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安装引导件的衣物处理装置,所述安装引导件包围门的前玻璃的外周面并对其进行支撑。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包含具有洗涤或烘干衣物的功能的装置。另外,衣物处理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同时具有衣物的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具备衣物投入口的主体;用于开闭衣物投入口的门;以及设置于主体的内部的衣物容纳部。
所述门可包括:门框架;前玻璃,其附着于门框架的正面;以及门窗,其安装于门框架,并且经由衣物投入口凸出。
门框架可由外框架和内框架构成,在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外框架配置成朝向主体的外侧,而所述内框架配置成朝向主体的内侧。
在现有的专利文献10-0595180号(2006年06月23日授权,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干衣机/滚筒洗衣机的门。
根据专利文献1,设置有朝向门的前方凸出而成的轮缘(rim),所述轮缘包围附着于外框架正面的外窗的外周面。
轮缘可形成为,对应于外窗的厚度而凸出,并且在厚度方向上全部覆盖外窗的外周面。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轮缘的朝向外窗的厚度方向凸出的凸出长度越长其厚度越变厚,以加强轮缘的强度,因此存在有门框架的大小增加的问题。
现有专利文献10-1708352号(2017年02月14日授权;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专利文献2,在内框架的外周部分可形成有从外框架的正面凸出的安装引导件,以覆盖门盖的侧面。
专利文献2中的安装引导件形成为,从外框架的正面越靠向门盖的侧面越向下倾斜。
但是,这种安装引导件的向下倾斜的结构存在有如下的问题。
即,存在有:前玻璃因前玻璃的重量过大以及前玻璃和外框架之间的粘合力减弱而沿着安装引导件的向下倾斜的内侧面进行移动,并且朝向门框架的外部脱离,由此使前玻璃破碎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的外框架的正面形成有:密封胶涂布部,其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用于前玻璃的粘合;以及多个密封胶捕集部,其在所述密封胶涂布部的内侧和外侧隔开配置,并且用于捕集从密封胶涂布部流出的密封胶。
但是,由于密封胶涂布部和密封胶捕集部将会降低外框架的厚度,因此将会引起外框架的刚性变得脆弱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设置用于加强外框架的刚性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出,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缩小包围前玻璃的外周面的安装引导件的大小,并且能够对前玻璃进行支撑的衣物处理装置。
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密封胶从外框架的内侧泄漏,并且能够防止水分渗透到前玻璃内侧的衣物处理装置。
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确保安装引导件刚性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弥补因设置粘合剂填充槽而变得脆弱的外框架的刚性的衣物处理装置。
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针对前玻璃的重量能够确保充分的支撑力的安装引导件的内侧面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备形成有衣物投入口的正面面板、用于容纳经由所述衣物投入口而投入的衣物的衣物容纳部;以及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正面面板,以开闭所述衣物投入口,所述门包括:外框架,其具备开口部,并且配置成朝向所述主体的外侧;前玻璃,其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附着于所述外框架的正面;内框架,其结合于所述外框架的背面,并且配置成朝向所述主体的内侧;以及安装引导件,其以包围所述前玻璃的外周面的方式从所述外框架的外周部凸出形成,所述前玻璃具备:第一曲线部,其形成于所述前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前方;和直线部,其从所述第一曲线部朝向后方延伸,所述安装引导件至少可以覆盖所述直线部的一部分。
所述安装引导件可以在所述前玻璃的厚度方向上覆盖全部所述直线部。
为了达成上述第二目的,所述安装引导件可形成为环形状,以所述前玻璃的厚度为基准,所述安装引导件可以至少覆盖前玻璃的外周面的2/3。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前玻璃还可以具备第二曲线部,所述第二曲线部从所述直线部沿着所述前玻璃的厚度方向朝向后方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曲线部形成对称,所述第一曲线部可从所述安装引导件形成开放,所述直线部和所述第二曲线部可以被所述安装引导件覆盖。
为了达成上述第三目的,所述安装引导件的厚度可以从所述前玻璃的正面越靠向背面方向越增加。
为了达成上述第四目的,所述外框架还可以包括:平面部,其具备粘合剂填充部,在所述粘合剂填充部填充有用于附着所述前玻璃的粘合剂;以及加强肋(rib),其从所述平面部的与所述粘合剂填充部相反的方向背面朝向所述相反的方向凸出形成。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分别可以形成为圆形的环形状。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前玻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可以形成为平面的圆盘形状。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前玻璃可以由玻璃材质构成。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粘合剂填充部可包括:粘合剂填充槽,其用于填充所述粘合剂;以及多个粘合剂溢出槽,在所述平面部隔着所述粘合剂填充槽沿着径向隔开配置,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粘合剂填充槽溢出的所述粘合剂。