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0887发布日期:2021-02-27 00:0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洗衣机框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0002]
双滚筒洗衣机由于其自身具有两个滚筒,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的衣物分开清洗的目的。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双滚筒洗衣机用以将衣物分类清洗。比如将内衣与其他衣物分开清洗,将浅色衣物与深色衣物分开清洗。双滚筒洗衣机较以往的洗衣机相比高度更高,以往洗衣机的外接电源线由洗衣机的上部穿出;双滚筒洗衣机的外接电源线假如从顶部穿出洗衣机的话,将会导致外接电源线排布较高,比较浪费外接电源线的线路并且使插接外接电源线比较困难。由于双滚筒洗衣机自身高度较高,必定会导致双滚筒洗衣机的框架发生变化,需要增设一些加强强度的结构。可在增设的加强强度的结构上设置外接电源线的孔,更加节省空间。目前需要利用双滚筒洗衣机的特殊框架从新布置外接电源线的安装位置的设计。
[0003]
cn11021913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了在双滚筒洗衣机的支撑框中相邻竖梁之间设置了连接两竖梁的中横梁,该中横梁用以提高双滚筒洗衣机的框架的强度。但该实用新型并未提及利用增加中横梁的双滚筒洗衣机的框架从新布置外接电源线的位置。cn104746278a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了一种滚筒洗衣机的框架,在框架中提及设置横向框架部用以连接一对侧框架,横向框架可增强整体框架的强度,但并未提及在洗衣机的框架上布置供外接电源线穿过的孔。
[0004]
综上所述,需要利用双滚筒洗衣机的特殊框架合理布置外接电源线插接孔的设计。
[0005]
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双滚筒洗衣机,以实现利用双滚筒洗衣机的特殊框架合理布置外接电源线从双滚筒洗衣机上穿出位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提供一种双滚筒洗衣机中后加强板结构的目的。
[0007]
为实现该目的,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双滚筒洗衣机,具有在壳体上、下排布的第一洗涤单元、第二洗涤单元,向双滚筒洗衣机供电的外接电源线,外接电源线由双滚筒洗衣机壳体的中部区域穿出双滚筒洗衣机。
[0009]
外接电源线在双滚筒洗衣机的中部区域穿出,使外接电源线的高度比较合理,便于插接外接电源线。
[00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壳体的后端面的中部区域设置连接壳体径向两侧结构的中后加强件;所述中部区域的顶端位于第一洗涤单元的底端之上,中部区域的底端位于第二洗涤单元的顶端之下;中后加强件上设置供外接电源线穿出壳体的外接电源线孔。
[0011]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围成立方体的框架,框架包括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竖梁和在上、下端连接两两相邻竖梁的横梁,中后加强件与两个位于壳体后侧的相邻竖梁的中部相连;
[0012]
或者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具有壁厚的立体,所述立体的后端面的中部区域设置中后加强件。
[0013]
在壳体的中部区域设置中后加强件连接壳体两侧的结构,可提高壳体的强度。并且在中后加强件上设置外接电源线孔,使外接电源线穿出壳体的位置比较合理、便于安装。
[001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中后加强件包括沿壳体径向延伸的基板,基板与壳体的后端面平行,外接电源线孔设置于基板上;基板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沿基板向壳体内部弯折的折边。所述折边可提高中后加强件的强度。
[0015]
进一步地,折边上具体地结构包括:折边的中部设置缺口,缺口避让连接第一洗涤单元、第二洗涤单元的后连接件;折边上缺口的一侧设置圆孔,圆孔内连接接地端子;折边上设置安装干扰抑制器的孔。折边的设计比较合理,可避让后连接件,并且利用折边安装接地端子,还可利用折边安装干扰抑制器
[0016]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基板上设置安装口,安装口内可插接中后加强件之上的其它钣金件;或者安装口的一侧边连接位于壳体内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干扰抑制器;安装板为与基板连接的“倒l”型板,安装板上连接用以固定干扰抑制器的钣金件。
[0017]
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口内插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基板固定干扰抑制器,并在基板上设置安装口便于定位干扰抑制器和观测干扰抑制器的安装。
[0018]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基板上设置冲型,冲型包括由基板向内凸出的凹槽,由基板向外凸出的凸台;冲型内设置安装孔,双滚筒洗衣机的运输固定件内置在安装孔中;基板上设置多个沿中后加强件径向延伸的凹槽。
