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84984发布日期:2020-05-08 18:4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用于防止抽油烟机、换气扇、透气口等的污染的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为了防止抽油烟机、换气扇的污染而使用的过滤器,使用由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

例如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该无纺布通过将聚酯纤维等熔融性合成纤维与人造丝纤维等非熔融性纤维混合而形成纤维网(也称为网片)后,通过喷雾等对纤维网赋予由阻燃性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用于纤维间结合的粘合剂(粘接剂、结合剂)而制造。在粘合剂中添加有磷系的水溶性阻燃化合物等阻燃剂,在将这样的过滤器用作抽油烟机、换气扇的污染防止用过滤器的情况下,通过该阻燃剂存在于过滤器的无纺布的整体,即使万一火接触到过滤器也不容易燃烧。

可是,对于如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那样使用粘合剂的无纺布,有时粘合剂仅涂敷于无纺布的表层而未充分浸透至无纺布的内侧,阻燃性不均匀。另外,在使粘合剂充分浸透至内侧而提高内侧的阻燃性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粘合剂,不仅制造成本上升,而且存在纤维间的间隙被粘合剂填埋或者变窄而导致透气性降低的可能性。在将无纺布用作过滤器的情况下,若透气性降低,则很有可能会对作为过滤器的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这样的无纺布的结构由纤维和粘合剂构成,因此单位面积重量中的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绝对量减少,在想要使无纺布体积增大,或者想要增强所谓的形状保持性(与弯曲刚性、弹力等相关的形状维持性)时,需要进一步增大单位面积重量。特别是在安装于抽油烟机那样的顶棚位置或其斜面且安装面积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形状保持性,则在安装时无纺布成为在中途折弯那样的状态,有时安装花费劳力和时间。

因此,在日本特开2006-28110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该无纺布对于纤维彼此的结合不使用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那样的粘合剂,而使用了利用构成无纺布的纤维自身的热粘接性的、所谓热结合法这样的结合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6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1108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2那样的热结合法的情况下,若通过使热源体直接接触纤维的接触加热来进行基于热的结合,则无纺布被热源体压缩,因此蓬松性降低。在蓬松性过低的情况下,无纺布结构中的纤维密度过度增加,无纺布的透气性降低、形状保持性变得过强,无纺布有可能变硬。

另外,例如在热风法(将热风吹到纤维网的方式)这样的、通过使热源体不直接接触纤维的非接触加热来进行基于热的结合时,无纺布不会被压缩,但根据热风吹到纤维网的方式或热过程不同,有时会产生纤维彼此的热结合不均匀的部位。特别是,在层叠多个纤维网的状态下进行非接触加热而使之热结合时,有时产生纤维网彼此未适当结合的部位,层叠部位的结合力弱。

另外,这样的课题即使是在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污染防止用过滤器以外的用途中使用的无纺布,也同样存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的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是由复合聚酯纤维和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构成的无纺布,该复合聚酯纤维具有使鞘部为低熔点聚酯且使芯部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构造,其中,该无纺布具备复合聚酯纤维与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本体,无纺布本体在无纺布本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含有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复合聚酯纤维,无纺布本体的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为50mn·cm以上且120mn·cm以下,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第2方向上的弯曲刚度为20mn·cm以上且100mn·cm以下。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无纺布本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g/m2以上且60g/m2以下,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与第2方向的弯曲刚度的弯曲刚度比(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第2方向的弯曲刚度)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

若这样构成,则容易将无纺布切断为设想的尺寸,并且容易在使用无纺布的过滤器上形成所希望的粘着图案。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根据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剩余部分包含阻燃性纤维。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阻燃性纤维为阻燃性丙烯酸纤维。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发挥充分的阻燃性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根据第1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低熔点聚酯的熔点为100℃以上且140℃以下,复合聚酯纤维在复合聚酯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含有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低熔点聚酯。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充分一体化的无纺布本体。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是使用了第3技术方案~第5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是由复合聚酯纤维和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该复合聚酯纤维具有使鞘部为低熔点聚酯且使芯部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构造,其中,该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以在要调配的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方式准备复合聚酯纤维;混合工序,将要调配的纤维均匀地混合;网形成工序,利用混合了的纤维形成纤维网;热粘接工序,通过将纤维网供给到非接触型的加热装置,将纤维网所含的纤维彼此热粘接而得到无纺布原体;压缩工序,在厚度方向上压缩无纺布原体;以及再加热工序,将压缩了的无纺布原体供给到非接触型的加热装置而得到无纺布。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再加热工序提高蓬松性。

