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褥烘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9230发布日期:2020-07-07 14:4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褥烘干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被褥烘干器的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被褥烘干器。



背景技术:

平时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比较潮湿的时期,尤其是南方地区,被褥也总是感觉潮潮的,而被褥这样潮湿的环境也更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真菌,对人体皮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晒被子的办法解决潮湿的问题,但是据研究表明阳光直射的温度是很难杀死被褥上的螨虫和真菌的,因为温度不够高,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对被褥进行加热并除螨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故而有了被褥烘干器,但是目前的被褥烘干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目前的烘干器放置在床体外部,以吸收外部的冷风,然后通过烘干器内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后,利用烘干器上的送风扇将暖风送入床上平铺的床垫内部,并通过人体自身去感应被子内部的温度来进行关闭烘干器,同时由于除螨的温度要求在45-60度之间,而这样的温度感应人体无法很精准的获取得到,因此导致对被子内部的除螨效果较差,2、由于烘干器位于床体外部,因此为了控制高压损的床垫整体的温度,产品需要搭载较大体积的风扇,最终导致整体体积庞大,且不方便携带;3、由于温度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将外界常温的空气加热至60℃并出风(由于进风在外部,因此出风温度需要高于最终所要预设的45度要求才能够快速的将被子内部的温度进行升温的过程),如此就拉长了ptc加热器的工作时间,所消耗的电力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巧、除螨效果好、自动检测温度、能够放入被子内对被子进行自动烘干、除螨,实现内部循环送风节约能源的一种被褥烘干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被褥烘干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能够放置于被子内部,所述箱体包括相互配合的进风罩和底座,在进风罩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在进风罩上表面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以进风罩的圆周侧壁进行分布的第二进风口,在底座内设有加热单元、风扇以及与加热单元、风扇电连接的控制器,在底座的底部设有出风口,在底座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表面与底座之间存在出风空隙,在第一进风口的下方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出风口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实现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温度大于设定的进风口温度或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大于设定的出风口温度时立即切断加热的过程。

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底座内设有加热器安装支架,所述加热单元插接在加热器安装支架内,所述加热单元包括ptc加热器以及两个当温度过热时进行切断电源的安全保护装置。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加热器安装支架位于一个风扇支架的上方,所述风扇支架的下方固定有所述风扇,所述风扇与ptc加热器之间存在间距。

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底座的上方连接有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中心为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设有位于第一进风口正下方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下方圆周分布有一个以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与第一通孔内壁的第二延伸台下表面配合,在第一通孔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槽,在进风罩内设有与卡槽旋接的连接扣。

为了方便固定,所述底座内的四周均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第一安装柱,在风扇支架的四周设有与第一安装柱配合的限位支架,在限位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安装罩下表面四周设有能够插入到限位支架内的第二安装柱,在第二安装柱内设有与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一安装柱上的内螺纹对齐的第二安装通孔,在第二安装柱上的内螺纹处螺纹连接有螺栓。

为了保证在加热过程中构成两条风道,以保证出风温度即为进风后经风扇搅拌混合后的空气温度,纵使ptc加热器的开启时间增加,也不会导致出风温度过高的问题产生,最终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加热器安装支架的通孔内侧环形分布有一块以上的第一隔板,在每一块第一隔板上均设有一个第一缺口,所有第一缺口组合后用于架设ptc加热器,所述的ptc加热器上设有布满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所有通气孔配合构成加热流道,相邻两块第一隔板之间的空隙作为非加热通道。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被褥烘干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产品能够放置于被褥内部,因此整个体积小巧,且操作简单方便;

2、将产品放置于被褥内部时,使得被子与褥子之间形成一个隆起的空间,通过循环利用空间内的气流达到温暖、烘干的目的,而且实现从被褥内部进风,使得被褥内部的气流得以循环,无须反复加热室内常温空气,实现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需要消耗的电力,简单讲本结构由于通过空气在被褥内部空间的循环,使得暖风可以轻易抵达发生间隙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暖被的效率,且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使用时所消耗的电力;

