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4171发布日期:2019-10-29 03:08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色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染色后处理都是在染色机上进行。当布匹染色完成后,染色机染色机需排出污水后重新加水进行皂洗、水洗、固色、清洗等后处理工序,每一道工序要排出污水重新加入清水。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由于多次排水加水,处理一缸布需要多缸水,耗水量和排污量高。2.布匹在染色机内是绳束状,较难全面清洗干净清洗效果较差。3.没有专门的洗水机,占用染色机,导致染色机设备利用效率低。

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202247328u)公开了一种连续平幅洗水机,它包括:机架、出布装置以及两个以上的洗水单元;出布装置与洗水单元安装于机架上,洗水单元依次串接后,再与出布装置相接;洗水单元包括:提布装置、洗水槽、导向轴和带有喷淋口的喷淋装置;提布装置位于洗水槽的上方,导向轴位于洗水槽内,喷淋口朝向布匹。采用这种结构后,布匹以平幅状态依次进入串接的两个以上的洗水单元,经洗水单元内喷淋装置的两次以上的清洗后,从出布装置导出,完成洗水过程。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可依据布匹上污物的附着程度决定串接的洗水单元的数量,组合灵活;布匹以平幅状态进行洗水处理,容易清洗干净;布匹被前一个洗水单元清洗后再进入后一个洗水单元,因此后一个洗水单元比前一个干净,防止布匹被污水再次污染;大大提高清洗效率,节约用水。

但是,这种连续平幅洗水机,由于是前后串接的,整条水洗线长度较大,对车间安装空间要求较高,而且织物在相邻单元之间的运转需要暴露在水洗单元外部,一是会导致水洗单元内蒸汽散发,热损失较大,二是使得织物温度变化太大,影响织物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包括水洗主机及设置在水洗主机输入侧的进布架和设置在水洗主机输出侧的出布架,所述水洗主机内由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分层隔板分隔形成上下布置的上层、中层和下层,其中所述下层内左右并排设置有靠近进布架的皂洗单元和靠近出布架的一次水洗单元,所述中层内设有固色单元,所述上层内左右并排设置有靠近进布架的第二轧车、二次水洗单元、第三轧车和靠近出布架的第一轧车。

优选地,所述第一轧车、第二轧车和第三轧车各自的轧液槽分别通过回液管回送至织物运行方向上的上一单元。

优选地,所述一次水洗单元的输出侧、固色单元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二次水洗单元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设置有穿轴式张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皂洗单元、一次水洗单元、固色单元和二次水洗单元分别对应设置有朝向织物表面喷射流体的喷淋机构,各喷淋机构的喷淋管位于液面上方且喷淋管上的喷嘴朝向织物。

优选地,所述固色单元内的各喷淋机构下方分别安装有滤污装置,所述各喷淋机构的循环泵的进液管浸入在喷淋作用对象所对应单元的滤污装置内,所述滤污装置底部浸入相应单元的液面以下。

优选地,所述滤污装置包括滤污内槽、集液外槽以及水平转动设置在集液外槽顶部的导流板上的与织物相配合位置处的滚轴,所述滤污内槽位于集液外槽内部且所述滤污内槽的侧壁上结合有滤污组件,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管分别通入滤污内槽内并且其出口与对应的喷淋管相连通,所述集液外槽的浸入对应单元液面以下的部分设有过滤组件。

优选地,所述水洗主机一侧的与各滤污内槽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与滤污内槽相适配的安装口,所述滤污内槽可从所述安装口进出且滤污内槽的相应端与安装口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水洗单元设置有用于向二次水洗单元补充清水的自动进水装置,所述皂洗单元设置有用于将皂洗单元内的处理液向外溢流的排液装置,所述二次水洗单元与一次水洗单元之间以及一次水洗单元与皂洗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液体从二次水洗单元溢流至一次水洗单元和从一次水洗单元溢流至皂洗单元内的水位挡板装置,所述皂洗单元和固色单元还分别外接自动加料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皂洗单元、一次水洗单元、固色单元和二次水洗单元集合设置在一台水洗主机内,且皂洗单元和一次水洗单元并排串接在水洗主机的下层,固色单元在水洗主机的中层,二次水洗单元在水洗主机的上层,这样改变了传统的由多个水洗设备依次平铺的串接方式,缩短了水洗生产线的长度,节约占地空间,尤其适用于场地空间不足的车间,而且各单元均位于水洗主机内,整体呈现封闭式结构,能够减少各单元热能消耗,节约成本,也能够避免织物温度变化过大影响染色效果,提高染色机利用率。

