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2911发布日期:2020-04-24 21:5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纬编针织面料,由于其自身结构特点,在对面料进行裁剪后,开剪口位置线圈很容易发生脱散、卷边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纬编面料在制衣过程中都需要对开剪口以及边口进行滚边、锁边、加接罗口等一系列方法来解决脱散、卷边的问题。不仅会影响面料外观及服用效果,而且还会导致较多的裁剪损耗,不美观、不舒适、也不经济,显然与当下追求时尚、简洁与舒适的理念背道而驰。

双面纬编织物的抗脱散、卷边性能优于单面织物,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双面纬编织物在制衣行业的一些领域中的应用不如单面纬编织物广泛。

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在纬编织造时加入氨纶,通过将含有氨纶的织物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处理一段时间,使得氨纶丝表面熔融以致线圈之间的氨纶丝相互粘连形成网状结构,来实现线圈结构不易脱散的效果。但是,在这种方式中,织物的脱散性和卷边性主要依赖于氨纶丝的熔融粘连,因而受工艺温度和车速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较低,氨纶软化但尚未达到熔融,织物线圈仍然容易脱散,卷边明显,并且弹性一般;如果温度较高,氨纶熔融程度偏高,部分氨纶丝出现熔断现象或接近熔断,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织物具备了一定的抗散脱性,但是弹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寻求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防脱散纬编织物存在的问题的改进的自由裁纬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干纺氨纶原料性能特点,与此结合设计特定的纬编复合提花组织以及相应的上机编织参数,编织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防脱散、不易卷边的纬编自由裁提花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是由单面纬编大圆机制成的单面织物,所述面料具有平网部分,所述平网部分是以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为基本组织单元形成的复合组织循环,所述平网部分的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偶路与成圈系统的奇偶路数相对应地进行间隔设计,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路组织由成圈系统的奇路织针形成为集圈和浮线在同一奇路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偶路组织由成圈系统的偶路织针形成为两针成圈组织,所述奇路组织由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形成,并且所述偶路组织由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形成。

优选地,所述平网部分的正面呈现偶路织针原料的花纹效果,所述平网部分的反面呈现奇路织针原料的花纹效果。

优选地,所述平网部分的所述奇路组织由干纺氨纶包缠氨形成,所述平网部分的偶路组织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形成。

优选地,所述平网部分的所述偶路组织由干纺氨纶包缠氨形成,所述平网部分的奇路组织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形成。

优选地,dty弹力丝显露在平网部分的正面并且覆盖干纺氨纶裸丝。

优选地,所述自由裁纬编面料还包括花纹部分,所述花纹部分的奇路组织为由成圈系统的偶路织针编织成的平针组织,所述花纹部分的偶路组织为由成圈系统的奇路织针编织成的浮线和集圈组织。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造自由裁纬编面料的方法,所述自由裁纬编面料具有平网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干纺氨纶包缠氨、干纺氨纶裸丝、dty弹力丝;

(2)织造:在单面纬编大圆机上采用相应的上机参数编织平网部分,所述平网部分是以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形成的复合组织循环,所述平网部分的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偶路与成圈系统的奇偶路数相对应地进行间隔设计,利用成圈系统的奇路织针将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路组织形成为集圈和浮线组织在同一奇路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利用成圈系统的偶路织针将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偶路组织形成为两针成圈组织,其中在奇路织针中喂入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喂入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并且在偶路织针中喂入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喂入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

(3)织物后处理:织物编织下机后,对其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织物预定型温度为185~195℃、时间为60s~90s;

(4)检验:织物后处理后,进入半成品车间,然后对织物进行开剪口卷边与脱散检验测试。

优选地,将干纺氨纶包缠氨喂入奇路织针,并且将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喂入偶路织针。

优选地,将干纺氨纶包缠氨喂入偶路织针,并且将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喂入奇路织针。

