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加工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9915发布日期:2020-07-04 01: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加工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加工用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亮彩杉条是由亮光丝、粗阳离子及细阳离子组合而成,其加工工序依次为第一热箱、假捻、网络、上油及卷绕,上油则是制造亮彩杉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在亮彩杉条生产中,由于丝线之间的相互摩擦,增加了运输时需要的驱动力,同时大量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和热量,升高了亮彩杉条整体的温度,可能致使静电产生的电火花会引发化纤丝线起火,从而引起危险,所以需要对亮彩杉条进行上油处理。

专利号为cn201720179244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上油均匀的化纤用上油装置,包括工作板,工作板背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工作板正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背面穿出工作板并与第一电机正面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工作板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油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进油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表面上套接有上油辊,该上油均匀的化纤用上油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上油辊和油箱,使第二电机工作,使第二转轴转动,使上油辊可以转动,可以带动油箱内的油进行对上油辊上的化纤进行上油处理,使上油更加均匀。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应用到亮彩杉条领域时,由于亮彩杉条具有一定的粗度,上油辊不能对亮彩杉条四周充分上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上油机构的两段式出油工作,完成两次对亮彩杉条的半圆面上油,两组半圆面形成一个完成面,进而实现对亮彩杉条的全面充分上油,从而解决了应用到亮彩杉条领域时,由于亮彩杉条具有一定的粗度,上油辊不能对亮彩杉条四周充分上油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加工用上油装置,包括:

上油机构,所述上油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出油箱及设置在所述出油箱上的落油板;

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与落油板连接设置的集油板、设置在所述集油板输出端的第一回油箱和设置在所述集油板输出端的第二回油箱,所述第一回油箱及第二回油箱与所述出油箱连通设置;以及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落油板及集油板之间的第一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方且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错位相间设置的第二传送组件及设置在所述上油机构输入端且位于所述收集机构输出端的第三传送组件;

亮彩杉条沿着第三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及第二传送组件依次传送完成全面上油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落油板包括出油部a及与所述出油部a过渡连接的出油部b组成,所述出油部a、出油部b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出油部a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油部b的输出端同一竖直方向线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部a及出油部b上连通设置有出油槽。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部a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出油孔a,所述出油部b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出油孔b;

所述出油孔a及出油孔b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板与所述出油部a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油箱及第二回油箱通过油泵与所述出油箱泵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

传动辊a,所述传动辊a转动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出油孔a下方;以及

传动辊b,所述传动辊b转动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辊a下方设置,该传动辊b靠近所述出油部a的输出端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

传动辊c,所述传动辊c转动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辊b正下方;以及

传动辊d,所述传动辊d转动设置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动辊a正下方设置,该传动辊d靠近所述出油部b的输出端设置。

作为又优选,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包括沿着同一竖直方向设置的输入辊a及输入辊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上油机构的两段式出油工作,完成两次对亮彩杉条的半圆面上油,两组半圆面形成一个完成面,进而实现对亮彩杉条的全面充分上油,其结构简单,进而提高亮彩杉条的上油质量,避免传送中静电摩擦起火;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出油孔a、出油孔b及出油孔a,实现亮彩杉条的自动传送,出油槽内的油经过亮彩杉条时,一部分通过出油部a进入出油部b,另一部分油通过出油孔a进入出油b上表面进入第一回油箱内进行收集;同时通过出油孔b后的油,一部分落入落油板上,进而流入第二回油箱内进行收集,另一部分通过出油部b落入第一回油箱内进行收集,通过油泵回流,进而实现油循环使用,资源回用;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出油部a、出油部b均倾斜向下,使得油利用重力,顺势下落,进而实现覆于亮彩杉条上的力相等,同时通过出油槽控制同流量的油的出油,实现等量上油工作,使得上油受力均匀;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送组件及第二传送组件,起到对亮彩杉条的支撑和导向作用,进而实现亮彩杉条在保持张紧力的同时能够进行错位传输;另一方面也对上油到亮彩杉条上的油进行均匀抹开效果。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上油充分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加工用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机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出油部a上油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出油部b上油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出油部a上油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出油部b上油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7为落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落油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第一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集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亮彩杉条纹仿天然复合长丝加工用上油装置,包括:

上油机构1,所述上油机构1包括机架11、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的出油箱12及设置在所述出油箱12上的落油板13;