[0019]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冲型以提高中后加强件的强度,并且由于冲型位置处具有较好的强度,在冲型内设置固定运输固定件的安装孔,并利用中后加强件支撑运输固定件。
[0020]
进一步地,冲型左、右侧的凹槽内分别设置包装加强杆的安装孔;冲型的中部设置水滴型的凸台,包装螺栓的安装孔设置在冲型中部的凸台上。
[0021]
进一步地,冲型内的安装孔周围设置固定橡胶密封件的螺钉孔,所述橡胶密封件可封堵安装孔。利用螺钉孔固定橡胶密封件,可使橡胶密封件绕螺钉枢转。当完成运输时拆除运输固定件后可使橡胶密封件枢转至密封安装孔的位置,保证壳体内的封闭性。
[0022]
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了一种双滚筒洗衣机,具有如上所述的中后加强件,中后加强件设置多个平行排布的沿其长边延伸的凹槽,凹槽的中部设置凸台;中后加强件的一侧设置供外接电源穿出的外接电源孔外接电源孔的周围设置固定外接电源线和其插座的固定装置,位于外接电源孔旁的凹槽缩短;中后加强件的边缘未设置凹槽的区域设置安装口。
[002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本实用新型将外接电源线由双滚筒洗衣机的中部穿出,使得在安装双滚筒洗衣机时人们更易拿取外接电源线,不需要下蹲或上够、方便外接电源线的插接工作。
[0025]
2)本实用新型在双滚筒洗衣机壳体的中后部设置中后加强件可增强双滚筒洗衣机壳体的强度。并且在所述中后加强件上设置供外接电源线穿过的孔,使外接电源线穿出
双滚筒洗衣机的位置比较合理,便于人们安装。
[0026]
3)本实用新型在中后加强件上设置用以固定外接电源线的装置,该装置可固定外接电源线,防止外接电源线下落。便于在双滚筒洗衣机的框架外套接外壳时,获取外接电源线并将外接电源线穿出双滚筒洗衣机的外壳。
[0027]
4)本实用新型的中后加强件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在中后加强件的上、下两侧设置折边加强该结构的强度。
[0028]
5)本实用新型在中后加强件上设置冲型,冲型有利于提高中后加强板的强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中后加强板的冲型上设置安装孔用以固定运输洗衣机时的固定件,结构设计比较合理。
[0029]
6)本实用新型还在中后加强板上固定用以密封上述安装孔的橡胶密封件,在运输完成后可利用橡胶密封件密封安装孔,以保证双滚筒洗衣机壳体内的封闭。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1]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3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滚筒洗衣机的具有中后加强件的框架示意图;
[003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的主视示意图;
[0034]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的折边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上安装干扰抑制器侧视局部剖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侧视示意图;
[0037]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安装橡胶密封件示意图;
[0038]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和其上的其它钣金件示意图;
[0039]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的折边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0040]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加强件上另一种安装干扰抑制器形式的示意图;
[004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滚筒洗衣机走线方式示意图;
[004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滚筒过洗衣机壳体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44]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45]
附图中标号说明:41、框架;43、中后加强件;91、外接电源线孔;412、竖梁;411、横梁;431、基板;432、折边;433、缺口;434、圆孔;435、安装口;436、安装板;437、冲型;4371、凹槽;4372、凸台;438、安装孔;4381、包装加强杆的安装孔;4382、包装螺栓的安装孔;439、螺钉孔;92、接地端子;93、干扰抑制器;94、钣金件;32、后连接件; 96、橡胶密封件;4110、上后加强件;4111、上翻边;4112、绑线孔;413、走线槽;4131、底板;4132、隔板;4133、挡板;81、电源控制板;82、主控板;83、电源线束;831、第一电源线束;832、第二电源线束;833、电源线;84、进水阀;85、排水阀;861、第一驱动板;862、第二驱动板。
[0046]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
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9]
实施例1
