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浴比的纱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516发布日期:2019-09-13 22:0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浴比的纱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染色设备,具体是一种低浴比的纱柱结构。



背景技术:

纱线染色时,需要将纱线均匀卷绕在密布小孔的染色纱管上,然后将卷好纱线的染色纱管一一套在纱柱上,并利用锁头与纱柱上的牙条将同一纱柱上的染色管锁紧,由纱柱底座、多个染色管、锁头形成一个染色单元。最后,将多个染色单元安装在纱架上,染液从纱架底部喷出,从染色管内壁喷洒染色液,染色液穿过小孔后,进入染色管上的纱线,从而实现对纱线的染色。一般的纱柱由一根密布小孔的不锈钢圆管与牙条、底座焊接而成。现如今,环保问题日益严重化,满孔纱柱占用浴比高,水、电、气、染料、助剂等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浴比的纱柱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纱柱周身无孔,减少了染色浴比,减少了水、电、气、染料、助剂等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浴比的纱柱结构,包括牙条,所述牙条下端通过封头连接管身,所述管身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封头的轴向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封头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凹面,相邻的所述第一凹面之间通过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一凸起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管身的侧面沿轴向对称设有多个第二凹面,相邻的所述第二凹面之间通过弧面形的第二凸起连接,所述第二凹面和第二凸起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第一凹面的数量和第二凹面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凹面的底端与对应的第二凹面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二凸起的上端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纱柱的管身设置成多凹面结构,具体是对称设置了多个第二凹面,且第二凹面沿轴向设置,相邻的第二凹面之间用第二凸起连接,第二凸起采用弧面形状,多个第二凹面和多个第二凸起之间一体成型设置,使得管身为一个整体。管身的上端连接有封头,用于封闭管身的上端口,封头与管身对应设置,第一凹面与第二凹面对应设置,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面设置有四个,相应的第一凸起、第二凹面、第二凸起均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开有通孔,所述管身的下端套设在通孔内,所述第二凸起与底座之间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围沿轴向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封头与管身之间焊接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为了减小浴比,减少水、电、气等消耗,本实用新型对纱柱进行了改进,管身由圆管改为四面凹管,并且不冲孔,并对底座以及封头进行了凹面改进,焊接好后,使整个纱柱成为一个完全密封的四面凹管。染液由底座下方向上喷出,通过管身的第二凹面处向上,并喷向两侧,通过染色纱管的小孔,进入纱线,通过这样一条完全密封,周身无孔的纱柱,减少了染色浴比,减少了水、电、气、染料、助剂等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封头侧视图;

图4是管身示意图;

图5是底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中,1、牙条,2、封头,201、第一凹面,202、第一凸起,3、管身,301、第二凹面,302、第二凸起,4、底座,401、安装孔,40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低浴比的纱柱结构,包括牙条1,牙条1下端通过封头2连接管身3,管身3的下端固定在底座4上;

如图3所示,封头2的轴向截面为半圆形,封头2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凹面201,相邻的第一凹面201之间通过第一凸起202连接,第一凹面201和第一凸起202一体成型设置。

如图4所示,管身3的侧面沿轴向对称设有多个第二凹面301,相邻的第二凹面301之间通过弧面形的第二凸起302连接,第二凹面301和第二凸起302一体成型设置;第一凹面201的数量和第二凹面301的数量相同;第一凹面201的底端与对应的第二凹面301的顶端相连接;第一凸起202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二凸起302的上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纱柱的管身3设置成多凹面结构,具体是对称设置了多个第二凹面301,且第二凹面301沿轴向设置,相邻的第二凹面301之间用第二凸起302连接,第二凸起302采用弧面形状,多个第二凹面301和多个第二凸起302之间一体成型设置,使得管身3为一个整体。管身3的上端连接有封头2,用于封闭管身3的上端口,封头2与管身3对应设置,第一凹面201与第二凹面301对应设置,第一凸起202与第二凸起302对应设置。

第一凹面201设置有四个,相应的第一凸起202、第二凹面301、第二凸起302均设置有四个。管身3设置成四面凹管的形状,周身不打孔,染液从第二凹面301处经过,并向四周喷出。

如图2、图5所示,底座4的中心处开有通孔402,管身3的下端套设在通孔402内,第二凸起302与底座4之间焊接连接。

底座4的外围沿轴向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安装孔401。安装孔401用于将底座4安装牢靠。

本实用新型中封头2与管身3之间焊接连接。

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浴比,减少水、电、气等消耗,本实用新型对纱柱进行了改进,管身3由圆管改为四面凹管,并且不冲孔,并对底座4以及封头2进行了凹面改进,焊接好后,使整个纱柱成为一个完全密封的四面凹管。染液由底座下方向上喷出,通过管身的第二凹面301处向上,并喷向两侧,通过染色纱管的小孔,进入纱线,通过这样一条完全密封,周身无孔的纱柱,减少了染色浴比,减少了水、电、气、染料、助剂等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能。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