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2441发布日期:2019-08-07 00:5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染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染色机。



背景技术:

染色机是一种用于布料染色的机器,工作时会将待染色的布料投入到染缸内,浸泡在大量染液中并进行充分地搅拌。

目前,公告号为CN2054436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染色机出布轮机构,该装置包括机架、染色机、出布轮、导布轮、布车,出布轮位于染色机内,方便布料从染色机出口处取出,导布轮置于机架顶部横梁上,布车位于导布轮下方,布料从染色机取出后绕卷在导布轮上,导布轮在电机带动下旋转并对布料有拉力,布料在通过导布轮之后落入到布车内,完成出布工作。

染色机在出布前,为了清洗多余的染液,会使用大量清水对布料进行清洗,导致在出布时布料含水量大,在布料传输过程中会流出大量水,使车间地面大面积湿滑,影响工人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机,其在出口处对布料进行初步脱水,并且能对脱出的水分进行有效收集,进而提升车间地面的干燥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染色机,包括带有出口的染缸、位于出口一侧的出布滚筒,还包括脱水装置、集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架,所述脱水架位于出布滚筒与染缸的出口之间,所述脱水架上设有供布料穿过的布料通道,所述布料通道的高度低于染缸出口的高度以及出布滚筒的高度,所述集水装置位于布料通道的下方,所述集水装置用于收集布料在穿过布料通道时滴落的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从出口取出后通过布料通道再传输到出布滚筒上,由于布料通道与染缸出口不在同一高度,布料在通过布料通道时会挤压在脱水架上,布料中含有的水会被大量挤出,完成初步的脱水,进而减少了在之后传输过程中滴落下来的水;挤压出来的水滴落到位于布料通道下方的集水装置内,减少了挤压出的水滴落到地面上的量,从而降低了挤压出的水对车间环境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车间地面的干燥程度。

优选的,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安装于脱水架上的圆环形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内环孔为所述布料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布料在染缸中被搅拌过,布料会纠缠在一起,导致通过布料通道的布料厚度不一,圆形的布料通道在通过布料的厚度增大时也会增大与布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较厚的布料脱水更多。

优选的,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连接在脱水架上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敞口向上,所述集水箱远离染缸的侧板为第一挡板,所述集水箱靠近染缸的侧板为第二挡板,所述布料通道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经过布料通道时,挤压出的水由于惯性会出现飞溅,大部分水会沿布料运动方向飞溅,而集水箱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分别处在布料通道两侧,能阻挡部分向布料通道两侧飞溅的水,减少飞溅的水滴落到地面的量,从而降低了挤压出的水对车间环境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远离地面一端向上延伸并抵在穿过布料通道的布料的下布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能阻挡住从布料通道向第一挡板方向飞溅的水,降低挤压出的水对处在第一挡板远离布料通道一侧的地面的影响。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出口侧下方的站台,所述脱水架位于站台远离出口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染缸的出口高度较高,工人可站到站台上操作,在取出布料后可直接穿过位于站台一侧的脱水架,方便布料出缸。

优选的,所述站台上表面设有排水通道,所述站台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排水通道连通;所述集水箱的底部设有通槽,所述排水通道位于通槽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箱收集到的水会通过通槽与排水通道被排入到站台的空腔内,使储水能力得到提高,也减轻了集水箱的压力,避免了集水箱由于容积不够大而使水溢出导致的地面湿滑。

优选的,所述站台处在脱水架与出口之间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渗水口,多个渗水口均匀排布在站台上表面,所述渗水口均与空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布料从出口取出到穿过布料通道之间滴落下来的水能通过渗水口进入到空腔内,降低滴落到站台上的水从站台侧边流到地面上的可能;在出布结束后,站台能快速的恢复干燥。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位于通槽远离染缸一侧,所述第二底板位于通槽靠近染缸一侧,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相向倾斜设置,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最大的横截面积靠近敞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都对滴落的水有引导作用,加快水从通槽流出,使集水箱的排水更加快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在布料从染缸出口出来后就通过脱水装置进行脱水,使布料的含水量降低,减少布料在后续传送过程中滴落的水的量,提高车间地面的干燥;

2.脱水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对布料的生产加工造成负担;

3.脱水装置脱出的水被收集并存储到站台内,无需额外的容纳设备,节省车间内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染缸;11、出口;2、出布滚筒;3、脱水装置;31、脱水架;32、限位件;321、布料通道;4、集水装置;41、集水箱;411、敞口;412、通槽;413、第一底板;414、第二底板;415、第一挡板;416、第二挡板;5、站台;51、渗水口;52、排水通道;5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染色机,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出口11的染缸1、位于出口11一侧的出布滚筒2、站台5、脱水装置3、集水装置4,站台5位于染缸1与出布滚筒2之间的地面上,站台5的侧边贴靠在染缸1外侧壁上,脱水装置3位于站台5远离出口11一侧的上表面上,脱水装置3包括布料通道321,布料通道321的高度低于染缸1出口11的高度以及出布滚筒2的高度。参见图1、图3,集水装置4的下方设置有通槽412,站台5在布料通道321的下方设有排水通道52,通槽412与排水通道52相对,集水装置4处在布料通道321与排水通道52之间,站台5内设有空腔53,排水通道52与空腔53连通。布料从染缸1出口11取出后,穿过布料通道321,进行初步脱水,再绕卷到出布滚筒2上,集水装置4收集在初步脱水过程中滴落下的水,集水装置4中的水依次通过通槽412、排水通道52并储存到站台5的空腔53内。

参见图2、图3,脱水装置3还包括脱水架31、限位件32,限位件32为圆环状,限位件32的内环孔即是布料通道321,限位件32位于脱水架31远离地面的一侧。集水装置4包括集水箱41,集水箱41的两侧连接在脱水架31上,集水箱41包括第一挡板415、第二挡板416、第一底板413、第二底板414、敞口411,敞口411朝向上方的布料通道321,第一挡板415与第二挡板416分别位于布料通道321的两侧,第一挡板415远离站台5的端部向上延伸并抵在穿过布料通道321的布料下布面上。第一底板413与第二底板414相向倾斜,第一底板413与第二底板414之间的横截面越靠近站台5越小,通槽412形成于第一底板413与第二底板414的下板端之间,通槽412位于排水通道52的正上方。

参见图2、图3,在站台5上表面上还均匀排布有多个渗水口51,每个渗水口51都与空腔53连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布时,工人站在站台5上,从染缸1出口11处取出布料的一端,将布料穿过布料通道321后缠绕在出布滚筒2上,转动出布滚筒2,出布滚筒2拉扯布料,使布料不断从染缸1内传输出来。布料在传输过程中会滴落水,在染缸1出口11到脱水装置3之间滴落的水直接滴落在站台5的上表面,部分水直接从渗水口51进入到空腔53,其余水在站台5上表面汇聚后也会流动到渗水口51,从而进入空腔53;布料在经过脱水装置3时,受到限位件32的挤压,导致布料滴落大量水,通过集水箱41的第一挡板415、第二挡板416拦截,能使大部分挤压滴落的水通过敞口411进入到集水箱41中,再通过通槽412进入到排水通道52中,最终也是进入到空腔53内;经过脱水后的布料在传输到出布滚筒2的过程中,可滴落的水的量会大大减少,降低了对车间环境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