[005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滚筒洗衣机,双滚筒洗衣机具有沿轴向上、下分布的第一洗涤单元、第二洗涤单元,并且设置有用以由外部向双滚筒洗衣机供电的外接电源线。外接电源线需要由双滚筒洗衣机的内部穿出至双滚筒洗衣机的外部并与外部设置的接口相连以获取电流。本实施例的外接电源线由双滚筒洗衣机的中部区域穿出双滚筒洗衣机。所述中部区域的顶端在第一洗涤单元的底端之上,中部区域的底端在第二洗涤单元的顶端之下。
[0051]
普通的滚筒洗衣机往往将外接电源线由滚筒洗衣机的顶部穿出,而双滚筒洗衣机与普通滚筒洗衣机相比具有较高的高度,假设将外接电源线同样设置在双滚筒洗衣机的顶部,将会导致插接外接电源线时拿取外接电源线比较困难。考虑到双滚筒洗衣机自身的高度和一般人手臂距离地面的高度,使外接电源线由双滚筒洗衣机的中部区域穿出更加便于插接外接电源线。
[0052]
实施例2
[005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具有中后加强件43的双滚筒洗衣机。所述双滚筒洗衣机可设置内部中空具有壁厚的立体的壳体,在壳体内固定双滚筒洗衣机的第一洗涤单元、第二洗涤单元。在壳体的后端面上设置中后加强件43,中后加强件43突出于壳体外,用以连接壳体两侧的结构,所述中后加强件43可起到增加壳体强度的作用,防止壳体变形。
[0054]
如图1所示,双滚筒洗衣机中还可设置用以固定上、下排布的第一洗涤单元、第二洗涤单元的框架41。本实施例中的框架41由竖梁412和横梁411围成长方体的框架41,框架41 包括在所述长方体的底面的4个顶点位置设置沿框架41的轴向方向由长方体的底面向长方体顶面延伸的竖梁412。横梁在框架41的上、下端连接两两相邻的竖梁412。由于双滚筒洗衣的框架41具有较高的高度,即竖梁412较长;假使只有上、下端连接框架41径向两侧结构,将会导致框架41结构强度不够、易于变形。故本实施例在框架41的中部区域设置连接框架 41径向两侧结构的中后加强件43,以提高框架41的强度。具体地,在框架41的后部设置用以连接相邻竖梁412的中后连接件43。优选地,中后连接件43连接两根竖梁412的中部。中后连接件43上供外接电源线穿出的外接电源线孔91。本实例中的框架41的后端的两相邻竖梁4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连接两相邻竖梁412的上后加强件和下后加强件,所述中后加强件的厚度大于上后加强件和下后加强件的壁厚。本实施例中的双滚筒洗衣机的中部区域
设置中后加强件43,不仅可以提高双滚筒洗衣机的强度。并且在中后加强件43上设置的外接电源线孔91,使外接电源线穿出双滚筒洗衣机的位置更加合理、便于插接外接电源。
[0055]
实施例3
[0056]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中后加强件43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中后加强件43包括长方形的基板431,安装中后加强件时所述基板431的与双滚筒洗衣机的壳体的后端面相平行。当滚筒洗衣机具有框架41结构时,可使所述基板4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构成框架后部的竖梁412相贴合。本实施例可将中后加强件43与双滚筒洗衣机的壳体设置为一体,或者将中后加强件43与壳体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当设置为中后加强件43可从框架41上拆卸时,可使中基板431的左右两端与构成框架的后端面的竖梁412 相贴合,并在贴合位置设置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中后加强件43与框架41。
[0057]
本实施例中,中后加强件43的基板431的上、下端设置由基板431向壳体内部弯折的折边432,基板431上设置折边432可提高基板431的强度。但由于折边432向壳体内部折弯,故会占壳体内部的空间。在折边432的中部设置缺口433用以避让双滚筒洗衣机的壳体内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缺口433用以避让连接第一洗涤单元、第二洗涤单元的后连接件 32。本实施例还利用折边432固定接地端子92,在折边432上除缺口433外的位置其它位置设置用以固定接地端子92的圆孔434,由于具有两套洗涤单元故在折边432上设置两个圆孔434。本实施例中,折边432的设计可提高中后加强件43的强度并且可利用折边432安装接地端子92,折边432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
[0058]
实施例4
[0059]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后加强件43上安装干扰抑制器93的方案。如图2中所示,在中后加强件43的基板431上具有长方形的安装口435。如图4所示,所述构成安装口435的一侧边由基板431向壳体内延伸,延伸一定距离后垂直弯折形成安装板436。具体地,基板431上安装口435的底边向壳体内延伸,延伸一定距离后向下弯折形成安装板 436。同理,也可使安装口435上的任一边向内延伸并垂直弯折形成安装板436。将干扰抑制器93安装在安装板436上。安装板436上可直接固定干扰抑制器93,或者如图4中所示,将安装板436与固定干扰抑制器93的钣金件94相连接。如图4中所示,安装干扰抑制器93 的钣金可与安装板436相贴合,贴合后通过螺钉实现固定。本实施例中设置长方形的安装口 435的目的为:当安装上中后加强件43后,从双滚筒洗衣机的壳体外观察,中后加强件将会阻挡干扰抑制器93。设置长方形的安装口435,便于定位干扰抑制器93的安装位置。其次,可从安装口435内检查干扰抑制器93的安装情况。
[0060]
本实施例中,利用中后加强件43设置安装干扰抑制器93的结构,并且基板431上设置安装口435的结构便于定位和观察干扰抑制器93,对于安装干扰抑制器93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
[0061]
实施例5