优选地,将dty弹力丝与干纺氨纶裸丝喂入同一个纱嘴。

优选地,将dty弹力丝的垫纱纵角设置成大于干纺氨纶裸丝的垫纱纵角进行喂纱,使得干纺氨纶裸丝由dty弹力丝覆盖。

优选地,将成圈系统的奇路织针和偶路织针进行独立喂纱,并且上机参数也独立地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自由裁纬编面料还包括花纹部分,利用成圈系统的所述偶路织针将所述花纹部分的奇路组织编织成平针组织,利用成圈系统的所述奇路织针将所述花纹部分的偶路组织编织成浮线和集圈组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进行介绍,附图中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网部分的复合提花组织基本单元的结构意匠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当干纺氨纶裸丝与dty弹力丝喂入偶路纱嘴时的进纱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干纺氨纶裸丝与dty弹力丝在织针针勾中的线圈配置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网部分的复合提花组织基本单元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干纺氨纶包缠氨、干纺氨纶裸丝、dty弹力丝原料形成特定的复合提花组织结构,获得一种异于常规的纬编自由裁针织面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由裁织物具有平网部分以及可选的花纹部分,所述平网部分复合提花组织基本单元的奇偶路对应于成圈系统的奇偶路数进行间隔设计,平网部分的奇路基础组织设计为一针集圈+一针浮线组织在同一奇路中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偶路基础组织为平针组织;花纹部分的奇路组织为平针组织,偶路组织为浮线和集圈组织。在织物正面平网部分呈现出偶路原料效应面,花纹部分呈现奇路原料效应面。通过组织变化使得原料覆盖关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变化,可以实现各种所需的花纹效果,例如双色提花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由裁纬编面料在单面纬编大圆机上编织。包缠氨原料为干纺氨纶外包dty弹力丝,氨纶裸丝为干纺氨纶。干纺氨纶具有很好耐热性能以及回弹性,在织物后处理过程中氨纶不易受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面料的平网部分的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基本单元的结构意匠图,编织方向为图示中的由下向上。在图1中,附图标记aa表示浮线,附图标记bb表示集圈,附图标记cc表示成圈。

该组织结构单元设计为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其奇偶路对应于成圈系统路数进行间隔设计。奇路基础组织为一针集圈+一针浮线组织在同一奇路中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偶路组织为平针组织(两针成圈),在织物平网部分正面呈现偶路原料花纹效果,织物反面呈现奇路原料花纹效果。并且奇路组织与偶路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互锁效应,从而赋予面料优异的防脱散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花纱(例如,dty弹力丝)与干纺氨纶裸丝在偶路喂入同一个纱嘴,如图2所示,其中水平箭头表示织针运动方向。图2示意性示出了纬编单面大提花机偶路导纱器及其垫纱方式。导纱器上有两个导纱孔1与2,导纱孔1用于穿干纺氨纶裸丝,导纱孔2用于穿提花纱;由于提花纱a的垫纱纵角α1大于干纺氨纶裸丝垫纱纵角α2,织针在下降勾纱过程中先接触提花纱a,然后再接触干纺氨纶裸丝b;如图3为垫纱完成且织针针舌闭合后干纺氨纶裸丝与提花纱在织针针勾中相互配置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提花纱a靠近针背位置,干纺氨纶裸丝b在更靠近针勾尖处,这样在之后脱圈、成圈过程中能够保证提花纱显露在织物正面,干纺氨纶裸丝则被提花纱完全覆盖。

通过控制两种原料在纱嘴处垫纱纵角α的大小,来实现这两种原料覆盖关系的变化。

除了垫纱角度外,在设计时也可以考虑原料本身的性能(线密度、摩擦因数、刚度等)、织针以及沉降片的外形、线圈长度、纱线张力以及牵拉张力等对氨纶以及提花纱线圈配置关系产生的影响,从而避免提花纱a不能完全盖住氨纶裸丝b。否则,会在坯布上产生“翻丝”疵点,在后续染色过程中也会导致吸色差异、露白等问题,使得面料花色效果大打折扣。

在该实施例中,包缠氨原料纱在奇路进行独立喂纱。干纺氨纶包缠氨可以通过外包锦纶长丝以螺旋形式缠绕在内芯干纺氨纶裸丝表面的方式形成,其提供纱线的手感与外观,纱线的强力主要由外包锦纶长丝强力来决定,干纺氨纶芯丝提供优良的弹性伸缩性能,使得包缠氨同时具有两种原料的优良特性。