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加强肋可配置成,在所述平面部的厚度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粘合剂溢出槽中的从所述粘合剂填充槽沿着径向内侧隔开的粘合剂溢出槽重叠。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外框架还可以包括连接肋,所述连接肋从所述平面部的背面凸出形成,并且配置成在所述平面部的厚度方向上,与多个所述粘合剂溢出槽中的从所述粘合剂填充槽朝向径向外侧隔开的粘合剂溢出槽重叠。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还可以包括多个支撑肋,多个所述支撑肋从所述平面部的背面凸出形成,并且配置成在所述平面部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粘合剂填充槽重叠。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外框架还可以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安装引导件延伸,以包围所述内框架的外周部。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延伸部可形成为圆形的曲面形状,所述延伸部的直径从所述安装引导件越靠向所述内框架越增加。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前玻璃可包括:透光区域;不透光区域,其形成为包围所述透光区域的外侧;以及透光性的对准(align)标记,其形成在所述不透光区域内,以对准所述前玻璃的位置。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对准标记可配置成与填充于所述粘合剂填充部的所述粘合剂重叠。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所述不透光区域可配置成,在所述前玻璃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粘合剂填充部重叠,以遮蔽所述粘合剂填充部。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一例,还可以包括门窗,所述门窗覆盖形成于所述内框架的开口部,所述门窗的最外廓部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内侧端和所述内框架的内侧端之间。
为了达成上述第五目的,所述安装引导件的包围所述前玻璃的内侧面可形成为在所述前玻璃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前玻璃的外周面平行。
对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第一、在外框架的外周部凸出形成有用于包围前玻璃的外周面的安装引导件,安装引导件形成为覆盖前玻璃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直线部和内侧曲线部),由此不仅能够降低安装引导件的大小,还能支撑前玻璃。
假如,若安装引导件全部覆盖前玻璃的外周面的厚度,则安装引导件的朝向前玻璃的厚度方向凸出的长度将会变长,因此,为了补强安装引导件的强度,安装引导件的厚度需形成为从安装引导件的前方越朝向后方越增加。
例如,当前玻璃在厚度方向上从外侧到内侧具备第一曲线部(外侧曲线部)、直线部以及第二曲线部(内侧曲线部)时,安装引导件可构成为覆盖前玻璃的外周面的直线部。安装引导件构成为其沿着前玻璃的厚度方向凸出的长度覆盖前玻璃的外周面的2/3。根据这种结构,不仅能够确保前玻璃的支撑力,而且还能缩小安装引导件的大小。
第二、安装引导件从前玻璃的外周部凸出形成为包围前玻璃的外周面,由此不仅能够防止形成于外框架内侧的粘合剂泄漏到外框架的外部,而且还能防止水分渗透到外框架的内侧。
第三、外框架的外周部通过从外框架的正面凸出并包围前玻璃来形成安装引导件,安装引导件的内侧面形成为在前玻璃的厚度方向上与前玻璃的侧面平行,由此即便前玻璃和外框架的正面之间的粘合力减弱,也能对前玻璃的外框架确保充分的支撑力。
第四、安装引导件的厚度从前玻璃的正面或侧面的一个位置越靠向前玻璃的背面越增加,由此能够自身地确保可以承受前玻璃的重量的安装引导件的刚性。
第五、加强肋等的结构体从外框架的背面凸出形成,以在外框架的厚度方向上与粘合剂填充槽重叠,由此能够从结构上弥补因粘合剂填充槽所导致的外框架的刚性变得脆弱的现象。
第六、利用钩(hook)紧固结构来使外框架和内框架彼此相结合,由此无需在前玻璃钻出紧固孔也能提高外框架和内框架之间的结合力。
第七、外框架的第一钩和内框架的第二钩分别具备楔子形状的钩凸起,各个钩凸起形成为在第一钩和第二钩紧固之后彼此抵接的第二倾斜面的倾斜度比在紧固之前彼此抵接的第一倾斜面的倾斜度更陡,由此能够使第二钩容易进入到第一钩的内侧,并能够限制第二钩从第一钩脱离。
第八、在外框架的背面形成弹性槽,由此所述弹性槽在外框架的第一钩和内框架的第二钩彼此紧固时对第一钩进行引导,使得所述第一钩能够朝向径向外侧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第二钩能够容易进入到第一钩的内侧,从而能够提高外框架和内框架之间的组装性。
第九、压接部包括设置于外框架的背面的多个压接肋、连接肋以及支撑肋,压接肋在外框架的第一钩和内框架的第二钩彼此紧固时压接第二钩,由此即便前玻璃的重量在门的整个重量中占有相对较大的比重,也能防止第二钩相对于第一钩朝向径向内侧发生变形或在重力方向上发生变形,并且能够更牢固地保持第一钩和第二钩彼此之间的紧固力。
第十、在外框架的背面凸出形成有使多个压接肋相连接的连接肋,并且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为环形状,由此能够强化针对前玻璃的外框架的支撑强度和多个压接肋的压接力。
第十一、多个支撑肋从外框架的背面凸出形成,并且与连接肋的内周面连接为一体,由此具有能够进一步强化针对连接肋和压接肋的支撑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门分解并示出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门的背面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将门以关闭衣物投入口的方式安装于衣物投入口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截取沿图4的vi-vi线的截面并示出外框架和内框架之间的钩紧固结构的概念图。
图7是截取沿图4的vii-vii线的截面并示出外框架和形成有把手的内框架之间的钩紧固结构的概念图。
图8是从前方观察图4中的内框架的概念图,并示出了钩部分地形成于把手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体101:衣物投入口
11:控制单元12:门
13:门框架14:外框架
15:平面部16:曲面部
17:镀层18:开口部
19:内框架191:安装槽
20:前玻璃21:透光区域
