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5988发布日期:2020-10-23 19:1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洗衣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自动投放洗涤剂的洗衣机也应运而生。

但是,在自动投放洗涤剂的洗衣机中,洗涤剂存放在洗涤剂容器中,当用户需要更换新的洗涤剂时,对洗涤剂容器无法清洗,会导致旧的洗涤剂和新的洗涤剂混合;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使得洗涤剂容器中出现污渍,或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洗涤剂容器内部产生的污垢和有害细菌就会对衣物产生二次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伤害,而现有技术中的洗涤剂容器无法清洗,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清洗洗涤剂容器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清洗洗涤剂容器,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衣机,特征在于,包括:

洗涤剂容器,洗涤剂容器用于存储洗涤剂;

清洁装置,清洁装置用于对洗涤剂容器进行清洗。

优选地,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管路;清洗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洗涤剂容器,清洗管路用于引导水流入洗涤剂容器中,并对洗涤剂容器进行清洗;

和/或,洗衣机包括导流管路,导流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洗涤剂容器,导流管路用于引导洗涤剂容器中的物质排出。

优选地,洗衣机还包括混合装置,导流管路的第二端连通至混合装置。

优选地,洗衣机包括内筒;混合装置与内筒连通。

优选地,洗衣机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与清洗管路的第二端连通,形成清洗流路;

和/或,进水管与混合装置连通,形成混合流路。

优选地,以清洗流路连通,混合流路断开为清洁模式;以混合流路连通,清洗流路断开为洗衣模式;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可切换。

优选地,洗衣机还包括切换机构,切换机构用于使得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切换。

优选地,切换机构为三通阀;三通阀具有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进口端与进水管连通,第一出口端和清洗管路连通;第二出口端与混合装置连通;

和/或,洗衣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切换机构连接;

和/或,洗衣机包括门体结构;门体结构包括容纳腔;洗涤剂容器设置于容纳腔内;

和/或,导流管路上设置有泵体。

优选地,洗衣机还包括箱体,内筒设置于箱体内;门体结构与箱体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和/或,门体结构包括外门体和内门体;外门体与内门体之间形成容纳腔;

和/或,洗衣机还包括玻璃碗;玻璃碗设置于容纳腔内;洗涤剂容器设置于玻璃碗中。

优选地,容纳腔设置于内门体上,外门体可枢转的盖设于容纳腔外。

优选地,门体结构还包括内衬部,内衬部设置于容纳腔内,玻璃碗设置于内衬部上;内衬部的外表面与容纳腔的内表面相适配;和/或,内衬部的内表面与玻璃碗的外表面相适配。

优选地,外门体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和/或,洗涤剂容器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和/或,洗涤剂溶剂包括具有开口的洗涤剂盒和盒盖;盒盖盖设于洗涤剂盒的开口处;

和/或,洗衣机包括第一锁体;第一锁体用于使得外门体与内门体锁定或打开;

和/或,洗衣机第二锁体;第二锁体用于使得内门体与箱体锁定或打开;

和/或,混合装置设置于箱体内;

和/或,泵体位于箱体内;

和/或,连接结构为中空的铰链;

和/或,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贯穿孔,导流管路和进水管均通过所述贯穿孔进入所述箱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用户需求控制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切换。

优选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切换包括如下步骤:

当用户需要洗涤衣物时,控制洗衣机切换至洗衣模式;

或者,当用户需要更换洗衣液时,控制洗衣机切换至清洁模式。

优选地,当用户需要洗涤衣物时,控制洗衣机切换至洗衣模式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衣物的重量确定洗涤剂的用量。

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采用清洁装置清洗洗涤剂容器,可以有效的清洗洗涤剂容器,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门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门体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外门体;2、内门体;21、内衬部;3、玻璃碗;41、洗涤剂盒;42、盒盖;5、第一锁体;6、切换机构;61、第一出口端;62、第二出口端;7、进水管;8、导流管路;81、泵体;9、混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洗衣机,包括洗涤剂容器和清洁装置,洗涤剂容器用于存储洗涤剂;清洁装置用于对洗涤剂容器进行清洗,采用清洁装置清洗洗涤剂容器,可以有效的清洗洗涤剂容器,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清洁装置包括清洗管路;清洗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洗涤剂容器,清洗管路用于引导水流入洗涤剂容器中,并对洗涤剂容器进行清洗;

和/或,洗衣机包括导流管路8,导流管路8的第一端连通至洗涤剂容器,导流管路8用于引导洗涤剂容器中的物质排出,在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液体流动方向,导流管路8自洗涤剂容器的底部与所述洗涤剂容器连通;清洗管路自所述洗涤剂容器的上方连通至洗涤剂容器。