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根据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网形成工序包括层叠多个纤维网的工序。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层叠多个排列方向的纤维网。

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根据第7技术方案或第8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剩余部分包含阻燃性纤维。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

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根据第9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阻燃性纤维为阻燃性丙烯酸纤维。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制造发挥充分的阻燃性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11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根据第7技术方案~第10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结构,再加热工序在加热温度为100℃以上且200℃以下并且加热时间为5秒以上且10分钟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若这样构成,则蓬松性的提高变得稳定。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无纺布是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因此成为适合于过滤器的制造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无纺布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容易将无纺布切断为设想的尺寸,并且容易在使用无纺布的过滤器上形成所希望的粘着图案,因此成为适合于过滤器的制造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了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效果之外,还能够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优选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了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还成为发挥充分的阻燃性的无纺布,因此能够制造具有充分的阻燃性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无纺布除了第1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效果之外,还成为充分一体化的无纺布本体,因此成为更适合于过滤器的制造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是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因此适合作为在使用时能够达到高温的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再加热工序提高蓬松性,因此能够制造蓬松性高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除了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层叠多个排列方向的纤维网,即使在一个纤维网中存在纤维的脱落、透过的情况,通过层叠多个而最终得到的无纺布也能够抑制脱落、透过。或者通过层叠多个而容易将蓬松性、透气性调节到所希望的范围。而且,也能够在表里改变无纺布的手感、功能性。

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除了第7技术方案或第8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对无纺布赋予阻燃性,因此能够得到适合于制造优选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除了第9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制造发挥充分的阻燃性的无纺布,因此能够制造具有充分的阻燃性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第11技术方案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除了第7技术方案~第10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效果之外,蓬松性的提高变得稳定,因此能够制造蓬松性更高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一部分的放大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是由复合聚酯纤维和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构成的无纺布,该复合聚酯纤维具有使鞘部为低熔点聚酯、且使芯部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的芯鞘构造,该无纺布具备复合聚酯纤维与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一体化而成的无纺布本体,无纺布本体在无纺布本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复合聚酯纤维,无纺布本体的纤维的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为50mn·cm以上且120mn·cm以下,作为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方向上的弯曲刚度为20mn·cm以上且100mn·cm以下。

若这样构成,则成为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因此成为适合于过滤器的制造的无纺布。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一部分的放大构造的示意图。

参照附图,构成无纺布1的无纺布本体11由复合聚酯纤维2a、2b和作为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一体化而构成。

复合聚酯纤维2a、2b是高熔点聚酯的表面被熔点比该聚酯低的聚酯包覆而成的。即,复合聚酯纤维2a、2b具有使鞘部4a、4b为低熔点聚酯(例如熔点为11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且使芯部5a、5b为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的高熔点聚酯(例如熔点为260℃的pet)的芯鞘构造。另外,在复合聚酯纤维2a、2b的总量100重量%中,芯部5a、5b(高熔点聚酯)含有60重量%。

另外,在无纺布本体11的总量100重量%中,复合聚酯纤维2a、2b含有70重量%,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含有30重量%。

在此,无纺布本体11由在平行网之上层叠有无规网而成的结构构成。而且,如图1所示,位于上方的复合聚酯纤维2b的鞘部4b的表面的一部分在与复合聚酯纤维2a的结合点6a处熔合(在制造过程中熔融、冷却时结合的状态)。

另外,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均匀地含有于无纺布本体11的整体,在与复合聚酯纤维2b的结合点6b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3与复合聚酯纤维2b的鞘部4b的表面的一部分熔合。

这样,构成无纺布本体11的纤维彼此的结合充分。

而且,作为无纺布本体11的第1方向的纤维的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为79.1mn·cm,作为与该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为50.0mn·cm。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刚度是指按照jisl1913:2010“41.5°悬臂法”测量算出的弯曲刚度。弯曲刚度越高,无纺布越难以折弯,在过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经过折入工序的情况下等产生折痕,使用便利性降低。另外,弯曲刚度越低,无纺布越容易折弯,在过低的情况下,在使用时设置于顶棚面或其斜面等的情况下,有可能意外地折弯而不方便。若是该无纺布本体11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则适当地成为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

而且,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与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的弯曲刚度比(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为1.6。