22:不透光区域221:对准标记
23:门窗24:铰链单元
25:铰链26:底座部
27:旋转结合部28:铰链保持件(holder)
29:衬套30:锁定单元
31:轴32:门闩
33:弹簧34:安装引导件
341:延伸部35:把手
36:第二钩361:钩凸起
37:第一钩371:钩凸起
38:弹性槽39:压接肋
391:进入引导面40:连接肋
41:支撑肋42:加强肋
43:填充槽44:溢出槽
45:加强肋46:第一钩
461:倒角462:第一接触部
47:第二钩471:倒角
472:第二接触部4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与附图标记无关地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参照标记,并将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针对结构要素的接尾词“模块”及“部”仅是考虑到便于说明书的撰写而被赋予或混用,其自身并不带有相互划分的含义或作用。并且,在对本发明揭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导致混淆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则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并且,所附的附图仅是为了容易理解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不应由所附的附图来限定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思想,而是应当涵盖了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中所包括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
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但是所述结构要素并不由所述术语所限定。所述术语仅是用于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划分的目的来使用。
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要素“连接”或“接触”于另一结构要素,其可能是直接连接于或接触于另一结构要素,但也可被理解为是他们中间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反之,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于另一结构要素,则应当被理解为是他们之间不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
除非在上下文明确表示有另行的含义,否则单数的表达方式应包括复数的表达方式。
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仅是为了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并不意在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的可能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可包括主体10、外桶、滚筒以及门12。
主体10可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形。主体10可形成为长方体形状。
主体10可包括:正面面板101,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正面;背面面板,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背面;侧面面板,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两个侧面;顶面面板,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顶面;以及底面面板,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底面。
背面面板和左右两侧的侧面面板可通过将一个长方形的板弯曲成
在正面面板101可形成有呈圆形的衣物投入口102(参照图5)。衣物投入口102可形成为贯通正面面板101,由此可经由衣物投入口106将衣物投入到衣物容纳部。
衣物投入口102可在正面面板101朝向主体10的内侧凹陷形成,使得凹陷部103包围衣物投入口102。衣物投入口102在凹陷部103的内侧贯通形成。门12的一部分可容纳于凹陷部103。
门12可以了利用铰链25来可旋转地结合于正面面板101,以能够开闭衣物投入口102。
在主体10的内部可设置有衣物容纳部。衣物容纳部可具备滚筒以执行烘干功能,或者可具备外桶和滚筒,以将洗涤和烘干功能一起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洗涤和干燥功能一起执行,在主体10的内部可设置有外桶和滚筒。外桶可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可以将外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水平配置,或者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配置。在外桶的内部可储藏有洗涤水。
滚筒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桶的内部。
在外桶的前端部可设置有与衣物投入口102连通的垫圈,由此能够防止储存于外桶内部的洗涤水泄漏到主体10的容纳空间。
滚筒可在外桶的内部设置成相对于外桶可进行旋转。
滚筒的前方部呈开放并与衣物投入口102连通,可以将衣物经由衣物投入口102容纳于滚筒内部。
在外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通过旋转轴来与滚筒的背面连接,随着驱动马达的运转,驱动马达的动力经由旋转轴传递到滚筒,由此滚筒能够进行旋转。
在滚筒的圆周面可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由此如洗涤水等的流体可经由多个贯通孔而进出于滚筒的内部。
在滚筒的内部设置多个升降器,由此使容纳于滚筒内部的衣物进行旋转,从而执行洗涤和烘干功能。
控制单元11可设置于主体10或门12。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控制单元11位于主体10的正面面板101上侧的情形。
控制单元11构成为,向使用者显示与衣物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的行程相关的信息,并且接收使用者的操作。控制单元11可设置有用于接收使用者的操作的圆形的旋钮和多个按键。另外,控制单元11可设置有用于显示时刻信息的显示部。
