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纤维损伤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3859发布日期:2020-10-13 07:4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纤维损伤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损伤率降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纤维损伤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美:fiber;英:fibre)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化学纤维是经过化学处理加工而制成的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人造纤维也称再生纤维。人造纤维是用含有天然纤维或蛋白纤维的物质,如木材、甘蔗、芦苇、大豆蛋白质纤维等及其他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后制成的纺织纤维。主要用于纺织的人造纤维有: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再生纤维是指将天然高聚物制成的浆液高度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再生淀粉纤维以及再生合成纤维。目前的纤维容易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损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纤维损伤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纤维损伤率的装置,它设置有加热设备和浸泡槽,可以利用热浸法对纤维进行浸泡,通过浸泡的方法,改变纤维原有的含量,使得纤维的抗损伤能力增强,同时设置有水管,能够增加助剂,有助于纤维损伤率的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水箱2、加热设备3、浸泡槽4、水管5、冷却槽6、消毒槽7、烘干槽8,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加热设备3,加热设备3上设置有加热装置31,加热装置31上设置有固定架32,固定架32上设置有试管33,加热设备3与连接管34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管34的另一端与浸泡槽4相连接,浸泡槽4设置在加热设备3的右侧,浸泡槽4的右侧设置有水管5,水管5的底端与水箱2连接,水箱2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水管5的右侧设置有冷却槽6,冷却槽6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槽7,消毒槽7的右侧设置有烘干槽8。

所述的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1。

所述的固定架32上设置有圆孔321。

所述的连接管3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41。

所述的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加热设备3的试管33内加入碱溶液,碱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装置31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随着逐渐加热,碱溶液的浓度会增加,达到合适浓度时,碱溶液通过连接管34流入浸泡槽4内,通过浸泡槽4对纤维进行浸泡,然后加入助剂,为了充分发挥氢氧化钠对涤纶减量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水解速度,以较低的碱浓度取得高减量及较好的效率。一般生产中都加入促进水解的助剂。国内常用的助剂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等,助剂的用量一般为1g/l即可达到要求。用量过多,纤维强度严重下降。其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用强,浸泡完成后,通过冷却槽6进行冷却,消毒槽7进行消毒,烘干槽8进行烘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加热设备和浸泡槽,可以利用热浸法对纤维进行浸泡,通过浸泡的方法,改变纤维原有的含量,使得纤维的抗损伤能力增强,同时设置有水管,能够增加助剂,有助于纤维损伤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3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水箱2、水泵21、加热设备3、加热装置31、固定架32、圆孔321、试管33、连接管34、第一阀门341、浸泡槽4、水管5、第二阀门51、冷却槽6、消毒槽7、烘干槽8、脚轮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水箱2、水泵21、加热设备3、加热装置31、固定架32、圆孔321、试管33、连接管34、第一阀门341、浸泡槽4、水管5、冷却槽6、消毒槽7、烘干槽8,所述的底座1的上方上设置有加热设备3、浸泡槽4、水管5、冷却槽6、消毒槽7、烘干槽8,加热设备3上设置有加热装置31,加热装置31上设置有固定架32,固定架32上设置有圆孔321,试管33的下端放置在圆孔321内,加热设备3通过连接管34与浸泡槽4相连接,连接管3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41,第一阀门341控制连接管34的开合,浸泡槽4的右侧设置有水管5,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1,第二阀门51控制水管5的开合,水管5的右侧设置有冷却槽6,冷却槽6具有冷却作用,冷却槽6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槽7,消毒槽7具有消毒作用,消毒槽7的右侧设置有烘干槽8,烘干槽8具有烘干作用,水管5的下端与水箱2相连接,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1,水箱2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

实施例2

参看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水箱2、水泵21、加热设备3、加热装置31、固定架32、圆孔321、试管33、连接管34、第一阀门341、浸泡槽4、水管5、冷却槽6、消毒槽7、烘干槽8,所述的底座1的上方上设置有加热设备3、浸泡槽4、水管5、冷却槽6、消毒槽7、烘干槽8,加热设备3上设置有加热装置31,加热装置31上设置有固定架32,固定架32上设置有圆孔321,试管33的下端放置在圆孔321内,加热设备3通过连接管34与浸泡槽4相连接,连接管3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41,第一阀门341控制连接管34的开合,浸泡槽4的右侧设置有水管5,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1,第二阀门51控制水管5的开合,水管5的右侧设置有冷却槽6,冷却槽6具有冷却作用,冷却槽6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槽7,消毒槽7具有消毒作用,消毒槽7的右侧设置有烘干槽8,烘干槽8具有烘干作用,水管5的下端与水箱2相连接,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1,水箱2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脚轮9,脚轮9方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加热设备3的试管33内加入碱溶液,碱溶液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装置31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随着逐渐加热,碱溶液的浓度会增加,达到合适浓度时,碱溶液通过连接管34流入浸泡槽4内,通过浸泡槽4对纤维进行浸泡,然后加入助剂,为了充分发挥氢氧化钠对涤纶减量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水解速度,以较低的碱浓度取得高减量及较好的效率。一般生产中都加入促进水解的助剂。国内常用的助剂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等,助剂的用量一般为1g/l即可达到要求。用量过多,纤维强度严重下降。其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用强,浸泡完成后,通过冷却槽6进行冷却,消毒槽7进行消毒,烘干槽8进行烘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设置有加热设备和浸泡槽,可以利用热浸法对纤维进行浸泡,通过浸泡的方法,改变纤维原有的含量,使得纤维的抗损伤能力增强,同时设置有水管,能够增加助剂,有助于纤维损伤率的降低。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