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用于衣物护理的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现有的衣物烘干装置,如烘干机、洗烘一体机,主要采用冷凝式循环烘干,其空气循环使用,存在异味大、温度高、冷凝用水量大等问题,并且循环温度高,对衣物造成损伤;为了减小烘干温度,保护衣物通常会采用直排方式烘干,从外界引入新风,烘干后直接排出,现有技术的直排方式多采用单一的新风入口,只有一个新风入口,这种方式常产生以下问题:一方面,在此新风入口出现堵塞等故障时,不能及时烘干;另一方面,只有一个入口,单一位置的空气质量难以保证,长期多次烘干,温度、异味无法得到控制;而且家庭使用烘干机的安装位置通常为靠墙或洗衣台下方(洗烘一体机),而单一的烘干机的新风入口设置在箱体下板或箱体后背板,由于空间所限,空气不流通,灰尘堆积,对烘干不利,所以需对现有烘干装置进行优化,以减少异味或异物、调节新风进入的温湿度,达到高效烘干。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包括:
6.构成衣物烘干装置的基本外部结构的箱体;
7.设置于箱体内的烘干筒,以容纳烘干衣物;
8.所述烘干筒上设置进风风道,以向烘干筒供入用于烘干的空气;
9.连通进风风道的新风风道,包括至少两处设置于箱体上的新风风道入口,箱体外空气由新风风道入口进入,送入进风风道;
10.所述烘干筒上设置排风风道,以将烘干筒内的湿热空气通过排风风道排出箱体。
11.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入口设置在箱体前板、上顶板或后背板上。
12.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入口为两处,箱体外空气可由两处新风风道入口进入,以向进风风道提供两处不同位置的箱体外空气。
13.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上设置可切换的风门以控制新风进入;所述风门具有关闭状态,关闭新风风道以停止新风供入;所述风门具有打开状态,打开新风风道以使得新风供入。
14.优选的,所述可切换的风门的打开状态包括由所述新风风道入口中至少一处供入外界空气,所述风门能够在打开状态间切换,以使得外界空气通过新风风道入口中至少一处进入新风风道,进入进风风道。
15.优选的,所述风门包括分别控制所述新风风道入口打开或关闭的风门,以分别控
制新风风道入口的新风的进入。
16.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上设置风机,以加快新风风道空气流通。
17.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上设置空气过滤装置,以净化外界进入新风风道的空气。
18.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新风风道入口处。
19.优选的,所述进风风道上设置加热器,以加热流入进风风道内的空气。
20.优选的,所述进风风道上设置进风风机,以加快进风风道的空气流通。
21.优选的,所述排风风道一端为设置在烘干筒上的排风入口,另一端为设置在箱体上的排风出口,烘干筒内的湿热空气能够由排风入口进入排风风道,并由排风出口排出箱体。
22.优选的,所述排风风道上设置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并传输信号控制所述风门的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外界空气的进入。
23.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以获取排风风道内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
24.优选的,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连通烘干筒并用于冷却进入该冷凝器的湿热空气;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连通进风风道并将冷凝后的空气通过进风风道供入烘干筒。
25.优选的,所述新风风道连接冷凝器,由外界进入新风风道的空气经过冷凝器后进入进风风道。
26.优选的,所述烘干筒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内筒用于容纳衣物,所述内筒与外筒连通,内筒内的烘干湿热空气可进入外筒;所述进风风道连通内筒,以向内筒供入用于烘干的空气;所述排风风道连通外筒,外筒内的湿热空气由排风风道排出;所述冷凝器连通外筒,以冷凝由外筒进入该冷凝器的湿热空气。
27.优选的,所述衣物烘干装置为烘干机或洗干一体机。
28.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其中,在对烘干筒的衣物烘干时,可使用多处新风风道入口从箱体外多处位置引入新风,进入新风风管再进入进风风管,最后进入内筒对衣物进行烘干,形成的湿热空气最终由排风风管排出箱体,所设置的多处新风风道入口,可防止新风引入的温湿度单一问题,或者新风入口堵塞导致烘干效率降低的问题,且通过风门的开闭调节,对新风进入进行调整,避免单一新风风道入口的长期运行导致的烘干效率降低;最终通过多处位置引入新风,提高烘干效率,降低烘干温度,以免对衣物造成损伤;且多处新风入口的可设置在前板或上顶板或后背板,有利于新风的调节,特别是两处新风风道入口,一处设置在前板或上顶板,一处设置在后背板,二者的温湿度的空气参数差别较大,有利于新风的可调;进一步的,可加入冷凝器,采用冷凝和/或直排的烘干方式,达到更加优化的烘干效果,实时根据烘干情况调整冷凝或直排方式的选择,缩短烘干时间,提高效率。
30.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箱体;11-后背板;12-前板;121-门盖;122-面板;13-上顶板;
36.2-内筒;3-外筒;4-冷凝器;
37.5-进风风道;51-进风风机;52-加热器;53-进风出口;
38.6-排风风道;61-排风进口;62-排风出口;63-传感器;
39.7-新风风道;70-主新风门;71-第一次新风道;711-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2-第一次新风道滤网;713-第一次新风机;72-第二次新风道;