图2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图1所示的门12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门12分解并示出的分解图。
门12可由门框架13、门窗23、前玻璃20、铰链单元24以及锁定单元30构成。
门框架13可形成为环形状。
门框架13可由外框架(outerframe)14和内框架(innerframe)19构成。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可由合成树脂材质(例如,abs材质、pc材料等)形成。
在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分别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通过注塑成型制作。
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可分别形成为环形状,并且可以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重叠并紧固。关于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的紧固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之所以称作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是因为以门12被关闭的状态为基准,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被配置成外框架14朝向主体10的外侧,内框架19朝向主体10的内侧。外框架14可称作第一框架,内框架19可称作第二框架。
在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各自的内侧,形成有彼此对应的圆形的开口部18。
开口部18可位于从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的各自的中心偏心的位置。例如,开口部18的中心可位于与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各自的中心相比更靠向上侧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的宽度分别可以沿圆周方向形成为不同。即,外框架14及内框架19各自的外侧直径和内侧直径(开口部18的直径)之间的距离(宽度),可从最上端越靠近最下端越增加(变宽)。
滚筒的中心可配置成位于比主体10的高度中心(1/2)更高的位置。
滚筒忽略因旋转引起的细微的振动而固定在主体10的高度方向上。
消费者倾向于,喜欢从前方观察主体10时在洗衣机的容量和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门12的尺寸相对较大的一方。
另外,消费者还倾向于,喜欢通过门12能够看到滚筒的内部,并且对滚筒的内部空间确保宽广的视野。
为了满足上述的消费者的需求(needs),若在滚筒的位置已固定的状态下增加门12的大小,则需要向下方增大门12。
门框架13的中心需要与衣物投入口102或开口部18的中心相比更靠向下侧的方向进行移动。同样地,门框架13的中心相对于与开口部18对应而设置的门窗23朝向下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若要增大门12的尺寸,则优选使门12的一部分从凹陷部103朝向外侧凸出。门12的直径优选大于凹陷部103的直径。
前玻璃20形成为具有预先设定的半径的圆形。前玻璃20由玻璃材质形成。
前玻璃20的正面和背面平平地形成。
前玻璃20形成为具有规定厚度的圆盘形状,并且从上下左右上的任意位置观察时均没有弯折。
如上所述,玻璃材质的前玻璃20的正面和背面以圆形状形成为平坦,由此与正面以不完整的圆形状凸出形成的现有的合成树脂材质的门盖相比,将会提升门12的质感。
在不透光区域22内,形成有透光性的对准标记221。对准标记221是用于对前玻璃20针对外框架14的附着位置进行引导的构成要素。在附图中示出了,在前玻璃20的下侧(6点方向)形成有圆形的对准标记221的情形。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对准标记221可形成为多边形形状,也可以形成为线状。当然,对准标记221的位置可以变更。
前玻璃20可通过如下的层结构来实现透光区域21、不透光区域22以及对准标记221。
作为一例,前玻璃20可包括:玻璃体,其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材质形成;和遮蔽层,其配置成覆盖所述玻璃体的背面而形成不透光区域22。此时,未配置有所述遮蔽层的部分将会形成透光区域21和对准标记221。所述遮蔽层可通过在所述玻璃体的背面进行玻璃印刷来形成。
作为另一例子,前玻璃20可包括:玻璃体,其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材质形成;和薄膜,其配置成覆盖所述玻璃体的背面。所述薄膜可包括:透光部,其与透光区域21相对应地具有透光性;不透光部,其与不透光区域22相对应地具有不透光性;以及对准部,其与对准标记221相对应地具有透光性。
作为另一例子,前玻璃20可包括:玻璃体(glassbody),其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材质形成;和薄膜(film),其配置成覆盖所述玻璃体的背面。在此,与之前的例子相比,不同点在于,所述薄膜包括:第一孔,其与透光区域21相对应;不透光部,其与不透光区域22相对应地具有不透光性;以及第二孔,其与对准标记221相对应。即,不同点在于,在所述薄膜中的与透光区域21和对准标记221相对应的部分形成为具有透光性,还是具有被贯通的形态。
前玻璃20可配置成覆盖门框架13的开口部18。前玻璃20可通过密封胶(sealant)或粘合剂等来粘贴于外框架14的正面。
因玻璃材质的特性,若在前玻璃20钻出紧固孔,则所述前玻璃20将会容易破碎,因此为了防止玻璃破碎,利用粘合剂等将前玻璃20附着于外框架14。
另一方面,前玻璃20作为玻璃材质,相对于门12的整个荷重占有相对较大的荷重。为了支撑前玻璃20的荷重,在外框架14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前玻璃20的安装引导件34。
尤其,前玻璃20可由钢化玻璃构成。因钢化玻璃的特性,虽然前玻璃20的正面和背面的强度较高,但是存在有前玻璃20的侧面、即圆形的外周面的强度脆弱的缺点。
为了弥补上述缺点,安装引导件34可以从外框架14的正面外周端朝向前方凸出形成,以包围前玻璃20的外周面,由此不仅对前玻璃20的荷重进行支撑,而且能够从外部冲击中保护前玻璃20的侧面。
安装引导件34的凸出长度可形成为至少覆盖前玻璃20的厚度的2/3程度。
