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的针板支撑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前述的针刺机可用于对无纺织物刺花,因此可称为刺花机,对此可具体参见cn107700078a(针刺机的主轴驱动装置)、cn107588200a(针刺机的主轴轴头密封装置)、cn107523941a(针刺机的托网板除尘装置)和cn107542846a(针刺机的动平衡装置)。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针刺机的技术信息,如cn101492861b(自动化多功能针刺机)、cn102373579b(无端点针刺机)、cn102677397b(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cn102677398a(双轴针刺机)、cn102808290b(滚筒式针刺机)、cn106087258a(双面对刺针刺机)、cn105734836a(一种低噪声针刺机)、cn106087259a(一种高速双轴导向异位对刺针刺机)和cn106988023a(一种小径毡套针刺机),等等。刺花机的工作过程与针刺机的工作过程相同,具体是:由主轴驱动装置带动主轴,由于在主轴上设有连杆,因而在主轴运动时,由主轴带动连杆,由连杆带动针梁,由针梁带动与其固定的针床(也称“针板”),由排布于针床上的刺针对行经其下方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针刺形成无纺织产品,或者对行经其下方的织物起绒、提花等等,形成起绒面料、提花面料,等等。
如业界所知,当要对针板上的刺针进行重新排布或者更换损坏的刺针时,都需要将针板在解除与针梁固定后经预设在墙板上的空腔(也可称“观察腔”或“针板让位腔”)移出针刺机,经重新排针或完成了对损坏的刺针的更换后再次经空腔返回针刺机并与针梁固定。
已有技术在针板与针梁分离后通常由多位操作者(工人)将针板抬运或者借助于检修车运送至排针或换针工位实施排针或换针,这种作业方式的欠缺之一,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大并且投入人力多;之二,不论是在对针板的装卸还是在运送过程中,存在针板上的刺针伤及操作者肢体之虞;之三,作业效率低。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442191b推荐的“具有对针板导向支承功能的针刺机机架”由于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针板让位腔的位置设置了一针板导向支承机构,因而当要将针板抽出或推入针刺机时,可由该针板导向支承机构起到良好的导向支承作用,防止针板意外折断,此外还能杜绝针板的末端在离开针板固定架的瞬间与针板让位腔的底沿撞击,充分保障作业的安全性(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
但是,上述cn105442191b仍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针板导向支承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导向支承板固定座以及导向支承板各有一对,安装时将一对导向支承板固定座以彼此对应的状态固定在针板让位腔的位置,将一对导向支承板分别连接在一对导向支承板固定座上,因而一方面针板导向支承机构的结构松散,即整体性相对欠缺而对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制造与现场装配较为烦琐;其二,由于配备有分别与一对导向支承板固定的一对针板导向支承托脚,并且在一对针板导向支承托脚上各转动地设置有一滚轮,因而可由滚轮对针板导向以体现轻巧效果,但是针板的两侧面会与一对导向支承板的相向一侧产生摩擦,从而存在损及针板之虞。鉴此仍有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良好的整体性而得以保障使用中的可靠稳定性并且得以简化制造与安装过程、有利于对针板两侧限位而得以避免针板行偏的针刺机的针板支撑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针刺机的针板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的针刺机包括机架墙板,在该机架墙板上开设有针板让位腔,所述的针板支撑导向机构包括一导轮架、一左导轮调整座和一右导轮调整座,导轮架的形状呈开口向上的c字形,并且该导轮架的左端和右端在分别对应于所述针板让位腔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墙板固定,而导轮架的中部与针板让位腔相对应,左导轮调整座与所述导轮架的左端前侧上部固定,在该左导轮调整座的右端端面上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左托轮,而在对应于左导轮调整座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左限位导轮,该针板左限位导轮探出左导轮调整座的右端端面,右导轮调整座与所述导轮架的右端前侧上部固定并且与所述左导轮调整座相对应,在右导轮调整座的左端端面上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右托轮,而在对应于右导轮调整座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右限位导轮,该针板右限位导轮探出右导轮调整座的左端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轮架的右端构成有一导轮架左固定臂,而导轮架的右端构成有一导轮架右固定臂,在导轮架左固定臂上开设有一对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孔,在该对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孔上各配设有一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该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在对应于所述针板让位腔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墙板固定,在导轮架右固定臂上开设有一对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孔,在该对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孔上各配设有一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该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在对应于所述针板让位腔的右侧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墙板固定,所述左导轮调整座与所述导轮架左固定臂的前侧上部固定,所述右导轮调整座与所述导轮架右固定臂的前侧上部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轮架左固定臂的前侧上部开设有一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该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自导轮架左固定臂的左侧延伸至右侧,在所述导轮架右固定臂的前侧上部开设有一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该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自导轮架右固定臂的左侧延伸至右侧,所述的左导轮调整座与所述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相配合并且该左导轮调整座的左端与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的槽底壁固定,而左导轮调整座的右端连同所述针板左托轮以及针板左限位导轮探出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所述的右导轮调整座与所述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相配合并且该右导轮调整座的右端与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的槽底壁固定,而右导轮调整座的左端连同所述针板右托轮以及针板右限位导轮探出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的槽底壁上开设有一对左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而在所述左导轮调整座的左端开设有一对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在该对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上各配设有一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该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旋入所述左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在所述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的槽底壁上开设有一对右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而在所述右导轮调整座的右端开设有一对