结合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在图2中箭头方向表示液体流动方向,洗衣机还包括混合装置,导流管路8的第二端连通至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可以与洗衣机的喷淋装置连通,将混合器中的物质喷淋到内筒中。

结合参见图3-4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洗衣机包括内筒;混合装置与内筒连通。

进一步地,洗衣机包括进水管7,进水管7与清洗管路的第二端连通,形成清洗流路;

和/或,进水管7与混合装置连通,形成混合流路。

进一步地,以清洗流路连通,混合流路断开为清洁模式;以混合流路连通,清洗流路断开为洗衣模式;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可切换。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切换机构6,切换机构6用于使得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切换机构6为三通阀;三通阀具有进口端、第一出口端61和第二出口端62;进口端与进水管7连通,第一出口端61和清洗管路连通;第二出口端62与混合装置连通;

和/或,洗衣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切换机构6连接;

和/或,洗衣机包括门体结构;门体结构包括容纳腔;洗涤剂容器设置于容纳腔内;

和/或,导流管路8上设置有泵体81。

进一步地,洗衣机还包括箱体,内筒设置于箱体内;门体结构与箱体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和/或,门体结构包括外门体1和内门体2;外门体1与内门体2之间形成容纳腔;

和/或,洗衣机还包括玻璃碗3;玻璃碗3设置于容纳腔内;洗涤剂容器设置于玻璃碗3中,不增加洗衣机整体体积的情况下大大利用玻璃碗的空间,既节省空间,又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容纳腔设置于内门体2上,外门体1可枢转的盖设于容纳腔外。

进一步地,门体结构还包括内衬部21,内衬部21设置于容纳腔内,玻璃碗3设置于内衬部21上;内衬部21的外表面与容纳腔的内表面相适配;和/或,内衬部21的内表面与玻璃碗3的外表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外门体1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和/或,洗涤剂容器的材质为透明材质,使得用户随时可以观察到洗涤剂容器内洗涤剂的情况;

和/或,洗涤剂溶剂包括具有开口的洗涤剂盒41和盒盖42;盒盖42盖设于洗涤剂盒41的开口处;

和/或,洗衣机包括第一锁体5;第一锁体5用于使得外门体1与内门体2锁定或打开;

和/或,洗衣机第二锁体;第二锁体用于使得内门体2与箱体锁定或打开,存储洗涤液的时候,打开外门体1和洗涤剂盒盖42,将大量洗涤液投入玻璃碗3中的洗涤剂盒41中;

和/或,混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和/或,泵体81位于所述箱体内;

和/或,连接结构为中空的铰链;

和/或,连接结构上设置有贯穿孔,导流管路8和进水管7均穿过所述贯穿孔进入箱体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用户需求控制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洗衣机在清洁模式和洗衣模式之间切换包括如下步骤:

当用户需要洗涤衣物时,控制洗衣机切换至洗衣模式;

或者,当用户需要更换洗衣液时,控制洗衣机切换至清洁模式;在洗衣模式时,三通阀切换至连通进水管和混合装置,此时进水管中的水流入混合装置;同时,在泵体81的作用下,洗涤剂盒41中的洗涤液通过导流管路8流入混合装置,与混合装置中的水混合,形成洗涤剂与水的混合物,再流入内筒中,洗衣结束后,由洗衣机的排水泵将水排出,实现洗涤剂自动投放的功能。

在清洁模式时,比如当用户需要更换新的洗衣液时,三通阀切换至连通进水管和清洗管路,使得进水管中的水流入洗涤剂盒41中,对洗涤剂盒进行清洗,同时在泵体81的作用下,洗涤剂盒41中的清洗后的水以及需要排出的原来的洗涤液等均通过导流管路8流入混合装置,再由排水泵将水排出,自清洁过程结束。彻底清除洗衣机洗涤剂盒内部残留的污垢和残留的洗涤剂,实现洗涤剂盒自清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当用户需要洗涤衣物时,控制洗衣机切换至洗衣模式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衣物的重量确定洗涤剂的用量。电机在一定转速下带动内筒转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检测电机的电流大小,由于控制器的输出电压是已知的,那么功率p=ui,负载越重,i越大,p越大。按照相关算法可对衣物称重;控制器根据衣物的重量控制洗涤剂的用量,通过相关算法计算所需要洗涤液量,投放最适量的洗涤液,避免投放过多洗涤剂浪费,或投放过少导致衣物洗不干净。比如通过控制泵体81进而控制抽取洗涤液用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