这是因为,若安装引导件34的凸出长度过小,则外部冲击可能会施加到前玻璃20的外周面,从而无法充分地对前玻璃20的荷重进行支撑。
例如,在前玻璃20的外周面可形成有直线部202和多个曲线部201、203(参照图7)。多个曲线部201、203可包括:第一曲线部201,其连接于前玻璃20的前方面;和第二曲线部203,其连接于前玻璃20的后方面。多个曲线部201、203分别具有规定的曲率,并且形成为曲面形状。
根据这种结构,第一曲线部201沿着前玻璃的厚度方向朝向前方以曲面形状延伸,由此,与具有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玻璃相比,能够提高前玻璃20的强度。
另外,安装引导件34凸出形成为覆盖直线部202和第二曲线部203而不覆盖第一曲线部201,由此能够使门框架13的面积最小。
即,安装引导件34凸出形成为包围前玻璃2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减少门框架13的面积。
第二曲线部203可以与第一曲线部201形成对称,由此,不管第一曲线部201和第二曲线部203中的任意一个曲线部朝向外框架14的前方还是朝向外框架14的后方,可以与方向无关地进行组装,从而具有前玻璃20的设置和组装变得方便的优点。
直线部202配置在第一曲线部201和第二曲线部203之间,并且分别与多个曲线部201、203连接。第一曲线部201、直线部202以及第二曲线部203分别可以为前玻璃20的厚度的1/3。
安装引导件34可构成为覆盖前玻璃20的第二曲线部203和直线部202。
从外框架14的正面边缘部分可凸出形成有安装引导件34。安装引导件34以环形状延伸,并且在所述安装引导件3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前玻璃20的空间。
安装引导件34具有预先设定的内径,并形成圆形。安装引导件34的内径对应于前玻璃20的外径,由此安装引导件34构成为包围前玻璃20的外周面。
安装引导件34也可以以规定的厚度凸出形成,由此与前玻璃20的正面形成同一平面。根据这种结构,安装引导件34和前玻璃20之间没有台阶,从而能够实现较简单的外观。
在前玻璃2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可形成有透光区域21和不透光区域22。
透光区域21是指,通过使至少一部分光穿透来能够看到相反侧或内部的区域。因此,透光区域21是包括半透光区域21的概念。
透光区域21可以与外框架14的开口部18、内框架19的开口部18以及门窗23相对应地配置。因此,在门12已被关闭的状态下,使用者可经由透光区域21看到衣物容纳部。
透光区域21的中心,位于与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各自的开口部18的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在此,相对应的位置不仅是指中心完全一致,还包括中心的偏心方向相同的情形。换句话说,透光区域21的中心和开口部18的中心一致,透光区域21的偏心的方向与开口部18的偏心的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部18的中心可以位于从门框架13的中心朝向上侧(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与此对应地,透光区域21的中心也可以位于从前玻璃20的中心朝向上侧(12点方向)偏心的位置。此时,透光区域21的中心和开口部18的中心也可以一致。
不透光区域22形成为包围透光区域21,不透光区域22无法使光透过,并且玻璃本身可以呈黑色。
不透光区域22可配置成,覆盖除了门框架13的开口部18和门框架13的一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
通过不透光区域22,可以明确地划分出透光区域21与包围该透光区域21的不透光区域22之间的边界线。
另外,可通过半色调(halftone)技术来使透光区域21和不透光区域22的边界变得模糊,使得从透光区域21到不透光区域22的移动在视觉上过渡。为此,不透光区域22可包括形成于透光区域21的周边的多个遮蔽点,并且多个所述遮蔽点的密度越靠近透光区域21越变低。
外框架14可由平面部15和曲面部16构成。
平面部15与前玻璃20的背面接触,平面部15可配置成其一部分与不透光区域22重叠。通过在平面部15涂布粘合剂,来能够使前玻璃20粘贴于平面部15。
在平面部15的正面可形成有沿着平面部15的厚度方向凹陷而成的填充槽43,所述填充槽43用于将粘合剂填充于外框架14的平面部15的正面。
粘合剂容纳于粘合剂填充槽43,利用粘合剂可以将前玻璃20的背面粘接于平面部15。
当将粘合剂填充于粘合剂填充槽43时,粘合剂可能会朝向粘合剂填充槽43的外侧或内侧溢出。为了容纳从粘合剂填充槽43溢出的粘合剂,在粘合剂填充槽43的内侧和外侧可分别形成有以环状凹陷而成的的粘合剂溢出槽441、442(参照图6)。
粘合剂填充槽43和多个粘合剂溢出槽441、442可沿着外框架14的圆周方向延伸。
粘合剂填充槽43和多个粘合剂溢出槽441、442可形成于平面部15的外侧。
前玻璃20的不透光区域22可配置成覆盖平面部15的粘合剂填充槽43和粘合剂溢出槽441、442。
多个粘合剂溢出槽441、442可由第一粘合剂溢出槽441和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构成。
第一粘合剂溢出槽441可以在粘合剂填充槽43的径向外侧形成为环形状。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可以在粘合剂填充槽43的内侧形成为环形状。当将粘合剂填充于填充槽43之后溢出时,多个粘合剂溢出槽441、442可以容纳粘合剂。
在平面部15的下侧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贯通而成的多个排水孔48,由此能够使形成在前玻璃20的背面和外框架14的正面之间的水或湿气经由排水孔48排出到门12的外部。
曲面部16可以从平面部15的内侧端朝向内框架19的开口部18外周以预先设定的曲率弯曲为圆弧形状而形成。平面部15的内侧部分和曲面部16可配置成与透光区域21的外侧边缘部重叠。在曲面部16的径向内侧可形成有开口部18。
在平面部15的最外边缘部分,可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比平面部15进一步凸出而成的安装引导件34。外框架14的安装引导件34构成为包围前玻璃20的外侧边框,由此能够防止前玻璃20的外侧边缘从外框架14的平面部15朝向径向外侧脱离。
在外框架14的正面和外周面,可形成有通过镀铬形成的镀层17。通过将外框架14完全浸泡于镀铬液中,来能够实现镀铬,由此可在外框架14的整个表面形成镀层17。
通过将呈银色光泽的金属颜色涂布于外框架14来形成镀层17。据此,镀层17可以借助亮银色而获得看起来像圆形的水滴的效果。另外,当肉眼看镀层17时,可能会唤起高质感等的感觉。
门窗23可配置成,在门12被关闭的状态下与衣物投入口102相对应。门窗23可以以与内框架19的开口部18对应的方式安装于门框架13。
