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4510发布日期:2020-08-25 20:2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筒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种圆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织机,一般包括机架、主轴、主轴座、底盘、牌坊、中圈、梭子和顶圈,主轴安装于主轴座上,主轴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牌坊的底端下沿固定在底盘上,中圈固定在牌坊的底端上沿,为了让梭子快速运行,需要推梭器,推梭器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推梭盘、设在推梭盘上的推梭臂、设在推梭臂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了让主动轮转动,会在中圈上设置供主动轮滚动配合的中圈跑道,而为了梭子能够稳定运行,还需要设置门圈组件,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和下门圈,现有两种方式来承受梭子运行产生的离心力:一种是在上、下门圈分别设置圆锥面轨道,梭子的梭轮与圆锥面轨道滚动配合,上下两个圆锥面轨道除了承受梭子运行产生的离心力,同时也对梭子形成上下限位;另一种方式是在上、下门圈分别设置平面轨道,梭子的梭轮与平面轨道滚动配合,上下两个平面轨道仅对梭子形成上下限位,同时在上、下门圈之间设置滚柱或滚轮来承受梭子运行产生的离心力。由于梭子运行速度较快,一个较大的跳动就可能导致梭子飞出撞击其他部件导致机器受损,所以对上、下门圈上的轨道加工要求非常高,对加工机床的要求高,而且对上、下门圈的间距要求也非常高,另外上、下门圈基本使用钢材加工,用料多、重量大,装配时需要行车吊装,对装配工人及车间要求高,导致生产和装配成本都比较高;且为提高上、下门圈的使用寿命,上、下门圈还必须电镀硬铬,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存在环境污染危险。为此有现有技术想要取消上、下门圈以降低圆织机的生产成本。例如实用新型专利201720247741.9中公开了一种圆织机的无门圈无梭轮轨道,虽然主题表明了无门圈,但是其中包括了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结合其背景技术的描述,上、下定位圈实际上就相当于是上、下门圈,只是不再加工出供梭轮滚动配合的轨道而已,相对而言,加工要求会降低,可以降低一定的加工成本,但是材料成本依然存在,而且整个轨道作为一个整体也不利于装配,在装配方面也还是要花费一定工时,所以成本降低有限。由于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上钻孔位置固定,滚轮一装配后位置固定,如果因为滚轮一的加工误差较大,容易出现所有滚轮一形成的滚动轨道同轴度下降,而且无法调整,影响梭子正常运行和编织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圆织机,取消上、下门圈,降低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包括机架、主轴、主轴座、底盘、牌坊、中圈、梭子和顶圈,主轴安装于主轴座上,主轴座与底盘固定连接,牌坊的底端下沿固定在底盘上,中圈固定在牌坊的底端上沿,梭子无梭轮,顶圈固定在牌坊的顶端,中圈上固定有多根立柱,立柱沿中圈的圆周分布,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过丝通道,立柱上设有与梭子滚动配合的滚轮,所有滚轮形成供梭子运行的滚动轨道,相邻两个立柱中至少一个设有对梭子进行上限位的上限位轮,相邻两个立柱中至少一个设有对梭子进行下限位的下限位轮。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在中圈的外周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牌坊或顶圈连接有增加立柱固定稳定性的上圈,上圈位于顶圈下方,立柱的顶端与上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在上圈的外周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有下综带,顶圈上设有上综带,下综带与上综带之间通过外综丝和内综丝连接,外综丝具有外综眼,内综丝具有内综眼,外综眼与内综眼在经丝开交过程中最大的高度距离为h1,上圈的下表面到中圈的上表面的高度距离为h2,h2>h1。

进一步的,所述梭子上设有外导杆,外导杆包括位于梭子上侧的上侧部和位于梭子下侧的下侧部,上侧部与下侧部的高度距离为h3,h2≥h3>h1。

进一步的,所述h2=130~160mm。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端与顶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圈上位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设有分丝筘门。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通过轴承与轮轴连接,轮轴固定在立柱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现有的中圈固定立柱,把滚轮、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全部安装到立柱上,因此取消了上、下门圈,自然也取消了与上、下门圈相关的加工、装配工序,上、下门圈相关的加工、装配成本得以节省掉,每个立柱与其上的滚轮、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形成一个小整体,不仅重量更轻便,方便工人装配及更换,而且每个滚轮可以单独调整,有利于克服加工误差带来的滚动轨道同轴度下降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滚动轨道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经丝开交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经丝开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织机,包括机架1、主轴2、主轴座21、底盘3、牌坊4、中圈5、梭子6和顶圈7,主轴2安装于主轴座21上,主轴座21与机架1、底盘3固定连接,牌坊4的底端下沿固定在底盘3上,中圈5固定在牌坊4的底端上沿,梭子6无梭轮,顶圈7固定在牌坊4的顶端,中圈5上固定有多根立柱8,立柱8沿中圈5的圆周分布,相邻两个立柱8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过丝通道,立柱8上设有与梭子6滚动配合的滚轮81,所有滚轮81形成供梭子6运行的滚动轨道,相邻两个立柱8中至少一个设有对梭子6进行上限位的上限位轮82,相邻两个立柱8中至少一个设有对梭子6进行下限位的下限位轮83。由于中圈5是现有的圆织机中一直存在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中圈5固定立柱8,把滚轮81、上限位轮82和下限位轮83全部安装到立柱8上,因此取消了上、下门圈,自然也取消了与上、下门圈相关的加工、装配工序,上、下门圈相关的加工、装配成本得以节省掉,每个立柱8与其上的滚轮81、上限位轮82和下限位轮83形成一个小整体,不仅重量更轻便,方便工人装配及更换,而且每个滚轮81可以单独调整,有利于克服加工误差带来的滚动轨道同轴度下降的影响。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取消了上、下门圈可以节省700元左右的初始成本,再附加节省的人工、运输等方面的成本,可以节省更多,按照目前四梭圆织机的市场价,可以提升至少3%的利润空间。

