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1348发布日期:2020-12-25 11:4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布料染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



背景技术:

“墩头蓝”,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墩头村,在明、清及解放前后一段时期,应用先进的棉纺织印染技术,生产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蓝色家机布料,是东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传统布艺之一。墩头蓝的染料是由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特殊工艺制成,鲜艳耐新;布料由墩头郎用棉花手纺的棉纱纺织成布,天然环保、健康舒适。

“墩头蓝”织染包括有十大制作工艺流程:

一、煮浆(墩头蓝用大锅煮米浆。淀粉是传统的主浆料之一,常用的有小麦、马铃薯、玉蜀黍、甘薯、籼米、木薯等食用淀粉,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糊化成浆,温度降低后形成凝胶)。

二、浆纱(用煮熟的米浆去浆纱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三、晒纱(去完浆纱用竹竿串起拿到太阳下暴晒,期间需不断用手去团、揉、搓、抹、铮,直至干燥)。

四、打纱筒(晒好的待烘干布料过纱筒进入绕锭工序,大纱锭用作织布的经纱,小纱锭做穿梭的纬纱)。

五、耕纱(大纱锭绕够64只就可以上耕纱床耕纱)。

六、过厚。

七、梳布。

八、上机。

九、织布(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浮沉的规律)

十、染布(织好的布还需经过蒸、晒,用自己种植的蓝草(蓼蓝)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染料的上色过程)。

其中的晒纱工序目的在于去除待烘干布料中多余的米浆和水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效率低下,目前缺少相关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对待烘干布料的自动干燥,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拧转力检测机构,有效地防止拧转和揉搓对布料造成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机架;

干燥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用以干燥去除米浆的待烘干布料;

收卷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进料端朝向干燥机构出料端,用以对经过干燥的待烘干布料进行收卷;

走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出料端朝向干燥机构进料端,用以将待烘干布料张紧;

拧转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干燥机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两个拧转机构能够夹持住待烘干布料并且反向旋转,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拧干;

揉搓摊平机构,设置于干燥机构内,对称地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能够夹持住待烘干布料的边沿,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揉搓和摊平;

拧转力检测机构,设置于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上,用以检测拧转、揉搓以及摊平动作对待烘干布料产生的作用力。

优选的,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均包括有:

丝杠滑台,固定在机架上,位于干燥机构进料端所在的一侧,用以调节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与干燥机构之间的距离;

辊轴支架,固定安装在丝杠滑台的滑台上,拧转力检测机构安装在辊轴支架上且丝杠滑台的滑台与辊轴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辊轴支架用以对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提供支撑;

第一辊轴,两侧与辊轴支架两侧转动连接,用以传输待烘干布料;

第二辊轴,轴线平行于丝杠滑台驱动方向,两侧与拧转力检测机构活动端转动连接,用以传输待烘干布料;

挡料板,具有两组,每组挡料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两侧,用以挡住待烘干布料两侧防止其从第一辊轴、第二辊轴的两侧滑出;

所述收卷料机构还包括有

第一旋转驱动器,安装在收卷料机构的辊轴支架上且输出轴与收卷料机构上的第一辊轴一端固定连接,用以对第一辊轴进行驱动从而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收卷。

优选的,干燥机构包括有:

烘干箱,位于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之间,用以对贯穿通过其内部的待烘干布料进行烘干;

引风管道,安装于烘干箱顶端,用以引入热风对待烘干布料进行烘干;

滤网,可拆卸地安装于引风管道与烘干箱的连接处,并位于引风管道的出风口,用以对通过引风管道进入烘干箱的热风进行过滤;

风机,输出端与引风管道的输入端连通,用以产生气流;

热泵,用以收集热量对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热风。

优选的,所述拧转机构包括有:

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干燥机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的侧壁上,用以驱动旋转门板彼此反向旋转;

旋转门板,与干燥机构朝向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两端转动连接,用以对待烘干布料两端进行拧转;

齿圈,安装在旋转门板周壁且与旋转驱动组件输出端啮合传动,用以将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传递给旋转门板;

夹紧组件,固定在干燥机构朝向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两端上且一对工作端对称地与旋转门板上的过线孔滑动连接,且一对工作端的运动方向相向设置,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收束夹紧;

走料孔,开设在旋转门板中央位置,用以过线;

导轨,沿走料孔的长度方向开设在走料孔的上下两端,且与夹紧组件工作端滑动连接,用以对夹紧组件工作端的运动提供导向和限位。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有:

第一驱动器支架,固定在干燥机构朝向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两端上,用以对第二旋转驱动器提供支撑;

第二旋转驱动器,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器支架上,用以为旋转门板的旋转提供驱动力;

齿轮,与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齿圈啮合,用以将第二旋转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给旋转门板。

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有:

第二驱动器支架,固定安装在干燥机构朝向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两端,用以对第三旋转驱动器和第一锥齿轮提供支撑;

第三旋转驱动器,安装于第二驱动器支架上,用以为夹紧组件整体提供驱动力;

转轴,两端与第二驱动器支架朝向及远离干燥机构的两端转动连接,且一端与第三旋转驱动器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以传递第三旋转驱动器的扭矩;

第一锥齿轮套接在转轴上,用以传递第三旋转驱动器的扭矩;

传动轴,与丝杠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以传递第三旋转驱动器的扭矩给丝杠;

第二锥齿轮,固定在一对传动轴相向设置的一端上,用以传递扭矩;

固定板,固定在拧转机构上,用以对丝杠的旋转提供支撑;

丝杠,设置一对,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器支架、固定板转动连接且端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用以对活动架的相互靠近和远离提供直接的驱动力;

