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2154发布日期:2019-04-09 23:1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回收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印染工艺要求不同,直辊丝光机碱液浓度也不同,日常应用中,主要涉及到20波美度、26波美度、30波美度等浓度指标。

现行状态下,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需要调整作业碱液浓度时,其做法如下:首先停机,然后根据碱液浓度要求,向丝光浸渍缸补水降低碱液浓度,或补充烧碱提高碱液浓度,经反复多次调整、测定达到预设浓度指标后重新开机作业。以上作业过程繁琐、效率低,并易造成碱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能够对碱液进行回收复用,工作效率高,碱液浪费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包括进碱管、排碱管,还包括多个罐体;所述的多个罐体分别通过进液手动开关阀与所述的进碱管连通;还包括丝光浸渍缸、碱液过滤装置,所述丝光浸渍缸、碱液过滤装置通过碱液循环泵A管道连接;还包括卸料主管,所述的多个罐体在其底部分别通过阀门连接到所述的卸料主管;还包括碱液复用管路,用于将多个罐体中的碱液返回至丝光浸渍缸中复用;还包括喷淋系统连接管道,所述喷淋系统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碱液过滤装置通过碱液循环泵B与所述的喷淋系统连接管道连接;还包括手动三通阀,所述进碱管、排碱管、喷淋系统连接管道通过手动三通阀连通。

还包括清洗排污管道,所述的多个罐体在其底部分别通过阀门连接到所述的清洗排污管道。

所述的多个罐体上都设置有可视液位计。

所述的丝光浸渍缸中设置有多根互相连通的碱液喷淋管,所述碱液喷淋管倾斜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碱液喷淋管与所述喷淋系统连接管道连通。

所述的多个罐体分别设置有溢流管道,所述的溢流管道与所述的排碱管连通。

所述的碱液复用管路有多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所述的碱液复用管路包括一条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手动阀;所述输送管一端与所述丝光浸渍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卸料主管连通。

方式二:所述的碱液复用管路包括与多个罐体相对应的多条独立输送管,所述独立输送管一端与所述丝光浸渍缸连通,另一端经阀门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独立输送管上依次设置有碱液循环泵C、气动三通阀和流量计;所述气动三通阀与所述罐体之间设置有碱液循环管道。多条独立输送管可以配合工作,将不同浓度的碱液输送至丝光浸渍缸,并通过流量计、气动三通阀的配合精确控制配比,从而控制丝光浸渍缸中混合溶液的浓度。

所述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包括多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之一包括以下步骤:

A、向丝光浸渍缸中灌注符合浓度要求的碱液;

B、关闭手动三通阀,丝光浸渍缸、碱液循环泵A、碱液过滤装置、碱液循环泵B、喷淋系统连接管道、碱液喷淋管形成循环管路;

C、物料在丝光浸渍缸中浸渍处理;

D、开启气动阀,使碱液对物料进行喷淋;

E、开启罐体之一对应的进液手动开关阀,关闭其余罐体,丝光浸渍缸、碱液循环泵A、碱液过滤装置、碱液循环泵B、手动三通阀、进碱管、罐体之一形成封闭管路;

F、碱液循环泵A、碱液循环泵B工作,经过滤的碱液泵入对应的罐体;

G、排空丝光浸渍缸;

H、选择符合浓度要求的罐体之一;开启输送管上的手动阀;罐体、卸料主管、输送管、丝光浸渍缸连通,碱液进入丝光浸渍缸,经浓度检测、微调后实现复用;重复步骤A~D进行物料处理。

使用方法之二包括以下步骤:

A、向丝光浸渍缸中灌注符合浓度要求的碱液;

B、关闭手动三通阀,丝光浸渍缸、碱液循环泵A、碱液过滤装置、碱液循环泵B、喷淋系统连接管道、碱液喷淋管形成循环管路;

C、物料在丝光浸渍缸中浸渍处理;

D、开启气动阀,使碱液对物料进行喷淋;

E、开启罐体之一对应的进液手动开关阀,关闭其余罐体,丝光浸渍缸、碱液循环泵A、碱液过滤装置、碱液循环泵B、手动三通阀、进碱管、罐体之一形成封闭管路;

F、碱液循环泵A、碱液循环泵B工作,经过滤的碱液泵入对应的罐体;

I、排空丝光浸渍缸;

J、关闭输送管;选择符合浓度要求的两个罐体;开启对应的两条独立输送管,两个罐体、两条独立输送管分别与丝光浸渍缸形成通道;

K、根据作业目标碱液浓度及体积要求进行计算,设定步骤J中选定的两个罐体的排液量;

L、控制系统工作,通过流量计、气动三通阀配合,从选定的两个罐体中精确排液至丝光浸渍缸中混合均匀;经浓度检测、微调后实现碱液复用;重复步骤A~D进行物料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多个罐体形成暂存容器,可用于分别存储不同浓度的碱液;作业系统与暂存容器中通过阀门开闭可形成多种通道;当丝光浸渍缸中碱液浓度需要调整时,通过通道调整,可以将不符合要求的碱液暂存到某个罐体中,然后可将符合浓度要求的碱液从暂存容器中传输至丝光浸渍缸中,从而实现溶液快速切换,其作业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碱液可实现暂存和复用,大大减少了碱液无作用消耗。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印染直辊丝光机碱液复用装置,包括进碱管a、排碱管b,还包括多个罐体1;所述的多个罐体1分别通过进液手动开关阀5与所述的进碱管a连通;还包括丝光浸渍缸22、碱液过滤装置24,所述丝光浸渍缸22、碱液过滤装置24通过碱液循环泵A25管道连接;还包括卸料主管d,所述的多个罐体1在其底部分别通过阀门连接到所述的卸料主管d;还包括碱液复用管路,用于将多个罐体1中的碱液返回至丝光浸渍缸22中复用;还包括喷淋系统连接管道i,所述喷淋系统连接管道i上设置有气动阀26;所述碱液过滤装置24通过碱液循环泵B28与所述的喷淋系统连接管道i连接;还包括手动三通阀27,所述进碱管a、排碱管b、喷淋系统连接管道i通过手动三通阀27连通。

