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0717发布日期:2020-06-02 20:0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织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



背景技术:

经编是生产平幅织物的加工系统。织物具有直的侧边,生产速度高,产量较大。经编织物可以按使用的设备和织物的特点进行分类。经编织物具有一定的伸长性和拉伸性,尽管与纬编织物相比其值较低。影响织物拉伸性能的因素有:织物结构,织物的紧密程度,整理工艺,纱线的类型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高端布料越来越平民化,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一些布料需要在满足其透气性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其高强的弹性伸缩性能,以及布料组织的紧密性,避免布料在拉扯下随意损坏。

目前的经编织物,一般都是利用经编机的四个梳栉进行编织,使用合成纤维复丝或棉丝此类的纺织丝构成的非弹性纤维进行编织。

此类结构的经编织物应用到衣物上时,虽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肌肤的感觉不是很舒适,尤其是出汗以后,容易给人造成粘稠感,伸展性较差,穿着者往往会感到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用于解决现有的经编织物的穿着舒适性较差,伸展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包括织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采用经编机的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编织而成;

所述第一梳栉gb1以垫纱数码为1-0/1-1/2-3/2-2//的运动方式,满穿经缎组织横移的穿纱方式编织的第一织线;

所述第二梳栉gb2以垫纱数码为1-1/1-0/1-1/1-2//的运动方式,满穿经缎组织横移的穿纱方式编织的第二织线;

所述第三梳栉gb3以垫纱数码为1-1/0-0/1-1/2-2//的运动方式,满穿经缎组织横移的穿纱方式编织的第三织线;

所述第一织线、第二织线和第三织线分别在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上弯曲成线圈,第一织线与第二织线、第二织线与第三织线以及第三织线与第一织线相互圈套而构成所述织物本体的组织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栉gb1采用化纤长丝通过编花轮相互套圈形成所述第一织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线上的化纤长丝的单股纤维大于0.01旦尼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梳栉gb2采用化纤长丝通过编花轮相互套圈形成所述第二织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线上的化纤长丝的单股纤维大于0.01旦尼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梳栉gb3采用弹性纤维通过编花轮相互套圈形成所述第三织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织线上的弹性纤维的单股纤维大于0.01旦尼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平纹高弹力布的弹力性和延展性的局限性,达到了四面高弹的效果;(2)本实用新型加强了组织各之间的强度,提高了布料的紧实度;(3)在同克重的情况下,比同类产品节约了氨纶的使用比例,降低的成本;(4)用户穿着更加舒适,即使在出汗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粘稠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的织物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1、第一织线;2、第二织线;3、第三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包括织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采用经编机的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编织而成;

所述第一梳栉gb1以垫纱数码为1-0/1-1/2-3/2-2//的运动方式,满穿经缎组织横移的穿纱方式编织的第一织线1;

所述第二梳栉gb2以垫纱数码为1-1/1-0/1-1/1-2//的运动方式,满穿经缎组织横移的穿纱方式编织的第二织线2;

所述第三梳栉gb3以垫纱数码为1-1/0-0/1-1/2-2//的运动方式,满穿经缎组织横移的穿纱方式编织的第三织线3;

所述第一织线1、第二织线2和第三织线3分别在第一梳栉gb1、第二梳栉gb2和第三梳栉gb3上弯曲成线圈,第一织线1与第二织线2、第二织线2与第三织线3以及第三织线3与第一织线1相互圈套而构成所述织物本体的组织结构。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梳栉gb1采用化纤长丝通过编花轮相互套圈形成所述第一织线1。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织线1上的化纤长丝的单股纤维大于0.01旦尼尔。

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梳栉gb2采用化纤长丝通过编花轮相互套圈形成所述第二织线2。

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织线2上的化纤长丝的单股纤维大于0.01旦尼尔。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三梳栉gb3采用弹性纤维通过编花轮相互套圈形成所述第三织线3。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三织线3上的弹性纤维的单股纤维大于0.01旦尼尔。

在本实施例中,垫纱数码是经编针织物其组织结构(也称为编织结构)最主要、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横移机构控制梳栉gb-导纱针的针前、针背横移-垫纱来构成经编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垫纱数码按针前横移规律书写,在一个线圈横列之后用隔离符号“/”分隔,即线圈横列与线圈横列之间的数码用“/”分隔,一个花纹循环的末端用“//”结束。不同的垫纱数码编织出来的经编针织布的组织结构不同:只要垫纱数码中有一个线圈横列不同,编织出来的经编针织布的组织结构就不同;如果具有多个线圈横列不相同,编织出来的经编针织布的组织结构其区别更大;如果整个花纹循环不相同,编织出来的经编针织布的组织结构便会完全不相同;同时,如果花纹循环的起始线圈横列不相同,编织出来的经编针织布的组织结构也不相同。

本实施例优化了传统平纹高弹力布的弹力性和延展性的局限性,达到了四面高弹的效果,并且,加强了组织各之间的强度,提高了布料的紧实度,在同克重的情况下,比同类产品节约了氨纶的使用比例,降低的成本,也使得用户穿着更加舒适,即使在出汗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粘稠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