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8849发布日期:2020-11-13 16: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对至少两件裤子等的衣物进行按压或利用蒸汽和热丝来去除褶皱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是指执行与衣物相关的各种作业(洗涤、烘干、除臭、除皱等)的装置,其包括用于洗涤衣物的洗涤装置、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机、兼具洗涤功能和烘干功能的烘干兼用洗衣机、用于烘干湿衣物的烘干装置、用于去除沾染到衣物的味道或用于去除褶皱(wrinkle)的护理机(refresher)、用于去除衣物的不必要的褶皱的蒸汽机(steamer)等。

护理机是用于使衣物的状态舒适且清新的装置,其执行烘干衣物、向衣物供应香气、防止衣物产生静电或去除衣物的褶皱等功能。

另一方面,衣物处理装置的开发趋势是能够用一个装置来解决衣物的洗涤、烘干、除臭以及除皱。但是,所述衣物处理装置使用了容纳衣物的滚筒和用于使所述滚筒旋转的驱动装置,因此在衣物的除臭或除皱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了如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184457号中的包括蒸汽机和护理机的衣物处理装置。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空气循环或蒸汽处理衣物的处理室;以及通过在处理室内侧按压衣物来去除褶皱的单独的除皱模块。在该情况下,如果想要处理需要处理的复数条裤子,则需要按时间顺序每次处理一件衣物,由此存在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

另外,参照图1,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形成外观的箱体10;提供容纳衣物的容纳空间14的第一衣物处理室11;开闭所述箱体的门;设置在所述门或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以悬挂衣物的悬挂部51、52;以及将热风或水分供应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的机械室20。

在所述门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所述衣物的副悬挂部521、522;以及按压部60,设置在所述副悬挂部的下部,以按压衣物。所述副悬挂部50包括:衣架522;以及挂钩部521,设置于门,并且衣架522可以固定于所述挂钩部521,所述按压部60包括:支撑部65,支撑衣物的一面;加压部66,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部65旋转,以按压所述衣物的另一面;以及防止部67,设置在所述加压部66的下部,以防止衣物的扭转。

由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在将衣物悬挂到所述容纳空间14的状态下,通过从位于箱体下部的机械室供应热风或向衣物加压来在进行除臭的同时去除褶皱。

另外,这种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在衣物通过自重在箱体内部展开的状态下,通过向衣物供应热风或水分来使其被烘干和除臭,或者去除其褶皱。此外,通过用加压部66按压衣物的表面,可以有效地去除衣物的褶皱,或者可以在衣物形成褶线(crease,预设在衣物的褶皱),并且还获得了可以在完成洗涤或烘干之后省略熨烫的效果。

然而,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在所述加压部66和所述支撑部65之间没有单独的构件,因此只能按压一件衣物,从而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压部65从所述衣物p的侧面旋转并进行按压,因此从所述衣物p的一侧面到另一侧面依次进行了按压。

由此,在所述衣物p中的靠近所述加压部65的部分施加相对较多的压力,而在远离所述加压部65设置的部分施加相对较少的压力,从而存在不能对所述衣物均匀地加压地问题。

此外,在所述衣物p被所述加压部65加压的过程中,存在所述衣物p被所述加压部65推动而变形或改变位置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即使将所述衣物p悬挂到悬挂部也不能固定,从而存在不能防止按压时衣物的位置改变的问题。由此,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因所述加压部65而产生了所述衣物p的褶皱变得更多或产生与预期方向完全不同的褶线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当衣物被设置为下装等而具有彼此分隔的区域时,存在不能分别按压所述分隔的区域的问题。例如,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当所述衣物被设置为诸如裤子等的下装时,穿着在用户的左腿的第一部分和穿着在用户的右腿的第二部分彼此重叠并被按压。

因此,在按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过程中,它们彼此交替重叠或改变位置,从而出现在所述衣物的非预期的区域产生褶线(crease)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的区域得不到热风或水分(包括蒸汽)的供应,因此存在不能顺利进行诸如烘干和除臭等护理(refresh)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在短时间内处理待通过按压来去除褶皱的复数件衣物。

本发明的第二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即使同时按压单数件衣物或复数件衣物并进行处理,也能以相同功能处理衣物。

本发明的第三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在对配置在箱体内部的衣物进行处理期间也能以按压复数件衣物的方式去除褶皱。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即使衣物存在诸如下装等的分隔的区域,该衣物处理装置也能均匀地按压每个分隔的区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五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将蒸汽和热风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均匀地供应到衣物的每个分隔的区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六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防止在衣物被按压的过程中衣物的位置改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七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在用户预期的区域准确地形成褶线(crease)。

本发明的课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在前方设有开口部;门组件,开闭所述开口部;第一衣物处理室,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以提供容纳衣物的空间,并且通过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以及机械室,配置有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连通而将蒸汽供应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的蒸汽供应部和循环空气的空气供应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门组件包括:第一面板,在内部形成有处理衣物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一侧开放,并且与所述箱体可旋转地连接;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可旋转地连接,并且开闭所述第一面板的开放的一侧;以及分隔板,配置在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之间,并且分别对悬挂在所述第一盖的衣物和悬挂在所述第二盖的衣物施加压力,从而可以在门组件内部同时处理两件以上衣物。

为了达成所述第一课题,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分隔板的一侧铰链固定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从而可以在门组件内部悬挂两件以上衣物。

为了达成所述第一课题,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分隔板可以包括固定凸起,将所述分隔板固定到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或者解除固定,从而可以在门组件内部处理两件以上衣物。

为了达成所述第一课题至第二课题,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当所述分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时,从所述分隔板到所固定的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的间隔保持恒定,由此,即使在门组件内部悬挂一件衣物,也可以均匀地按压衣物。

为了达成所述第一课题至第二课题,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当所述第一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二面板时,从所述第一面板到所述分隔板的隔开距离和从所述分隔板到所述第二面板的隔开距离保持恒定间隔,从而可以均匀地按压两件以上衣物中的每一件。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即,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面配置有:固定衣物的第一固定构件;以及紧贴于所述分隔板以按压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构件的衣物的第一基板;在所述第二面板的内侧面配置有固定衣物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紧贴于所述分隔板以按压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衣物的第二基板,从而可以在门组件内部悬挂复数件衣物。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二面板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之间,并且在第二面板形成有使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连通的连通孔,从而可以利用在第一衣物处理室流动的空气或蒸汽来处理第二衣物处理室的衣物。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分隔板具有四边形的板状,并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由此,第二衣物处理室内部的蒸汽可以通过分隔板流动。

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机械室可以配置有: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循环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的空气,或者将在所述蒸汽发生器生成的蒸汽供应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以及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将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供应到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从而可以将单独的蒸汽供应到第二衣物处理室。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的下游分支,因此可以使用现有的机械室结构。

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的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连接的一侧配置有调节盖,用于调节向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的供应的蒸汽,从而可以调节向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的蒸汽。

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机械室的上侧形成有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部,在该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部形成有将流过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的蒸汽供应到所述门组件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从而可以将蒸汽供应到第二衣物处理室。

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门组件形成有门流入孔,将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排出的蒸汽供应到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从而可以将从机械室供应的蒸汽供应到门组件内部。

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二面板的下端部形成有门流入孔,使穿过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流动的蒸汽流入到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的,并且在上端部形成有门排出孔,将流过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的蒸汽排出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的,从而具有使蒸汽流入到第二衣物处理室或从第二衣物处理室排出蒸汽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二面板配置有门流入孔-密封垫,当所述门组件关闭所述箱体时,该门流入孔-密封垫密封所述门流入孔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之间,由此,蒸汽可以被稳定地供应到第二衣物处理室。