还包括清洗排污管道h,所述的多个罐体1在其底部分别通过阀门连接到所述的清洗排污管道h。

所述的多个罐体1上都设置有可视液位计。

所述的丝光浸渍缸22中设置有多根互相连通的碱液喷淋管23,所述碱液喷淋管23倾斜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碱液喷淋管23与所述喷淋系统连接管道i连通。

所述的多个罐体1分别设置有溢流管道e,所述的溢流管道e与所述的排碱管b连通。

所述的碱液复用管路有多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所述的碱液复用管路包括一条输送管c,所述输送管c上设置有手动阀21;所述输送管c一端与所述丝光浸渍缸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卸料主管d连通。

方式二:如图1可见,所述的碱液复用管路包括与多个罐体1相对应的多条独立输送管f(图中仅示出一条),所述独立输送管f一端与所述丝光浸渍缸22连通,另一端经阀门与所述罐体1连通;所述独立输送管f上依次设置有碱液循环泵C29、气动三通阀f2和流量计f1;所述气动三通阀f2与所述罐体1之间设置有碱液循环管道j。多条独立输送管f可以配合工作,将不同浓度的碱液输送至丝光浸渍缸22,并通过流量计f1、气动三通阀f2的配合精确控制配比,从而控制丝光浸渍缸22中混合溶液的浓度。为便于实现自动化作业,采用电磁流量计。

所述碱液循环管道j、气动三通阀f2与所述碱液循环泵C29相配合,可形成以罐体1为中心的碱液循环系统;当罐体1需要向丝光浸渍缸22排液时,气动三通阀f2控制碱液循环管道j关闭,而独立输送管f工作;碱液循环管道j的作用是防止管路内液体循环因泵体进气等原因中断,从而保持碱液循环管道j的连续工作状态,另外,在罐体1排液量达到设定值后,可以通过气动三通阀f2快速将液体切换至碱液循环管道j,实现精确给料的同时,保证工况稳定安全。

实施例一:对物料进行浸渍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A、向丝光浸渍缸22中灌注符合浓度要求的碱液;

B、关闭手动三通阀27,丝光浸渍缸22、碱液循环泵A25、碱液过滤装置24、碱液循环泵B28、喷淋系统连接管道i、碱液喷淋管23形成循环管路;

C、物料在丝光浸渍缸22中浸渍处理;

D、开启气动阀26,使碱液对物料进行喷淋。

实施例二:碱液回收,具体流程如下: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罐体1,分别用于暂存4种不同浓度的碱液。

E、开启罐体1之一对应的进液手动开关阀5,关闭其余罐体1,丝光浸渍缸22、碱液循环泵A25、碱液过滤装置24、碱液循环泵B28、手动三通阀27、进碱管a、罐体1之一形成封闭管路;

F、碱液循环泵A25、碱液循环泵B28工作,经过滤的碱液泵入对应的罐体1。

碱液先过滤再回收进入罐体1,降低系统无用消耗,保证碱液纯度。

实施例三:碱液复用,具体流程如下: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罐体1,分别用于暂存4种不同浓度的碱液。

G、排空丝光浸渍缸22;

H、选择符合浓度要求的罐体1之一;开启输送管c上的手动阀21;罐体1、卸料主管d、输送管c、丝光浸渍缸22连通,碱液进入丝光浸渍缸22,经浓度检测、微调后实现复用;重复步骤A~D进行物料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与丝光浸渍缸22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碱液以其自重流转。根据实际工况,碱液也可采取泵送方式流转。

实施例四:碱液配合复用。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罐体1,分别用于暂存4种不同浓度的碱液。其中一罐存储有高浓度(例如48波美度)碱液,另一罐存储有低浓度(例如20波美度)碱液,当前作业需要使用中低浓度(例如26波美度)的碱液。

具体流程如下:

I、排空丝光浸渍缸22;

J、关闭输送管c;选择符合浓度要求的两个罐体;开启对应的两条独立输送管f,两个罐体、两条独立输送管f分别与丝光浸渍缸22形成通道;

K、根据作业目标碱液浓度及体积要求进行计算,设定步骤J中选定的两个罐体的排液量;

L、控制系统工作,通过流量计f1、气动三通阀f2配合,从选定的两个罐体中精确排液至丝光浸渍缸22中混合均匀;经浓度检测、微调后实现碱液复用;重复步骤A~D进行物料处理。

企业生产过程中,同一套浸渍处理装置对应多种不同浓度的碱液,部分碱液有可能会超出必要预存量,通过设置以上步骤,可以对存储容量过高的碱液进行消耗。以上作业完全自动化,工作安全,最终碱液浓度控制较为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仍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