门窗23可由透明的材质形成,例如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由此能够用肉眼经由门窗23看到滚筒等衣物容纳部的内部空间。门窗23不限定于由合成材质形成,也可以由玻璃材质形成。
门窗23的外廓部可插入并结合在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
门窗23的外廓部形成为平面形态,并且配置在外框架14的曲面部16的后端和内框架19的内侧端之间并固定。
在门12关闭的状态下,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的一部分可从凹陷部103朝向前方凸出,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的另一部分可容纳于凹陷部103。
外框架14的平面部15可配置于凹陷部103的外侧,并且从凹陷部103朝向前方凸出,外框架14的曲面部16的后端部可容纳于凹陷部103的内侧。
内框架19的外周部的前方部可从凹陷部103朝向外侧前方凸出,内框架19的外周部的后方部可容纳于凹陷部103。
前玻璃20可配置成从凹陷部103朝向外侧前方隔开并形成垂直。
门12可以设置成,通过铰链单元24能够相对于主体10沿着前后方向进行旋转。
铰链单元24可包括铰链25、铰链保持件28以及衬套29。
铰链25可固定于主体10,并且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门框架13。铰链25可设置有:呈板状的底座部26,其结合于主体10;和旋转结合部27,其从底座部26凸出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于门框架13。旋转结合部27可设置有多个,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而配置。
铰链保持件28可以与门框架13结合并对旋转结合部27进行支撑,由此能够防止旋转结合部27从门框架13脱离。
衬套29套在旋转结合部27的旋转轴,由此能够使旋转轴顺畅地进行旋转。
在门12的一侧可安装有铰链单元24,在门12的另一侧可设置有锁定单元30。锁定单元30可构成为将门12锁定于主体10或解除该锁定。
锁定单元30可包括轴(shaft)31、门闩(doorlatch)32以及弹簧33。
轴31可以贯通门闩32并安装于门框架13。弹簧33具有弹力,以在门闩32进行旋转时能够复位。
根据这种结构,门闩32在门框架13构成为能够进行旋转以及复位,由此可以将门12锁定于主体10或者解除该锁定。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门12的背面的概念图,图5是表示将门12以关闭衣物投入口102的方式安装于衣物投入口将门12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截取沿图4的vi-vi线的截面并示出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的钩紧固结构的概念图,图7是截取沿图4的vii-vii线的截面并示出外框架14和形成有把手35的内框架19之间的钩紧固结构的概念图,图8是从前方观察图4中的内框架19的概念图,并示出了钩部分地形成于把手35的状态。
图5中示出了从正面面板101的上侧去除图1中的控制单元的状态。
参照图4和图5,在内框架19的背面上侧凹陷形成有把手35,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拽把手35来打开门12。
内框架19的背面,可形成为朝向后方凸出的曲面形状。
在门12设置有把手35,使得使用者能够开闭门12。以往,把手普遍设置于门的前侧。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前玻璃20设置成覆盖门12的前方面,因此难以在前玻璃20设置把手35。
由此,由于设置有前玻璃20,因此无法将把手35设置于门12的前方表面,从而优选设置于门12的后方面。把手35设置于内框架19。
另外,优选将把手35设置于门12的上部,使得使用者针对门12的拽拉变得容易。这是因为,若将把手35设置于门12的下部,则使用者为了拉拽把手35而需要弯腰,从而需要更多地弯曲腰和膝盖。
此外,由于铰链单元24和锁定单元30沿着在径向上水平地经过门框架13的中心的水平中心线,分别设置于门框架13的左侧和右侧,因此,优选设置于比所述水平中心线更高的位置。
并且,为了用较小的力开闭门12,把手35优选配置于比锁定单元30高的门框架13的上侧。
把手35可形成于内框架19的背面上侧。在门12被关闭的状态下,当从主体10的前方观察时,把手35可形成于比锁定单元30高的右侧上部,即可以在门框架13的顺时针方向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于1点方向到3点方向之间的区间。
把手35可凹陷形成于内框架19的背面。把手35可以在内框架19的背面沿着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区间形成为圆弧形状。
把手35可形成为其厚度比内框架19的外周部(把手35之外的其他部分)更薄,并且可形成为平面形状。
根据这种结构,在门12关闭的状态下当使用者从主体10的前方观察时,把手35比内框架19的背面外周部更向前方凹陷,并且形成为平面形状,因此在门12已被关闭的状态下,使用者容易将手伸进把手35,并且容易识别出把手35的位置。
为了将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彼此进行紧固,在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分别形成有钩(hook)37、36。
钩37、36可以由设置于外框架14的第一钩37和设置于内框架19的第二钩36构成。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可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为环形状。
第一钩37可从外框架14朝向内框架19凸出形成。第一钩37可配置于安装引导件34的径向外侧,以包围内框架19的外周部。当从主体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钩37可配置于安装引导件34的外侧。
通过延伸部341,安装引导件34和第一钩37可以连接成一体。延伸部341从安装引导件34朝向第一钩37延伸。延伸部341以其直径从安装引导件34越靠近第一钩37越变大的方式延伸。延伸部341形成为曲面形状。
安装引导件34、第一钩37以及延伸部341分别沿着外框架14的圆周方向延伸。
根据这种结构,安装引导件34、延伸部341以及第一钩37将外框架14的外周面形成为一个曲面形状,并且覆盖内框架19,由此,在从主体10前方观察时遮蔽内框架19,从而门12的外观变得美丽。各个安装引导件34、延伸部341以及第一钩37未形成有褶纹或台阶,并且以直径从安装引导件34越靠近第一钩37越变大的方式形成为曲面或倾斜面形状。
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可配置成在径向上彼此重叠。
