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用喷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印染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处理,洗水等的总成,随着科技的日益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品的印染技术也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善,已经从古代的人工印染转变为现代化的机械印染,但是由于组成纺织品材料的多样化,所以对纺织品上进行印染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现代化的纺织品机械印染设备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印染用喷淋设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一种喷淋设备只能喷淋对应型号的纺织品,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纺织品进行喷淋时,需要更换相对应的喷淋设备的型号,操作起来较为麻烦,降低了喷淋设备的实用性,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用喷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用喷淋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内腔右侧底端插接有从动辊,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左侧通过轴承轴接有圆杆,且圆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和支撑板的底端相轴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底端卡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卡接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的外壁,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左侧通过螺栓锁紧有染剂箱,所述染剂箱的右侧底端通过第一输液管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螺接有第二输液管的一端,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通过轴承轴接有连接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连接杆的前端均焊接有链轮,所述链轮的外壁链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前侧顶端左侧卡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外壁套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端贯穿支撑板且通过螺栓锁紧有连接管,所述第二输液管缠绕于圆杆的外壁且与连接管的左侧相螺接,所述矩形板的外壁过盈配合有滑块,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从左至右均螺接有喷淋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圆杆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链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拉绳位于第二输液管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滑块位于支撑板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间隙排列在连接管的底端,且相邻喷淋头之间的间距为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印染用喷淋设备,通过水泵正常启动后将染剂箱内腔的染剂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输送至连接管的内腔,通过喷淋头向下喷洒至纺织品上,电机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带动链条、矩形块、矩形板、滑块、连接管和喷淋头左右往复运动,通过喷淋头左右往复运动对下方的纺织品进行喷淋,可有效的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纺织品进行喷淋,使其纺织品喷淋更加均匀,避免边角的地方喷淋不彻底,该装置可有效的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纺织品进行喷淋,使其纺织品喷淋更加均匀,避免边角的地方喷淋不彻底,提高了印染喷淋设备的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链条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支撑板,3、从动辊,4、圆杆,5、弹簧,6、连接板,7、拉绳,8、染剂箱,9、第一输液管,10、水泵,11、第二输液管,12、电机,13、连接杆,14、链轮,15、链条,16、矩形块,17、矩形板,18、连接管,19、滑块,20、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染用喷淋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2,壳体1的内腔右侧底端插接有从动辊3,壳体1的内腔底端左侧通过轴承轴接有圆杆4,且圆杆4的顶端通过轴承和支撑板2的底端相轴接,壳体1的内腔左侧底端卡接有弹簧5的一端,弹簧5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8n/cm,弹簧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弹簧5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板6,通过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旋转,通过链轮14促使链条15带动矩形块16、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喷淋头20和第二输液管11向右侧移动,同时通过第二输液管11促使圆杆4旋转将拉绳7缠绕收紧在外壁上,连接板6与圆杆4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链条15,避免连接板6与圆杆4接触,导致圆杆4不能旋转释放第二输液管11,使其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不能正常向右侧移动对纺织品进行喷淋,连接板6的右侧卡接有拉绳7的一端,拉绳7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4的外壁,支撑板2的顶端左侧通过螺栓锁紧有染剂箱8,染剂箱8的右侧底端通过第一输液管9螺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型号为150qj0-50/7,水泵10的右侧螺接有第二输液管11的一端,通过当链条15带动矩形块16运动至右侧时,矩形块16在矩形板17的内腔相对向下运动,同时矩形块16带动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向左侧运动,通过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促使连接板6和拉绳7带动圆杆4反向旋转,同时圆杆4将第二输液管11缠绕收紧在圆杆4的外壁,方便将第二输液管11进行收纳和整理,壳体1的内腔后侧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为减速电机,型号为r107r77,壳体1的内腔后侧通过轴承轴接有连接杆13,电机12的输出端和连接杆13的前端均焊接有链轮14,链轮14的外壁链连接有链条15,通过水泵10正常启动后将染剂箱8内腔的染剂通过第一输液管9和第二输液管11输送至连接管18的内腔,通过喷淋头20向下喷洒至纺织品上,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带动链条15、矩形块16、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通过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对下方的纺织品进行喷淋,可有效的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纺织品进行喷淋,使其纺织品喷淋更加均匀,避免边角的地方喷淋不彻底,链条15的前侧顶端左侧卡接有矩形块16,矩形块16的外壁套接有矩形板17,矩形板17的底端贯穿支撑板2且通过螺栓锁紧有连接管18,第二输液管11缠绕于圆杆4的外壁且与连接管18的左侧相螺接,矩形板17的外壁过盈配合有滑块19,通过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带动链条15和矩形块16左右往复运动,矩形块16带动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通过滑块19对矩形板17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连接管18的底端从左至右均螺接有喷淋头20。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板6与圆杆4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链条15的长度,通过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旋转,通过链轮14促使链条15带动矩形块16、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喷淋头20和第二输液管11向右侧移动,同时通过第二输液管11促使圆杆4旋转将拉绳7缠绕收紧在外壁上,连接板6与圆杆4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链条15,避免连接板6与圆杆4接触,导致圆杆4不能旋转释放第二输液管11,使其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不能正常向右侧移动对纺织品进行喷淋。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绳7位于第二输液管11的底端,通过当链条15带动矩形块16运动至右侧时,矩形块16在矩形板17的内腔相对向下运动,同时矩形块16带动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向左侧运动,通过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促使连接板6和拉绳7带动圆杆4反向旋转,同时圆杆4将第二输液管11缠绕收紧在圆杆4的外壁,方便将第二输液管11进行收纳和整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块19位于支撑板2的内腔,通过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带动链条15和矩形块16左右往复运动,矩形块16带动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通过滑块19对矩形板17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喷淋头20间隙排列在连接管18的底端,且相邻喷淋头20之间的间距为10cm,通过水泵10正常启动后将染剂箱8内腔的染剂通过第一输液管9和第二输液管11输送至连接管18的内腔,通过喷淋头20向下喷洒至纺织品上,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带动链条15、矩形块16、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通过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对下方的纺织品进行喷淋,可有效的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纺织品进行喷淋,使其纺织品喷淋更加均匀,避免边角的地方喷淋不彻底。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使用者将纺织品放置到从动辊3的顶端,接通水泵10和电机12的电源,水泵10正常启动后将染剂箱8内腔的染剂通过第一输液管9和第二输液管11输送至连接管18的内腔,通过喷淋头20向下喷洒至纺织品上,电机12正常启动后,促使链轮14旋转,通过链轮14与链条15链连接的关系,促使链条15带动矩形块16和矩形板17向右侧移动,矩形板17带动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向右侧移动,连接管18拉动第二输液管11向右侧移动,同时通过第二输液管11促使圆杆4旋转释放外壁上缠绕的第二输液管11,并且圆杆4的外壁底端将拉绳7缠绕收紧在外壁上,拉绳7带动连接板6向右侧移动拉伸弹簧5,弹簧5受力形变收紧给拉绳7反向的拉力,喷淋头20向右侧移动对下方的纺织品进行喷淋,当链条15带动矩形块16运动至右侧时,矩形块16在矩形板17的内腔相对向下运动,同时矩形块16带动矩形板17、滑块19、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向左侧运动,通过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促使连接板6和拉绳7带动圆杆4反向旋转,同时圆杆4将第二输液管11缠绕收紧在圆杆4的外壁,当矩形块16运动至链条15外壁的左侧时,矩形块16在矩形板17的内腔向上运动,并继续向右侧移动,从而促使连接管18和喷淋头20左右往复运动,对纺织品进行喷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控使用方便,提高了印染喷淋设备的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