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03252发布日期:2020-03-27 20:51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方法及装置,属服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产的高标准高效率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设备化、自动化。但由于不同面料本身性能的原因无法采用设备进行高标准的操作。针织面料自动拉布就是一项较难攻克的工序,通常我们采用手工拉布的方法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效率较慢,一人较难操作需2-3人配合完成,且铺布后不标准,位置和尺寸都无法保证。使用拉布机后效率得到提升但由于拉布机张力,以及面料本身特性,以致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卷边问题较为严重,无法正常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针织面料自动拉布过程中由于外力和面料本身特性出现的卷边问题,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方法及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输送的面料进行上浆和烘干,具体工序依次为:面料上浆、面料输送、面料烘干和面料输送;其中面料上浆工序中,当待处理的面料卷边大于5cm时,对面料不间断上浆,当待处理的面料卷边为2-5cm时,对面料进行间歇式上浆,间歇时间3-5s,面料的压力为0.5-1kg,面料烘干温度为110-200℃;面料的输送速度为15-20m/min

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的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浆料容器、浆料槽、气缸、第一组导向轮、热吹风机和第二组导向轮,其中浆料容器上方敞口,底部经输送管连通浆料槽,海绵放置在浆料槽中且略高于浆料槽,气缸位于浆料槽的的上方,设在活塞杆底部的毛刷压在海绵上,第一组导向轮与第二组导向轮结构一致,均包括1个筒状且表面带针的第一输送轮和1个表面设有凹槽的第二输送轮,两者上下布置且抵触,热吹风机的出风口对着网状托面。

所述的针织面料布边防卷边装置刷头的上下活动距离0.2-1.5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因为设置了面料上浆、面料输送、面料烘干和面料输送工序,优选了每个步骤的工艺参数,所以能够对面料布边进行平整处理,使布边平整达到生产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浆料容器2、浆料槽3、气缸4、热吹风机5、输送管6、海绵7、活塞杆8、毛刷9、第一输送轮10、第二输送轮11、网状托面12、底座13、支架14、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工序依次为:

包括安装在支架13上且依次排列的浆料容器1、浆料槽2、气缸3、第一组导向轮、热吹风机4和第二组导向轮,其中浆料容器1上方敞口,底部经输送管5连通浆料槽2,海绵6放置在浆料槽2中且略高于浆料槽2,气缸3位于浆料槽2的的上方,设在活塞杆7底部的毛刷8压在海绵6上,上下活动距离1cm。第一组导向轮与第二组导向轮结构一致,均包括1个筒状且表面带针的第一输送轮9和1个表面设有凹槽的第二输送轮10,两者上下布置且抵触,热吹风机4的出风口对着网状托面11。

步骤为:面料14的输送速度为15-20m/min。浆料容器1内的浆料经输送管5进入浆料槽2中,气缸3驱动活塞杆7,使毛刷8与海绵6配合以1kg的压力给面料14上浆。上浆后的面料14经两组导向轮引导前行,每组导向轮均包括1个筒状且表面带针的第一输送轮9和1个表面设有凹槽的第二输送轮10,两者上下布置且抵触,在两组导向轮之间设一热吹风机4以及位于热吹风机4下方的网状托面11,面料14从热吹风机4与网状托面11之间穿过,热吹风机4与网状托面11配合,对面料14进行150℃吹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