接着,对用于得到这样的无纺布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参照附图,工序31是以在要调配的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包含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方式准备复合聚酯纤维的准备工序。

另外,准备20重量%以上且60重量%以下的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阻燃性丙烯酸纤维。

准备这些要调配的纤维的原棉。

接着,工序32是均匀地混合要调配的纤维的混合工序。

将要调配的纤维的原棉解开,如上述那样将要调配的纤维分别以计量的状态混合。这样,成为纤维分别均匀地分布于混合了的纤维的整体的状态。

接着,工序33是利用混合了的纤维形成纤维网的网形成工序。

使混合了的纤维通过多个辊等,形成片状的纤维网。此时,也可以形成为平行网、无规网、交叉网等任意的纤维网。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形成纤维的排列方向为大致平行且流动方向的强度高的平行网、以及纤维的排列方向为大致随机且能够提高蓬松性的无规网,并层叠多个这些纤维网的工序。

接着,工序34是通过将纤维网供给到非接触型的加热装置而将纤维网所含的纤维彼此热粘接而得到无纺布原体的热粘接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所谓的热风法。即,作为非接触型的加热装置,在常规方法的条件下使用将加热了的空气作为热风吹送到纤维网的热风装置。

由此,纤维网中所含的复合聚酯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聚酯熔融,冷却时凝固,由此将纤维网所含的纤维彼此热粘接而得到无纺布原体。

接着,工序35是在厚度方向上压缩无纺布原体的压缩工序。

利用转台卷绕无纺布原体,压缩成卷状。

接着,工序36是将压缩了的无纺布原体供给到非接触型的加热装置而得到无纺布的再加热工序。

将压缩了的无纺布原体开卷,使用热风装置在例如加热温度100℃以上且200℃以下、加热时间5秒以上且10分钟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加热。

这样,即使是蓬松性高、形状保持性强、且特别是层叠多个纤维网而成的结构,也能够得到纤维间的结合力提高的上述的本发明的无纺布。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无纺布即使是蓬松性高、形状保持性强,且特别是层叠多个纤维网而成的结构,纤维间的结合力也提高的理由并不确定,但推测如下。

如上所述,在热粘接工序中通过热风法得到的无纺布原体的纤维彼此结合,但在该阶段存在许多纤维彼此的结合不充分的部位。

因此,首先,在压缩工序中将无纺布原体沿厚度方向压缩时,由于对纤维施加力,因此纤维被维持在折弯的状态。其结果,产生成为纤维彼此接触的状态的部分。

若在再加热工序中再次加热该被压缩了的无纺布原体,则折弯的状态的纤维的热运动变得活跃,因此纤维欲返回到折弯前的状态。另一方面,成为纤维彼此接触的状态的部分受到热,由此复合聚酯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聚酯熔融并结合。即,压缩和再加热后的无纺布中的结合点的数量比压缩前的无纺布原体中的结合点的数量多。因此,无纺布的纤维彼此的结合所带来的一体性整体上提高。

另一方面,在对压缩了的无纺布原体进行再加热时,未成为纤维彼此接触的状态的部分、虽然正在接触但在热结合之前纤维彼此分离的部分返回到纤维折弯前的状态,因此蓬松性恢复。

根据这样的机理,推测本发明的无纺布具备优异的特性。

另外,本发明的无纺布通过含有阻燃性纤维而具有阻燃性,因此能够适合用作抽油烟机、换气扇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

另外,作为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无纺布的厚度优选在0.2mm以上且20.0mm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5mm~8.0mm的范围内。在抽油烟机、换气扇等中使用过滤器的情况下,由于含有油污的空气通过过滤器的无纺布被过滤,因此这样的无纺布优选透气性和蓬松性高。若将无纺布的厚度构成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则能够兼顾透气性和蓬松性,能够更适合用作抽油烟机、换气扇等的污染防止用的过滤器。

接着,工序37是根据需要将无纺布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的、折入工序、卷取工序。