为了达成所述第三课题,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第二盖朝向所述门组件的前方打开,由此,可以与第一衣物处理室分开使用第二衣物处理室。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箱体铰链部,使所述门组件与所述箱体可旋转地连接;组件铰链部,使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可旋转地连接;以及蒸汽供应部,通过所述箱体铰链部和所述组件铰链部将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供应到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室,从而可以将蒸汽稳定地供应到门组件。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管,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内部,并且连接所述箱体铰链部和所述组件铰链部,从而可以将蒸汽稳定地供应到门组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包括设置成按压所述门组件或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中的所述衣物的熨烫按压部,而不包括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熨烫按压部还包括: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和所述门组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支撑衣物;按压主体,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旋转,以按压所述衣物;以及熨烫分隔部,在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按压主体之间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或所述按压主体旋转,以在两个面按压所述衣物。

与此不同,所述门组件也可以包括: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门组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支撑衣物;按压主体,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旋转,以按压所述衣物;以及熨烫分隔部,在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按压主体之间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或所述按压主体旋转,以在两个面按压所述衣物。

所述熨烫分隔部包括:熨烫分隔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按压主体之间;以及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以将热量供应到所述衣物。

另外,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主体,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以及热丝,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对所述加热主体进行加热。

与此不同,所述加热部也可以包括:加热主体,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供应流路,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接收蒸汽;以及多个排出孔,设置成贯通所述加热主体,以将所述蒸汽排出到所述衣物。

另一方面,所述供应流路还可以包括沿着所述熨烫分隔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流路,所述排出孔可以沿着所述喷射流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尤其,为了通过所述供应流路排出蒸汽,也可以与机械室的蒸汽发生部连通,但是,还可以包括副蒸汽供应部,设置在所述箱体、所述机械室以及所述门组件中的任意一个,以生成蒸汽,在该情况下,所述供应流路可以设置成连通所述副蒸汽供应部和所述排出孔。

所述副蒸汽供应部可以包括:副水箱,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所述机械室以及所述门组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容纳水;副加热器,通过对所述水箱的水进行加热来产生蒸汽;以及排出口,使所述水箱和所述供应流路连通,以排出蒸汽。

另一方面,所述熨烫分隔部包括:加热主体,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热丝,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对所述加热主体进行加热;以及供应流路,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供应蒸汽,并且,所述热丝可以沿着所述供应流路的外围设置,以避免与所述供应流路发生干涉。

另外,所述门组件可以包括:连接铰链,使所述熨烫分隔部和所述支撑主体可旋转地结合;以及通路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铰链,以使所述热丝或所述供应流路穿过。

所述熨烫分隔部可以设置成与所述机械室连通,以排出从所述机械室供应的热风或水分。

另一方面,所述门组件还可以包括:按压主体的结合钩,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以固定所述按压主体;以及固定主体的钩结合部,设置在所述按压主体,并固定到所述按压主体的结合钩,可以防止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按压主体与所述熨烫分隔部隔开。

此外,还可以包括悬挂部,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固定所述衣物。

在该情况下,所述悬挂部可以包括:悬挂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支撑衣物;以及固定主体,与所述悬挂主体结合,以固定所述衣物。

更具体而言,所述悬挂部可以包括:第一悬挂部,在所述按压主体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以固定所述衣物;以及第二悬挂部,在所述按压主体的下部可旋转地设置,以固定所述衣物,所述第一悬挂部可以包括:

第一悬挂主体,在所述按压主体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以支撑所述衣物;以及第一固定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挂主体,以固定所述衣物,所述第二悬挂部可以包括:第二悬挂主体,在所述按压主体的下部可旋转地设置,以支撑所述衣物;以及第二固定主体,在所述第二悬挂主体可旋转地设置,以固定所述衣物。

另外,所述第二悬挂主体可以包括使所述衣物的第一部分插入并穿过的第一贯通狭缝,所述第二固定主体可以包括使所述衣物的第二部分插入并穿过的第二贯通狭缝。此外,所述第一悬挂主体可以包括容纳槽,其一面弯曲而设置,以容纳并支撑所述衣物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所述门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熨烫分隔部和第二熨烫分隔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包括:第一熨烫分隔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分隔板之间;以及第一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以将热量供应到衣物,

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包括:第二熨烫分隔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分隔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以及第二加热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以将热量供应到衣物。因此,可以在所述门组件的第一面板、分隔板以及第二面板之间分别插入一个熨烫分隔部。即,所述熨烫分隔部共有两个,因此将其分别称为第一熨烫分隔部和第二熨烫分隔部,与所述熨烫分隔部相同,第一熨烫分隔部和第二熨烫分隔部均具有加热部和熨烫分隔主体。

因此,所述第一加热部可以包括:第一加热主体,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以及第一热丝,设置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第一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对所述加热主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部可以包括:第二加热主体,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以及第二热丝,设置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第二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对所述加热主体进行加热。

或者,所述第一加热部可以包括:第一加热主体,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第一供应流路,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接收蒸汽;以及多个第一排出孔,设置成贯通所述第一加热主体而将所述蒸汽排出到所述衣物,所述第二加热部可以包括:第二加热主体,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设置成暴露于外部;第二供应流路,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加热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以接收蒸汽;以及多个第二排出孔,设置成贯通所述第二加热主体而将所述蒸汽排出到所述衣物。

另外,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二加热部可以均设置有熨烫分隔主体、加热主体、热丝、供应流路以及排出孔,因此,可以同时进行加热和蒸汽排出。

另一方面,所述第一供应流路和所述第二供应流路还可以包括分别沿着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和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喷射流路和第二喷射流路,所述第一排出孔和所述第二排出孔可以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喷射流路和所述第二喷射流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还可以包括副蒸汽供应部,设置在所述箱体、所述机械室以及所述门组件中的任意一个,以生成蒸汽。此外,所述供应流路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副蒸汽供应部、所述第一排出孔以及所述第二排出孔连通。

另外,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固定衣物的悬挂架,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以及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具体而言,所述悬挂部可以包括:悬挂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一熨烫分隔主体以及所述第二熨烫分隔主体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支撑衣物;以及固定主体,与所述悬挂主体结合,以固定所述衣物。

另外,由于设有第一熨烫分隔部和第二熨烫分隔部,在每个熨烫分隔部都需要悬挂主体和固定主体,因此所述悬挂部可以包括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包括:第1-1悬挂主体,在第一熨烫分隔部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以支撑衣物;第1-1固定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1-1悬挂主体,以固定所述衣物;第1-2悬挂主体,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以支撑衣物;以及第1-2固定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1-2悬挂主体,以固定所述衣物,所述第二悬挂部包括:第2-1悬挂主体,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的下部可旋转地设置,以支撑衣物;第2-1固定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2-1悬挂主体,以固定所述衣物;第2-2悬挂主体,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以支撑衣物;以及第2-2固定主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2-2悬挂主体,以固定所述衣物。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包括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所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一次按压悬挂在门组件内部的两件以上衣物来去除褶皱,由此具有能够缩短衣物处理所需的时间的优点。

第二,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具有,不论在门组件内部悬挂单件衣物还是悬挂两件以上的多件衣物,也都能以相同性能按压衣物来进行处理的优点。

第三,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朝向门的前方打开第二衣物处理室,因此具有即使在箱体内部的第一衣物处理室正在处理衣物也能将衣物悬挂到第二衣物处理室并进行处理的优点。

第四,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即使在衣物诸如下装等存在分隔的区域的情况下,该衣物处理装置也能均匀地按压每个分隔的区域。

