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1125发布日期:2019-07-10 11: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



背景技术:

缝制过程中,为了达到机针与缝料、缝线的理想配合,必须选择合适的机针。机针的类型由缝纫机型号规格和缝制面料的性质材料来决定。机器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机针的选用,不同性质的机器要配备不同型号规格的机针。不论哪种型号的机器,缝制过程中都要根据缝料的性质和厚薄选好机针的规格,即针号。一般地说,供纺织品及针织品用的机针,其针尖均磨成圆锥形,缝纫皮革及其相似的缝料时则采用特殊形状针尖,如矛尖、菱尖、反捻尖等,目的是增加机针强度,取得良好的缝纫效果。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227569A公开的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包括机针本体,机针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针尖端,针尖端的顶端嵌入有陶瓷柱,针尖端的一侧设置有针杆,针杆的表面嵌入有陶瓷片,针杆的一侧设置有针尾,针尾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针眼,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垫,针尾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机针本体的内部嵌入有加强钢条,本发明针杆的一侧设置有针尾,针尾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针眼,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垫,针尾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上述防静电纺织机针通过在针眼部位设置固定杆,便于针线的固定,同时通过限位槽和硅胶垫的设置增强固定效果,防止脱线,经久耐用。机针本身小,在机针内嵌入陶瓷片、加强钢条等来达到防静电需要复杂的工艺,成本高。并且在夜晚黑暗环境中难以看到机针所在,尤其是机针掉落后的寻找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通过在机针表面设置涂层,达到防静电和在黑暗环境下便于知道机针位置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包括不锈钢机针主体,不锈钢机针主体上开设有针眼,不锈钢机针主体的外表面具有喷砂处理层,喷砂处理层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静电涂层,针眼的内表面涂覆有荧光层。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荧光层为荧光粉末涂覆在针眼的内表面形成的层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防静电涂层的材料为聚乙烯、防静电漆或丙烯酸聚氨酯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针眼的一侧壁开设有穿线通道,穿线通道的一端与针眼连通,穿线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穿线通道倾斜设置,穿线通道的口径从外界至针眼处逐渐递减。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不锈钢机针主体包括针尾、针杆、以及针尖,针杆的一端与针尾固定连接,针杆的另一端与针尖固定连接,针眼设置在针尖处。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针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杆远离针尖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第二杆靠近针尖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槽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弹性橡胶套,弹性橡胶套套设在针尾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纺织机针通过喷砂处理层增强不锈钢机针主体表面与防静电涂层之间的附着力,降低在使用过程中防静电涂层脱落的可能性,确保不锈钢机针主体的防静电效果。通过防静电涂层可以降低静电压的积蓄,避免产生放电,确保工作安全。通过荧光层的设置,使得在黑暗环境下也能观察到本机针,方便识别和查找,同时也避免误碰,确保人身安全。通过穿线通道改变了以往常用的穿线方式,穿线更加方便,倾斜设置结合口径的布置,使得针线在抽动过程中不会从穿线通道滑出。只需要旋拧第一杆或第二杆即可,使得针杆长度具有可调性,并且调节方式简单。弹性橡胶套减少针尾受到的挤压,更好保护针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杆和第二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不锈钢机针主体;11、针尾;12、针杆;121、第一杆;122、第二杆;123、螺纹槽;124、外螺纹;13、针尖;14、针眼;2、喷砂处理层;3、防静电涂层;4、荧光层;5、穿线通道;6、弹性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静电纺织机针,包括不锈钢机针主体1,不锈钢机针主体1上开设有针眼14,不锈钢机针主体1包括针尾11、针杆12、以及针尖13,针杆12的左端与针尾11的右端固定连接,针杆12的右端与针尖13的左端固定连接,针眼14设置在针尖13处,不锈钢机针主体1的外表面具有喷砂处理层2,喷砂处理层2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静电涂层3,针眼14的内表面涂覆有荧光层4,荧光层4为荧光粉末涂覆在针眼14的内表面形成的层状结构,防静电涂层3的材料为聚乙烯、防静电漆或丙烯酸聚氨酯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防静电涂层3的材料为丙烯酸聚氨酯,不锈钢机针主体1的表面经过喷砂工艺处理,在其表面形成喷砂处理层2,通过喷砂处理层2增强不锈钢机针主体1表面与防静电涂层3之间的附着力,降低在使用过程中防静电涂层3脱落的可能性,确保不锈钢机针主体1的防静电效果。通过防静电涂层3可以降低静电压的积蓄,避免产生放电,确保工作安全。通过荧光层4的设置,使得在黑暗环境下也能观察到本机针,方便识别和查找,同时也避免误碰,确保人身安全。

为了便于穿线,进一步地,针眼14的一侧壁开设有穿线通道5,穿线通道5的一端与针眼14连通,穿线通道5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当需要穿线时,将针线拉直,沿穿线通道5向下滑动,使得针线进入针眼14内,改变了以往常用的穿线方式,穿线更加方便。

为了避免针线掉出,进一步地,穿线通道5倾斜设置,穿线通道5的口径从外界至针眼14处逐渐递减,倾斜设置结合口径的布置,使得针线在抽动过程中不会从穿线通道5滑出。

为了调节针杆12的长度,进一步地,针杆12包括第一杆121和第二杆122,第一杆121与第二杆12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杆121远离针尖13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123,第二杆122靠近针尖13的一端具有外螺纹124,外螺纹124与螺纹槽123螺纹配合,当需要调节针杆12长度时,只需要旋拧第一杆121或第二杆122即可,使得针杆12长度具有可调性,并且调节方式简单。

为了更好保护针尾11,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橡胶套6,弹性橡胶套6套设在针尾11处,弹性橡胶套6减少针尾11受到的挤压,更好保护针尾11。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