首先,利用切割装置将无纺布切断成所希望的长度和宽度的形状。然后,将被切断的无纺布以所希望的个数集聚,用折入装置折叠,或者用卷取装置卷绕成卷状等,形成为流通时或制品销售时方便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仅由无纺布本体构成,但也可以在构成由调配了的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本体之后,在其表面上涂敷规定图案的粘着剂,或者另行准备涂敷有规定图案的粘着剂的分离膜,将分离膜的涂敷有粘着剂的面与无纺布本体重叠等,由此对无纺布本体转印粘着剂等而构成无纺布(或者无纺布构造体)。即,无纺布本体是指无纺布的实质上成为基础的部分,是由要调配的纤维(复合聚酯纤维及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构成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低熔点聚酯和高熔点聚酯均使用了规定的pet,但聚酯是指在分子内具有酯键的高分子物质,除了pet以外,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另外,低熔点聚酯和高熔点聚酯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聚酯。另外,为了改善纤维的特性,也可以在其聚合物构造中含有共聚物成分。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低熔点聚酯的熔点为110℃,熔点优选为100℃以上且14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上且120℃以下。另外,此时,复合聚酯纤维优选在复合聚酯纤维的总量100重量%中含有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的低熔点聚酯,更优选含有30重量%以上且45重量%以下。

通过这样构成,纤维彼此的结合变得充分,成为充分一体化的无纺布本体,因此成为更适合于过滤器的制造的无纺布。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高熔点聚酯的熔点为260℃,但熔点比低熔点聚酯高即可,即,在用于一体化的热粘接工序时,低熔点聚酯熔融,高熔点聚酯实质上不熔融即可。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低熔点聚酯直接包覆高熔点聚酯的芯鞘构造,但作为芯鞘构造,即使是其它复合纤维的构造例如芯部被分割为多个而被鞘部包覆,或者是并排型,也实质上包含在本发明中。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阻燃性丙烯酸纤维作为阻燃性纤维,但也可以是阻燃性聚酯纤维等其它的具有阻燃性的纤维。即,剩余部分含有阻燃性纤维。通过这样构成,能够赋予无纺布阻燃性,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优选具有阻燃性的过滤器的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是指具备阻燃性的丙烯酸纤维(以丙烯腈为主原料的合成纤维)。例如,有通过调配阻燃剂并混炼而得到的丙烯酸纤维,且是在组成中包含氯等卤素,在燃烧时通过释放卤素系气体而在气氛下灭火这样的具备自灭火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改良丙烯酸纤维(日文:モダアクリル繊維))。通过使用这样的阻燃性丙烯酸纤维作为阻燃性纤维,成为发挥充分的阻燃性的无纺布,因此能够制造具有充分的阻燃性的过滤器。

另外,上述剩余部分不仅含有阻燃性纤维,还可以含有其它纤维。例如,可列举人造丝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等,在含有这些纤维作为其它纤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燃烧时熔融的树脂下垂(滴落)。

而且,上述剩余部分也可以不含阻燃性纤维而由其它纤维构成。即使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作为透气口用过滤器等不需要阻燃性的过滤器所使用的无纺布而适当地实施。另外,其它纤维既可以是单一种类的纤维,也可以是多种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阻燃性的物质是指本身难以着火、以及在着火的情况下燃烧的速度慢的物质,优选具有防止燃烧扩散的性质,优选满足基于依据jacano.11a-2003的燃烧性试验的分类3。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复合聚酯纤维在无纺布本体的总量100重量%中含有70重量%,但只要含有4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即可。通过这样构成,纤维彼此的结合变得充分。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纺布本体的第1方向使用了流动方向,但第1方向是指无纺布本体(包括成为无纺布、过滤器的状态)中弯曲刚度最高的方向,通常是无纺布的制造方向(机械方向)、即纵向、流动方向。另外,第2方向是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通常是横向或宽度方向。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本体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是特定的数值,但无纺布本体的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优选为50mn·cm以上且120mn·cm以下,作为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方向上的弯曲刚度优选为20mn·cm以上且100mn·cm以下。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流动方向(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与宽度方向(第2方向)的弯曲刚度的弯曲刚度比(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为1.6,但优选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若弯曲刚度比大于1.0,则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高于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在制造工序中将无纺布裁断时,在一边沿着流动方向施加某种程度的拉拽力一边切断的情况下,纤维难以沿无纺布的流动方向伸长,因此,切断后的尺寸变化比较小,容易将无纺布切断为设想的尺寸。另外,若弯曲刚度比在4.0以下,则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不会比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过高,在一边沿着流动方向施加某种程度的拉拽力一边对无纺布施加粘着加工那样的情况下,纤维难以在无纺布的宽度方向上收缩,因此容易形成设想的粘着图案。因此,成为适合于制造实施这样的切断、粘着图案的过滤器的无纺布。当然,弯曲刚度比也可以为1.0。另外,为了充分发挥这样的效果,无纺布本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40g/m2以上且60g/m2以下。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本体是将平行网的纤维网和无规网的纤维网层叠而构成的,但纤维网也可以层叠从平行网、无规网、交叉网等中任意选择的多个。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层叠多个排列方向的纤维网。由此,即使在一个纤维网中存在纤维的脱落、透过的情况,通过层叠多个而最终得到的无纺布也能够抑制脱落、透过,或者容易将蓬松性、透气性调节到所希望的范围,也能够在表里改变无纺布的手感、功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无纺布本体例如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层叠不同种类的纤维网(平行网和无规网等),也可以层叠相同种类的纤维网(无规网和无规网等),也可以不层叠而由单一种类的纤维网构成。与平行网相比,含有无规网地层叠了多个的无纺布本体经过后面的热粘接工序、再加热工序,从而每单位面积重量的结合点增多,因此能够提高蓬松性。这样,能够进行蓬松性等性能的调整。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准备工序中,除了复合聚酯纤维以外还准备了阻燃性丙烯酸纤维,但只要至少准备复合聚酯纤维和上述的剩余部分的其它纤维即可。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混合工序中,将要调配的纤维均匀地混合,但只要在整体上分散成被一般认为实质上均匀的程度即可。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热粘接工序和再加热工序中,分别使用热风装置作为非接触型的加热装置,但只要是热源体与作为被加热对象的纤维网不接触的方法即可。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规定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条件下进行了再加热工序,但也可以在其它条件下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再加热工序优选在上述的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由此,蓬松性的提高变得稳定,因此能够制造蓬松性更高且形状保持性强的无纺布。另外,再加热工序的加热温度更优选为比使用的低熔点聚酯的熔点高的温度。

