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及洗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78391发布日期:2020-06-12 16:1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及洗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背景技术:

衣物在洗衣机内经洗涤、漂洗后大量吸水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脱水上转速之后,衣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水贴附在筒壁上,这部分水将衣物与筒壁之间的空气挤走,水脱走之后,衣物和筒壁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减小,衣物紧紧地贴附在筒壁上形成一定的真空,衣物和筒壁之间的负压和筒内的压力存在一定的压差,将衣物压在筒壁上。另外,再加上摩擦力的作用,衣物很难抖落。

目前,抖散技术方案多是通过改变滚筒的转动,利用惯性抖落衣物,但这种方式对电机的要求较高,且衣物很难抖落。这种利用惯性的方案对衣物终脱前的含湿量也有要求,如果衣物终脱前含湿量较高,且衣物为吸水性好、质地细密的材质时,衣物对筒壁的贴附力度极大,靠滚筒转动利用惯性无法取得较好的实际抖散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的筒壁上容易贴附衣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包括:内筒,用于盛放衣物;抖散风道,抖散风道的一端用于与内筒的外侧连通,抖散风道的另一端用于与内筒的腔体连通,以通过抖散风道将内筒内的空气引出至内筒的外侧。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抖散风道内,以在风机的作用下使内筒内的空气引出至内筒的外侧。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外壳,内筒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出气口,抖散风道的一端设置在外壳上并与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防水百叶,防水百叶安装在出气口处。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防虫网,防虫网安装在出气口处。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外筒,外筒套设在内筒的外侧;烘干风道,烘干风道的一端与外筒的腔体连通,烘干风道的另一端与抖散风道连通,以通过抖散风道使烘干风道与内筒连通。

进一步地,抖散风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第一风道段与内筒的腔体连通;烘干风道与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之间的连接处连接,第一风道段可选择地与第二风道段连通或与烘干风道连通。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风道切换开关,风道切换开关设置在烘干风道、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之间的连接处,以通过风道切换开关使第一风道段与第二风道段连通或与烘干风道连通。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第一通断控制阀,第一通断控制阀设置在烘干风道上,以控制烘干风道的通断;第二通断控制阀,第二通断控制阀设置在第二风道段上,以控制第二风道段的通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衣方法,该洗衣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洗衣机,该洗衣方法包括:打开抖散风道内的风机,以使内筒内的空气通过抖散风道引出至内筒的外侧;在风机运行第一预定时间后,控制内筒以第一预定转速转动第二预定时间,以使贴附在内筒的筒壁上的衣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内筒的筒壁脱离。

进一步地,在打开抖散风道内的风机之前,该洗衣方法还包括关闭洗衣机的排水管上的排水阀。

进一步地,在关闭洗衣机的排水管上的排水阀之前,该洗衣方法还包括控制洗衣机的进液管导通以向内筒内加入预定量的水。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洗衣机包括用于盛放衣物的内筒和抖散风道,通过使抖散风道的两端分别与用于盛放衣物的内筒的腔体和内筒的外侧连通,以使内筒内的空气经过抖散风道被引出至内筒的外侧,这就使得内筒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使内筒内部的压力大于或等于衣物和筒壁之间的压力,这样,内筒内的至少部分衣物会从筒壁上脱离,对于还未从筒壁上脱离的衣物,当其运动至内筒的最高位置处时,衣物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会从筒壁上脱离,从而实现将贴附在筒壁上的衣物从筒壁上剥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的筒壁上容易贴附衣物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一种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一种洗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洗衣机;

10、内筒;20、外筒;40、风机;

30、抖散风道;31、第一风道段;32、第二风道段;

50、外壳;51、出气口;

60、防水百叶;70、防虫网;80、烘干风道;90、风道切换开关;

210、排水管;220、排水阀;230、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100,请参考图1,洗衣机100包括用于盛放衣物的内筒10和抖散风道30,抖散风道30的一端用于与内筒10的外侧连通,抖散风道30的另一端用于与内筒10的腔体连通,以通过抖散风道30将内筒10内的空气引出至内筒10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洗衣机100中,通过设置抖散风道30,使抖散风道30的两端分别与用于盛放衣物的内筒10的腔体和内筒10的外侧连通,以使内筒10内的空气经过抖散风道30被引出至内筒10的外侧,这就使得内筒10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使内筒10内部的压力大于或等于衣物和筒壁之间的压力,这样,内筒10内的至少部分衣物会从筒壁上脱离,对于还未从筒壁上脱离的衣物,当其运动至内筒10的最高位置处时,衣物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会从筒壁上脱离,从而实现将贴附在筒壁上的衣物从筒壁上剥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的筒壁上容易贴附衣物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内筒10内部没有形成负压环境,即内筒10内部的压力小于衣物和筒壁之间的压力,即使衣物运动至内筒10的最高位置处,贴附在筒壁上的衣物也不容易从筒壁上脱离。