40.8-排水管道;81-排水口;82-排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42.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构成衣物烘干装置的基本外部结构的箱体1;设置于箱体内的烘干筒,以容纳烘干衣物;烘干筒上设置排风风道6,以将烘干筒内的湿热空气通过排风风道6排出箱体1;烘干筒上设置进风风道5,以向烘干筒供入用于烘干的空气;连通进风风道5的新风风道7,以将箱体1外空气通过新风风道7送入进风风道5;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箱体1上的新风风道入口,箱体外空气由新风风道入口进入,送入进风风道新风风道7;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包括连通进风风道5的主新风道,至少两个连通主新风道和箱体1外部空间的次新风道,次新风道的新风风道入口(如所示的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和第二次新风道入口);通过在烘干机上设置新风风道入口,由外界供入新风进入进风风道以用于烘干,可防止新风引入的温湿度单一问题,或者新风入口堵塞导致烘干效率降低的问题,丰富新风从外界进入烘干体系的位置,以提高烘干效率放置衣物损伤;烘干筒上设置排风风道6,以将烘干筒内的湿热空气通过排风风道6排出箱
体;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新风风道入口的描述采用个数,主要是根据图示中所能展现的入口的个数描述,而在具体的实施中使用的是对入口位置的多样性进行阐述,并非对于个数的限制,而是对位置(处)提出的至少两处,例如前板、后背板、上顶板、左侧板版、右侧板、前板的面板等等多处;而且一处位置可能包含有多个的入口,所以以下实施例(包括此实施例)中对新风风道入口的个数,应当理解为多处新风风道入口的位置,具体的下列实施例不再进行解释。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入口设置在箱体前板12、上顶板13或后背板11上,箱体1外空气由新风风道入口进入新风风道;新风风道入口可设置在前板12、上顶板13或后背板11上,以强化空气的流通,使得新风风道入口流入的新风空气质量较高,具体的图中的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和第二次新风道入口。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详细说明多个情况下的新风风道的新风风道入口,可用次新风道指代部分新风风道,即第一次新风道71和第二次新风道72,还有部分新风风道可用主新风道说明,相应的,新风风道入口为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和第二次新风道入口。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入口为二个,箱体外空气可由两个新风风道入口进入,以向进风风道提供两个不同位置的箱体外空气;具体包括第一次新风道71和第二次新风道72,具体的,以两个次新风道为优选方案。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次新风道71一端为设置在箱体前板12或上顶板13的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以将箱体前板12或上顶板13外空气送入第一次新风道71;第二次新风道一端为设置在箱体后板11的第二次新风道入口,以将箱体后板11外空气送入第二次新风道;具体的设置前板12或上顶板13的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和设置在后板11的第二次新风道入口,以丰富新风进入的区域,对进入的新风的温湿度进行有力调节,保证烘干效率。
47.具体的,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设置在前板12上,可以是用于控制操作装置和显示装置状态的面板122上,用户在烘干装置工作时,一般会操作控制面板和查看显示面板,把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设置在此面板上,可以方便用户查看,且新风进入的风也是较为宽敞环境下流入的,烘干机(洗烘一体机)的控制面板和显示面板一般为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而设置在前板靠近上沿的位置,此位置的空气流通性好,也便于用户观察。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上设置可切换的风门以控制新风进入;风门具有关闭状态,关闭新风风道以停止新风供入;所述风门具有打开状态,打开新风风道以使得新风供入;具体的,新风风道(主新风道)上设置可切换的风门(如图所示的主新风门70)以控制新风进入;主新风门70具有关闭状态,关闭主新风道以停止新风供入(例如在关机状态,时可关闭,或在后续实施例中具有冷凝直排双模式的烘干机中,关闭直排烘干时使用);主新风门70具有打开状态,打开主新风道以使得新风供入(此时新风风道可进入新风,特别是两个次新风道的新风可通过主新风门70进入)。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切换的风门的打开状态包括由两个新风风道入口中至少一个供入外界空气,风门能够在打开状态间切换,以使得外界空气通过两个新风风道入口中至少一个进入新风风道,进入进风风道。具体的,可切换的主新风门70的打开状态具体的包括:主新风门70连通第一次新风道71、主新风门70连通第二次新风道72、主新风门70连通第一次新风道71和第二次新风道72;主新风门能够在打开状态间切换,以使得外界空气通过第一次新风道71(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和/或第二次新风道72(第二次新风道入口)通过
主新风门70进入主新风道;在此实施例中,主新风门70可通过切换产生三种打开状态,从而可以合理控制新风的进入情况;例如在需要最大风量的时候,可以使主新风门70连通第一次新风道71和第二次新风道72,能从两个次新风道都进风;当只需较小风量时候,可只需要主新风门70连通第一次新风道71;或者在第二次新风道72外的温湿度不满足条件,只有第一次新风道71外温湿度满足时,可连通第一次新风道71;又或者需要调整达到二者的中间温湿度,可连通两个次新风道;当然对于多个的新风道入口时,则是多个新风道入口中的至少一个,此进风组合就更多,不在赘述。
