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湿快干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1842发布日期:2020-07-24 1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湿快干针织面料,由疏水性纱线和亲水性纱线编织而成的双面纬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疏水性纱线为涤纶长丝和导湿涤纶变形长丝两种纱线构成,所述涤纶长丝的单纤细度为3d以上,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的纤维表面具有沟槽;所述亲水性纱线为棉/涤混纺纱和棉纱两种纱线构成,所述棉/涤混纺纱中的涤纶纤维的表面具有沟槽;所述双面纬编织物的内侧面为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和涤纶长丝线圈(2)构成;所述双面纬编织物的外侧面由所述棉/涤混纺纱线圈(4)和棉纱线圈(3)构成,内侧面的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横列的线圈间的浮线到外侧面的所述棉纱线圈(3)上集圈且形成集圈网眼(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长丝线圈(2)与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的数量之比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纬编织物的内侧面以第一线圈横列均为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其第二线圈横列由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和所述涤纶长丝线圈(2)一隔一交替配置,与第一线圈横列线圈一一对应串套;其第三线圈横列均为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与第二线圈横列线圈一一对应串套;其第四线圈横列由所述涤纶长丝线圈(2)和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一隔一交替配置,但两种线圈的位置与第二线圈横列互换,并与第三线圈横列线圈一一对应串套;所述双面纬编织物的外侧面的线圈横列数和每个线圈横列的线圈数均与所述的双面纬编织物的内侧面的相同,其奇数线圈横列均为所述棉/涤混纺纱线圈(4),其偶数线圈横列均为所述棉纱线圈(3);所述双面纬编织物两面的线圈横向错开半个线圈宽度,内侧面的所述偶数线圈横列上每两个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线圈(1)间的浮线到外侧面的对应线圈横列的所述棉纱线圈(3)上集圈且形成集圈网眼(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纬编织物的外侧面表面具有微绒毛(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涤混纺纱中的涤纶纤维横截面为w形、十字形或六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涤混纺纱和所述棉纱的纱线细度相同,均为36-42英制支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为纤维横截面为w形、十字形或六角形的dty长丝,其细度为75-100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长丝为fdy长丝,细度和孔数为120d/36f或150d/48f。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快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长丝比所述导湿涤纶变形长丝粗50-6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湿快干针织面料,由疏水性纱线和亲水性纱线编织而成的双面纬编织物,通过将每一面的单一结构改为双重结构或多重结构,疏水的一面配置为纤维表面带沟槽的导湿涤纶线圈和拒水性好的粗旦涤纶长丝的较凸出的线圈的构成的双重结构,以较凸出的拒水性好的线圈点状均匀分布,来防止汗湿后粘身;在亲水的一面配置为导湿涤纶/棉混纺纱线圈和棉纱线圈的不同吸湿功效线圈构成的双重结构,在面料外层形成不同的吸湿湿润,与拒水性好的线圈相邻的外层亲水线圈湿润度较低有利于拒水性好的线圈较干而起好防止粘身作用,另外或者再增加一个表面刷绒成微绒的结构,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使亲水层吸湿的水分更易从表面挥发。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明;黄凯;潘豪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1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