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7969发布日期:2019-08-23 23:40阅读:1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相关结构,特别是一种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缝纫机一般都由送料装置、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组成,通过各机构的运动合理地配合,循环工作,把缝料缝合起来。缝纫机在缝纫过程中,会使用到自动抬压脚功能;目前市场上的缝纫机普遍使用电磁铁作为抬压脚的驱动源。

电磁铁的结构包括有壳部及设置在壳部外的框架,壳部内设置有线圈,铁芯贯穿设置在壳部内且头部及尾部分别伸出框架外,壳部内形成有与铁芯形状相配合的中孔,在铁芯的头部设置有螺母;这种结构的电磁铁存在着下列缺陷:电磁铁在伸出时,电磁铁内的铁芯圆台面与壳部内侧壁撞击;缩回时,螺母会与壳部外侧壁撞击。上述各种撞击产生很大的噪音,震动很大,使用效果差,寿命短。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569318U,公开日:2014-04-30)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的自动抬压脚电磁铁,包括有壳部及设置在壳部外的框架,壳部内设置有线圈,线圈的引出线伸出框架之外,铁芯贯穿设置在壳部内且头部及尾部分别伸出框架外,在头部设置有螺母,在螺母与框架之间的铁芯的头部外套装有缓冲弹簧;上述的铁芯是第一杆部的一端依次成型有圆锥台及第二杆部,第一杆部、圆锥台及第二杆部同轴线设置,第一杆部的头部为铁芯的头部,第二杆部的尾部为铁芯的尾部,第一杆部的直径<圆锥台的小径部直径<圆锥台的大径部直径<第二杆部的直径,相应的壳部内形成有与铁芯形状相对应的中孔,第一杆部与圆锥台的小径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面,在台阶面上、第一杆部外套装有第一缓冲垫。

上述专利文献中采用缓冲弹簧和缓冲垫的配合来实现缓冲的目的,在机器使用过程中,缓冲垫长时间浸泡在具有一定温度的润滑油中,并承受电磁铁的冲击载荷,非常容易出现老化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缓冲效果的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抬压脚驱动电磁铁包括有壳体和铁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圈,所述铁芯贯穿设置在壳体内且两端均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铁芯形状相配合的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端部固设有密封罩,所述铁芯的一端滑动插设在所述密封罩内且所述铁芯的外周面与所述密封罩的内壁形成密封,所述密封罩靠近外端的位置开设有气流小孔。

其原理如下:整个电磁铁装置通过壳体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头上,铁芯的一端通过连接销与抬压杠杆相连接,抬压杠杆与抬压脚拉杆相连接,铁芯动作带动抬压杠杆摆动,进而通过抬压脚拉杆提升压脚。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磁铁上设置空气缓冲的结构来代替现有的缓冲垫。将电磁铁的一端密封起来,留一个气流小孔,电磁铁通电工作吸合的时候,电磁铁铁芯向非密封端运动,密封罩内需要吸入空气,由于受气流小孔孔径大小限制,从而控制了空气进入的流速,这样会延缓铁芯的吸合过程。在电磁铁断电时,抬压杠杆上的复位弹簧会推动抬压杠杆及铁芯复位,此时铁芯会压缩密封罩内的空气,由于空气只能从气流小孔排出,单位时间内密封罩内空气的排出量小于铁芯压缩的空气量,这样通过控制空气进出的速度,就能够延缓铁芯的复位动作,铁芯向下运动的速度会逐步被降低,最后以较低的速度到达极限位置,此时冲击力非常的小,撞击在一起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达到代替缓冲垫的作用。

在上述的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壳体和铁芯竖向设置,所述密封罩呈圆筒状,所述密封罩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开口,所述密封罩的上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壳体的下端,所述铁芯的上端伸出壳体外且固连有接头,所述铁芯的下端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密封罩内。

在上述的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密封罩上的气流小孔位于所述密封罩的侧部且靠近所述密封罩下端端面的位置,所述密封罩的下端端面上还开设有油孔。