至于上限位轮82与下限位轮83的设置方式,主要是因为梭子6运行时受离心力作用,能够克服重力因素而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面上,所以上限位轮82、下限位轮83与梭子6之间的接触力非常小,所以可以在相邻的两个立柱上仅设置一个上限位轮82和一个下限位轮83,只要确保梭子6同一时间可以与两到三个上限位轮82、两到三个下限位轮83滚动配合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如果考虑梭子6停止过程中重力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可以增加下限位轮83的数量,例如相邻三个立柱中有两个设置了下限位轮83,也可以增加到所有立柱上都设有下限位轮83。而出于梭子6运行稳定性要求,上限位轮82的数量也可以增加到所有立柱上都设置有上限位轮82。本实施例中的上限位轮82和下限位轮83均为水平安装,梭子6的上、下侧面分别设置了与上限位轮82、下限位轮83分别配合的上平面601和下平面602。上平面601只需比上限位轮82略宽即可,下平面602只需比下限位轮83略宽即可。

为方便工人装配及更换,可以将立柱8的底端固定在中圈5的外周侧面。可以理解的,立柱8的底端固定在中圈5的上表面也是可行的。

考虑到部分用户对梭子6运行速度有更高要求,因此可以增加立柱8承受离心力的能力,可以在顶圈7连接有增加立柱8固定稳定性的上圈9,上圈9位于顶圈7下方,立柱8的顶端与上圈9固定连接。上圈9可以正好位于立柱8的上方,立柱8的顶端固定在上圈9的外周侧面或下表面。也可以根据离心力的特性,将上圈9设在立柱8的外周,在上圈9与立柱8之间设置支杆顶住立柱8的顶端,以此来提高立柱8承受离心力的能力。

底盘3上设有下综带31,顶圈7上设有上综带32,下综带31与上综带32之间通过外综丝33和内综丝34连接,外综丝33具有外综眼331,内综丝34具有内综眼341,外综眼331与内综眼341在经丝开交过程中最大的高度距离为h1,如图3和图4所示,h1一般在116mm左右。以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而言,上门圈到下门圈的距离为h4,由于h1>h4,在经丝开交的过程中,外综眼331或内综眼341运动到最高位置时,经丝就会被张紧到上门圈的下表面,随着经丝的输送而与上门圈发生摩擦,同样的,外综眼331或内综眼341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经丝就会被张紧到下门圈的下表面,随着经丝的输送而与下门圈发生摩擦,这样不仅会产生大量粉尘,而且会导致经丝磨损影响编织质量,甚至更容易断裂。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上、下门圈,使得过丝通道的高度大大增加,上圈9的下表面到中圈5的上表面的高度距离为h2,h2>h1。在本实施例中,h2可以做到130~150mm,经丝不会接触中圈5和上圈9,不再因摩擦受损,有利于保障经丝的强度和编织的质量。

另外,梭子6上设有外导杆,外导杆包括位于梭子6上侧的上侧部61和位于梭子6下侧的下侧部62,上侧部61与下侧部62的高度距离为h3,从图3中可见,h3>h1,外导杆的扩张作用又会让经丝进一步张紧,与上、下门圈的摩擦更严重,而从图4中可见,本实用新型中h2>h3>h1,这就意味着经丝从外综眼331或内综眼341到外导杆之间悬空,保持直线输送,而且不会摩擦磨损,经丝输送更流畅,编织的平整度更好。

由于一个过丝通道中一般会有10至30根经丝,为了减少经丝之间的相互摩擦,可以在中圈5上位于相邻两个立柱8之间设有分丝筘门84。在本实施例中,分丝筘门84的顶端固定在上圈9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滚轮81更换,滚轮81通过轴承811与轮轴812连接,轮轴811固定在立柱8上。某个滚轮81磨损严重时,可以单独更换,比较方便。除了图2中采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方式来安装滚轮81,例如cn107869003a、cn208995665u等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结构。

另外从图1中可见,摆杆35、凸轮36、推梭盘37、内尺码环38、外尺码环39等部件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除了增加上圈9,也可以通过立柱8的顶端与顶圈7固定连接来增加立柱8承受离心力的能力。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