另外,对于通过再加热工序得到的无纺布,如上所述,也可以在所希望的图案上涂敷粘着剂等或印刷花纹。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是通过特定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但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制造方法制造的无纺布。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准备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试验体,对这些试验体进行了测量弯曲刚度的弯曲刚度试验及评价燃烧时的性能等的燃烧性试验。

[试验体的结构]

作为试验体,准备了以下的表1所示的结构的实施例1~实施例7、比较例1~比较例4及参考例1的无纺布(过滤器)。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纤维直径的单位“d”为但尼尔。

另外,表中的数字的单位除特别规定的单位外,为g/m2

而且,表中的空栏表示实质上不包含该纤维种类。另外,表中的再加热工序中的比较例1~比较例4的“-”是表示由于它们是使用利用粘合剂使纤维彼此结合的方法而构成的,因此无法联想到再加热工序。

而且,表中的“树脂·阻燃剂(粘合剂)”是指将卤素系的阻燃剂调配于热塑性树脂而赋予作为将纤维彼此结合的粘合剂的功能和燃烧时的阻燃性功能的材料。

而且,表中的“复合pet纤维”的鞘部的“低熔点pet”使用了熔点为110℃~140℃的pet纤维。

实施例1~实施例7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来准备。即,实施例1~实施例7的无纺布是在通过热风法得到无纺布原体后,经过压缩工序和再加热工序提高蓬松性、形状保持性的强度的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例1与上述实施例1的纤维种类结构相同,不进行再加热工序,以无纺布原体的状态来准备。

另外,比较例1~比较例4均为使用了粘合剂的以往的无纺布(市场出售品)。

[弯曲刚度试验及抽油烟机安装试验]

对于如上准备的试验体,首先,作为弯曲刚度试验,依据jis-l-1096a法“45°悬臂法”测量弯曲长度(单位:长度),并依据jisl1913:2010“41.5°悬臂法”算出了弯曲刚度(单位:mn·cm)。

另外,进行了确认向抽油烟机的安装性的抽油烟机安装试验。

首先,准备刚刚将各个试验体切断成试验片尺寸60cm×36cm后的状态的过滤器作为“折弯前”的试验体,接着准备将各个该试验体所涉及的过滤器在60cm的方向上以三折的状态进行包装并保管了1个月后的试验体作为“折弯后1个月”的试验体。

将这些试验体各自所涉及的过滤器安装于富士工业株式会社制“bdr-3hl-601bk”的抽油烟机,确认了安装性。

结果如以下的表2所示。

[表2]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刚度通过以下的式子算出。

g=m×c3×10-3

式中,g:弯曲刚度(mn·cm)、m:试验片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即单位面积重量、c:全部平均的弯曲长度(cm)。另外,在该式中,9.81m/s2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被近似成10m/s2