3、采用内置式的使用方法,将产品进风口与出风口都设置在被褥内部,通过循环使用被褥内部的温暖空气,以减少了满足60℃的出风温度所需要的额外热量,以此实现节能效果;因为在内部使用时随着被褥内部温度的上升,进风口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意味着维持60℃出风风温度所需要额外获取的热量降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被褥烘干器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被褥烘干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底座的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进风罩的仰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底座内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安装罩的仰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加热器安装支架在安装加热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风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风扇支架在安装风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中在去除加热器安装支架以及加热单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三块防火罩打开时其中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三块防火罩打开时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中加热器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加热器安装支架在安装加热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风罩1、底座2、第一进风口3、第二进风口4、加热单元5、风扇6、控制电源7、控制器8、操作面板9、安装槽10、安装支架11、出风空隙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出风口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加热器安装支架17、ptc加热器16、风扇支架18、安装罩19、第一通孔23、隔离罩20、卡扣21、卡槽22、第一通孔23、第一安装柱24、限位支架25、第一安装孔26、第二安装柱27、第二安装通孔28、螺栓29、防火罩30、第三安装柱31、第三限位孔32、开关按钮33、烘被设定时间按钮34、微风控制按钮35、除螨控制按钮36、烘被按钮37、温度保险丝38、自动复位恒温器39、接电线40、第二延伸台41、连接扣42、第一隔板43、第一缺口44、通气孔45、非加热通道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褥烘干器,所述箱体包括相互配合的进风罩1和底座2,在进风罩1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在进风罩1上表面的第一进风口3以及以进风罩1的圆周侧壁进行分布的第二进风口4,在底座2内设有加热单元5、风扇6以及与加热单元5、风扇6电连接的控制器8,在底座2的底部设有出风口14,在底座2上设有安装支架11,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上表面与底座2之间存在出风空隙12,在第一进风口3的下方设有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3,在出风口14上设有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5,实现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3温度大于设定的进风口温度或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5温度大于设定的出风口14温度时立即切断加热的过程。

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底座2内设有加热器安装支架17,所述加热单元5插接在加热器安装支架17内,所述加热单元5包括ptc加热器16以及两个当温度过热时进行切断电源的安全保护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自动复位恒温器39以及温度保险丝38,所述ptc加热器16、自动复位恒温器39以及温度保险丝38依次串联后与控制器8电连接,通过本结构设计实现利用自动复位恒温器39检测ptc加热器16周围的温度情况,一旦发现温度过高时通过启动自动复位恒温器39实现对ptc加热器16进行切换加热的作用,一旦温度符合要求后,能够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而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自动复位恒温器39是能够购买获得的产品,属于一种常规技术,故此不做具体描述,另外所述的温度保险丝38也能够起到对整个电路的保护作用。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加热器安装支架17位于一个风扇支架18的上方,所述风扇支架18的下方固定有所述风扇6,所述风扇6与ptc加热器16之间存在间距,由于风扇6与ptc加热器16之间存在间距,依次实现部分温度会在风扇6与ptc加热器16之间的间隙内,以实现对产品自动加热的功能,而实现用户将本产品作为取暖器使用。

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底座2的上方连接有安装罩19,所述安装罩19的中心为第一通孔23,在第一通孔23内设有位于第一进风口3正下方的隔离罩20,所述隔离罩20的下方圆周分布有一个以上的卡扣21,所述卡扣21与第一通孔23内壁的第二延伸台41下表面配合,在第一通孔23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槽22,在进风罩1内设有与卡槽22旋接的连接扣42,通过设置隔离罩2,且将隔离罩2安装到安装罩19上,实现ptc加热器16与进风罩1存在间距,最终避免由于进风罩1温度过高而不容易靠近的问题,且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安装时,先将隔离罩2从下往上穿过第一通孔23后,利用卡扣21与第二延伸台41下表面扣合实现固定,然后将进风罩1旋转连接到安装罩19外,利用卡槽22与连接扣42配合实现固定的作用。

