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3449发布日期:2019-09-03 20:4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印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流染色机。



背景技术:

气流染色机是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风机产生的混合空气注入染机喷嘴,带动织物运行。在染色过程中,风机产生的气流进入喷嘴与主泵输送的染液在喷嘴壳内相遇,致使染液雾化后喷向经过喷嘴的织物,带动织物运行。因此,织物能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气流染色机具有浴比小、成本低、用水量少、节能环保的优点,在印染行业得到大量的使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气流染色机的机体100的一侧铰接有用于检修的检修盖120,机体100上且位于检修盖120的周侧铰接有三根螺纹杆21,检修盖120的边沿设置有两块供螺纹杆21嵌入的固定板22,螺纹杆2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在固定板22上的固定套筒 23。关闭检修盖120时,转动检修盖120后,将三根螺纹杆21依次嵌入至固定板22之间,然后再依次将固定套筒23拧紧,使得其抵紧在固定板22上,从而关闭检修盖120。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打开检修盖时,则需要将固定套筒依次拧开,操作较为麻烦,开闭检修盖的速度较慢,不便于检修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染色机,能够提高开闭检修盖的速度,便于检修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流染色机,包括机体、设在机体上的检修口,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检修口处设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通过转动架铰接在机体上,所述检修盖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供所述检修盖嵌入的固定环,所述检修盖边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扣板,所述固定环上沿轴向开设有供所述扣板嵌入的嵌槽,所述固定环上且位于所述嵌槽槽底沿周向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检修盖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检修盖转动后所述扣板从嵌槽运动至固定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使得转动架转动后,使得检修盖嵌入至固定环中,且扣板将会同时嵌入至嵌槽中,通过驱动组件使得检修盖在转动架上转动,从而使得扣板同时从嵌槽中转至固定槽中,从而将检修盖固定在固定环上从而将检修口封闭,当需要检修时,驱动组件将会驱使扣板同时脱离固定槽且运动至嵌槽槽底,随后转动检修盖便于打开检修口检修设备,提高了操作人员开闭检修盖的速度,便于检修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检修盖边沿处的圆弧齿板、转动连接在机体上且与圆弧齿板啮合的齿轮以及设置在齿轮边沿的转动杆,所述齿轮可拆卸连接在机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扣板嵌入至嵌槽中后,将齿轮安装至机体上,并使得齿轮与圆弧齿板啮合,通过转动转动杆使得齿轮转动,从而驱使圆弧齿板转动,使得扣板嵌入至固定槽中,从而关闭检修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穿设在所述固定套筒中的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齿轮穿设至固定套筒中后,齿轮可以插杆为转动轴进行转动,随后将其取下即可,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设置有挂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在所述挂孔中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将扣板转入至固定槽内后,可将插杆从固定套筒中拔出,便可将挂钩勾设在挂孔中,从而将转动杆与齿轮较好的放置,便于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环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抵触扣板的限位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板转动至固定槽中后,拧动限位螺纹杆使其嵌入至固定槽中,并抵触在扣板的一侧,从而将扣板较好的限位在固定槽中,减小检修盖松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板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板嵌入至嵌槽中后,转动检修盖将会使得扣板的斜面抵触在固定槽的边沿处,从而便于扣板嵌入至固定槽中,便于关闭检修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修盖内侧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检修口边沿处的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修盖关闭后,橡胶环将会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形变后的橡胶环将会对检修盖具有一个朝外的作用力,使得扣板能够较好的抵紧在固定槽内壁上,且橡胶环能够增加检修盖与机体之间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转动检修盖后,使得扣板嵌入至嵌槽中,将齿轮安装在机体上且与弧形齿板啮合后,转动转动杆使得检修盖在转动架上转动,从而使得扣板同时从嵌槽中转至固定槽中,从而将检修盖固定在固定环上从而将检修口封闭,当需要检修时,驱动组件将会驱使扣板同时脱离固定槽且运动至嵌槽槽底,随后转动检修盖便于打开检修口检修设备,提高了操作人员开闭检修盖的速度,便于检修设备;

2.当扣板转动至固定槽中后,拧动限位螺纹杆使其嵌入至固定槽中,并抵触在扣板的一侧,从而将扣板较好的限位在固定槽中,减小检修盖松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气流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检修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藏了检修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机体;110、检修口;120、检修盖;121、转动架;122、橡胶环; 130、固定环;131、扣板;132、嵌槽;133、固定槽;134、螺纹孔;135、限位螺杆; 140、驱动组件;141、圆弧齿板;142、齿轮;143、转动杆;144、固定套筒;145、插杆; 146、挂孔;147、挂钩;21、螺纹杆;22、固定板;23、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气流染色机,参照图2、图4,包括机体100、设在机体100上的检修口110,机体100上且位于检修口110处设有检修盖120,检修盖120通过转动架121铰接在机体100 上,检修盖120转动连接在转动架121上,检修盖120内侧的边沿处安装有用于抵触在检修口110边沿处的橡胶环122(如图3所示)。

参照图2、图3,机体100上且位于检修口110处焊接有供检修盖120嵌入的固定环 130,检修盖120边沿均匀间隔一体设置有若干个扣板131,固定环130上沿轴向开设有供扣板131嵌入的嵌槽132,嵌槽132开设的宽度大于扣板131的长度,固定环130上其位于嵌槽132槽底沿周向开设有固定槽133,且扣板131远离机体100的一侧设置为斜面,机体 100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检修盖120转动的驱动组件140。转动转动架121,使得检修盖120 嵌入至固定环130中,并使得扣板131嵌入至嵌槽132中,随后通驱动组件140驱使检修盖 120转动,使得扣板131从嵌槽132中转动至固定槽133中。

参照图2,驱动组件140包括圆弧齿板141、齿轮142以及转动杆143,圆弧齿板 141焊接在检修盖120上,机体100上焊接有固定套筒144,齿轮14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插杆145,插杆145穿设在固定套筒144中,转动杆143的一端焊接在齿轮142上。且转动杆 143远离齿轮142的一端开设有挂孔146,机体100上还焊接有挂钩147。当扣板131嵌入在嵌槽132中后,将插杆145插入至固定套筒144中,并使得齿轮142与弧形齿板啮合,随后通过转动杆143转动齿轮142,驱使检修盖120转动,从而使得扣板131嵌入至固定槽 133中,此时将插杆145拔出后,将转动杆143挂设在挂钩147上。

参照图4,为了锁止转动后的检修盖120,固定环130上开设有与固定槽133连通的螺纹孔134,且螺纹孔134中螺纹连接有抵触扣板131的限位螺杆13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转动转动架121,使得检修盖120嵌入至固定环130中,且使得扣板131嵌入至嵌槽132中,此时将插杆145嵌入至固定套筒144内,使得齿轮142与弧形齿板啮合,随后以插杆145为转动轴线,转动转动杆143,使得弧形齿板驱使检修盖 120在转动架121上转动,此时扣板131转动后在嵌槽132中沿周向朝固定槽133运动,扣板131的斜面抵触在固定槽133的边沿上后,扣板131将能较为顺利地运动至固定槽133 中,随后拧动限位螺杆135使其抵紧在机体100上且抵触在扣板131一侧,从而将检修盖 120限位在固定槽133中,随后将齿轮142取下并将转动杆143勾设在机体100上。

当需要打开检修盖120时,将限位螺杆135拧出后,再通过齿轮142将扣板131同时退出固定槽133,随后转动转动架121便能打开检修盖120,此种气流染色机提高了操作人员开闭检修盖120的速度,便于检修设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