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8159发布日期:2020-09-29 09:2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缝纫设备,尤其涉及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被广泛地设置于车辆,尤其是小轿车中,以在车辆处于危险状况时,对驾驶车辆和乘坐车辆的人起到缓冲作用,以保护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安全气囊是通过至少一片体通过缝制的方式形成。所述片体形成一可充气腔体。

然而由于实际使用中,安全气囊具有不同的形状。通常,气囊的边缘需要被缝制,这样才能够使得气囊在充气后形成预定的形状。而正是由于安全气囊的形状各异,因此,安全气囊需要缝制的周边边缘位置是不固定的。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缝纫机对安全气囊进行缝制。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缝纫机缝制安全气囊时,只能采用手工缝制的方式对安全气囊进行缝制。这样不仅会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因为手工操作的不稳定性而导致安全气囊良率的下降。

另外一方面,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缝纫机缝制安全气囊时,需要将安全气囊固定不动,而通过龙门结构移动缝纫机头,以使得所述安全气囊被缝制。这样势必会导致整体结构和安装体积庞大。此外,缝纫机的缝纫机头通常情况下只能两轴、最多三轴移动,而移动的幅度和方向都是固定的,一旦用于缝纫周边边缘为弧形的气囊时,将势必会导致误差的存在,进而无法满足精密缝纫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适于缝制各种不同形状的气囊,尤其适于缝制周边边缘为曲线的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能够满足精密缝制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对待缝制的安全气囊自动地缝制,进而避免手动操作产生的误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用于缝制至少一待缝制安全气囊,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包括:

至少一可控制的缝纫机,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形成一缝制区;

至少一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被设置能够固定至少一待缝制安全气囊;以及

至少一调整装置,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设置能够通过调整被所述固定装置固定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上需要被缝制的周边边缘的不同位置至所述缝制区,以使得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的需要被缝制的周边边缘被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缝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包括一可编程的控制器,所述调整装置和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分别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夹持件和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一上夹持构件和一下夹持构件,所述上夹持构件的一侧被可枢转定位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下夹持构件所述上夹持构件和所述下夹持构件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用于夹持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其中所述连接件被设置于所述上夹持构件的顶部,其中所述调整装置被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控制后,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夹持件包括一扭簧,所述扭簧被以驱使所述上夹持构件和所述下夹持构件趋向于相互分离设置于所述上夹持构件和所述下夹持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固定装置被承载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一动平台和一定平台,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和所述调整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定平台,所述固定装置被承载于所述动平台,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的缝制机头被支撑至距离所述定平台一预定高度,并在所述定平台上形成所述缝制区,所述动平台包括一动平台主体和至少一驱动单元,所述动平台主体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其中被承载于所述动平台主体的所述上夹持构件上的所述连接件随着所述动平台主体被驱动而被对准于所述调整装置,供固定于所述调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一连接臂和一调整基座,所述调整基座被实施为一可三轴移动的基座,所述连接臂具有一连接端,所述调整基座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连接臂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调整基座,并被支撑到距离所述工作台一预定高度,所述调整基座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其中所述连接臂的所述连接端被可自上而下地对接于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包括一姿态检测器,所述姿态检测器被设置能够检测被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与所述固定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定的基准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工作方法,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调整装置的一连接臂对接于用于固定待缝制安全气囊的一夹持件;

调整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的待缝制周边边缘至由可控制的缝纫机形成的缝制区;和

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缝合位于所述缝制区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的待缝制周边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将一调整装置的一连接臂对接于用于固定待缝制安全气囊的一夹持件,包括:

自上而下地抵压所述夹持件的所述上夹持构件上的一连接件,以使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被夹紧于所述夹持件的所述上夹持构件和一下夹持构件之间的夹持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位于所述夹持空间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与所述夹持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定的基准值,且不符合时,控制所述调整装置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一夹持件夹紧一待缝制安全气囊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的所述夹持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部分结构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6,依本实用新型一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包括一可控制的缝纫机10、一调整装置20以及一固定装置30。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形成一缝制区101。所述固定装置30被设置能够固定至少一待缝制安全气囊800,其中所述调整装置20被设置能够通过调整所述固定装置30而调整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需要被缝制的周边边缘的不同位置对应于所述缝制区101,以使得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周边边缘能够被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缝制。

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还包括一可编程的控制器40。所述调整装置20和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分别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能够被预先地设定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30能够根据设定的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移动轨迹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被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30后,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所述周边边缘形成的缝制线具有不同的形状时,对应形成的所述安全气囊在充气后就会形成不同的形状。而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被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30,当被所述固定装置30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所述周边边缘被所述调整装置20调整而以不同的移动轨迹移动至所述缝制区101被所述可控制的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缝制后,将会在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所述周边边缘形成不同形状的缝制线。

换句话说,操作人员可以预先设置所述控制信号,进而能够控制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缝制形成在充气下具有不同形状的安全气囊。

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包括一工作台50。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0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50。所述固定装置30被承载于所述工作台50,供被所述调整装置20调整至所述缝制区101缝制。

具体地,所述固定装置30包括至少一夹持件31和一连接件32。所述夹持件31包括一上夹持构件311和一下夹持构件312。所述上夹持构件311的一侧被可枢转定位固定地连接于所述下夹持构件312。所述上夹持构件311和所述下夹持构件312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3101,供容纳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被夹持在所述夹持空间3101后,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周边边缘刚好露出,供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缝合。