[006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板431上设置冲型437以提高中后加强件43 强度的方案。如图2所示,冲型437的结构由于相对于基板431凸出或者内凹,故所述冲型 437结构将会带来预应力,提高中后加强件43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冲型437包括由基板431 向壳体内凸出的凹槽4371,由基板向壳体外凸出的凸台4372。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中后加强件 43具有沿壳体的径向延伸的长方形的基板431。故可利用中后加强件43的径向的长
度较长,在中后加强件43上设置沿壳体径向延伸的长方形的凹槽4371。优选地,在中后加强件43上设置多个凹槽4371,凹槽4371沿中后加强件43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并且每个凹槽4371 均沿壳体的径向延伸。在中后加强件43的基板431的中间位置设置凸台4372,将凸台4372 设置为较美观的水滴状。所述凹槽4371和凸台4372的结构的边缘均设置倒角,防止划伤人。本实施例中,凹槽4371和凸台4372的设计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后加强件43的强度。由于中后加强件43上设置凹槽4371应尽可能占中后加强件43上较大的面积,以提高中后加强件43 的强度。故将实施例4中所述的安装口435设置在中后加强件43的边缘,以避让空间给凹槽 4371。
[0063]
由上述可知,中后加强件43上的冲型437结构位置强度较高,故在冲型437内设置安装孔438,双滚筒洗衣机的运输固定件内置在安装孔438中。在运输双滚筒洗衣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洗涤单元和第二洗涤单元不会大幅度晃动而造成破坏,故需要设置运输固定件以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第一洗涤单元和第二洗涤单元的稳定。双滚筒洗衣机的运输固定件包括包装加强杆和包装螺钉。具体地,冲型437的左、右侧的凹槽4371内分别设置包装加强杆的安装孔4381;在冲型437的中部设置水滴型的凸台4372上设置包装螺栓的安装孔4382。本实施例,利用中后加强件43上的凹槽4371和凸台4372设置安装孔438以安装双滚筒洗衣机的运输安装件,中后加强件43可对双滚筒洗衣机的运输安装件提供支撑。并且本实施例巧妙地将安装孔438均设置在冲型437内部,依靠强度较高的冲型437结构保证安装运输固定件后的强度。
[0064]
如图2、6中所示,本实施例还在冲型437内的安装孔438周围设置固定橡胶密封件96 的螺钉孔439,所述橡胶密封件96可封堵安装孔438。由于在将双滚筒洗衣机运输到位后,需要拆除运输固定件,拆除后将会在中后加强件43上留下安装孔438,故为了保持双滚筒洗衣机壳体内的密闭性,可设置橡胶密封件96密封中后加强件43上的安装孔438。如图6所示,可将橡胶密封件96固定在中后加强件43上,并使橡胶密封件96可沿固定位置枢转,这样当拆除运输固定件后可将橡胶密封件96枢转至封堵安装孔438的位置。故在安装孔438的周围设置螺钉孔439,放置螺钉固定橡胶密封件96,并通过橡胶密封件96绕螺钉旋转实现橡胶密封件的枢转。由图6中可看出,冲型437中部设置的水滴型的凸台4372,还可较好地与橡胶密封件96的形状相配合。本实施例中,中后加强件43上螺钉孔439的设置便于安装橡胶密封件96,实现对安装孔438的密封。
[0065]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中后加强件43上各个结构的排布。中后加强件43设置多个平行排布的沿其长边延伸的凹槽4371,凹槽4371的中部设置凸台4372;凹槽4371尽可能沿中后加强件43的长度方向多延伸以提高中后加强件43的强度。中后加强件43的一侧设置供外接电源穿出的外接电源孔91,外接电源孔91的周围设置固定外接电源线和其插座的固定装置;位于外接电源孔91旁的凹槽4371缩短,避让外接电源孔91。中后加强件43的边缘未设置凹槽4371的区域设置安装口435,即利用冲型437周边的位置布置安装口435。中后加强件43的上、下侧又设置折边432。
[0066]
本实施例中还在后加强件43上外接电源线孔91的周围设置固定外接电源线和其插座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为卡爪式卡接外接电源插头的结构,或者设置为延伸的柱状结构使电源线可缠绕于其上。
[0067]
实施例6
[006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后加强件43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供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后加强件43。同实施例4中描述相同,中后加强件43的基板431上设置安装口435。但安装口435并非用以安装干扰抑制器93的,而是用以与中后加强件43之上的钣金件进行装配的。如图8中所示,中后加强件43上的其它钣金件具有可插入安装口435内的结构,并与安装口435插接连接。使得中后加强件43与其上的钣金件连接为一体,可进一步提高强度。
[0069]
由于安装口435内需要与中后加强件43上的钣金件插接连接,则无法用以安装干扰抑制器93,而为了节省空间,本实施例将干扰抑制器93安装在实施例3中所述的中后加强件43 的折边432上,并且对折边432的结构进行改造。如图8中所示,折边432上同样设置了缺口433用以避让后连接件32,并且同样设置了两个安装孔438用以连接接地端子92;区别在于在折边432上设还设置了用以固定干扰抑制器93的孔。并如图9中所示,利用所述安装干扰抑制器93的孔和所示钣金件94固定干扰抑制器93。
[0070]
实施例7