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在该对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上各配设有一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该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旋入所述右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针板左、右托轮、针板左限位导轮以及针板右限位导轮为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使用了形状呈c字形并且开口朝向上的导轮架,将左、右导轮调整座分别与导轮架的左、右端前侧上部固定,因而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而得以保障使用中的可靠稳定性并且得以简化制造与安装过程;由于由设置在左导轮调整座的右端端面上的针板左托轮与设置在右导轮调整座的左端端面上的针板右托轮对针板的两侧底部托持,又由于由设置左导轮调整座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的针板左限位导轮与设置在右导轮调整座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的针板右限位导轮对针板的两侧面导向并限位,因而得以避免针板跑偏,确保针板以良好的直线状态进出针刺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针刺机的结构体系的机架墙板1,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机架墙板有两枚,图1中仅示出了一枚,在该机架墙板1上开设有针板让位腔11,示出了针板支撑导向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一导轮架2、一左导轮调整座3和一右导轮调整座4,导轮架2的形状呈开口向上的c字形,并且该导轮架2的左端和右端在分别对应于所述针板让位腔11的左侧和右侧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墙板1固定,而导轮架2的中部与针板让位腔11相对应,左导轮调整座3与所述导轮架2的左端前侧上部固定,在该左导轮调整座3的右端端面上通过针板左托轮轴311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左托轮31,而在对应于左导轮调整座3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通过针板左限位导轮轴321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左限位导轮32,该针板左限位导轮32探出左导轮调整座3的右端端面,右导轮调整座4与所述导轮架2的右端前侧上部固定并且与所述左导轮调整座3相对应,在右导轮调整座4的左端端面上通过针板右托轮轴(图中未示出)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右托轮41,而在对应于右导轮调整座4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通过针板右限位导轮轴421转动地设置有一针板右限位导轮42,该针板右限位导轮42探出右导轮调整座4的左端端面。
继续见图1,所述导轮架2的右端构成有一导轮架左固定臂21,而导轮架2的右端构成有一导轮架右固定臂22,在导轮架左固定臂21上开设有一对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孔211,在该对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孔211上各配设有一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2111,该导轮架左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2111在对应于所述针板让位腔11的左侧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墙板1固定,在导轮架右固定臂22上开设有一对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孔221,在该对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孔221上各配设有一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2211,该导轮架右固定臂纵向调整螺钉2211在对应于所述针板让位腔11的右侧的位置与所述机架墙板1固定,所述左导轮调整座3与所述导轮架左固定臂21的前侧上部固定,所述右导轮调整座4与所述导轮架右固定臂22的前侧上部固定。
继续见图1,在所述导轮架左固定臂21的前侧上部开设有一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12,该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12自导轮架左固定臂21的左侧延伸(即“贯通”)至右侧,在所述导轮架右固定臂22的前侧上部开设有一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22,该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22自导轮架右固定臂22的左侧延伸(即“贯通”)至右侧,所述的左导轮调整座3与所述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12相配合并且该左导轮调整座3的左端与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12的槽底壁固定,而左导轮调整座3的右端连同所述针板左托轮31以及针板左限位导轮32探出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12;所述的右导轮调整座4与所述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22相配合并且该右导轮调整座4的右端与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22的槽底壁固定,而右导轮调整座4的左端连同所述针板右托轮41以及针板右限位导轮42探出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22。
继续见图1,在所述左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12的槽底壁上开设有一对左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图中未示出),而在所述左导轮调整座3的左端开设有一对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33,在该对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33上各配设有一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331,该左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331旋入所述左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在所述右导轮调整座移动调整槽222的槽底壁上开设有一对右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2221,而在所述右导轮调整座4的右端开设有一对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43,在该对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槽43上各配设有一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431,该右导轮调整座水平调整固定螺钉431旋入所述右导轮调整座固定螺钉孔22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针板左、右托轮31、41、针板左限位导轮32以及针板右限位导轮42为轴承,轴承如滚针轴承或滚珠轴承。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针刺机5,该针刺机5的曲轴箱51设置在前述的两枚机架墙板1之间的上部,针刺机5的针梁52与曲轴箱51的推杆511固定连接,针刺机5的针板53与针梁5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图1和图2中还示出了针刺机5的剥网板54,由于针刺机5的前述部件的功用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当要将针板53移出针刺机5时,则由在线作业人员解除用于使针板53与针梁52固定的紧固件,将一辆针板接应小车6推送到与导轮架2的前侧相对应的程度,由操作者对针板接应小车6的结构体系的手摇把61操作,由手摇把61带动蜗杆轴启动轴62,由蜗杆轴启动轴62经联轴节621带动蜗轮蜗杆箱63的蜗杆轴631,由蜗杆轴631带动蜗轮蜗杆箱63的蜗轮,由蜗轮带动蜗轮轴632,由蜗轮轴632带动一对摆杆64的上端向针板让位腔11的方向偏转,以便由一对摆杆64的上部的摆杆导轮641接应针板53。在该状态下,针板3在前述针板左托轮31以及针板右托轮41的托持下并且在针板左限位导轮32和针板右限位导轮42的限位及导引下移出针刺机5并直至抵达针板接应小车6。由于将针板接应小车6运抵的针板53返回针刺机5的过程与前述雷同,仅仅是步骤相反,因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