2、本发明还设置喷淋机构,通过喷淋机构朝向织物表面进行喷淋冲洗,可将织物表面的异物进行冲洗的同时对织物喷射处理液继续处理,可大大加强织物的处理效果,提高后处理效率,继而能够适当增加织物的运转速率,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更多织物,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3、本发明在一次水洗后、固色后和二次水洗后分别利用轧车进行轧液处理,一次水洗后的轧液回流至一次水洗单元,固色后的轧液回流至固色单元,二次水洗后的轧液回流至二次水洗单元,可以减少水量和固色液的补充,进一步节约用水;而且由于本发明的各工序单元呈现上中下三层设置,相对传统的水平平铺布置而言,单元之间的处理液回送利用(比如二次水洗单元的处理液向下输送至一次水洗单元、第二轧车的轧液回送至固色单元等)可直接借助液体重力溢流完成输送,成本更低。

4、本发明在处理过程中分别持续向皂洗单元补充配置好的皂洗液和向固色单元补充配置好的固色液,并往二次水洗单元进给新水的同时将皂洗单元内的处理液外排,分别保持二次水洗单元、一次水洗单元和皂洗单元内的液体流动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固色单元内的处理液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复使用周期,如此可节约大量生产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同时在二次水洗单元流入一次水洗单元且一次水洗单元流入皂洗单元的过程中会将一次水洗单元和二次水洗单元的浮色等异物送入皂洗单元再向外排,可避免浮色等异物累积在各单元内,从而实现连续处理,并加强织物的处理效果,提高后处理效率。

5、本发明在织物上下表面所在侧设置滤污装置,织物从滚轴的朝向滤污内槽的一侧绕穿而过,这样可使得经过喷淋机构喷淋冲洗而往下流动的异物和液体会优先落入集液外槽;通过集液外槽上的过滤组件一是使得液体在集液外槽与相应处的水洗槽互通,二是减少异物进入固色单元的水洗槽内避免影响处理液的浊度,能够延长固色单元处理液的使用周期,降低换液频率,能够处理更多的织物,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污水排放,节约污水处理成本;通过滤污内槽上的滤污组件一是使得集液外槽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滤污内槽,二是保证滤污内槽液体的澄清度,减少由于异物进入滤污内槽避免影响循环泵的工作性能及喷淋水洗效果。

5、本发明还通过回液管将第一轧车、第二轧车和第三轧车的轧液槽内液体回送至织物运行方向上的上一单元,可减少相应单元内处理液的带出量,从而能够处理更多的织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织物在水洗主机内运转的示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洗主机上层的第二轧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水洗主机上层的第一轧车和第三轧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织物在水洗主机内运转的示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喷淋机构及滤污装置布局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滤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滤污装置装配在水洗主机上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水洗主机;101、上层;102、中层;103、下层;104、安装口;10、皂洗单元;20、一次水洗单元;30、固色单元;40、二次水洗单元;51、第一轧车;52、第二轧车;53、第三轧车;54、主动辊;60、穿轴式张力传感器;70、喷淋机构;80、滤污装置;81、集液外槽;82、滤污内槽;83、滚轴;84、过滤组件;85、滤污组件;86、滚轮;87、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作为织物染色后处理工艺设备,该平幅连续联合水洗机包括水洗主机100及设置在水洗主机100输入侧的进布架和设置在水洗主机100输出侧的出布架,通过进布架将织物以平幅的方式送入水洗主机100,并通过出布架将经水洗处理后的织物以平幅的方式送出水洗主机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洗主机100内由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分层隔板分隔形成上中下三层布置的上层101、中层102和下层103,其中所述下层103内左右并排设置有靠近进布架的皂洗单元10和靠近出布架的一次水洗单元20,所述中层102内设有固色单元30,所述上层101内左右并排设置有靠近进布架的第二轧车52、二次水洗单元40、第三轧车53和靠近出布架的第一轧车51,所述第一轧车51、第二轧车52和第三轧车53各自的轧液槽分别通过回液管回送至织物运行方向上的上一单元,这样可减少相应单元内处理液的带出量,从而能够处理更多的织物。