所述连接件32被设置于所述上夹持机构311的顶面,用于被连接于所述调整装置20。

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被固定于所述工作台50,并在所述工作台50上形成所述缝制区101。所述调整装置20被安装于所述工作台50,且能够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30的所述连接件32后带动所述夹持件31按照与预设的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移动轨迹移动,从而使得被夹持于所述夹持件3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周边边缘移动至所述缝制区101。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被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控制能够自动地将被送入所述缝制区10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周边边缘缝合。优选地,所述工作台50包括一动平台51和一定平台52。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和所述调整装置20被设置于所述定平台52。所述固定装置30被承载于所述动平台51。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的缝制机头被支撑至距离所述定平台52一预定高度,以在所述定平台52上形成所述缝制区101。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平台51包括一动平台主体511和至少一驱动单元512。所述动平台主体511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512。所述驱动单元512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能够协调配合地驱动所述驱动单元512和所述调整装置20,以使得所述调整装置20能够与位于所述动平台主体511上的所述连接件32对准和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件31包括一扭簧3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夹持构件311和所述下夹持构件312分别被设置为片状。所述扭簧313被设置于所述上夹持构件311和所述下夹持构件312之间,从而使得所述上夹持构件311和所述下夹持构件312趋向于相互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所述上夹持构件311和所述下夹持构件312保持相互分离,所述夹持空间3101始终保持最大的安装体积,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放置于所述夹持空间3101。

所述连接件32被设置为一连接圆柱体,供与所述调整装置20固定连接。所述调整装置20包括一连接臂21和一调整基座22。所述调整基座22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50。所述连接臂21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调整基座22,并被支撑到距离所述工作台50一预定高度。优选地,所述调整基座22被实施为一可三轴移动的基座。所述调整基座22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调整基座22可以被实施为一多关结电子机械式制动器。

所述连接臂21具有一连接端211。所述调整基座22被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启动后,所述连接臂21的所述连接端211自上而下地按压所述固定装置30的所述连接件32,并与所述连接件32保持固定。随后,所述固定装置30的所述夹持件31将随着所述连接臂21一起移动。

首先,被固定于所述连接臂21的所述夹持件31夹持着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并移动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至所述缝制区101。所述夹持件31被所述连接臂21带动,以调整被夹持在所述夹持件3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需要被缝制的周边边缘与所述缝制区101的相对位置。所述连接臂21先后将未缝制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需要被缝制的周边边缘带动至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的缝纫机头下方的所述工作台50,供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缝合。

具体地,所述调整基座22包括一升降座221和一移动座222。所述升降座221被安装于所述定平台52上。所述移动座222被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升降座221,以在所述移动座222升降时,所述连接臂21能够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座222包括一第一移动座体2221、一第二移动座体2222以及一第一座体驱动单元2223和一第二座体驱动单元2224。所述第一移动座体2221通过所述第一座体驱动单元2223被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座221顶部。所述第二移动座体2222通过所述第二座体驱动单元2224被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体2221的顶部。所述连接臂2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座体2222的底部,并且所述连接臂21的所述连接端211朝下所述工作台50。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座体驱动单元2223和所述第二座体驱动单元2224可以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气缸等。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所述升降座221、所述第一座体驱动单元2223和所述第二座体驱动单元2224分别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以使得所述可控制的控制器40能够控制所述升降座221、所述第一移动座体2221和所述第二移动座体2222按照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移动轨迹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由于能够预先根据所述安全气囊充气后的形状设定对应的控制信号而对应地缝制所述安全气囊的周边边缘,因此,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能够被用于缝合在充气后具有不同形状的所述安全气囊。

此外,由于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在对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缝制时,自动地定位、自动地缝制,且缝制过程中,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的缝纫机头无需移动,因此,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具有较高的缝纫精度,且整个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中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体积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还包括一姿态检测器60,其中所述姿态检测器60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50。优选地,所述姿态检测器60被设置于所述定平台52。所述姿态检测器60被设置能够检测被夹持于所述夹持件3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与所述夹持件31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定的基准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姿态检测器60可以被实施为一光学传感器。所述姿态传感器60被电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当所述姿态检测器60检测到被夹持于所述夹持件31的所述夹持空间310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与所述夹持件31之间的相对位置不符合预定的基准值时,则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周边边缘有部分未暴露或暴露出的部分不符合缝制的基准值。相应地,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将自动地控制所述调整装置20和所述动平台51停止工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还包括一操作装置70,其中所述操作装置70被电连接于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所述操作装置70,便能够启停所述可编程的控制器40。所述操作装置70可以被实施为操作手柄、操作显示屏等。

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包括一架体80,所述工作台50被安装于所述架体80,以使得所述工作台50被支撑至距离地面预定高度。所述架体80形成一窗口801,其中操作人员通过所述窗口801能够将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固定于所述夹持件31的所述夹持空间3101。

优选地,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的所述架体80底部设有多个滚轮90,其中所述滚轮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80底部,以便于操作人员移动整个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的工作方法,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调整装置20的所述连接臂21对接于用于固定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所述夹持件31;

调整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待缝制周边边缘至由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形成的所述缝制区101;和

所述可控制的缝纫机10缝合位于所述缝制区10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待缝制周边边缘。

进一步地,将所述调整装置20的所述连接臂21对接于用于固定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的所述夹持件31,包括:

自上而下地抵压所述夹持件31的所述上夹持构件311上的所述连接件32,以使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被夹紧于所述上夹持构件311和所述下夹持构件312之间的所述夹持空间3101。

所述安全气囊的缝纫设备100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位于所述夹持空间3101的所述待缝制安全气囊800与所述夹持件31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定的基准值,且不符合时,控制所述调整装置停止工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