由于氨纶弹性伸缩性大,为了使织物获得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同时具备良好的防脱散性能,在该实施例中将平网部分组织循环单元的奇路设计成由干纺氨纶包缠纱形成的集圈与浮线组织在同一奇路中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浮线使得织物的横向延伸性减小,集圈适当地缩短浮线的长度并且结合干纺氨纶包缠纱优良的收缩性能使得相邻两线圈纵行靠拢得更加紧密,并且当织物在逆编织方向脱散时断裂的纱线会受到集圈悬弧的阻挡。此外,将平网部分组织循环单元的偶路设计成两针成圈,偶路组织中的干纺氨纶裸丝由于在每一个横列都会形成完整的线圈,使得相邻线圈横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致。这不仅提高了织物的横密与纵密,也会赋予织物优良的弹性以及结构稳定性。

另外,如图4所示集圈与浮线在奇路之间进行交错组合排列使得相邻线圈之间形成物理互锁作用,奇路包缠氨原料与偶路复合纱之间形成的抱合力以及摩擦力会使得这种互锁效应更加突出,从而使得面料组织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脱散问题。在图4中,附图标记op表示奇路包缠纱;附图标记ep表示偶路复合纱。

制造上述的纬编自由裁防脱散针织面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单面纬编大圆机上进行织造:以上述的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为基本循环单元织造平网部分,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偶路对应于成圈系统的奇偶路数进行间隔设计,将平网部分的奇路基础组织形成为一针集圈+一针浮线在同一奇路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将偶路组织形成为平针组织(两针成圈)。奇路使用干纺氨纶包氨纱独立送纱方式,偶路使用干纺氨纶裸丝与dty弹力丝复合喂纱方式,采用相应的上机参数进行上机编织。

优选地,干纺氨纶包缠氨原料:粗细51d,规格(e40d+nd40d/12f);dty涤纶弹力丝:粗细75d,阳离子可染;干纺氨纶裸氨:粗细30d。奇路送纱量为24cm/100n、张力约6cn;偶路送纱量25cm/100n、张力约3-5cn。原料比例为:ph50/e25/n25(涤纶弹力丝50%,干纺氨纶25%,锦纶成分25%)。

(2)坯布后处理:坯布编织下机后,对其进行热定型处理。

其中坯布预定型温度为185~195℃、优选185~190℃;时间为60s~90s。实用新型人通过研究得出,温度低于185℃时干纺氨纶裸丝与弹力丝之间粘合力效果不佳,织物定型后平整度与尺寸稳定性相对较差;高于195℃时,奇路原料包缠氨中干纺氨纶以及偶路中干纺氨纶裸丝易受损伤,不仅影响面料自由裁性能同时还会在面料表面形成“针眼”状疵点。本实用新型将坯布预定型温度设定为185~195℃、优选185~190℃则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点。

坯布预定型对于防脱散面料的功能实现也十分重要。该步骤会使得偶路的干纺氨纶裸丝与dty弹力丝抱合力与粘结力得到更好的加强;与此同时奇路的包氨原料与偶路的复合原料互锁效应也会更加稳固。

(3)检验:坯布后处理后,进入半成品车间,然后对坯布进行开剪口卷边与脱散检验测试。

按照iso63304mf标准将根据本实用新型获得的面料(含干纺氨纶和特定组织结构)与不含本实用新型特定组织结构和干纺氨纶原料的对比织物进行25次水洗测试。根据标准评定,本实用新型的面料25次水洗测试合格,而对比织物水洗测试不合格,如表1所示。由洗后织物状态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获得的含有干纺氨纶和特定组织结构的面料防脱散性能明显优于对比面料。

表1:脱散性能对比试验

尽管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可以在偶路喂入干纺氨纶包缠氨,在奇路组织喂入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或者在奇路和偶路同时喂入干纺氨纶包缠氨或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并且相应地将制造工艺进行适应性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包括这里描述的各实施例或方面的各种组合,其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