油孔便于电磁铁安装在机头内部时排白油用。

在上述的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上端端面上设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位于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的上端之间。通过设置缓冲垫圈,当铁芯复位时,避免接头与壳体直接撞击,减轻两者的冲击磨损,降低产生的噪声。

本技术方案中铁芯的外周面与密封罩的内壁之间间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既要保证铁芯能够正常动作,又要保证气流不会大量快速泄露而导致失压。该间隙可控制在0.05mm-0.1mm之间。

在上述的缝纫机上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缓冲结构中,所述铁芯呈圆柱状,所述铁芯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所述铁芯上端与下端之间具有连接两者的过渡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结构在壳体上设置密封罩,通过控制铁芯移动时密封罩内空气进出的速度,能够延缓铁芯的动作,使铁芯的运动速度逐步降低,最后以较低的速度到达极限位置,此时冲击力非常的小,撞击在一起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达到代替缓冲垫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抬压脚驱动电磁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铁芯;21、过渡锥面;3、密封罩;31、气流小孔;32、油孔;4、接头;5、缓冲垫圈;6、连接销;7、抬压杠杆;8、抬压脚拉杆;9、压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抬压脚驱动电磁铁包括有壳体1和铁芯2,壳体1内设置有线圈,铁芯2贯穿设置在壳体1内且两端均伸出壳体1外,壳体1内具有与铁芯2形状相配合的中孔,壳体1端部固设有密封罩3,铁芯2的一端滑动插设在密封罩3内且铁芯2的外周面与密封罩3的内壁形成密封,密封罩3靠近外端的位置开设有气流小孔31。进一步的,壳体1和铁芯2竖向设置,密封罩3呈圆筒状,密封罩3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开口,密封罩3的上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下端,铁芯2的上端伸出壳体1外且固连有接头4,铁芯2的下端从开口伸入密封罩3内;密封罩3上的气流小孔31位于密封罩3的侧部且靠近密封罩3下端端面的位置,密封罩3的下端端面上还开设有油孔32,油孔32便于电磁铁安装在机头内部时排白油用;铁芯2呈圆柱状,铁芯2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铁芯2上端与下端之间具有连接两者的过渡锥面21。整个电磁铁装置通过壳体1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头上,接头4的一端通过连接销6与抬压杠杆7相连接,抬压杠杆7与抬压脚拉杆相连接,铁芯2动作带动抬压杠杆7摆动,进而通过抬压脚拉杆8提升压脚杆9及压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磁铁上设置空气缓冲的结构来代替现有的缓冲垫。将电磁铁的一端密封起来,留一个气流小孔31,电磁铁通电工作吸合的时候,电磁铁铁芯2向非密封端运动,密封罩3内需要吸入空气,由于受气流小孔31孔径大小限制,从而控制了空气进入的流速,这样会延缓铁芯2的吸合过程。在电磁铁断电时,抬压杠杆7上的复位弹簧会推动抬压杠杆7及铁芯2复位,此时铁芯2会压缩密封罩3内的空气,由于空气只能从气流小孔31排出,单位时间内密封罩3内空气的排出量小于铁芯2压缩的空气量,这样通过控制空气进出的速度,就能够延缓铁芯2的复位动作,铁芯2向下运动的速度会逐步被降低,最后以较低的速度到达极限位置,此时冲击力非常的小,撞击在一起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达到代替缓冲垫的作用。

如图1所示,壳体1的上端端面上设有缓冲垫圈5,缓冲垫圈5位于接头4与壳体1的上端之间。通过设置缓冲垫圈5,当铁芯2复位时,避免接头4与壳体1直接撞击,减轻两者的冲击磨损,降低产生的噪声。

本实施例中铁芯2的外周面与密封罩3的内壁之间间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既要保证铁芯2能够正常动作,又要保证气流不会大量快速泄露而导致失压。该间隙可控制在0.05mm-0.1mm之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壳体;2、铁芯;21、过渡锥面;3、密封罩;31、气流小孔;32、油孔;4、接头;5、缓冲垫圈;6、连接销;7、抬压杠杆;8、抬压脚拉杆;9、压脚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