第五,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将蒸汽和热风中的任意一种均匀地供应到衣物的每个分隔的区域。

第六,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按压复数件衣物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

第七,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在衣物被按压的过程中防止衣物的位置改变。

第八,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用户在完成衣物的烘干、除臭等护理(refresh)之后省略单独的熨烫。

第九,本发明具有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预期的区域准确地形成褶线(crease)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效果。

第十,本发明同时对两件以上通过利用热丝的加热和蒸汽供应来进行一次加热和按压,从而具有能够去除褶皱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权利要求的记载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2示出了机械室的配置结构。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门开放的状态。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组件关闭的状态。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组件打开的状态。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组件打开且分隔板隔开的状态。

图7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组件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分隔板之间的配置关系。

图8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机械室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概略性剖视图。

图9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括门组件的衣物处理装置。

图10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门组件的使蒸汽流动的构成。

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

图12示出了衣物悬挂在本发明的熨烫按压部。

图13示出了设置在本发明的熨烫按压部的加热部的一个实施例。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加热部的流路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加热部的水分供应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16示出了将衣物悬挂在本发明的熨烫按压部的悬挂部的结构。

图17按步骤示出了将衣物悬挂到本发明的熨烫按压部和悬挂部的过程。

图18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在门组件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隔板、多个熨烫分隔部以及多个悬挂部的配置关系。

图19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括设置在门组件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分隔板、多个熨烫分隔部以及多个悬挂部的配置关系的衣物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形式来实现,提供本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完全,并且将发明的范畴完全地告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如图所示,定义了以下提及的“前(f)/后(r)/左(le)/右(ri)/上(u)/下(d)”等表示方向的表达,但是,这始终用于说明,使得本发明可以被清楚地理解,当然,可以根据参考基准,不同地定义各个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即使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对相同或相似的构成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用第一次说明代替其说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表达。另外,在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时,如果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混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主旨,则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用于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容易理解,而不应被解释为通过附图限制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

图2说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机械室20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所述机械室20可以设置成包括向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的容纳空间14供应空气(加热的空气或未加热空气)的空气供应部30和向所述容纳空间14供应水分(蒸汽或雾)的蒸汽供应部4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为此,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可以设置成与将空气排出到所述机械室20的空气排出口36、从所述机械室20接收空气的空气吸入口37以及从所述机械室20接收水分或蒸汽的蒸汽供应口42贯通。

所述机械室20生成密度相对低于空气的热风,因此其可以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室11的下部,使得所述热风完全被供应到容纳空间14。

所述机械室20可以设置成包括向所述容纳空间14供应空气(加热的空气或未加热空气)的空气供应部30和向所述容纳空间14供应水分(蒸汽或雾)的蒸汽供应部4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如下情况为基准进行说明:供应部均包括空气供应部30和水分供应部40,其中,空气供应部30将热风供应到所述容纳空间14,并且蒸汽供应部40将蒸汽供应到容纳空间14。

所述空气供应部30可以包括: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使容纳空间14内部的空气循环;热交换部31,与沿着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送风风扇32,使所述容纳空间14内部的空气可以沿着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流动。

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通过设置在容纳空间14的空气排出口36和空气吸入部37与容纳空间14内部连通。

所述空气排出部25和空气吸入部23可以设置成贯通容纳空间14的底部面,以使容纳空间14与机械室20连通。因此,如果设置在机械室20内部的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一端与空气吸入部23连接,而另一端与空气排出部250连接,则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可以与容纳空间14的内部连通。

所述热交换部31是用于对流入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的装置,图2(a)示出了作为热交换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泵(heatpump)。

当将热交换部设置为热泵时,所述热交换部31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的蒸发器e、311;位于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的冷凝器c、312;位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外部的压缩机p、33;以及膨胀阀ex、34。

所述蒸发器e、压缩机p、冷凝器c以及膨胀阀ex通过制冷剂管35彼此连接。

压缩机p是为了使制冷剂可以沿着制冷剂管35循环而以高压压缩制冷剂的装置,蒸发器e是从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的空气吸收热量以蒸发制冷剂的装置,并且是用于对空气进行除湿冷却的装置,冷凝器c是通过将热量释放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的空气来加热空气并冷凝制冷剂的装置。

所述送风风扇32是位于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并使容纳空间14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循环的装置,其位于冷凝器c和空气排出口36之间。

因此,如果送风风扇32运转,则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的空气通过空气排出口36向容纳空间14移动,并且容纳空间14内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37向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移动。

通过空气吸入部23流入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空气在经过蒸发器e的同时被冷却,并且经由蒸发器e的空气在经过冷凝器c的同时被加热。

如果空气在经过蒸发器e的同时被冷却,则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去除(除湿),并且从空气中去除的水分(冷凝水)残留在蒸发器的表面或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内部。

当冷凝水残留在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时,热交换部31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用于去除由蒸发器e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部。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一侧可以配置有集水管37,用于收集通过与蒸发器e进行热交换而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到集水管37的冷凝水可以流动到所述排水部。

所述排水部可以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机械室门22的排水箱47;以及将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内部的冷凝水供应到所述排水箱47的排水管477和排水泵479。

所述排水箱47可以设置为任何形状,只要其可以提供储存液体的空间。但是,优选设置成包括:排水箱盖471,用于排出储存在排水箱47内部的液体;以及排水箱流入口473,排水管477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水箱流入口473。

在所述排水箱流入口473还可以设置有止回阀(未图示),这是为了在机械室门22打开机械室20时将排水管477从排水箱流入口473分离,而在机械室门22封闭机械室20时将排水管477插入到排水箱流入口473。另外,当将排水箱从机械室门分离时,可以防止排水箱内部的水漏到排水箱外部。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所述蒸汽供应部40可以包括:设置在机械室20内部的蒸汽发生器41;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41内部的加热器411;以及将蒸汽发生器41与蒸汽供应口42连接的蒸汽供应管417。

所述蒸汽发生器41是储存水的装置,所述加热器411是用于加热储存在蒸汽发生器41内部的水并将水转换成蒸汽的装置,所述蒸汽供应管417是将蒸汽发生器41内部的蒸汽引导到容纳空间14的装置。

因此,所述加热器411优选设置成与蒸汽发生器41的底部面相邻,并且,所述蒸汽供应管417优选位于蒸汽发生器41的顶部面(或最上端)。

所述蒸汽发生器41通过供水部接收水,所述供水部可以被设置成可拆卸地设置在机械室门22的供水箱45。

在该情况下,所述蒸汽发生器41可以设置成还包括供水箱连接管413,当机械室门22封闭机械室20时,该供水箱连接管413与所述供水箱45连接,当机械室门22打开机械室20时,该供水箱连接管413从所述供水箱45分离。

所述供水箱45可以设置为任何形状,只要其可以储存液体,但是,优选设置成包括:供水箱盖451,用于将液体供应到供水箱45内部;排出口(未图示),所述供水箱连接管413插入于所述排出口;以及供水箱止回阀455,设置在所述排出口。

将供水箱45以可拆卸的形式设置到机械室门22是考虑到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设置在远离供水源(未图示)的位置的情况。

即,如果衣物处理装置1000设置在与供水源相邻的位置,则可以在必要时控制蒸汽发生器41从供水源接收水。然而,在设置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位置远离供水源的情况下,上述的控制不能实现,因此所述供水箱45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装置。

另外,所述供水箱45和所述排水箱47也可以设置为一个储存箱,而不必单独分开设置。在该情况下,储存于所述储存箱的冷凝水可以重复使用,或者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管477直接排出到外部而不储存到所述储存箱。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门组件100开放的状态的图。参照图3,如下所述,对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构成再次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包括:内部中空且正面开放的箱体10;以及开闭箱体10的开放的正面的门组件100。