优选地,在使内筒10内部形成负压环境后,对于仍未从筒壁上脱离的衣物,在使其运动至内筒10的最高位置处的过程中,可以使内筒10较缓慢地转动,以避免产生惯性力。

为了实现将内筒10内的空气引出至内筒10的外侧,洗衣机100还包括风机40,风机40设置在抖散风道30内,以在风机40的作用下使内筒10内的空气引出至内筒10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洗衣机100还包括外壳50,内筒10设置在外壳50内,外壳50上设置有出气口51,抖散风道30的一端设置在外壳50上并与出气口51连通,以在风机40的作用下使内筒10内的空气经过出气口51引出至外壳50之外。

具体地,洗衣机100还包括防水百叶60,防水百叶60安装在出气口51处,以在保证能够将内筒10内的空气从出气口51正常排出的条件下,通过防水百叶60来防止雨水从抖散风道30进入内筒10内。

具体地,洗衣机100还包括防虫网70,防虫网70安装在出气口51处,以防止虫类等小型生物从抖散风道30进入内筒10内。可选地,防水百叶60设置在防虫网70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洗衣机100还包括外筒20和烘干风道80,外筒20套设在内筒10的外侧;烘干风道80的一端与外筒20的腔体连通,烘干风道80的另一端与抖散风道30连通,以通过抖散风道30使烘干风道80与内筒10连通。

具体地,抖散风道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风道段31和第二风道段32,第一风道段31与内筒10的腔体连通,第二风道段32与出气口51连通;烘干风道80与第一风道段31和第二风道段32之间的连接处连接,第一风道段31可选择地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或与烘干风道80连通,以使内筒10的腔体可选择地与出气口51连通或与烘干风道8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风道段31可选择地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或与烘干风道80连通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洗衣机100还包括风道切换开关90,风道切换开关90设置在烘干风道80、第一风道段31和第二风道段32之间的连接处,以通过风道切换开关90使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或与烘干风道80连通。

具体实施过程中,风道切换开关90具有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当风道切换开关90切换至其第一切换位置时,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此时,第一风道段31与烘干风道80不连通,即烘干风道80关闭;当风道切换开关90切换至其第二切换位置时,第一风道段31与烘干风道80连通,此时,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不连通,即抖散风道30关闭。

可选地,风道切换开关90为旋转开关,即通过旋转操作来使风道切换开关90在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之间切换。

洗衣机100还包括三通部件,该三通部件的第一开口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三通部件的第二开口与烘干风道80连通,三通部件的第三开口与第一风道段31连通;风道切换开关90安装在三通部件内。

具体地,当风道切换开关90切换至其第一切换位置时,三通部件的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均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口处于关闭状态,以使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当风道切换开关90切换至其第二切换位置时,三通部件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开口处于关闭状态,以使第一风道段31与烘干风道8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风道段31可选择地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或与烘干风道80连通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洗衣机100还包括第一通断控制阀和第二通断控制阀,第一通断控制阀设置在烘干风道80上,以控制烘干风道80的通断;第二通断控制阀设置在第二风道段32上,以控制第二风道段32的通断。

具体实施过程中,打开第一通断控制阀,并关闭第二通断控制阀,以使烘干风道80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一风道段31与烘干风道80连通并导通,第二风道段32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二通断控制阀,并关闭第一通断控制阀,以使第二风道段3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并导通,烘干风道80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地,风机40设置在第一风道段31内,当运行烘干流程时,第一风道段31与烘干风道80连通,在风机40的作用下,可以使外筒20腔体内的气体经过烘干风道80和第一风道段31流动至内筒10的腔体,以对内筒10的腔体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即此时风机40作为烘干风机使用。当进行抖散程序时,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在风机40的作用下,可以将内筒10的腔体内的气体经过第一风道段31和第二风道段32引出,以使内筒10的腔体内形成负压环境,即此时风机40作为抖散风机使用;可见,本洗衣机100仅需设置一台风机,这台风机既可以用作抖散风机,又可以用作烘干风机,进而简化洗衣机100的结构部件,节省设备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40在烘干流程和抖散程序时的运转方向相反。例如,在烘干流程时,风机40顺时针转动;在抖散程序时,风机40逆时针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洗衣机100还包括排水管210,排水管210与外筒20连接,以使外筒20的腔体与排水管210的管腔连通,进而使外筒20的腔体内的水经过排水管210排出。

