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0221发布日期:2019-03-15 23:4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梳理动物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生产的羊(驼)绒毛絮片,不论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是加工成产品羊(驼)绒毛絮片服装都很容易产生静电,虽然静电的产生与服装的布料等有一定的关系,但归根到底还是絮片内部的毛绒纤维与絮片内部或外部化纤纤维摩擦而产生静电。因絮片服装在运动的状态下,絮片中的毛绒纤维与周围的不同性质的化学纤维难免产生摩擦而产生静电,产生静电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运动的强度,纤维的性质,环境温度湿度等,如在冬季干燥的环境中,极易产生静电,而且静电荷量较大,如果服装的布料本身没有作很好的抗静电处理,那么羊绒毛服装表面因静电而极易吸附灰尘等其他微小颗粒,大大降低了絮片服装的档次和舒适性,也影响了絮片服装的外表美感度,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变。

而目前国内生产的羊绒絮片大多采用传统的针刺工艺、喷胶工艺和烘烤工艺,上述三种絮片生产模式,都没有考虑絮片的静电问题,在配方上工艺上都没有对絮片的静电问题而采取措施,甚至都没有引起生产者的高度重视,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羊绒絮片产品,没有抗静电的功能,甚至有的羊绒絮片本身就是一个产生静电的根源载体。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羊绒絮片产品,没有抗静电的功能,甚至有的羊绒絮片本身就是一个产生静电的根源载体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包括上下两层为低熔点纤维和抗静电纤维混合物的超薄包裹层,所述絮片的中间为毛绒及化纤层;

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a组配料:将低熔点纤维8-12份,抗静电纤维1-3份,利用a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a组配料物;

s2b组配料:将羊绒75-85份,三位中空弹力纤维4-9份,利用b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b组配料物;

s3a组混料:a组配料物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a组开松机处理,得a组混料物,并送入a组棉箱备用;

s4b组混料:b组配料物同样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b组开松机处理,得b组混料物,并送入b组棉箱备用;

s5梳理:将a组混料物采用a组铺网机进行分开处理,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而后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的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得夹心絮片;

s6熔粘:将夹心絮片送入数字化烤箱,设定低熔点纤维的临界点温度,上下两层的低熔点纤维熔化,在羊绒絮片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粘层,使羊绒絮片表面的毛绒被熔粘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固定,使毛绒纤维不易脱落,得到最终的抗静电羊绒毛絮片。

优选的,所述a组梳理机为单道夫双锡林梳理机,所述b组梳理机为单锡林双道夫梳理机。

优选的,所述s1中,将低熔点纤维10份,抗静电纤维2份,利用a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a组配料物。

优选的,所述s2中,将羊绒73份,三位中空弹力纤维7份,利用b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b组配料物。

优选的,所述s6中,将夹心絮片送入数字化烤箱,设定低熔点纤维的临界点温度,临界点温度为70-90℃,上下两层的低熔点纤维熔化,在羊绒絮片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粘层,使羊绒絮片表面的毛绒被熔粘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固定,使毛绒纤维不易脱落,得到最终的抗静电羊绒毛絮片。

优选的,所述s6中,将夹心絮片送入数字化烤箱,设定低熔点纤维的临界点温度,临界点温度为80℃,上下两层的低熔点纤维熔化,在羊绒絮片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粘层,使羊绒絮片表面的毛绒被熔粘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固定,使毛绒纤维不易脱落,得到最终的抗静电羊绒毛絮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经过本发明技术工艺生产的羊绒絮片,絮片的静电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絮片服装的吸尘、粘毛、钻毛等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本上消除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羊绒絮片服装的质量和档次,拓展了羊绒絮片服装的市场空间。

2、基本上控制羊绒毛絮片服装的钻毛现象,传统工艺生产的羊绒絮片服装普遍存在钻毛现象,这也是传统工艺絮片行业的技术瓶颈问题,本方案的静电平衡了,就没有电荷的作用力,毛绒纤维就没有运动的作用力,毛绒就没有往外钻的动力,毛绒纤维就不会轻易向外钻,使絮片服装不易产生钻毛现象,解决了多年困扰羊绒絮片服装行业的技术难题。

3、通过这种工艺生产的絮片,外观质量同样的到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絮片表面光滑平整,不粘毛,不掉毛,提高了絮片的外观美感度。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质量、浓度、温度、时间、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1-50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选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的任何数字、数字的组合、或子范围、以及所有介于上述整数之间的小数值,例如,1.1、1.2、1.3、1.4、1.5、1.6、1.7、1.8、和1.9。关于子范围,具体考虑从范围内的任意端点开始延伸的“嵌套的子范围”。例如,示例性范围1-50的嵌套子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方向上的1-10、1-20、1-30和1-40,或在另一方向上的50-40、50-30、50-20和50-1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a组配料:将低熔点纤维8份,抗静电纤维1份,利用a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a组配料物;

s2b组配料:将羊绒75份,三位中空弹力纤维4份,利用b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b组配料物;

s3a组混料:a组配料物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a组开松机处理,得a组混料物,并送入a组棉箱备用;

s4b组混料:b组配料物同样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b组开松机处理,得b组混料物,并送入b组棉箱备用;

s5梳理:将a组混料物采用a组铺网机进行分开处理,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而后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的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得夹心絮片;