本实施例的箱体10包括:第一衣物处理室11,在内部悬挂衣物,并利用蒸汽或空气循环来处理衣物;以及机械室20,设置有将蒸汽喷射到第一衣物处理室或循环空气的装置。

本实施例的机械室20包括:分离板23,覆盖机械室20上侧u,以将机械室20与第一衣物处理室11分开;以及机械室门22,配置在机械室20的正面,以开闭机械室20内部。分离板23形成有:空气吸入口37,配置在机械室20的上侧u,并且使第一衣物处理室11的空气流入到机械室20内部;以及空气排出口36,将机械室内部的空气供应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机械室20可以配置有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使空气从第一衣物处理室11流入,并再次将空气排出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从第一衣物处理室流入到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空气可以与冷凝器36和蒸发器40进行热交换。

另外,蒸汽供应部40利用加热器411加热从供水箱45接收的水来产生蒸汽。由蒸汽供应部40生成的蒸汽可以被供应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以去除衣物的褶皱。

在蒸汽发生器41产生的蒸汽可以经由蒸汽供应管417供应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蒸汽供应管417与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结合并连通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但是,与此不同,蒸汽供应管417也可以通过与分离板23连通的单独的孔(未图示)直接连通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而不与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结合。

以下,参照图4至图6,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组件100的构成和开闭结构。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组件100的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30以及分隔板160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图。

以下,参照图4至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门组件内部的结构和配置。

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形成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其在内侧通过按压至少两件衣物来去除褶皱。本实施例的第二衣物处理室形成在门组件100内部。

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包括:第一面板110,与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第二面板130,与所述第一面板110可旋转地连接;以及分隔板160,配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10和所述第二面板130之间并按压配置在其两侧的衣物。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形成在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30之间的空间按压衣物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

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可以形成在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30之间按压至少两件衣物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可以覆盖箱体10的正面。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由可以将箱体10的第一衣物处理室11和机械室20全部覆盖的尺寸形成。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配置在箱体10的开放的正面。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与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并且开闭箱体10的开口的正面。在第一面板110的后方面的与箱体10接触的边缘部分配置有门密封垫104,当封闭箱体10的正面时,将形成在箱体10内部的第一衣物处理室11从外部密封。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形成由其内侧面111的一部分向内侧凹入而形成第二衣物处理室12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的前方面可以与箱体10一起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外形。在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配置有:固定衣物的第一固定构件112;以及与分隔板160一起按压固定在第一面板110的衣物的第一基板114。

在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中,在第二面板130关闭到第一面板110的状态下,可以将配置在形成第二衣物处理室12的空间的面定义为内侧面111。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中,在第二面板130关闭到第一面板110的状态下,将形成门组件100的外形的面定义为外侧面。因此,参照图4,即使在第一面板110的后方面,形成门组件100的外形的面也可以以外侧面进行说明。

第一基板114包括:第一固定基板116,固定在第一面板110;以及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从第一固定基板116延伸而形成,形成为比第一固定基板116与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隔开更多,并且向衣物提供弹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基板116在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沿上下方向u-d较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可以在上侧u和下侧d分别通过紧固构件与第一面板110紧固。因此,第一固定基板116可以保持与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结合的状态。第一固定基板116可以在除了与第一面板110紧固的部分以外的中央部分的空间形成第一固定基板孔1161。第一基板114中主要按压衣物的部分是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因此,在第一固定基板116的除了与第一面板110紧固的部分的中央部分形成第一固定基板孔1161,由此可以降低制造第一基板114的成本。

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可以分为从第一固定基板116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一弹性右基板1181和第一弹性左基板1182。

第一弹性右基板1181和第一弹性左基板1182可以利用材料的弹性来朝向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方向弹性变形。

因此,当第一基板114被分隔板160按压时,第一基板114的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可以朝向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方向隔开而与分隔板160均匀地紧贴。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可以配置有:形成与第二面板130形成第二衣物处理室12的空间的上部盖124;以及配置在上部盖124下侧以覆盖机械室20的正面的下部盖126。

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与第一面板110的一侧可旋转地连接。当第二面板130封闭第一面板110的凹入的部分时,在第二面板130和第一面板110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衣物处理室12。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形成为比第一面板110小的尺寸。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可以具有与第一面板110的上部盖124相对应的尺寸。

参照图4至图7,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可以配置在从第一面板110朝向第一衣物处理室11的方向上。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可以配置在第一面板110的后方r。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可以配置成与第一面板110的后方面相对。

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形成有使第一衣物处理室11和第二衣物处理室12连通的连通孔144。

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可以与第一面板110的一侧铰链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包括:开闭第二衣物处理室的面板146;以及从面板146的边缘部分向第一面板110方向凸出的边缘部147。第二面板130与第二面板130的内侧面131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当第二面板130和第一面板110关闭第二衣物处理室12时,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与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隔开配置。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的内侧面131配置有:固定衣物的第二固定构件132;以及与分隔板160一起按压固定在第二面板130的衣物的第二基板134。

第二基板134包括:固定基板136,固定在第二面板130;以及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从固定基板136延伸而形成,形成为比固定基板136与第二面板130的内侧面131隔开更多,并且向衣物提供弹力。第二基板134可以由与第一基板114大致相同的构成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基板136的中央部分的除了与第二面板130紧固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可以形成第二固定基板孔1361。本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基板孔1361可以在与形成于第二面板130的连通孔144相对应的部分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形成的连通孔144可以形成在与固定基板136的形成有第二固定基板孔1361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流过第一衣物处理室11的空气或蒸汽可以通过第二面板130的连通孔144和形成在固定基板136的第二固定基板孔1361供应到第二衣物处理室。另外,第二衣物处理室12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面板130的连通孔144和形成在固定基板136的第二固定基板孔1361排出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

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配置在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30之间,以按压分别悬挂在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30的衣物。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可以具有四边形的板状,并且在其中心部可以形成有在前后方向f-r上开口的开口部162。

分隔板160铰链固定在第一面板110或第二面板130的一侧。参照图5至图6,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铰链固定在第二面板13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在第二面板130的一侧可旋转地固定,并且在第二面板130的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当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固定在第二面板130的另一侧时,分隔板160可以保持与第二面板130之间的间隔。

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包括:铰链部140,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二面板130;以及固定凸起164,随着分隔板以铰链部140为轴旋转,将分隔板160固定到第二面板130的一侧,或者解除固定。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的一侧可以包括固定槽部142,构成为可以与固定凸起164固定或解除固定。

本实施例的分隔板160的固定凸起164和第二面板130的固定槽部142可以是一键式点击按钮。因此,当朝向第二面板130按压分隔板160的固定凸起164时,分隔板160可以固定于第二面板130或解除固定。

固定凸起164可以通过将分隔板160固定到第二面板130来保持与第二面板130的间隔,从而可以按压悬挂在第二面板130的衣物。固定凸起164可以通过将分隔板160从第二面板130解除固定来将衣物悬挂到第二面板130或移除悬挂的衣物。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30以预定间隔隔开配置。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分隔板160以及第二面板130以预定间隔隔开配置。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从第一面板110的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到分隔板160的隔开距离d1可以与从分隔板160到第二面板130的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的隔开距离d2相同。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从第一面板110的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到分隔板160的隔开距离d1和从分隔板160到第二面板130的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的隔开距离d2包括等于“0”的状态。即,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第一面板110的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和第二面板130的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可以均处于紧贴于分隔板160的状态。