另外,作为向抽油烟机安装的安装性的评价,表中的“折弯前”的“○”表示过滤器具有适度的形状保持性,且适合安装在抽油烟机上,“×”表示过滤器没有形状保持性,不适合安装在抽油烟机上。另外,“折弯后1个月”的“○”表示在向抽油烟机安装时在过滤器与抽油烟机之间没有间隙,或者即使有间隙也微小,因此适合,“×”表示在过滤器上残留有折痕,因此在向抽油烟机安装时在过滤器与抽油烟机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表示不适合。

参照表2,实施例1~实施例7的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分别为79.1mn·cm、51.5mn·cm、69.1mn·cm、54.7mn·cm、89.9mn·cm、73.5mn·cm、117.2mn·cm,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分别为50.0mn·cm、20.3mn·cm、42.4mn·cm、51.8mn·cm、22.9mn·cm、20.6mn·cm、98.6mn·cm。因此,确认到本发明的无纺布与以往的无纺布(比较例1~比较例4)不同,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为50mn·cm以上且120mn·cm以下,作为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2方向的弯曲刚度为20mn·cm以上且100mn·cm以下。

另外,实施例1~实施例7的弯曲刚度比(流动方向的弯曲刚度/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分别为1.6、2.5、1.6、1.1、3.9、3.6、1.2。而且,实施例1~实施例7均在向抽油烟机的安装性为“折弯前”和“折弯后1个月”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均为○(适合)。因此,确认到本发明的无纺布及过滤器的第1方向的弯曲刚度与第2方向的弯曲刚度的弯曲刚度比在超过1.0且4.0以下的范围内,确认到基于处于这样的弯曲刚度比的无纺布的过滤器成为适当的形状保持性的强度,适合于向抽油烟机的安装。

而且,将实施例1与参考例1进行比较而确认到,在如参考例1那样在制造工序中不进行再加热工序的情况下,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低于实施例1,并且折弯前的向抽油烟机的安装性为不适合,但在如实施例1那样在制造工序中进行再加热工序的情况下,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都在优选的范围内,并且折弯前的向抽油烟机的安装性也较佳。

[阻燃性试验]

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7、及与实施例1相同的单位面积重量且含有粘合剂并具有阻燃性的以往的比较例2,进行了评价燃烧时的性能等的阻燃性试验。

结果如以下的表3所示。

[表3]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阻燃性”表示依据jacano.11a-2003燃烧试验而评价的性能。

另外,表中,“烧燎(日文:フランベ)试验”表示在使各试验体燃烧时是否熔融的树脂成为球落下。

而且,表中,“打火机延烧试验”表示将各试验体切断成细长状而具有一端部,从另一端部侧进行多次使打火机的火焰接近的试验并评价的延烧方式。另外,“无延烧不均”表示在任一试验部位都不发生延烧而阻燃性良好,“有延烧不均”表示在至少某一个试验部位产生延烧,阻燃性不均匀且不良好。

而且,表中,“透气量”表示依据jis-l-1913弗雷泽型测量到的透气量(cc/cm2/sec)。

而且,表中,“厚度”表示在0.8g/cm2的载荷下测量到的无纺布整体的平均厚度,是与蓬松性相关联的要素。

而且,表中,“面接合件的剥离”表示使用面接合件将安装于设置部位的无纺布拆下时的性能,以比较例2为基准,从在拆下时无纺布不发生破损这样的观点和无纺布的纤维不附着于面接合件侧这样的观点进行评价。

而且,根据表3的“阻燃性”的结果,确认到在结构中含有阻燃性丙烯酸纤维的实施例1~实施例7均与比较例2同样地阻燃性满足分类3,即具有阻燃性。

另外,根据“烧燎试验”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7均与比较例2同样地未产生在燃烧时熔融的树脂成为球落下的滴落。

而且,根据“打火机延烧试验”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7均在燃烧时无延烧不均,与比较例2相比,无纺布整体的阻燃性良好。

而且,根据“透气量”和“厚度”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7均与比较例2同样地充分确保了作为过滤器的透气量和蓬松性。

而且,根据“面接合件的剥离”的结果确认到,实施例1~实施例7均与比较例2同样地,在使用面接合件设置时也能够良好地安装、拆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的过滤器及无纺布的制造方法适合防止例如抽油烟机、换气扇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