[0071]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的双滚筒洗衣机走线结构,至少部分从电源控制板81引出的电源线汇集成电源线束83,沿壳体延伸至分叉高度后分成第一电源线束831和第二电源线束832,分叉高度高于第二洗涤单元。具体地,分叉高度位于第一洗涤单元轴线与第二洗涤单元轴线之间。第一电源线束831沿第一方向延伸,与部分电路组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 沿第二方向延伸与部分电路组件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优选地,电源控制板81设置于第二洗涤单元的下部空间,电源线束83从电源控制板81引出后沿壳体向上延伸至分叉高度。
[007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电源线束831沿壳体向上延伸至第一洗涤单元上方,再绕壳体周向水平延伸,行至最接近的电路组件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余下的电源线继续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如此继续,直到设于周向上的电路组件全部被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在分叉高度所在的水平面绕壳体周向水平延伸,行至最接近的电路组件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余下的电源线继续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如此继续,直到设于周向上的电路组件全部被连接。
[0073]
具体地,第一电源线束831延伸至第一洗涤单元上方后沿壳体后部水平延伸,行至第一洗涤单元的进水阀84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一电源线束831中余下的电源线继续水平延伸至沿壳体侧棱后,沿壳体侧部水平延伸,接近主控板82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在分叉高度所在的水平面沿壳体水平延伸,行至第二洗涤单元的进水阀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中余下的电源线继续水平延伸,行至第一洗涤单元的排水阀85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
[007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板861设于第一洗涤单元下部,第二驱动板 862设于第二洗涤单元下部;至少部分从第一驱动板861引出的信号线汇集成的第一信号线束沿壳体向上延伸至第一洗涤单元上方,再绕壳体水平延伸,行至最接近的电路组件时分出信号线与其连接,其余信号线继续绕壳体周向水平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信号线与其连接,如此继续,直到设于周向上的电路组件全部被连接;至少部分从第二驱动板862引出的信号线汇集成的第二信号线束沿壳体竖直向上延伸至第二洗涤单元上方,
再绕壳体水平延伸,行至最接近的电路组件连接时分出信号线与其连接,其余信号线继续绕壳体周向水平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信号线与其连接,如此继续,直到设于周向上的电路组件全部被连接。
[0075]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双滚筒洗衣机走线结构,电源控制板81设置于第二洗涤单元的下部空间,电源线束83从电源控制板81引出后沿壳体竖直向上延伸至分叉高度分成第一电源线束831和第二电源线束832,分叉高度高于第二洗涤单元。第一电源线束 831继续沿壳体向上延伸至第一洗涤单元上方,再绕壳体周向水平延伸,行至最接近的电路组件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余下的电源线继续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电源线 833与其连接,如此继续,直到设于周向上的电路组件全部被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沿壳体周向水平延伸,行至最接近的电路组件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余下的电源线继续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如此继续,直到设于周向上的电路组件全部被连接。具体地,第一电源线束831延伸至第一洗涤单元上方后沿壳体后部水平延伸,行至第一洗涤单元的进水阀84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一电源线束831继续水平延伸至沿壳体侧棱后,沿壳体侧部水平延伸,接近主控板82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沿壳体水平延伸,行至第二洗涤单元的进水阀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继续水平延伸,行至第一洗涤单元的排水阀85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
[0076]
本实施例中,电源线束布置在洗涤单元的上方,而不从洗涤单元下方穿过,避免了滚筒漏水对电源线造成浸泡,进而导致的电路损坏和安全隐患。从电源控制板引出的电源线束向上延伸至高于第二洗涤单元的分叉点分成两束,第一电源线束和第二电源线束分别沿各自走向延伸,在行至最接近电路组件时分出电源线与其连接,为电路组件供电,余下的电源线继续延伸至下一电路组件,再次分出电源线与其连接,如此继续,使电源线束在洗衣机内的排布路径尽可能多的重合,减少电源线的分散,节省了固定电源线束所需的工作量。