具体地,排水管210上设置有排水阀220,以通过排水阀220来控制排水管210的导通状态。打开排水阀220,则排水管210为导通状态,污水能够从排水管210的出水口排出;关闭排水阀220,则排水管210为非导通状态,即污水不能够从排水管210的出水口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洗衣机100还包括进液管230,进液管230与外筒20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运行烘干流程,将风道切换开关90切换至其第二切换位置或者打开第一通断控制阀并关闭第二通断控制阀,以开启烘干风道80,即使第一风道段31与烘干风道80连通并导通。

在运行完烘干流程后,再进行抖散程序,将风道切换开关90切换至其第一切换位置或者打开第二通断控制阀并关闭第一通断控制阀,以开启抖散风道30,关闭烘干风道80,即使第一风道段31与第二风道段32连通并导通;并且,关闭排水阀220,并使进液管230内通入适量的水,以液封住进液管230,这样,内筒10除了抖散风道30外没有其它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道;运行风机40,以通过风机40将内筒10内的空气抽出,抽出的空气经过抖散风道30从出气口51排出,进而使内筒10内部形成负压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风道的另一种设置形式为:烘干风道的一端与外筒20的腔体连通,烘干风道的另一端与内筒10的腔体连通。即烘干风道与抖散风道为两个独立的风道,烘干风道上设置有控制烘干风道的通断状态的第一通断控制阀,抖散风道上设置有控制抖散风道的通断状态的第二通断控制阀,在运行烘干流程时,打开第一通断控制阀并关闭第二通断控制阀,以打开烘干风道并关闭抖散风道;在进行抖散程序时,打开第二通断控制阀并关闭第一通断控制阀,以打开抖散风道并关闭烘干风道。

具体地,洗衣机100还包括烘干风机,烘干风机设置在烘干风道内,以使外筒20腔体内的气体经过烘干风道流动至内筒10的腔体,以对内筒10的腔体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方法,该洗衣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洗衣机100,如图2所示,该洗衣方法包括:打开抖散风道内的风机,以使内筒内的空气通过抖散风道引出至内筒的外侧;在风机运行第一预定时间后,控制内筒以第一预定转速转动第二预定时间,以使贴附在内筒的筒壁上的衣物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与内筒的筒壁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风机运行第一预定时间”,即是指在风机运行第一预定时间后,能够使内筒内部形成负压环境,且内筒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衣物和筒壁之间的压力;上述“控制内筒以第一预定转速转动第二预定时间”,即是指在内筒转动第二预定时间后,未从筒壁上脱落的衣物运动至内筒的最高位置处,其中,第一预定转速为较小的转动速度,以避免内筒产生惯性力。

具体地,在打开抖散风道内的风机之前,该洗衣方法还包括关闭洗衣机的排水管上的排水阀,以使排水管与外界大气为非连通状态。

具体地,在关闭洗衣机的排水管上的排水阀之前,该洗衣方法还包括控制洗衣机的进液管导通以向内筒内加入预定量的水;即通过进液管向内筒内加入预定量的水后,此时进液管内装满水,能够达到液封住进液管的效果,进而使进液管与外界大气为非连通状态。

通过上述关闭排水阀和向内筒内加入预定量的水,以使内筒除了抖散风道外没有其它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道。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洗衣机100中,洗衣机100包括用于盛放衣物的内筒10和抖散风道30,通过使抖散风道30的两端分别与用于盛放衣物的内筒10的腔体和内筒10的外侧连通,以使内筒10内的空气经过抖散风道30被引出至内筒10的外侧,这就使得内筒10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使内筒10内部的压力大于或等于衣物和筒壁之间的压力,这样,内筒10内的至少部分衣物会从筒壁上脱离,对于还未从筒壁上脱离的衣物,当其运动至内筒10的最高位置处时,衣物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会从筒壁上脱离,从而实现将贴附在筒壁上的衣物从筒壁上剥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的筒壁上容易贴附衣物的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