然而,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从第一面板110的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到分隔板160的隔开距离d1和从分隔板160到第二面板130的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的隔开距离d2也可以通过考虑所悬挂的衣物的类型来以不同间隔设定。

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第一基板114的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和第二基板134的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可以配置成与分隔板160接触或邻接。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当将衣物悬挂在第一面板110时,由于悬挂的衣物,第一弹性基板1181、1182可以向第一面板110方向移动。在第二衣物处理室12关闭的状态下,当将衣物悬挂在第二面板130时,由于悬挂的衣物,第二弹性基板1381、1382可以向第二面板130方向移动。

当分隔板160的固定凸起164固定于第二面板130的固定槽部142时,可以通过分隔板160和第二面板130的第二基板134来按压悬挂在第二面板130的衣物。在分隔板160固定于第二面板130的状态下,当第二面板130固定于第一面板110时,可以通过分隔板160和第一面板110的第一基板114来按压悬挂在第一面板110的衣物。

图8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机械室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概略性剖视图。以下,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以包括将蒸汽供应到形成在门组件100内部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

本实施例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可以是在从蒸汽供应管48供应蒸汽的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下游分支的管。在本实施例的机械室20的分离板23形成有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部27,其形成有将流过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的蒸汽供应到门组件100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271。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部27可以向分离板23的上侧u凸出形成。本实施例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271在机械室20的上端部向前方f开口。在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271的前方f,与门组件100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连通的门流入孔148形成在门组件100的第二面板130。

本实施例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从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一侧分支,并且连接到朝向机械室20的前方f形成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271。在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与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连接的一侧可以配置有调节盖28,其调节供应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的蒸汽。调节盖28配置在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一侧,在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方向上开闭。因此,当调节盖28打开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时,可以引导流过第一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4的蒸汽流动到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

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的第二面板130可以形成有:门流入孔148,将通过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271流动的蒸汽供应到门组件100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以及门排出孔150,将流过第二衣物处理室12的蒸汽或空气排出到第一衣物处理室11。

本实施例的门流入孔148可以配置在第二面板130的下端部,门排出孔150可以配置在第二面板130的上端部。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可以在门流入孔148的周围配置有门流入孔-密封垫152。当门组件100关闭时,本实施例的门流入孔-密封垫152密封机械室20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孔271周围,从而防止通过机械室20的第二衣物处理室供应管26流动的蒸汽或空气泄漏到除了形成在门组件100内部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以外的空间。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括门组件100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使门组件100的蒸汽流动的构成的图。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

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以是第二面板130朝向第一面板110的外侧方向打开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包括:与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面板110;与所述第一面板110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面板130;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10和所述第二面板130之间并按压配置在两侧的衣物的分隔板160、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开闭箱体10的开放的正面。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配置在第一面板110的前方f。

在门组件100关闭箱体10的状态下,可以仅通过开闭第二面板130来使用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因此,即使在第一衣物处理室11正在处理衣物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第二衣物处理室12并通过按压裤子等的衣物来进行处理。

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所述蒸汽供应部40还可以将蒸汽供应到形成在门组件100内部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将流过门组件100内部的蒸汽排出的门蒸汽排出部174b、176b、178b。

本实施例的门蒸汽供应部174a、176a、178a可以将由配置在机械室20内部的蒸汽供应部40产生的蒸汽的一部分供应到门组件100内部的第二衣物处理室12。

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与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还包括使门组件100和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的箱体铰链部174。本实施例的箱体铰链部174可以在门组件10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使门组件100和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

本实施例的箱体铰链部174包括:配置在门组件100的上端部的第一箱体铰链部174a;以及配置在门组件100的下端部的第二箱体铰链部174b。本实施例的第一箱体铰链部174a和第二箱体铰链部174b可以形成为内部中空。因此,蒸汽可以在第一箱体铰链部174a和第二箱体铰链部174b的内部流动,或者可以在第一箱体铰链部174a和第二箱体铰链部174b的内部分别配置有供蒸汽流动的软管。

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的第二面板130与第一面板110可旋转地连接。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还包括使第二面板130与第一面板110可旋转地连接的组件铰链部176。本实施例的组件铰链部176在第二面板13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使第二面板130和第一面板110可旋转地连接。

本实施例的组件铰链部176包括:配置在第二面板130的上端部的第一组件铰链部176a;以及配置在第二面板130的下端部的第二组件铰链部176b。本实施例的第一组件铰链部176a和第二组件铰链部176b可以形成为内部中空。因此,蒸汽可以在第一组件铰链部176a和第二组件铰链部176b的内部流动,或者可以在第一组件铰链部176a和第二组件铰链部176b的内部配置有供蒸汽流动的软管。

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还包括连接箱体铰链部174和组件铰链部176之间的连接管178。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管178可以配置在门组件100内部,以连接箱体铰链部174和组件铰链部176之间。

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管178可以包括:连接第一箱体铰链部174a和第一组件铰链部176a的第一连接管178a;以及连接第二箱体铰链部174b和第二组件铰链部176b的第二连接管178b。

在机械室20的蒸汽供应部40生成的蒸汽可以在本实施例的所述连接管178内部流动,或者可以在所述连接管178内部配置供蒸汽流动的软管。

本实施例的蒸汽供应部170可以包括连接第一箱体铰链部174a和第一组件铰链部176a的第一连接管178a。本实施例的蒸汽排出部140可以包括连接第二箱体铰链部174b和第二组件铰链部176b的第二连接管178b。

图11示出了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另一实施例。

参照图2(a),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以包括:箱体10,在前方设有开口部;门组件100,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0,以开闭所述开口部;第一衣物处理室11,设置于所述箱体10,以提供容纳衣物p的容纳空间14;机械室20,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连通,以将空气和水分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供应到所述容纳空间14;以及熨烫按压部60,设置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和所述门组件10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按压所述衣物。图11示出了所述熨烫按压部设置在所述门组件的情况,但是,所述熨烫按压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而不设置在所述门组件。在此,将对设置在所述门组件的情况进行说明。

所述箱体10可以设置成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外观,并且可以将其高度设置成比宽度长。由此,设置为长度较长的衣物p诸如下装也可以以不折叠的状态容纳到所述容纳空间14,从而能够防止在衣物p产生褶皱。

所述箱体1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只要能保持强度,也可以由增强塑料等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还可以包括内主体11a,其位于所述箱体10内部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14。所述内主体11a可以由不会因从衣物p排出的异物、从机械室20供应的热风或水分而变形或者发生化学反应且能够保持强度的材料制成,例如,诸如abs、asa的苯乙烯树脂系制成。

所述内主体11a可以设置成其一面或下侧与所述机械室20连通,以从所述机械室20接收热风或水分,或者可以将空气排出到所述机械室20。为此,所述内主体11a可以包括与所述机械室20连通的多个贯通口36、37、42。

另一方面,在所述箱体10还可以设置有与容纳空间14分离的机械室20。所述机械室20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14的下部,以供应密度相对低于空气的经加热的空气或蒸汽。

即,在通过所述机械室20供应到容纳空间14的空气是经加热的空气(heatedair,热风)且通过机械室20供应到容纳空间14的水分是蒸汽(steam)的情况下,只要将机械室20设置在容纳空间14的下部,即使没有单独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将热风或蒸汽均匀地供应到容纳空间14内部。

另一方面,为了简要说明,在图11至图17中说明的各种实施例中的所述门组件100与在图3至图10中说明的所述门组件100不同,其为没有单独设置第二衣物处理室12等的平面形状,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即,所述门组件100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箱体10可旋转地结合,以开闭所述开口部。所述门组件100可以设置成不仅遮蔽所述内主体11a,还遮蔽所述机械室20的前方。由此,不仅能够防止供应到所述容纳空间14的热风或水分流出到外部,而且还能阻断在所述机械室2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部。