[0077]
实施例8
[0078]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滚筒洗衣机壳体包括壳皮和框架,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411和竖直设置的竖梁412,位于洗衣机方的两根竖梁4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后加强件43,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后加强件4110。电源控制板81设置于第二洗涤单元的下部空间,电源线束83从电源控制板81引出后沿竖梁412竖直向上延伸至分叉高度分成第一电源线束831和第二电源线束832,分叉高度位于中后加强件43下边沿。第一电源线束831继续沿竖梁412向上延伸至第一洗涤单元上方,再沿上后加强件4110上边沿水平延伸,行至第一洗涤单元的进水阀84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一电源线束831中余下的电源线继续水平延伸至左侧横梁411后,沿左侧横梁411水平延伸,接近主控板82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沿中后加强件43下边沿水平延伸,行至第二洗涤单元的进水阀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第二电源线束832中余下的电源线继续水平延伸,行至第一洗涤单元的排水阀85时分出电源线833与其连接。
[0079]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双滚筒洗衣机的壳体包括壳皮和框架,电源线束固定在框架上,沿框架竖直和水平延伸,实现的效果和实施例一相同。
[0080]
实施例9
[0081]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二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竖梁412上固
定连接有若干走线槽413,走线槽413沿竖梁412均匀分布。走线槽413包括底板4131,其上设有和底板4131垂直,且和竖梁412平行的隔板4132,隔板4132将走线槽413分成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布线空间。
[0082]
沿竖梁412布置电源线束83时,将电源线束83卡入走线槽413上的布线空间中,即可将电源线束83沿竖梁412固定。优选地,将第一电源线束831和第二电源线束832分别卡入两个布线空间中,方便在分叉高度处将两个电源线束分开。
[008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将电源线束沿竖梁固定的走线槽结构,保证洗衣机内部电源线束可以固定在框架上,保证走线结构的稳定;在走线槽上分出两个布线空间,分别用于固定第一电源线束和第二电源线束,使走线结构更加清晰,易于辨认,即方便了后续电源线束的布置,也使检修时更加清晰可辨。
[0084]
实施例10
[0085]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三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底板4131上在每个布线空间内开有一个长条形通孔,通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4133,挡板4133与隔板4132 位于底板4131同侧,倾斜向上伸出,挡板4133上端与通孔的顶端平齐。优选地,走线槽413 为一体成型结构。
[0086]
沿竖梁412布置电源线束83时,电源线束83从走线槽413后侧穿过通孔到达前侧,在挡板4133的引导下竖直向上,行至下一个走线槽413时绕至后侧,再从通孔穿至前侧,如此继续,将电源线束83沿竖梁412固定。
[0087]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走线槽上设置通孔,将电源线束穿过通孔设置在走线槽上,防止了电源线束从走线槽中脱落,挡板的设置引导电源线束与走线槽尽量贴合。
[0088]
实施例11
[0089]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二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走线槽413,第一电源线束831可以固定设置在走线槽413中,保证本发明所述的走线结构的稳定。
[0090]
实施例12
[0091]
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二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上后加强件4110上边沿设有上翻边4111,上翻边411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绑线孔4112。
[0092]
沿上后加强件4110设置第一电源线束831时,每个绑线孔4112中穿一根绑线,将第一电源线束831沿上后加强件4110上边沿布置,每经过一个绑线孔4112,用绑线绕过第一电源线束831扎牢,即可将第一电源线束831固定在上后加强件4110上边沿。
[0093]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后加强件上边沿设置绑线孔,用绑线将第一电源线束固定在上后加强件上,防止了第一电源线束的脱落,实施方法简单易行,保证了本发明走线结构的稳定,拆卸方便,便于检修与更换。
[009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