50.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门包括分别控制所述两个新风风道入口打开或关闭的风门,以分别两个新风风道入口的新风的进入;次新风道上设置可打开或关闭的次新风门,以控制新风的进入,包括设置于第一次新风道71的第一次新风门、设置于第二次新风道的第二次新风门,相对的可以单独在次新风道上设置风门,以单独控制各个次新风道的打开或关闭,达到新风进入的可控;当然对于多个的新风道入口时,则是多个新风道入口各设置一个风门,不在赘述。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上设置风机,以加快新风风道空气流通;具体的可以是在次新风道上设置次新风机,以加快次新风道空气流通,包括设置于第一次新风道71的第一次新风机713、设置于第二次新风道的第二次新风机。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上设置空气过滤装置,以净化外界进入新风风道的空气;具体的可以是次新风道上设置空气过滤装置,例如过滤网、吸附片、除尘装置等,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净化外界进入次新风道的空气,例如在第一次新风道71上设置第一次新风道滤网712。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过滤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次新风道入口处,例如第一次新风道滤网712安装于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以方便拆卸更换。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位于前板12上,第一次新风道滤网712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处,空气过滤装置在一段时间后会吸附饱和、积累脏物,需要定时进行更换或清洗,为方便用户进行更换,可使用可拆卸的空气过滤装置;进一步的,可将空气过滤装置安装在新风入口72处,以方便用户在不拆机时就能快速拆下空气过滤装置,且重新安装也方便;进一步的,在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设置于面板122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方便用户实时查看,第一次新风道滤网712的使用情况,及时拆卸、清洗、更换第一次新风道滤网712。
55.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风道5上设置加热器52,以加热流入进风风道5内的空气,满足烘干要求,进一步的,可以是加热片、加热管、加热丝等。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风道5上设置进风风机51,以加快进风风道5的空气流通。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风风道6一端为设置在烘干筒上的排风入口61,另一端为设置在箱体1上的排风出口62,烘干筒内的湿热空气能够由排风入口61进入排风风道6,并由排风出口62排出箱体1。
58.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风风道6的的排风出口62可设置在箱体的后背板或箱体的上顶板。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风风道6上设置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传感器63,并传输信号控制主新风门70的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外界空气的进入;具体的,还可以用此传感器反馈信号
对第一次新风道71的第一次新风门、第二次新风道的第二次新风门进行控制;或者在第一次新风道71的第一次新风道入口711,第二次新风道的第二次新风道入口处安装传感器获取环境参数,判断此处的空气情况,用于反馈是否开启此次新风道的风门。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63为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以获取排风风道6内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
61.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冷凝器4,冷凝器4一端连通烘干筒并用于冷却进入该冷凝器4的湿热空气(例如图中所示的烘干筒靠下位置的波纹管);冷凝器4另一端连通进风风道5并将冷凝后的空气通过进风风道5供入烘干筒(例如图中所示的风机51靠近冷凝器4的位置),相关方案中引入冷凝器,使得整体烘干装置具有两种烘干方式(直排或/和冷凝)。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7连接冷凝器4,由外界进入新风风道7的空气经过冷凝器4后进入进风风道5(优选在空气经过风机51之前的位置)。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筒包括外筒3和设置于外筒3内的内筒2,内筒2用于容纳衣物,内筒2与外筒3连通,内筒2内的烘干湿热空气可进入外筒3;进风风道5连通内筒2,以向内筒2供入用于烘干的空气,例如从图中所示的进风出口53进入内筒;排风风道6连通外筒3,外筒3内的湿热空气由排风风道6排出;冷凝器4连通外筒3,以冷凝由外筒3进入该冷凝器6的湿热空气。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筒2侧壁上设有与外筒3连通的若干通孔(未示出),以使内筒2内的湿热空气通过通孔到达外筒3;特别是在洗干一体机,通孔常用在洗衣过程通水,而在烘干中通气。
65.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一端与外筒3、冷凝器4连通,另一端为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口81,以将外筒3和/或冷凝器4内产生的水排出箱体1,在烘干过程中,外筒可能产生冷凝的水,从而可从排水管道8排出,在冷凝器参与的烘干中,冷凝器可能产生冷凝水,或冷凝器中会进入冷凝用的水,都能从排水管道8排出;进一步的,可以在排水管道8上设置排水泵82,加快排水,并由排水口81排到外界,例如家用时排入下水道等。
66.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烘干装置为烘干机或洗干一体机,当为洗干一体机时,相应的具有洗衣的结构和洗衣功能,且更佳的是滚筒式洗干一体机。
67.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