所述门组件100可以设置成开闭所述内主体11a的前方,因此所述内主体11a的内周面和所述门组件100的内面可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14的外周面。所述熨烫按压部60可以设置成通过在两个面按压所述衣物p来去除在所述衣物p产生的褶皱,或者在所述衣物p形成用户预期的褶线(crease)。

换言之,所述熨烫按压部60执行熨烫功能,从而使用户在完成所述衣物p的烘干、除臭之后,无需另外进行单独的熨烫。

可以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按压需要熨烫等的包括上装和下装的衣物p。

具体而言,所述熨烫按压部60可以包括:支撑主体61,设置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和所述门组件100中的任意一个,以支撑衣物;以及按压主体62,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以按压由所述支撑主体61支撑的衣物。以下,对所述熨烫按压部60设置在所述门组件100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所述门组件100包括所述熨烫按压部60。即,所述熨烫按压部60设置在所述门组件100,因此是所述门组件100的一部分。

图11示出了所述支撑主体61设置在所述门组件100的内面,但是,只要其能支撑所述衣物的一面,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内主体11a的内面。

所述支撑主体61可以设置为板状,使得其形状不会在所述衣物的一面被所述按压主体62按压时变形。具体而言,所述支撑主体61可以包括接地板612,设置成可以与所述衣物p面接触,并且还可以包括从所述接地板612沿长度方向凹入而设置的固定槽611,以避开设置在所述衣物p的缝纫线,或者使按压到所述衣物p的两侧端的力集中。

由此,当所述按压主体62按压所述支撑主体61时,压力集中于所述接地板612,从而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所述衣物p的褶皱,还能在所述衣物p的两侧端清楚地形成褶线(crease)。此外,可以防止因所述缝纫线而在所述衣物p形成未预期的褶皱。

所述按压主体62可以与所述支撑主体61可旋转地结合,也可以与设置有所述支撑主体61的所述内主体11a的内面或所述门组件100的内面可旋转地结合。即,只要所述按压主体62可以朝向或远离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其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

所述按压主体62可以通过连接铰链80可旋转地设置,连接铰链80设置在所述内主体11a、所述门组件100以及所述支撑主体61的一侧中的至少任意一处。

即,所述连接铰链80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61,也可以设置在设置有所述支撑主体61的所述内主体11a或所述门组件100的内面。

所述连接铰链8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铰链81,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按压主体62;以及第二连接铰链8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的下部,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按压主体。

所述按压主体62还可以包括:按压板622,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以及弯曲槽621,沿着所述按压板622的长度方向凹入而形成,以避开设置在所述衣物p的缝纫线,或者使按压到所述衣物p的两侧端的力集中。

由此,所述按压主体62可以通过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来按压所述衣物p的一面,并且,所述支撑主体61可以通过作用/反作用来按压所述衣物p的另一面。

另一方面,所述熨烫按压部60还可以包括熨烫分隔部63,在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按压主体旋转。因此,所述门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熨烫分隔部63,在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设置成可朝向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按压主体旋转。

具体而言,所述熨烫分隔部63可以包括熨烫分隔主体63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以设置成具有与所述按压主体62和所述支撑主体61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由此,可以按压所有配置在所述按压主体62、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以及所述支撑主体61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衣物。

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和所述第二连接铰链82可旋转地结合,以与所述按压主体62分开旋转,或者可以设置成与所述按压主体62一体地旋转。

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以设置成独立地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或者可以设置成在所述按压主体62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时一起被按压而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

图12示出了衣物p设置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并被按压的情形。

参照图12,在所述衣物被设置为下装而分为穿着在用户的左腿的第一部分p1和穿着在右腿的第二部分p2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任意一个可以设置成在所述按压主体62和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按压,而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成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所述支撑主体61按压。

例如,所述衣物p中的第一部分p1和所述第二部分p2可以配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下端或上端,并且,所述第一部分p1可以由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中的朝向所述按压主体62设置的一面支撑,而所述第二部分p2可以由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设置的另一面支撑。

此时,所述第一部分p1和所述第二部分p2可以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上部或下部再次重叠而固定。因此,所述衣物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可以通过自重展开,而不会设置成彼此重叠。由此,所述衣物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可以分别被准确地按压而去除褶皱,或者可以在两侧端准确地形成褶线(crease)。

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或一面凸出而设置的保持带632。

所述保持带632可以防止所述支撑主体61与所述按压主体62过度紧贴,并且还可以防止所述衣物p被所述按压主体62或所述熨烫分隔部63按压时其位置改变。

为此,所述保持带632可以由摩擦力大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具有缓冲力的其他材料制成。

另一方面,在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配置具有预定厚度的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衣物,因此,即使所述按压主体62进行按压,通过反作用所述按压主体62也可能向所述支撑主体61的相反方向旋转。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结合钩613,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61,以固定所述按压主体;以及钩结合部623,设置在所述按压主体,并固定到所述结合钩。

作为一例,所述钩结合部623可以包括从所述按压板622的外围面凸出而设置的钩凸起623,所述结合钩613可以设置为钩形状,以紧固于所述钩凸起623。

另外,与图中所示不同,所述结合钩613也可以设置成插入并紧固于所述钩结合部623,并且,只要可以使所述支撑主体61与所述按压主体62结合并保持所述按压主体62按压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支撑主体61,其可以以任何形状和结构设置。

图12示出了所述衣物p设置为一件下装,但是,这仅是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设置复数件衣物。换言之,在设置了复数件所述衣物的情况下,任意一件衣物可以配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而另一件衣物可以配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所述支撑主体61之间。另外,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这种熨烫分隔部,使得衣物可以分别配置在其中。

由此,在按压主体62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的情况下,所述按压主体62可以借助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按压所述任意一件衣物,并且,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以借助所述支撑主体61按压所述另一件衣物。

因此,可以用一个熨烫按压部60按压所有复数件衣物,从而去除褶皱或形成褶线(crease)。

此外,当所述衣物设置为上装等时,其可以套到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外周面而固定成容纳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使得所述衣物的一面和另一面同时被所述按压主体62和所述支撑主体61按压。

另一方面,如果熨烫分隔部63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则从所述机械室20供应到它们之间的水分或热风可能难以供应到衣物。因此,所述熨烫按压部60可能需要可以向所述衣物p供应热量或蒸汽的单独的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支撑主体61可以包括结合部311,其可以使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拆卸地结合。所述结合部311可以以钩形式设置,使得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插入于其,并且还可以设置成同时与设置于所述按压主体62的紧固部结合。

图13示出了可以单独向所述熨烫按压部60供应热量或蒸汽的结构。参照图13,本发明的熨烫分隔部63还可以包括加热部64,其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并且设置成将热量供应到所述衣物。

所述加热部64可以设置成通过向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与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按压的衣物供应热能来有效地去除褶皱,或者有效地形成褶线(crease)。

述加热部64可以包括:加热主体640,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任意一面,并且暴露于外部;以及热丝6320,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和所述加热主体640中的任意一个,并且设置成对所述加热主体640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主体640可以由导体或金属材料制成,以能够良好地传递热量,所述热丝6320可以设置成通过电能等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所述加热主体640。

所述加热主体640可以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可拆卸地结合,以形成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暴露面。即,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中的靠近所述门组件100的内侧面的面结合的加热主体是第1-1加热主体6411,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另一面的加热主体是第二加热主体6412。