为了方便固定,所述底座2内的四周均设有一个带内螺纹的第一安装柱24,在风扇支架18的四周设有与第一安装柱24配合的限位支架25,在限位支架25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6,在安装罩19下表面四周设有能够插入到限位支架25内的第二安装柱27,在第二安装柱27内设有与第一安装孔26以及第一安装柱24上的的内螺纹对齐的第二安装通孔28,在第二安装柱27上的内螺纹处螺纹连接有螺栓29,安装时,首先将风扇支架18的四周的限位支架25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安装柱24内,然后将上方安装罩19四周的第二安装柱27插入到对应的限位支架25内,然后通过4个螺栓29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二安装通孔28、第一安装孔26后与第一安装柱24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实现将安装罩19、风扇支架18以及底座2三者进行固定的作用,另外在安装安装罩19之前,需要将隔离罩20先安装到安装罩19上。

为了提高隔离效果,同时当元器件内部着火时,能够起到隔离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风扇支架18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的防火罩30,所述控制电源7以及控制器8均位于一个防火罩30内,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3个防火罩30,在其中两个防火罩30内分别放有一个所述的控制电源7以及控制器8,另一个作为备用空腔使用,方便后期放置其他设备,通过设置防火罩30能够实现当内部的控制电源7以及控制器8自身着火时,利用防火罩30对其进行隔离,避免火势蔓延到外部而导致被褥也起火的问题,最终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个设备结构更加简单,在安装支架11的上表面环形分布有一个以上并向上垂直延伸的第三安装柱31,在底座2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安装柱31配合的第三限位孔32,所述第三安装柱31与第三限位孔32配合后部分露出第三限位孔32,为了提高360度出风效果,在安装支架11上表面环形分布多个第三安装柱31,且第三安装柱31能够插入到底座2的第三限位孔32内,以实现与底座2之间存在间隙,且该间隙为360的分布构成出风间隙,然后利用底座2中心的出风口14实现360度出风的功能,最终提高出风效率,同时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操作面板9包括开关按钮33、烘被设定时间按钮34、微风控制按钮35、除螨控制按钮36和烘被按钮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按钮33是能够实现本发明工作或关闭的一个启动按钮,而本实施例中的烘被设定时间按钮34包含有30分钟的烘被时间、60分钟的烘被时间以及90分钟的烘被时间的选择按钮,而烘被过程中的烘被温度设定以及达到时间后的关闭过程均是通过控制器8的程序控制的,而这样的程序控制过程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取本技术方案后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的过程,属于一种常规技术,故此不做具体描述;所述除螨控制按钮36是起到除螨功能的启动开关,一旦按下除螨控制按钮36时,由于对于螨虫来说,能够杀死螨虫的最佳温度需要达到45~65℃后,可有效杀灭螨虫,提供健康、安心的睡眠,因此在控制过程中,本实施例的控制器8需要预先设置除螨温度值,例如50°,然后启动除螨控制按钮36时,启动ptc加热器16加热,并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5获取实时温度,最终控制内部的温度在预设温度50度左右,来实现对被子内部除螨的功能;然后停止ptc加热器16加热,而至于控制器8如何预设温度以及停止的控制过程以及程序的编辑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故此不做具体描述;微风控制按钮35是能够根据需要调节送风的强度,因此微风控制按钮35可以选用多挡开关,例如风量可调至强/弱2档,实现不同大小空间下的自由选择,而置于控制风量的方法属于常规技术,烘被按钮37启动后能够将被褥温度可升高至40℃,然后由控制控制器8控制ptc加热器16加热的过程。

