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6866发布日期:2019-11-27 18:3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配件领域,涉及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挑线连杆和挑线杆均是缝纫机上挑线杆机构的组成部件,挑线杆的作用是连接挑线连杆和对缝线的穿设并控制,挑线连杆的作用是为挑线杆提供连接和支撑,挑线杆一般包括挑线端、曲柄连接端和挑线连杆连接端,挑线连杆连接端位于挑线端和曲柄连接端之间,挑线连杆呈弯曲状,挑线连杆的一端是连杆销插设端,挑线连杆的另一端是与挑线连杆连接端对应的连接匹配端,连接匹配端转动连接在挑线连杆连接端内。具体使用时,连杆销插设端内插设挑线连杆销,挑线连杆销与连杆销插设端为转动连接,凸轮盘带动曲柄转动,同时带动挑线杆运动,而挑线连杆的作用是为挑线杆运动提供支撑和限制挑线杆极限位置,因此挑线连杆连接端和连接匹配端之间的润滑性能至关重要。

如申请号为032097603,申请日为2004年8月4号,名称为高速平缝机无润滑挑线杆的实用新型专利,记载了一种高速平缝机无润滑挑线杆,由一个杠杆构成,杠杆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过线孔,杠杆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小轴孔,杠杆的下端设置有一个中轴孔,小轴孔内设置有一个轴套,轴套的外径与小轴孔的内径相配合,中轴孔内设置有一个含油轴承,含油轴承的外径与中轴孔的内径相配合,结合该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图2和图3所示,这就是现有技术中挑线杆和挑线连杆的具体结构,图中,挑线连杆上的摆杆轴20插入小轴孔11中的小轴套12内,实现转动连接,在小轴孔的外壁上开设有油孔,油孔贯穿小轴套的内壁,用户平时需通过油孔添加润滑油,但目前摆杆轴20外壁与小轴套12相当于贴合,通过油孔添油量很少,导致添油周期短,提高了日常维护成本,具体结构可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图4和图5,因此挑线连杆和挑线杆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有利于增加润滑油储量,提高润滑性能,解决了目前挑线杆和挑线连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储油量少,润滑性能不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挑线杆上的挑线连杆连接端和位于挑线连杆上的连接匹配端,所述挑线连杆连接端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配合有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连接结构还包括储油腔室,所述储油腔室位于所述连接孔和连接匹配端之间,所述储油腔室与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室内的润滑油能够进入所述轴套和所述连接匹配端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挑线杆包括挑线端、曲柄连接端和挑线连杆连接端,挑线连杆连接端呈圆环状,挑线连杆的一端是连杆销套设端,另一端是上述的连接匹配端,连接匹配端整体成圆柱状,连接孔用于连接匹配端的插入,轴套与连接孔为紧配合,轴套用于提高连接匹配端转动时的顺滑度。在传统的轴套与连接匹配端连接结构中,轴套的内壁贴合连接匹配端的外壁,内外壁之间间隙极小,通过油孔只能添加极少量的润滑油,因此实用性很差。而本连接结构通过储油腔室的开设,使润滑油能够存储在储油腔室内,储油腔室内的润滑油能够进入轴套和所述连接匹配端之间供部件日常润滑用,这里的轴套和连接匹配端之间指的是轴套的内壁与连接匹配端外壁之间。当然,在挑线连杆连接端运动过程中,为了减少润滑油从油孔漏出,实际中油孔的孔径小于传统的油孔。相当于将润滑油锁在挑线连杆连接端内,排除从油孔泄漏的少量,大部分润滑油缓慢地进入轴套和连接匹配端之间被消耗。本连接结构一来增大了润滑油储蓄能力,二来通过储存的润滑油提高了润滑性能,减少了日常维护难度,提高了维护周期。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轴套为分体式两段结构,所述轴套包括均呈圆筒状的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所述第一分套配合在所述连接孔一端内,所述第二分套配合在所述连接孔另一端内,所述第一分套、第二分套和所述连接匹配端之间形成所述储油腔室。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第一分套、第二分套和连接匹配端外壁之间形成储油腔室,储油腔室成圆环状,腔室由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之间的空间提供,连接匹配端外壁确定储油腔室的内沿。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轴套使所述连接匹配端外壁形成贴合段一、储油段和贴合段二,所述连接匹配端的外壁开设有若干条过油槽,所述过油槽至少位于所述贴合段一或贴合段二上。储油段位于贴合段一和贴合段二之间,贴合段一外壁与第一分套的内壁贴合,贴合段二外壁与第二分套的内壁贴合,储油段是储油腔室的内沿面,在不开设过油槽的情况下,储油腔室内的润滑油通过率低,容易影响润滑性能。过油槽的设置使油液能够直接通过过油槽进入贴合段一和第一分套之间以及贴合段二和第二分套之间,过油槽的两端均不贯穿连接匹配端的两端,避免润滑油直接从槽端泄漏。过油槽的分布形式有很多,比如每条过油槽只存在贴合部一或贴合部二上,单条过油槽不同时出现在贴合部一和贴合部二上。也可以是单条油槽即存在于贴合部一上,又存在于贴合部二上。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每条过油槽均横跨贴合段一、储油段和贴合段二。该种形态分布的过油槽一次成型,加工方便。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的内端位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的外端具有径向延伸的挡肩。即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的轴向截面均是一对对称的l形,挡肩防止第一分套和第二分套继续进入连接孔内。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轴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匹配端的外壁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所述储油腔室。在这种方案中,轴套与传统的轴套结构相同,在连接匹配端的外壁上铣出环槽,使连接匹配端出现“中断”结构,因此连接匹配端与轴套配合时,轴套内壁与连接匹配端外壁之间就形成了呈圆环状的储油腔室,油孔位于储油腔室的内壁处。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环槽使所述连接匹配端外壁形成贴合段一、储油段和贴合段二,所述贴合段一和贴合段二中至少一个开设有若干条过油槽。优选方案为贴合段一和贴合段二上均开设有若干条过油槽,储油腔室内的润滑油通过过油槽进入转动间隙内。此时储油段依旧是储油腔室的内沿,只是本方案中的储油腔室依靠连接匹配端内缩形成,而另一技术方案中通过中断轴套实现。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每条过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环槽的长度。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过油槽平行于所述连接匹配端的轴线。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挑线连杆连接端外壁开设有所述油孔,所述油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储油腔室。油孔的内端直接与储油腔室相连且相通。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贴合段一上的过油槽和所述贴合段二上的过油槽至少占各自段长度的二分之一。针对上述两种方案来说,过油槽的尺寸均符合该长度要求,即贴合段一上的过油槽至少占贴合段一长度的二分之一,贴合段二上的过油槽至少占贴合段二长度的二分之一,尽可能的增加贴合部一和贴合部二的润滑长度。当存在贴合部一或贴合部二上的过油槽不是单独的一条的情况时,即该过油槽还处于储油段或贴合部二上时,位于贴合部一或贴合部二上的过油槽尺寸依旧满足上述要求。