当然,如果所述加热主体和所述固定主体由相同材料制成,则所述加热主体640可以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设置为一体。

所述热丝6320可以设置成附着于所述加热主体640的背面,但是,将其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更有利于安全性。换言之,所述热丝6320可以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设置成与所述加热主体640隔开预定距离,以间接地对所述加热主体640进行加热。

所述热丝6320可以设置成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箱体10或机械室20接受电能,并且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或所述第二连接铰链82与所述熨烫按压部60外部连接。所述热丝6320沿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往复复数次而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以将热量均匀地供应到所述加热主体640的一个面。

另一方面,所述加热部64可以包括:供应流路6310,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和所述加热主体640中的任意一个,以供应蒸汽;以及多个排出孔643,设置成贯通所述加热主体640而将所述蒸汽排出到所述衣物。

所述供应流路6310可以设置成向其供应水,所供应的水被所述热丝6320加热而以蒸汽经由所述排出孔643排出,或者可以设置成直接向其供应所述蒸汽或雾的流路。

所述供应流路6310可以沿着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隔开预定距离而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排出孔643可以沿着所述供应流路6310的延伸方向设置。由此,可以通过所述排出孔643将蒸汽均匀地供应到衣物p。

所述加热部64可以仅包括所述供应流路6310和所述热丝6320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可以均包括所述供应流路6310和所述热丝6320。

另一方面,在所述加热部64均设置有所述供应流路6310和热丝6320的情况下,所述热丝6320可以设置在所述供应流路6310的外围,以不与所述供应流路6310产生干涉。另外,所述热丝6320可以沿着所述供应流路6310的外围设置。

另一方面,所述熨烫分隔部6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室11或所述门组件100,因此,可以限制向所述供应流路6310供应蒸汽的流路的设置区域。

所述供应流路6310可以包括:主流路6312,插入到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或者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表面;分支流路6313,从所述主流路6312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分支为多个而设置;以及喷射流路6314,从所述分支流路6313沿相同方向延伸以供应蒸汽。

此时,蒸汽的密度低,因此所述多个喷射流路6314优选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以使蒸汽容易移动,并且优选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而设置,以将蒸汽喷射到更大的面积。

由此,当仅向所述主流路6312供应蒸汽、水分或水时,可以沿着所述喷射流路6314分配,并且可以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均匀地喷射蒸汽。

所述供应流路6310还可以包括连通流路6311,设置成与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外部的副蒸汽供应部85连通,以将水或蒸汽传递到所述主流路6312。

另一方面,所述热丝6320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和第二连接铰链82中的任意一个连通,所述主流路6311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和第二连接铰链82中的另一个连通,从而它们不会彼此重叠。

为此,在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和所述第二连接铰链82可以设置有通路部811、821,所述热丝或所述主流路6311可以穿过所述通路部811、821,或者可以与所述通路部811、821连通。

图14示出了设置有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以供应蒸汽的结构。

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可以设置在所述箱体、所述机械室20、所述门、所述按压部中用户容易接近的区域。

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可以设置在所述箱体、所述机械室20、所述门、所述按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能不与外部供水源连接,因此,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优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所述机械室20、所述门、所述按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另外,将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设置在最靠近所述供应流路6310的区域为有利的,因此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优选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并且,所述按压主体62是最先暴露于用户的区域,因此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优选设置在所述按压主体62。

在副蒸汽供应部85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按压主体62的情况下,所述按压主体62还可以包括连接流路6221,设置成使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与连接铰链80连通。

所述连接流路6221可以设置为管状,其可以排出从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供应的水分或蒸汽,并且可以设置成插入到所述按压主体62。

由此,所述连接流路6221和所述连通流路6311设置成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铰链82彼此连通,从而可以将在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产生的水分或蒸汽完全排出到所述排出孔643。

另一方面,所述供应流路6310可以设置成插入到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以包括设置成与所述加热部64的排出孔643连通的多个贯通孔。

由此,所述供应流路6310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内部而不是分别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由此可以减小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厚度。另外,具有可以通过一个供应流路6310来将蒸汽供应到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的两个面的优点。

图15示出了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的一个实施例。如上所述,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按压主体62。

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可以包括:副水箱85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容纳水;副加热器854,通过对所述副水箱850的水进行加热来产生蒸汽;以及排出口852,使所述副水箱850与所述供应流路6310连通,以排出蒸汽。

所述副水箱850可以设置为具有预定体积的箱状,可以在其上部面设置有开放面,以容易接收水或便于清洗,并且还可以包括设置成开闭所述开放面的盖853。

另外,所述副水箱850可以在一侧设置用于插入并固定所述副加热器854的加热器插入口811,所述副加热器854可以设置成固定到所述加热器插入口811,以通过对容纳在所述副水箱850中的水进行加热来形成蒸汽。

所述排出口852可以设置在所述副水箱850的一侧上部,以完全排出密度相对低的蒸汽,或者可以设置成与所述连接流路6221连通。

所述按压主体62还可以包括设置成容纳所述副水箱850的容纳部623。另外,当所述副水箱850安装到所述容纳部623时,所述副水箱850的暴露面和所述按压主体62的一面可以彼此平行地设置。

由此,如果将水供应到所述副水箱850,则可以通过所述加热部64将蒸汽供应到所述衣物p。

另一方面,与图中所示不同,所述加热部64可以设置成与所述机械室20或副水箱850连通,以直接接收热风或水分,并朝向所述按压主体62和所述支撑主体61排出热风或水分。

换言之,所述加热部64可以设置为排出孔643,其与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设置为一体,以排出所述热风和水分。

在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和所述第二连接铰链82可以设置有与所述机械室20连通的流路,并且在所述熨烫分隔主体631可以设置有供应流路,其与所述流路连通,从而可以将热风或水分供应到所述加热部64。

在所述加热部64与所述机械室20连通的情况下,当从所述机械室20将热风或水分供应到所述容纳空间14时,可以一起供应到所述加热部64。

另一方面,与此不同,也可以设置成从所述机械室20的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熨烫分隔部63连通,以供应蒸汽。

即,如图8或图10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41可以设置成与单独的蒸汽供应流路连接,该单独的蒸汽供应流路设置成通过连接铰链80与所述熨烫分隔部63连通,并且,所述蒸汽供应管417可以设置成分支而通过设置在连接铰链80的通路部811与所述熨烫分隔部63连通。

由此,在所述蒸汽发生器41产生的蒸汽可以直接传递到所述熨烫分隔部63,从而供应到所述衣物p。此时,可以省略所述热丝6320和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

图16示出了将衣物固定到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悬挂部的结构。

图16(a)示出了衣物与所述熨烫按压部60分离的情形,并且图16(b)示出了衣物固定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情形。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悬挂部90,设置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悬挂或固定所述衣物。所述悬挂部90的位置可以通过所述支撑主体61、所述按压主体62以及所述熨烫分隔部63来表示。即,所述悬挂部90的位置可以表示为位于所述支撑主体61、所述按压主体62以及所述熨烫分隔部63中的一个的上部或下部。

所述悬挂部90可以包括:悬挂主体911、921,设置在所述按压部的上部和下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以支撑衣物;以及固定主体912、922,与所述悬挂主体结合,以将所述衣物固定到悬挂主体。

所述悬挂主体911、921可以将衣物固定为紧绷的状态,由此,当衣物被所述按压部90加压时,可以防止衣物起皱或改变位置。

此时,在所述分隔部93旋转的状态下,如果所述悬挂部90被固定,则衣物可能损坏。因此,所述悬挂主体911、921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分隔部93相对应地旋转。