第一钩37的直径可形成为大于第二钩36的直径,并且第二钩36可插入到第一钩37的内侧。
在内框架19的外周端和第二钩36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可形成有的安装槽191。第二钩36可构成为从内框架19外周端朝向径向内侧形成台阶。安装槽191的径向高度可与第一钩37的厚度相同或近似。
据此,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在彼此紧固之后,不会在第一钩37的外周端和内框架19的外周端之间形成台阶,因此门12的外观变得美丽。
第一钩37从外框架14的外周部朝向内框架19沿着后方凸出形成。在第一钩37的内周面,可形成有朝向第二钩36沿着径向内侧凸出而成的钩凸起371。
第二钩36从内框架19的外周部朝向外框架14沿着前方凸出。在第二钩36的外周面可形成有,朝向第一钩37沿着径向外侧凸出而成的钩凸起361。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和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可以在径向上彼此平行地凸出。
在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的各自的端部可形成有楔子形状的钩凸起371、361。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和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可配置成在轴向上彼此重叠。钩凸起371、361能够使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彼此相向地容易结合,但是不允许沿着相反的方向脱离。
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和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可分别构成:在紧固之前彼此抵接的第一倾斜面;和倾斜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相反侧并在紧固之后彼此抵接的第二倾斜面。就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而言,以各个钩凸起371、361的顶点为基准,钩凸起371、361的倾斜度转换成彼此相反的方向。
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度可以彼此不同。与紧固后彼此面对的各个钩凸起371、361的第二倾斜面相比,紧固前彼此面对的各个钩凸起371、361的第一倾斜面的倾斜度可以更缓和。
换言之,与紧固前彼此面对的各个钩凸起371、361的第一倾斜面相比,紧固后彼此面对的各个钩凸起371、361的第二倾斜面的倾斜度更陡。
根据这种结构,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在轴向上彼此相向地进行移动,并且钩凸起371、361彼此咬合并结合,由此可以紧固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
此外,具有楔子形状的钩凸起371、361使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彼此相向地容易结合,只要第一钩37或第二钩36未破损就能防止沿着相反方向彼此脱离。
即,为了紧固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当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在轴向上彼此相向地进行移动时,能够降低紧固前的钩凸起371、361彼此之间的移动阻力,并且在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紧固之后对钩凸起371、361进行限制,以防止钩凸起371、361在各自的第二倾斜面抵接的状态下彼此沿着解除的方向进行移动。
为了支撑高荷重的前玻璃20,并且为了牢固地保持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的钩紧固结构,在外框架14设置有弹性槽38和压接部。
压接部可包括多个压接肋39、连接肋40以及支撑肋41。
弹性槽38可在外框架14的背面形成于比第一钩37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弹性槽38可在外框架14的平面部15的背面形成为沿着平面部15的厚度方向凹陷。
弹性槽38在第一钩37的内侧将平面部15更朝向厚度方向凹陷而形成,并且使第一钩37的厚度变薄,由此第一钩37可以沿着径向外侧进行弹性变形。
根据这种结构,当第二钩36沿着轴向进入到第一钩37的内侧时,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和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彼此抵接,同时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朝向径向外侧张开,据此,使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容易进入到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的内侧。
另外,随着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经过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的最高顶点,同时在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和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彼此之间的径向上的施加力被解除,第一钩37从变形的位置复原到原来位置,由此第一钩37的钩凸起371和第二钩36的钩凸起361将会彼此咬合并紧固。
在平面部15的背面可形成有多个压接肋39。压接肋39可以从平面部15的背面以能够与第二钩36的内周面相接触的方式凸出形成,并且在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紧固时对第二钩36进行压接。压接肋39可以在平面部15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而配置。