上述的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所述轴套为铜套。

现有技术相比,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通过储油腔室设计增强了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储油能力,减少维护难度,提高添油周期。

2、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通过储油腔室设计,提高了润滑性能。

3、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通过中断轴套或中断连接匹配端实现,巧妙的实现了储油润滑功能,结构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中挑线连杆的俯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连接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清单

图中,1、挑线连杆;

1a、连接匹配端;

1a1、贴合段一;

1a2、储油段;

1a3、贴合段二;

1a4、过油槽;

1a5、环槽;

1b、连杆销套设端;

2、挑线杆;

2a、挑线连杆连接端;

2a1、连接孔;

2a2、油孔;

2b、挑线端;

2c、曲柄连接端;

3、轴套;

3a、第一分套;

3b、第二分套;

4、储油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挑线连杆与挑线杆之间的中断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挑线杆2上的挑线连杆连接端2a和位于挑线连杆1上的连接匹配端1a,挑线连杆连接端2a具有连接孔2a1,连接孔2a1内配合有轴套3,中断连接结构还包括储油腔室4,储油腔室4位于连接孔2a1和连接匹配端1a之间,储油腔室4与油孔2a2连通,储油腔室4内的润滑油能够进入轴套3和连接匹配端1a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挑线杆2包括挑线端2b、曲柄连接端2c和挑线连杆连接端2a,挑线连杆连接端2a呈圆环状,挑线连杆1的一端是连杆销套设端1b,另一端是上述的连接匹配端1a,连接匹配端1a整体成圆柱状,连接孔2a1用于连接匹配端1a的插入,轴套3与连接孔2a1为紧配合,轴套3用于提高连接匹配端1a转动时的顺滑度。在传统的轴套3与连接匹配端1a连接结构中,轴套3的内壁贴合连接匹配端1a的外壁,内外壁之间间隙极小,通过油孔2a2只能添加极少量的润滑油,因此实用性很差。而本连接结构通过储油腔室4的开设,使润滑油能够存储在储油腔室4内,储油腔室4内的润滑油能够进入轴套3和连接匹配端1a之间供部件日常润滑用,这里的轴套3和连接匹配端1a之间指的是轴套3的内壁与连接匹配端1a外壁之间。当然,在挑线连杆连接端2a运动过程中,为了减少润滑油从油孔2a2漏出,实际中油孔2a2的孔径小于传统的油孔2a2。相当于将润滑油锁在挑线连杆连接端2a内,排除从油孔2a2泄漏的少量,大部分润滑油缓慢地进入轴套3和连接匹配端1a之间被消耗。本连接结构一来增大了润滑油储蓄能力,二来通过储存的润滑油提高了润滑性能,减少了日常维护难度,提高了维护周期。