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与落油板13连接设置的集油板21、设置在所述集油板21输出端的第一回油箱22和设置在所述集油板21输出端的第二回油箱23,所述第一回油箱22及第二回油箱23与所述出油箱12连通设置;以及

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落油板13及集油板21之间的第一传送组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1上方且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1错位相间设置的第二传送组件32及设置在所述上油机构1输入端且位于所述收集机构2输出端的第三传送组件33;

亮彩杉条10沿着第三传送组件33、第一传送组件31及第二传送组件32依次传送完成亮彩杉条10的全面上油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油机构1的两段式出油工作,完成两次对亮彩杉条10的半圆面上油,两组半圆面形成一个完成面,进而实现对亮彩杉条10的全面充分上油,其结构简单,进而提高亮彩杉条10的上油质量,避免传送中静电摩擦起火。

需要说明的是,亮彩杉条10的线密度偏差率为±3%,线密度cv值≤12%,断裂强度≥2.0cn/dtex,断裂强度cv值≤15%,断裂伸长率为m1±10.0%,断裂伸长率cv值≤15%,阳离子可染,回潮率≤13%。

另外,机架11为箱体,集油板21与落油板13的侧壁均与机架11贴合设置。

进一步,如图7、图8所示,所述落油板13包括出油部a131及与所述出油部a131过渡连接的出油部b132组成,所述出油部a131、出油部b132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出油部a131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油部b132的输出端同一竖直方向线性设置。

详细的说,出油部a131完成对亮彩杉条10的第一半圆面上油工作,出油部b132完成对亮彩杉条10的第二半圆面上油工作;另外通过出油部a131、出油部b132均倾斜向下,使得油利用重力,顺势下落,进而实现覆于亮彩杉条10上的力相等,同时通过出油槽133控制同流量的油的出油,实现等量上油工作,使得上油受力均匀。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出油部a131及出油部b132上连通设置有出油槽133。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出油部a131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出油孔a134,所述出油部b132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出油孔b135;

所述出油孔a134及出油孔b13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出油孔a134、出油孔b135及出油孔a134,实现亮彩杉条10的自动传送,出油槽133内的油经过亮彩杉条10时,一部分通过出油部a131进入出油部b132,另一部分油通过出油孔a134进入出油b132上表面进入第一回油箱22内进行收集;同时通过出油孔b135后的油,一部分落入落油板13上,进而流入第二回油箱23内进行收集,另一部分通过出油部b132落入第一回油箱22内进行收集,通过油泵回流,进而实现油循环使用,资源回用。

进一步,如图10所示,所述集油板21与所述出油部a131平行设置且其上开设有出油孔c211,所述出油孔c211位于所述出油孔a134正下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错位相间的出油孔a134、出油孔b135及出油孔c211,进而避免油外漏。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回油箱22及第二回油箱23通过油泵与所述出油箱12泵送连接。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1包括:

传动辊a311,所述传动辊a311转动设置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出油孔a134下方;以及

传动辊b312,所述传动辊b312转动设置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辊a311下方设置,该传动辊b312靠近所述出油部a131的输出端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传送组件31及第二传送组件32,起到对亮彩杉条10的支撑和导向作用,进而实现亮彩杉条10在保持张紧力的同时能够进行错位传输;另一方面也对上油到亮彩杉条10上的油进行均匀抹开效果。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传送组件32包括:

传动辊c321,所述传动辊c321转动设置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辊b312正下方;以及

传动辊d322,所述传动辊d322转动设置所述机架11上且位于所述传动辊a311正下方设置,该传动辊d322靠近所述出油部b132的输出端设置。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传送组件33包括沿着同一竖直方向设置的输入辊a331及输入辊b332。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回油箱22及第二回油箱23通过油泵与所述出油箱12泵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回油箱22及第二回油箱23通过油泵与所述出油箱12泵送连接,使得第一回油箱22及第二回油箱23收集到的油能直接回流至出油箱12内进行回用,资源利用率高,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过程:

亮彩杉条10依次沿着输入辊a331进入出油孔a134、出油孔b135、出油孔c211及输入辊b332进行传送;

亮彩杉条10传送过程中,出油箱12内的油进行输送,出油槽133内的油经过亮彩杉条10时,一部分通过出油部a131进入出油部b132,另一部分油通过出油孔a134进入出油b132上表面进入第一回油箱22内进行收集;同时通过出油孔b135后的油,一部分落入落油板13上,进而流入第二回油箱23内进行收集,另一部分通过出油部b132落入第一回油箱22内进行收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