根据这种结构,当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之间紧固时,压接肋39将第二钩36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压接。由此,第二钩36不会被推向径向内侧,因此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各自的钩凸起371、361在彼此紧固之后不会彼此沿着轴向脱离,从而能够牢固地保持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的紧固状态。
另外,压接肋39通过对第二钩36进行压接来强化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的结合力。
压接肋39从外框架14的背面位于比弹性槽38更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
在压接肋39的背面,可形成有朝向弹性槽38倾斜而成的进入引导面391。进入引导面391可对第二钩36的移动进行引导,由此将第二钩36插入到压接肋39和第一钩37之间。
根据这种结构,进入引导面391使第二钩36容易进入到第一钩37的内侧,由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在外框架14的背面可形成有朝向后方凸出的连接肋40,所述连接肋40可以以环形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连接肋40使多个压接肋39相连接。
连接肋40可以从平面部15的背面从第一粘合剂溢出槽441的相反侧朝向内框架19凸出形成。
连接肋40可配置成其一部分或全部在平面部15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粘合剂溢出槽441重叠。
根据这种结构,连接肋40可以补强因设置粘合剂溢出槽441所引起的平面部15一侧的厚度变薄,进而使刚性变弱的不足。
弹性槽38可形成在连接肋40和第一钩37之间。弹性槽38可设置有内侧倾斜面,所述内侧倾斜面以平面部15的厚度从连接肋40越靠近第一钩37越逐渐变薄的方式倾斜地形成。
在外框架14的背面可凸出形成有多个支撑肋41。多个支撑肋41可形成为梯形形状的板结构,并且可以与径向垂直地延伸。
多个支撑肋41可沿着圆周方向隔开配置。多个支撑肋41的各个一侧面可以一体地连接于平面部15的背面。垂直于支撑肋41的一侧面的外侧面与连接肋40连接成一体,从而多个支撑肋41可以通过连接肋40来彼此连接。支撑肋41的一侧面和位于相反侧的支撑肋41的另一侧面可形成为与平面部15平行。
根据这种结构,多个支撑肋41可一体地形成,以与连接肋40的内侧面和平面部15垂直地相接,从而能够牢固地支撑连接肋40和压接肋39。
多个压接肋39和多个支撑肋41可配置成,在连接肋40的内侧和外侧隔着连接肋40沿着径向彼此相对。
多个支撑肋41可以在平面部15的背面配置成,在平面部15的厚度方向上与粘合剂填充槽43重叠。
根据这种结构,支撑肋41可以弥补因设置粘合剂填充槽43所引起的平面部15的刚性变弱的不足。
在平面部15的背面可凸出形成有加强肋42,所述加强肋42位于多个粘合剂溢出槽441、442中的配置于粘合剂填充槽43的内侧的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的相反侧。
加强肋42可配置成,在平面部15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重叠。
根据这种结构,加强肋42可以弥补因设置粘合剂溢出槽441、442所引起的平面部15的刚性变弱的不足。
把手35是内框架19的一部分,与内框架19的外廓部中的除了把手35之外的其他部分相比,把手35的厚度更薄。把手35在轴向上不会覆盖外框架14的第一钩37的外侧面。
因此,把手35和外框架14之间的钩紧固结构与内框架19和外框架14之间的钩紧固结构稍微存在差异。
把手35的第二钩47可在把手35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配置有多个。
形成于把手35的多个第二钩47,分别可以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彼此不同。
外框架14的第一钩46和把手35的第二钩47可在径向上彼此相向地平行地凸出形成。
外框架14的第一钩46可形成为从外框架14的外周部内侧面朝向径向内侧凸出,把手35的第二钩47可形成为从把手35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凸出。
外框架14的第一钩46和把手35的第二钩47配置成,当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彼此紧固时在把手35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由此可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咬合并结合。
在第一钩46的一侧角部,可形成有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而成的倒角部(chamferpart)461。在第一钩46的另一侧可形成有几乎呈垂直的接触部462。
在把手35的第二钩47的一侧角部,可形成有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而成的倒角部471。在把手35的第二钩47的另一侧可形成有几乎呈垂直的接触部472。
根据这种结构,当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在前后方向(轴向)上彼此紧固时,倒角部461、471彼此抵接,由此把手35的第二钩47容易进入到外框架14的第一钩46的内侧。
另外,在外框架14和把手35之间紧固之后,外框架14的第一钩46和把手35的第二钩47的各自的接触部462、472几乎垂直地抵接,从而彼此脱离是不可能的。
在外框架14的平面部15背面形成有朝向厚度方向凹陷而成的弹性槽38,由此在第一钩46插入并结合于第二钩47的内侧时,第一钩46可通过弹性槽38来朝向径向外侧进行弹性变形。
此外,通过倒角部461、471,第二钩36可以容易进入到第一钩37的内侧。
另外,通过接触部462、472,能够防止第一钩37和第二钩36彼此发生脱离。
在把手35的一侧,可形成有朝向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凸出形成的加强肋45。
加强肋45可配置成与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的相反侧接触。把手35的加强肋45可弥补因设置第二粘合剂溢出槽442所引起的平面部15的厚度变薄,进而使平面部15的强度变弱的不足。
另外,加强肋45起到使把手35和平面部15之间的间隔保持为恒定的垫片(spacer)的作用,由此能够使把手35的厚度变薄。
此外,加强肋45不仅在把手35的厚度变薄的情况下也能补强把手35的强度,而且还能保持第一钩46的接触部462和第二钩47的接触部472彼此之间的接触状态。
因此,通过外框架14的第一钩46和把手35的第二钩47的紧固结构,能够提高外框架14和内框架19之间的结合性和组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