轴套3为分体式两段结构,轴套3包括均呈圆筒状的第一分套3a和第二分套3b,第一分套3a配合在连接孔2a1一端内,第二分套3b配合在连接孔2a1另一端内,第一分套3a、第二分套3b和连接匹配端1a之间形成储油腔室4。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第一分套3a、第二分套3b和连接匹配端1a外壁之间形成储油腔室4,储油腔室4成圆环状,腔室由第一分套3a和第二分套3b之间的空间提供,连接匹配端1a外壁确定储油腔室4的内沿。轴套3使连接匹配端1a外壁形成贴合段一1a1、储油段1a2和贴合段二1a3,连接匹配端1a的外壁开设有若干条过油槽1a4,每条过油槽1a4均横跨贴合段一1a1、储油段1a2和贴合段二1a3。该种形态分布的过油槽1a4一次成型,加工方便。储油段1a2位于贴合段一1a1和贴合段二1a3之间,贴合段一1a1外壁与第一分套3a的内壁贴合,贴合段二1a3外壁与第二分套3b的内壁贴合,储油段1a2是储油腔室4的内沿面,在不开设过油槽1a4的情况下,储油腔室4内的润滑油通过率低,容易影响润滑性能。过油槽1a4的设置使油液能够直接通过过油槽1a4进入贴合段一1a1和第一分套3a之间以及贴合段二1a3和第二分套3b之间,过油槽1a4的两端均不贯穿连接匹配端1a的两端,避免润滑油直接从槽端泄漏。第一分套3a和第二分套3b的内端位于连接孔2a1内,第一分套3a和第二分套3b的外端具有径向延伸的挡肩。即第一分套3a和第二分套3b的轴向截面均是一对对称的l形,挡肩防止第一分套3a和第二分套3b继续进入连接孔2a1内。过油槽1a4平行于连接匹配端1a的轴线。挑线连杆连接端2a外壁开设有油孔2a2,油孔2a2的内端连通储油腔室4。油孔2a2的内端直接与储油腔室4相连且相通。贴合段一1a1上的过油槽1a4和贴合段二1a3上的过油槽1a4至少占各自段长度的二分之一。即贴合段一1a1上的过油槽1a4至少占贴合段一1a1长度的二分之一,贴合段二1a3上的过油槽1a4至少占贴合段二1a3长度的二分之一,尽可能的增加贴合部一和贴合部二的润滑长度。轴套3为铜套。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轴套3为一体式结构,连接匹配端1a的外壁开设有环槽1a5,环槽1a5与轴套3之间形成储油腔室4。在这种方案中,轴套3与传统的轴套3结构相同,在连接匹配端1a的外壁上铣出环槽1a5,使连接匹配端1a出现“中断”结构,因此连接匹配端1a与轴套3配合时,轴套3内壁与连接匹配端1a外壁之间就形成了呈圆环状的储油腔室4,油孔2a2位于储油腔室4的内壁处。环槽1a5使连接匹配端1a外壁形成贴合段一1a1、储油段1a2和贴合段二1a3。贴合段一1a1和贴合段二1a3上均开设有若干条过油槽1a4,储油腔室4内的润滑油通过过油槽1a4进入转动间隙内。此时储油段1a2依旧是储油腔室4的内沿,只是本方案中的储油腔室4依靠连接匹配端1a内缩形成,而实施例一通过中断轴套3实现,每条过油槽1a4的长度大于环槽1a5的长度。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不做赘述。

本文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