s6熔粘:将夹心絮片送入数字化烤箱,设定低熔点纤维的临界点温度,临界点温度为70℃,上下两层的低熔点纤维熔化,在羊绒絮片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粘层,使羊绒絮片表面的毛绒被熔粘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固定,使毛绒纤维不易脱落,得到最终的抗静电羊绒毛絮片。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分别启动a组梳理生产线和b组梳理生产线,因a组梳理机是单道夫双锡林梳理机,出来的二层网采用特制的铺网机(即交叉铺网机)将双道夫梳理出的两层网分开,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夹心絮片。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a组配料:将低熔点纤维10份,抗静电纤维2份,利用a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a组配料物;

s2b组配料:将羊绒83份,三位中空弹力纤维7份,利用b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b组配料物;

s3a组混料:a组配料物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a组开松机处理,得a组混料物,并送入a组棉箱备用;

s4b组混料:b组配料物同样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b组开松机处理,得b组混料物,并送入b组棉箱备用;

s5梳理:将a组混料物采用a组铺网机进行分开处理,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而后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的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得夹心絮片;

s6熔粘:将夹心絮片送入数字化烤箱,设定低熔点纤维的临界点温度,临界点温度为80℃,上下两层的低熔点纤维熔化,在羊绒絮片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粘层,使羊绒絮片表面的毛绒被熔粘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固定,使毛绒纤维不易脱落,得到最终的抗静电羊绒毛絮片。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分别启动a组梳理生产线和b组梳理生产线,因a组梳理机是单道夫双锡林梳理机,出来的二层网采用特制的铺网机(即交叉铺网机)将双道夫梳理出的两层网分开,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夹心絮片。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静电羊绒毛絮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a组配料:将低熔点纤维12份,抗静电纤维3份,利用a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a组配料物;

s2b组配料:将羊绒85份,三位中空弹力纤维9份,利用b组梳理机进行配料,得到b组配料物;

s3a组混料:a组配料物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a组开松机处理,得a组混料物,并送入a组棉箱备用;

s4b组混料:b组配料物同样经混料机、和毛机各进行两次以达到均匀混合,混合后由b组开松机处理,得b组混料物,并送入b组棉箱备用;

s5梳理:将a组混料物采用a组铺网机进行分开处理,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而后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的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得夹心絮片;

s6熔粘:将夹心絮片送入数字化烤箱,设定低熔点纤维的临界点温度,临界点温度为90℃,上下两层的低熔点纤维熔化,在羊绒絮片的表面形成一层熔粘层,使羊绒絮片表面的毛绒被熔粘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固定,使毛绒纤维不易脱落,得到最终的抗静电羊绒毛絮片。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分别启动a组梳理生产线和b组梳理生产线,因a组梳理机是单道夫双锡林梳理机,出来的二层网采用特制的铺网机(即交叉铺网机)将双道夫梳理出的两层网分开,置于总梳理铺网的上下两层。将b组梳理机的梳理层,通过交叉铺网机置于a组铺网机的两层中间,形成上下两层相同(超薄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层),中间不同材料的梳理产品,即夹心絮片。

综上所述,本工艺在羊绒絮片生产过程中采用三层铺网一次复合成型的工艺,上下两层为低熔点纤维和抗静电纤维混合物的超薄包裹层,中间为毛绒及化纤层,这样三层复合絮片经过恒温烘烤烫平后,上下面的低熔点抗静电纤维经熔化与中间层的纤维形成了熔粘沾合层,在烘烤压平设备的作用下,上下表面形成了超薄的熔粘层,使絮片表面光洁平整,絮片的上下表面形成了均匀的抗静电纤维网状层,用显微镜观察抗静电纤维在絮片表面均匀分布相互连接在一起,如同在絮片表面覆盖了一层金属丝网,等于给絮片表面做了静电屏蔽的功能,使整个絮片表面成为一个同电位屏蔽体,对外没有静电。由于抗静电纤维功能的永久性,即使这样的絮片经过水洗同样也不会影响他的抗静电功能。用这样工艺生产的羊绒抗静电絮片,加工制作成服装不易产生静电,表面光洁亮丽,不钻毛、不吸尘永远保持干净美观。同时絮片的整体拉力明显增强,经测试是传统针刺絮片的三倍。絮片的弹性是传统针刺絮片的二倍,经测试,采用这种工艺生产的絮片弹力、拉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表面光洁平整,可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絮片的使用率,为羊(驼)绒毛絮片服装走向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的,絮片的上下表面用抗静电纤维作包裹层,通过低熔点纤维的熔粘作用,将抗静电纤维均匀的粘结在絮片毛绒纤维的表面,形成金属网状的静电屏蔽层,是本专利的技术核心,采用“三网复合夹心针刺熔粘定型”絮片生产新工艺。三层同时铺网夹心技术工艺,即上下两层的超薄的低熔点和抗静电纤维层,也就是增强絮片的拉力的关键技术。

此外,上下低熔点和抗静电纤维包裹层经针刺后,形成的缝纫绗缝线状的抗静电低熔点纤维针迹经高温后形成的粘接点(对絮片内部毛绒纤维的点状结合点),对絮片的纤维内部同样也形成了点状的抗静电纤维点,对絮片内部纤维也起到平衡静电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絮片的定型起到关键性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