另外,所述固定主体912、922可以设置成与所述悬挂主体911、921可旋转地结合,使得所述衣物插入到所述固定主体912、922和所述悬挂主体911、921而固定。

所述悬挂主体911、921可以通过钩结合与所述固定主体912、922结合,以防止所述衣物p随意地脱离。例如,在所述悬挂主体911、921可以设置有悬挂部钩结合部9112,所述固定主体912、922可以设置有与所述结合钩结合的悬挂部结合钩9122。

另一方面,所述悬挂部90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上部,以固定所述衣物p,从而所述衣物p可以在自重的作用下紧绷。

然而,当所述熨烫按压部60按压所述衣物p的负荷相对较大,或者所述熨烫按压部60从所述衣物p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按压时,所述衣物p的位置可能改变,或者可能起皱。

因此,所述悬挂部90可以均设置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上部和下部,以向所述衣物p提供充分的张力,从而能够防止所述衣物p起皱或改变位置。

参照图16(a),所述悬挂部90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上部的第一悬挂部91;以及设置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下部的第二悬挂部92。

所述第一悬挂部91和所述第二悬挂部92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熨烫分隔部63相对应而一起旋转。

所述第一悬挂部91可以包括:第一悬挂主体91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的上部;以及第一固定主体912,与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2可旋转地结合,以固定衣物。

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可以设置成其长度比宽度长的板状,所述第一固定主体912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可旋转地结合,并且其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可拆卸的结合。

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还可以包括容纳槽9111,其一面弯曲而设置,以容纳所述衣物。因此,能够防止所述衣物被过度加压。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悬挂部92可以包括:第二悬挂主体92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的下部;以及第二固定主体922,与所述第二悬挂主体可旋转地结合,以固定衣物。

所述第二悬挂主体921可以包括使所述衣物的所述第一部分p插入并穿过的第一贯通狭缝9214,所述第二固定主体922可以包括使所述衣物的第二部分插入并穿过的第二贯通狭缝9223。

由此,所述衣物的第一部分p1可以插入所述第一贯通狭缝而所述第二部分p2可以插入所述第二贯通狭缝,从而被分隔并引导到所述分隔部93的两个面。

因此,参照图16(b),所述衣物p的第一部分p1可以插入所述第二贯通狭缝9223而被引导到所述熨烫分隔部63的一面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并且,所述衣物p的第二部分p2可以插入所述第一贯通狭缝9214而被引导到所述熨烫分隔部63的另一面和所述支撑主体61之间。

另外,所述衣物的第一部分p1和所述第二部分p2可以在所述熨烫按压部60的上部彼此重叠,并且可以插入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和所述第一固定主体912而被固定。

此时,所述衣物的第一部分p1和所述第二部分p2可以在被拉紧的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和所述第一固定主体912而固定。

与图中所示不同,所述第一悬挂部91也可以设置有贯通狭缝,并且在所述第二悬挂部92也可以设置有容纳槽。由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衣物p的悬挂方向。

图17示出了将衣物p悬挂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0的过程。

参照图17(a),所述第一固定主体921和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可以设置成彼此分离,并且所述第二固定主体922和所述第二悬挂主体921也可以以彼此分离的状态设置。另外,所述按压主体62、所述支撑主体61以及所述熨烫分隔部63也可以彼此分离。

参照图17(b),将所述衣物p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插入设置在所述第二悬挂主体921和所述第二固定主体921的贯通狭缝,从而将所述第一部分p1配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所述按压主体62之间,将所述第二部分p2配置在所述熨烫分隔部63和所述支撑主体61之间。

然后,使所述衣物p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的自由端彼此重叠并拉紧之后,所述衣物p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以紧绷的状态固定到所述第一悬挂主体911和所述第二固定主体921。

参照图17(c),将所述第一悬挂部91、所述第二悬挂部92以及所述熨烫分隔部63朝向所述支撑主体61旋转。此时,将所述支撑主体61和所述熨烫分隔部63结合,以防止彼此分离。

参照图17(d),将所述按压主体62旋转到所述支撑主体61,以按压所述熨烫分隔部63。然后,通过将所述按压主体62和所述支撑主体61结合来防止它们随意地分离。

由此,所述衣物p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均被按压。此时,当从所述加热部64供应热量和蒸汽时,所述衣物p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的褶皱被去除,并且形成褶线(crease)。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门组件100包括所述第一面板110、所述第二面板130以及它们之间的所述分隔板160。另外,在所述第一面板110和所述分隔板160之间以及所述分隔板160和所述第二面板13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

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面111的所述第一基板114、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所述分隔部160、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以及所述第二基板134的一侧通过连接铰链80彼此可旋转地结合。即,所述连接铰链8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4,也可以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基板114的所述第一面板110的内侧面111设置。

另外,所述连接铰链8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铰链81,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部,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所述分隔部160、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以及所述第二基板134;以及第二连接铰链8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铰链81的下部,以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所述分隔部160、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以及所述第二基板134。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基板134固定在所述第二面板130,当所述第二面板旋转时,可以使其与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5302和所述分隔部相对应地结合。在该情况下,仅在连接铰链80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基板114、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所述分隔部160、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

在该情况下,为了供应蒸汽,如图14示出了设置有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而可以供应蒸汽的结构。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优选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0、所述机械室20、所述门组件10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即,如图14所示,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134,以通过所述连通流路将蒸汽供应到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所述热丝也可以沿着所述供应流路的外围设置,以避免与用于向各个熨烫分隔部供应蒸汽的供应流路发生干涉。另外,所述熨烫按压部可以包括:连接铰链,使所述熨烫分隔部和所述支撑主体可旋转地结合;以及通路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铰链,以使所述热丝或所述供应流路穿过。

另一方面,与此不同,也可以设置成从所述机械室20的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熨烫分隔部63连通,以供应蒸汽。

即,如图8或图10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41可以设置成与单独的蒸汽供应流路连接,该单独的蒸汽供应流路设置成经过所述箱体铰链部174和所述组件铰链部176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的连接铰链80连通,并且,所述蒸汽供应管417可以设置成分支而通过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的连接铰链80的通路部811来连通。

由此,在所述蒸汽发生器41产生的蒸汽可以直接被传递到所述熨烫分隔部63,然后被供应到所述衣物p。此时,可以省略所述热丝6320和所述副蒸汽供应部85。

在悬挂部的情况下,为了分别悬挂和固定放置到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的衣物,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的上部的第1-1悬挂主体91101和第1-1固定主体91201;设置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的上部的第1-2悬挂主体91202和第1-2固定主体91202;设置在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的下部的第2-1悬挂主体92101和第2-1固定主体922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的下部的第2-2悬挂主体92102和第2-2固定主体92202。这些仅是为了分别悬挂到所述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所述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的衣物而单独设置的,以下的说明与参照图16和图17的说明相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省略。

参照图19,根据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可以是第二面板130朝向第一面板110的外侧方向开放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0包括:与箱体10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面板110;与所述第一面板110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面板130;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10和所述第二面板130之间并按压配置在两侧的衣物的分隔板160。另外,在所述第一面板110和所述分隔板160之间以及所述分隔板160和所述第二面板13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熨烫分隔部6301和第二熨烫分隔部6302。

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板110开闭箱体10的开放的正面。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130配置在第一面板110的前方f。

在门组件100关闭箱体10的状态下,可以仅通过开闭第二面板130来使用本实施例的门组件100。因此,即使在第一衣物处理室11正在处理衣物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第二衣物处理室12并通过按压裤子等的衣物来进行处理。以下的说明与参照图9和图18的说明相同,因此将省略。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并且不应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来单独理解这些变形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