作为织物运行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织物依序运转在进布架、皂洗单元10、一次水洗单元20、第一轧车51、固色单元30、第二轧车52、二次水洗单元40、第三轧车53、出布架,这样第一轧车51的轧液槽内液体经过相应的回液管回送至一次水洗单元20,第二轧车52的轧液槽内液体经过相应的回液管回送至固色单元30,第三轧车53的轧液槽内液体经过相应的回液管回送至二次水洗单元40。作为织物运行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织物依序运转在进布架、皂洗单元10、一次水洗单元20、第三轧车53、固色单元30、第二轧车52、二次水洗单元40、第一轧车51、出布架,这样第一轧车51的轧液槽内液体经过相应的回液管回送至二次水洗单元40,第二轧车52的轧液槽内液体经过相应的回液管回送至固色单元30,第三轧车53的轧液槽内液体经过相应的回液管回送至一次水洗单元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轧车51、第二轧车52和第三轧车53各自的输入侧还分别设置有主动辊54及驱动主动辊54绕轴转动的变频电机,所述主动辊54低于各轧车的压辊,所述一次水洗单元20的输出侧、固色单元30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二次水洗单元40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设置有穿轴式张力传感器60,所述穿轴式张力传感器60安装在该处的导布辊上,通过穿轴式张力传感器60实时感应织物相应位置处的张力并发送张力信号至电控系统,然后通过电控系统向变频电机的变频驱动器发送相应驱动信号,从而改变变频电机的转速,保持织物在相对恒定的张力下运转。优选地,所述穿轴式张力传感器60的型号采用朗锐德工业自动化公司的lk-zlkzq穿轴式张力传感器,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型号为fx2n的plc模块,所述变频驱动器的型号为md3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皂洗单元10、一次水洗单元20、固色单元30和二次水洗单元40分别由左右间隔设置的多个连通隔板分隔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水洗槽,在各水洗槽上下位置处分别设置导布辊以使得织物依序在水洗槽内运行。为使得织物在各单元连续运转并避免相邻两单元的处理液相互混同,本实施例在一次水洗单元20的输出侧的下层103位置和固色单元30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的中层102位置分别设置有过渡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皂洗单元10、固色单元30内分别设有蒸汽加热管,通过蒸汽加热管将各单元的液温加热至预定工艺温度,保证水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皂洗单元10、一次水洗单元20、固色单元30和二次水洗单元40分别对应设置有朝向织物表面喷射流体的喷淋机构70,各喷淋机构70的喷淋管位于液面上方且喷淋管上的喷嘴朝向织物上表面和/或下表面,通过喷淋机构70向织物表面直接喷射流体,可将织物表面的异物进行冲洗,可大大加强织物的处理效果,提高水洗效率。

作为喷淋机构70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固色单元30内的各喷淋机构70下方分别安装有滤污装置80,所述各喷淋机构70的循环泵的进液管浸入在喷淋作用对象所对应单元的滤污装置80内,所述滤污装置80底部浸入相应单元的液面以下,这样喷向织物的流体即为相对应单元内的处理液,在冲洗的同时对织物喷射处理液继续处理。

