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撕裂强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43251发布日期:2019-10-23 01:19阅读:1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撕裂强度的针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针刺无纺布属于无纺布的一种,一般以涤纶、丙纶短纤等原料制造,经过多次针刺加以适当热轧处理而成。针刺无纺布根据工艺和克重不同,广泛用于过滤材料,土工布,服装棉,人造革基布,汽车隔音隔热材料等。但是普通针刺无纺布的撕裂强度较低,无法应用在鞋材,汽车革等需要较高撕裂强度的场合。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撕裂强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制备的无纺布,兼具较高的撕裂强度和较好的柔软度,从而大大拓展无纺布的用途。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撕裂强度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无纺布:以100%涤纶短纤为原料,依次将涤纶短纤开松、梳理、铺网、针刺,制备克重250克/平方的针刺无纺布;(2)含浸:含浸液制备: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下述组成丙烯酸酯10~15%柔软剂0.1~0.5%余量为水;含浸工艺:将制备的针刺无纺布以9米/分钟匀速通过含浸液,使针刺无纺布在含浸液中充分浸润;(3)后处理:将含浸处理后的针刺无纺布,以9米/分钟的速度,依次通过轧干、预烘干、拉幅、烘干,并将表面烫平压光得成品,其中:轧干力度为3-6公斤力;预烘干温度100-120℃;烘干采用四段烘干,烘干温度分别为:烘干温度依次为135-140℃、145-150℃、155-160℃、165-170℃.作为优选的设置:所述含浸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下述组成:丙烯酸酯12%柔软剂0.2%余量为水.所述柔软剂为硅油柔软剂,特别优选为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所述四段烘干依次为135℃、150℃、160℃、17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选择丙烯酸酯与硅油柔软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对无纺布先进行含浸处理,含浸处理后的无纺布,再经过轧干、预烘、拉幅、及多道烘干工艺,制备的无纺布产品,由于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合本发明的后处理工艺,能有效提高无纺布的抗撕裂性能,另一方面,柔软剂的加入,及后处理工艺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丙烯酸酯造成的布面发硬问题,使无纺布的手感更加蓬松和柔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1)制备无纺布:以100%涤纶短纤为原料,采用常规的针刺生产工艺,依次将涤纶短纤开松、梳理、铺网、针刺,制备克重250克/平方的针刺无纺布。(2)含浸:含浸液制备: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的下述组成丙烯酸酯10~15%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0.1~0.5%余量为水。含浸工艺:将制备的针刺无纺布以9米/分钟匀速通过含浸液,使针刺无纺布在含浸液中充分浸润。(3)后处理:将含浸处理后的针刺无纺布,以9米/分钟的速度,依次通过轧干、预烘干、拉幅、烘干,并将表面烫平压光得成品,其中:轧干力度为3-6公斤力;预烘干温度100-120℃;烘干采用4段烘干,烘干温度分别为:再通过烘干机烘干,烘干方式采用4段烘干,烘干温度依次为135-140℃、145-150℃、155-160℃、165-170℃.实施例2: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调整丙烯酸酯含量,并测试其对产品撕裂强度的影响。表1、含浸液用量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将不同含浸液处理的无纺布,与未经含浸处理无纺布样品,使用纺织品电子强力测试仪对无纺布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常规250克/平方无纺布撕裂强度6-8千克力,使用丙烯酸酯含浸后的无纺布撕裂强度可以达到10千克力以上,撕裂强度提高幅度大于20%,经含浸液处理后的无纺布,可适用于鞋材,球革等需要高撕裂强力的用途。丙烯酸酯用量对于产品的撕裂强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丙烯酸酯用量增加,产品的撕裂强度性能有显著提升,但含量超过15%时,撕裂强度性能提升不明显,综合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来看,最佳用量为12%。实施例3: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调整硅油柔软剂用量,并测试其对产品撕裂强度的影响。表2、硅油柔软剂用量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序号硅油柔软剂用量丙烯酸酯含量产品撕裂强度实施例3-10.1%12%8-9千克力实施例3-20.2%12%10千克力实施例3-30.3%12%10千克力实施例3-40.4%12%9-10千克力实施例3-50.5%12%9-10千克力实施例3-60.6%12%9-10千克力。如表2所示:硅油柔软剂用量对于产品的撕裂强度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丙烯酸酯用量增加,产品的撕裂强度性能有显著提升,但含量超过0.2%时,撕裂强度性能提升不明显,综合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来看,最佳用量为0.2%。实施例4: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调整后处理工艺参数,并测试其对产品撕裂强度的影响。表3、后处理工艺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如表3所示:1、采用丙烯酸酯浸渍处理后的无纺布,其撕裂性能虽然能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丙烯酸酯造成的布面发硬问题,布料手感欠佳;2、本发明选择丙烯酸酯与硅油柔软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对无纺布先进行含浸处理,含浸处理后的无纺布,再经过轧干、预烘、拉幅、及多道烘干工艺,制备的无纺布产品,由于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透明性,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合本发明的后处理工艺,能有效提高无纺布的抗撕裂性能,另一方面,柔软剂的加入,及后处理工艺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丙烯酸酯造成的布面发硬问题,使无纺布的手感更加蓬松和柔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36611... 来自[中国] 2020年12月17日 15:31
    黄川先生,看到我的留言麻烦给我联系一下,我的联系方式,13661126829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