状结构,扩布架31包括伞杆311、与伞杆311头部铰接的伞骨312、与伞杆311滑动连接的活动环313、两末端分别铰接于伞骨312和活动环313的支撑条314,所述伞杆311水平设置,并伞杆311尾部与述第二安装板27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缸32缸体与伞杆311铰接,调节气缸32的伸出杆与活动环313铰接,所述调节气缸采用单杆气缸,PLC控制器11控制调节气缸32的伸出杆伸出或缩回(气缸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调节气缸32的伸出杆伸出时,推动活动环313朝前移动从而实现扩布架31撑开功能;调节气缸32的伸出杆缩回时,拉动活动环313往后移动从而实现扩布架31收拢功能,采用调节气缸32调节扩布架31的张开幅度,以适应对不同直径尺寸的圆筒布撑开。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吹气单元8包括通气管81、鼓风机82,所述通气管81水平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8上,通气管81的出风口朝圆筒布方向设置,所述鼓风机8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鼓风机82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通气管81连接,由于通气管81随第二安装板28的运动而运动,故管道会有折弯的可能性,为使管道得到更好地保护,管道外部套接有拖链。PLC控制器11与鼓风机82电连接,并控制鼓风机82输送大风力,使得通风管81朝向圆筒布吹出大风,利于将打卷的圆筒布松开。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述上撑杆4与所述下撑杆5均采用直径相同的圆管,采用直径相同的圆管撑开打卷的圆筒布,避免了圆筒布被撑开时出现折痕,同时保证圆筒布两侧受到的拉扯力相同,使得圆筒布在切割的过程中避免产生偏移。所述上撑杆4前端朝向所述下撑杆5弯曲,所述上撑杆4后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7固定连接,所述下撑杆5前端朝向所述上撑杆4弯曲,所述下撑杆5后端与所述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其中,上撑杆4、下撑杆5弯曲的位置对圆筒布退捻撑开的过程中起到过渡的作用。通过PLC控制器11控制第一电机22启动,可实现调节上撑杆4与下撑杆5之间的距离,满足对多种直径大小不一的圆筒布进行撑开工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切布单元6包括切割电机61、切刀62,所述切割电机61固定在上撑杆4上,切割电机61与切刀62连接,所述上撑杆4上开有便于刀片62转动的通槽41,所述PLC控制器11与切割电机61电连接,所述切割电机61采用异步电机,PLC控制11通过变频器与切割电机61连接,并控制切割电机61的转速,高速旋转的刀片62容易将圆筒布切割开幅。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展幅单元7包括第一展幅辊71、第二展幅辊72、连接杆73,第一展幅辊71的一末端与第二展幅辊72的一末端相互连接,第一展幅辊71的另一末端和第二展幅辊72的另一末端分别与机架1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3两末端分别与第一展幅辊71、第二展幅辊72转动连接,并第一展幅辊71的轴心线、第二展幅辊72的轴心线与连接杆73的轴心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平面朝第一展幅辊71与第二展幅辊72相互连接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展幅辊71与第二展幅辊72相互连接的位置与下撑杆5固定连接。圆筒布先经过切割单元6切开,然后由展幅单元7逐渐展开成一平面布后经连接杆73送出,利于对后续的整平工艺提供很好的质量基础。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述导布辊9设有两条,其一条导布辊9位于另一导布辊9的上方,两条所述导布辊9均采用直径从中间往两端逐渐减少的柱体,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展平后的布料从连接杆73绕出后,从下往上依次绕过两条导布辊9,当导布辊9转动时,与辊面接触的布料向两边伸展,促使布料开幅、祛除褶皱,最后经摆布单元10输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摆布单元10包括主动辊101、摆布电机102、摆动架103、转轮104、连杆105,所述主动辊101与机架1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架103一侧与机架1铰接,并位于主动辊101下方,所述转轮10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105一端与转轮104边缘铰接,另一端与摆动架103铰接,所述摆动架103具有两条摆动辊,所述摆布电机102固定在机架1顶部,摆布电机102通过链传动驱动主动辊101转动,摆布电机102通过链传动驱动转轮104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架103左右摆动,PLC控制器11与摆布电机102电连接。所述摆布电机102采用异步电机,PLC控制器11通过变频器驱动摆布电机102,主动辊101带动布料走布,布料绕过两条摆动辊1031后输出,所述摆动架103在转轮104的驱动下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将展平后的布料对折输出,便于存放布料。

工作原理:根据圆筒布的直径大小,通过驱动单元2调节上撑杆4与下撑杆5之间的距离,以及扩布单元3的位置、张开幅度:PLC控制器11控制第一电机22转动,使得上撑杆4沿导向杆26方向移动;同时PLC控制器11控制第二电机23转动,使得扩布单元3、通气管81沿导轨方向移动,并保证扩布单元3、通气管81位于上撑杆4与下撑杆5之间的中央位置,然后PLC控制器11控制调节气缸32的伸出杆伸出,使得扩布架31张开,达到将圆筒布撑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开幅的工作路线为:圆筒布首先由扩布架31撑开、退捻,同时通气管朝向圆筒布中心吹出大风,利于大风将其吹开,从而辅助扩布器将其撑开;然后圆筒布套接在上撑杆4、下撑杆5上,并由切布单元6将其切开,切开后的布料依次经过展幅单元7、导布辊9进行展幅、祛皱;最后由摆布单元10输出。水平设置的扩布单元3、上撑杆4、下撑杆5相互配合将圆筒布撑开、退捻,并结合切布单元6将圆筒布切割,实现无需将圆筒布拉到高处后即可进行退捻、开幅工序,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整体高度,维修及开幅前的布料整理工作都无需爬到高处,以及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开幅后的布料直接传送至展幅单元7展开成平面布,这样就无需将打卷的布料拉起,能够有效地避免圆筒布被拉断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