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3421发布日期:2019-09-03 20:49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针。
背景技术
:缝纫针是人们生活工作中最常用的缝制衣物工具。目前,缝纫针主要由锥状针杆组成,在针杆顶端开设针鼻,在针杆底端加工尖锐状针头。此种结构虽能帮助人们缝制衣物,但在缝制后拉断缝纫线时,人们只能依靠手部力量来拉断缝纫线,但由于缝纫线过细,当受力后很容易划伤手指,逼迫人们只能用牙齿咬断缝纫线,非常的麻烦;一般也有使用刀片或剪刀切断缝纫线,但不便于旅行携带。CN201020625111.9一种刀片缝纫针公开了一种自带刀片的缝纫针,其在针杆上另开设一个针鼻,与原有针鼻相通连接,在该针鼻内壁安装刀片,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由于开设的新的针鼻与原有针鼻相通,在缝制衣物穿梭使用过程中,缝纫线容易滑到针鼻内壁的刀片上造成缝纫线被切断,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的缝纫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针,包括针头段和针尾段,所述针尾段为中空的管体结构,其上段管径大于下段管径,上段开设有贯穿两侧管壁的针鼻,针鼻内的一个侧壁上安装有刀片,所述针尾段的上端管口封闭,下端开口,所述针头段穿设于所述针尾段内并与针尾段上端管口相抵,所述针头段的长度大于针尾段的长度以使针头段的尖端能够突出针尾段。进一步地,所述针头段表面有防滑条纹。进一步地,所述针尾段下端的管口为渐缩的收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针头段的外径与针尾段下端的管口的内径相匹配,以使针头段能够从针尾段下端的管口处紧贴地插入针尾段内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计精巧、便于携带,可快速隔断缝纫线,提供便利的缝纫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针头段1针尾段2针鼻3刀片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的缝纫针,包括针头段1和针尾段2,针尾段2为中空的管体结构,其上段管径大于下段管径,上段开设有贯穿两侧管壁的针鼻3,针鼻3内的一个侧壁上安装有刀片4,针尾段2的上端管口封闭,下端开口,针头段1穿设于所述针尾段2内并与针尾段2上端管口相抵,针头段1的长度大于针尾段2的长度以使针头段1的尖端能够突出针尾段。针头段1表面有防滑条纹,使用时不易打滑。针尾段2下端的管口为渐缩的收口结构。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当针头段穿设于针尾段时,整个缝纫针的外表面形成流线型,有利于缝纫针使用时的来回穿梭。针头段1的外径与针尾段2下端的管口的内径相匹配,以使针头段1能够从针尾段2下端的管口处紧贴地插入针尾段内部,使用时也不易松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缝制衣物前将缝纫线穿入针鼻3,保持缝纫线在针鼻3内装有刀片4的另一侧,然后将针头段1从针尾段2的下端管口穿设于针尾段2内,此时针头段1将缝纫线和刀片4隔离开,使用时缝纫线不易被刀片割断。缝纫结束后,将针头段1稍微向外拉离针鼻3,把缝纫线从针鼻3的一侧向刀片4处拉拽,用刀片4割断缝纫线,不必使用者用手、牙或剪刀来隔断缝纫线。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