本发明在工作时不同于以往技术,通过将产品放入被子与褥子之间,可以利用被褥内部空间存在的空气作为进风来源,并直接出风作用于被褥内部,保证产品小型化的同时做到了被褥内部温度的直接控制以及送风的循环过程,由于使用时,将本发明放入到被褥内,将被褥内部抬起,并设置了双进风通道,此时进风罩1上表面的第一进风口3与被褥内壁贴合,利用被子的透气性从外部获取必要的空气,实现能够透过被子可直接从室内空间获取空气,而省去了冗杂的喷管,以此作为从被褥外部进风的进风通道,最终扩大了暖风的作用范围,而进风罩1的圆周侧壁分布有一个以上的第二进风口4,由于进风罩1上表面将被子顶起,因此此时将被子内部构成一个空间,此时利用第二进风口4吸取被子内部的冷空气,然后进入底座2内部,利用底座2上方的ptc加热器16对冷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底部的风扇6下方的出风口14吹出暖风后,由于所述安装支架11的上表面与底座2之间存在的出风空隙12构成一个360度吹出暖风的状态,以实现了被褥内部进行加热的功能,因此本发明通过利用对被褥内进行上部进风,下部出风的内部空间气流的循环的作用,既节省电力又保证了被褥内部的大范围的升温功能,并通过控制器8控制ptc加热器16的加热时间,实现将被褥内部温度提高至45度左右,最终保证能够温暖被褥内的手脚及身体,以此创造一个有助于促进睡眠的体温环境的问题,同时在人差不多要入睡的时候通过开启本发明让ptc加热器16工作,并通过将获取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的实时温度检测,以此来实现控制将被褥内的温度稳定在33度后,停止ptc加热器16,而这样的温度能够有助于辅助入眠,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控制器8还能够通过实时获取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的实时温度,然后将产品附近的温度先加热至45℃左右,然后在人体睡眠过程中启动睡眠按钮,使其稳定在33℃,以提供舒适睡眠。

实施例2:

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褥烘干器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保证在加热过程中构成两条风道,以保证出风温度即为进风后经风扇搅拌混合后的空气温度,纵使ptc加热器的开启时间增加,也不会导致出风温度过高的问题产生,最终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加热器安装支架17的通孔内侧环形分布有一块以上的第一隔板43,在每一块第一隔板43上均设有一个第一缺口44,所有第一缺口44组合后用于架设ptc加热器16,所述的ptc加热器16上设有布满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45,所有通气孔45配合构成加热流道,相邻两块第一隔板43之间的空隙作为非加热通道46。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产品能够放置于被褥内部,因此整个体积小巧,且操作简单方便;

2、将产品放置于被褥内部时,使得被子与褥子之间形成一个隆起的空间,通过循环利用空间内的气流达到温暖、烘干的目的,而且实现从被褥内部进风,使得被褥内部的气流得以循环,无须反复加热室内常温空气,实现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需要消耗的电力,简单讲本结构由于通过空气在被褥内部空间的循环,使得暖风可以轻易抵达发生间隙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暖被的效率,且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使用时所消耗的电力,但是距离产品较远处不易产生间隙的地方温度难以上升;

3、采用内置式的使用方法,将产品进风口与出风口都设置在被褥内部,通过循环使用被褥内部的温暖空气,以减少了满足60℃的出风温度所需要的额外热量,以此实现节能效果;因为在内部使用时随着被褥内部温度的上升,进风口的温度也随之升高,意味着维持60℃出风风温度所需要额外获取的热量降低了;

4、另外由于产品具有一定高度,因此被子与褥子间的空隙,以产品为中心向四周全面延展,然后可以通过设置360度进风及360度出风额构造,使得各个方向的空气循环都能达到一个高效率吸收以及出风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以产品为参照,空气的流动通道呈纵向分布,若ptc在风扇停止运行的状态下开启的话,ptc周围经过加热后的空气自然而然会向上移动,如此就能够温暖产品的上半部分,且进风口附近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3作为安全保护装置,可以对产品上半部分的温度作出调节,一旦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器8控制ptc加热器16停止加热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在出风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5作为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对出风口温度的调节控制,当出风口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8控制ptc加热器16停止加热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另外经360度出风口吹出的少量风既能温暖产品周边亦能使产品自身获取温度的提升,实现产品自身发热的功能。

由于将产品放入被褥内部使用时,很多情况下无法直接观察到产品的操作显示部,将产品取出或是放入被褥内部时会误触碰到操作按键,导致产品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或是产品运行停止等状况的发生,因为为了防止误操作的发生,不论在何种运行模式下控制器8均自带有自动上锁功能,以此解决不经意间的触碰不会触发按键反应,而这样的功能的程序编辑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且常规技术故此不做具体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