各滤污装置80包括滤污内槽82、集液外槽81以及水平转动设置在集液外槽81顶部的导流板87上的与织物相配合位置处的滚轴83,各滤污装置80对应在相邻的上下两导布辊之间并低于喷淋管。假若只是对织物上表面进行冲洗的话,则在织物上表面所在侧分别设有一滤污装置80,织物分别从滚轴83的朝向滤污内槽82的一侧绕穿而过。假若只是对织物下表面进行冲洗的话,则在织物下表面所在侧分别设有一滤污装置80,织物分别从滚轴83的朝向滤污内槽82的一侧绕穿而过。假若同时对织物上下表面进行冲洗的话,则同时在织物上表面所在侧和织物下表面所在侧分别设置一滤污装置80,且同一导布段的两个滤污装置80上的滚轴83上下间隔布置,织物分别从滚轴83的朝向相配套的滤污内槽82的一侧绕穿而过。

所述滤污内槽82位于集液外槽81内部且所述滤污内槽82的侧壁上结合有滤污组件85,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管分别设置在滤污内槽82内并且其出口与对应的喷淋管相连通,所述集液外槽81的浸入对应单元液面以下的部分设有过滤组件84,所述集液外槽81的两端分别固装在水洗主机100侧壁上。如此通过滤污组件85一是使得集液外槽81内的液体能够流入滤污内槽82,二是保证滤污内槽82液体的澄清度,减少由于异物进入滤污内槽82而影响循环泵的工作性能及喷淋水洗效果;并通过过滤组件84一是使得集液外槽81与相应水洗槽之间的处理液能够互通,二是大大减少经喷淋水洗流入集液外槽81的异物进入相应水洗槽内而影响到处理液的浊度,能够延长相应单元处理液的使用周期,降低换液频率,能够处理更多的织物,进而提高水洗工作效率。

为便于操作人员掌握滤污装置80的滤污状况,本实施例所述水洗主机100一侧的与各集液外槽81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为便于清理各滤污内槽82,保证其过滤效果和持久作用,本实施例所述水洗主机100一侧的与各滤污内槽82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与滤污内槽82相适配的安装口104,所述滤污内槽82可从所述安装口104进出且滤污内槽82的相应端与安装口104密封配合,使得在作业过程中相应单元内的处理液不会经安装口104外漏,所述滤污内槽82相应端与安装口104之间的密封结构可采用常规的密封结构,比如密封胶环等,在此不再赘述。为便于装卸滤污内槽82,可在滤污内槽82底部设置滚轮86,进一步通过滚轮86将滤污内槽82相对集液外槽81底壁向上抬高,然后在滤污内槽82的底壁再增加设置滤污组件85,增强滤污内槽82与集液外槽81的互通性能。至于集液外槽81的清污可在取出滤污内槽82后再借助工具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水洗单元40设置有用于向二次水洗单元40补充清水的自动进水装置,所述皂洗单元10设置有用于将皂洗单元10内的处理液向外溢流的排液装置,所述二次水洗单元40与一次水洗单元20之间以及一次水洗单元20与皂洗单元10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液体从二次水洗单元40溢流至一次水洗单元20和从一次水洗单元20溢流至皂洗单元10内的水位挡板装置,如此使得液体在二次水洗单元40、一次水洗单元20和皂洗单元10呈现动态平衡。所述皂洗单元10和固色单元30还分别外接自动加料系统,如此可通过自动加料系统分别持续向皂洗单元10补充皂洗液以及向固色单元30补充固色液,以补偿织物处理后的带出量。另外,还可分别在二次水洗单元40、一次水洗单元20和皂洗单元10内分别安装电极式液面计,当三个单元中任一液面低于电极式液面计设定值后则自动进水装置启动进水工作。排液装置可通过流量计设定排液速率,所述自动加料系统选用本领域现有的常规构造。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一次水洗单元20和皂洗单元10之间的水位挡板装置可采用简单的隔板,且该隔板的顶部对应于一次水洗单元20的预设液面高度处设有连通孔,一次水洗单元20的预设液面高度高于皂洗单元10的预设液面高度,当一次水洗单元20内的液面超过连通孔则向皂洗单元10输液。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二次水洗单元40与一次水洗单元20之间的水位挡板装置可采用简单的挡板和倾斜导流管组合,且该挡板的顶部对应于二次水洗单元40的预设液面高度处设有泄液孔,当二次水洗单元40的液面超过泄液孔则流出并通过倾斜导流管输送至一次水洗单元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