活动架,与夹紧组件滑动连接,与丝杠螺纹链接,用以对处于走料孔内的待烘干布料两端进行收束夹紧;

第一胶垫,固定在一对活动架相向设置的端面上,用以对待烘干布料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拧转力检测机构包括有:

滑块,与开设在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辊轴支架上的水平滑槽滑动连接,且与收卷料机构、走料机构的第二辊轴两端转动连接,用以对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第二辊轴提供支撑;

压板,垂直安装在滑块外侧,用以触发接触开关;

第一导向杆,安装于滑块的端部且与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辊轴支架间隙配合,用以对滑块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

弹簧,套接在第一导向杆上,用以对滑块提供复位的力;

距离调节组件,固定在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辊轴支架的一端,用以对非工作状态下的接触开关与压板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接触开关,固定安装在距离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且朝向压板设置。

优选的,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有:

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的辊轴支架的一侧,用以对距离调节组件整体提供固定;

滑动架,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用以对接触开关提供固定;

调节螺杆,端部与滑动架远离压板的一端铰接,与固定支架螺纹链接,用以调节滑动架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旋转手柄,安装在调节螺杆的另一端,用以对调节螺杆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揉搓摊平机构包括有:

同步带滑台,于干燥机构内部成对设置,且关于待烘干布料对称设置,运动方向与待烘干布料传输方向平行设置,用以对揉搓摊平机构的整体水平方向运动提供驱动力;

固定架,固定在同步带滑台的工作端上,用以对直线驱动器和活动支架提供支撑;

直线驱动器,水平地固定在固定架上且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用以驱动活动支架靠近或远离待烘干布料方向;

第二导向杆,与固定架间隙配合且成对地水平设置,并关于直线驱动器轴线对称,用以对活动支架提供导向,防止其发生偏转;

活动支架,固定在活动支架朝向待烘干布料的一端上且与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以对夹紧气缸提供支撑;

夹紧气缸,安装在活动支架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的端面上,且工作端沿竖直方向相向运动,用以夹紧待烘干布料;

第二胶垫,安装在夹紧气缸一堆工作端相向设置的端面上,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二胶垫上沿待烘干布料传输方向开设有齿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对布料的自动干燥,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通过干燥机构、拧转机构和揉搓摊平机构的共同配合,结合烘干、拧转和揉搓多种方法去除待烘干布料内残留的米浆和水分;

2、通过设置拧转力检测机构,有效地防止拧转和揉搓对布料待烘干布料造成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具体的,当拧转机构所拧转的待烘干布料粗细度不同时,所需要的力度也不同,待烘干布料断裂的受力极限也有区别。通过调控距离调节组件改变接触开关与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于不同的待烘干布料,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当拧转机构和揉搓摊平机构的力作用于待烘干布料上时,待烘干布料会对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上的第二辊轴产生水平方向的拉力。通过滑块将第二辊轴原先与辊轴支架两侧直接的转动连接改换成与滑块的滑动式的转动连接,由弹簧对滑块提供水平方向的弹性支撑。当第二辊轴受力时,设置于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上的滑块均向干燥机构方向滑动,在第一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压缩弹簧,同时,压板向着接触开关靠近。当压板触发接触开关时,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接触开关发来的信号后发送信号给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使其相互靠近以便于拧转机构和揉搓摊平机构进行工作。控制器还通过控制拧转机构和揉搓摊平机构的工作幅度从而对待烘干布料提供保护,同时保证了拧转机构和揉搓摊平机构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一;

图6为图5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二;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揉搓摊平机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安装有第二胶垫的夹紧气缸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收卷料机构;2a-丝杠滑台;2b-辊轴支架;2c-第一辊轴;2d-第二辊轴;2e-挡料板;2f-第一旋转驱动器;

3-走料机构;

4-干燥机构;4a-烘干箱;4b-引风管道;4c-滤网;

5-拧转机构;5a-旋转驱动组件;5a1-第一驱动器支架;5a2-第二旋转驱动器;5a3-齿轮;5b-旋转门板;5c-齿圈;5d-夹紧组件;5d1-第二驱动器支架;5d2-第三旋转驱动器;5d3-转轴;5d4-第一锥齿轮;5d5-传动轴;5d6-第二锥齿轮;5d7-丝杠;5d8-固定板;5d9-活动架;5e-走料孔;5f-导轨;

6-拧转力检测机构;6a-滑块;6b-压板;6c-第一导向杆;6d-弹簧;6e-距离调节组件;6e1-固定支架;6e2-滑动架;6e3-调节螺杆;6e4-旋转手柄;6f-接触开关;

7-揉搓摊平机构;7a-同步带滑台;7b-固定架;7c-直线驱动器;7d-活动支架;7e-第二导向杆;7f-夹紧气缸;7g-第二胶垫;7g1-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包括有:

机架1;

干燥机构4,设置于机架1上,用以干燥去除米浆的待烘干布料;

收卷料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进料端朝向干燥机构4出料端,用以对经过干燥的待烘干布料进行收卷;

走料机构3,设置于机架1上,出料端朝向干燥机构4进料端,用以将待烘干布料张紧;

拧转机构5,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干燥机构4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两个拧转机构5能够夹持住待烘干布料并且反向旋转,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拧干;

揉搓摊平机构7,设置于干燥机构4内,对称地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能够夹持住待烘干布料的边沿,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揉搓和摊平;

拧转力检测机构6,设置于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上,用以检测拧转、揉搓以及摊平动作对待烘干布料产生的作用力。

工作人员先将稍显一端绕经走料机构3、干燥机构4上朝向走料机构3方向的拧转机构5、干燥机构4、干燥机构4上朝向收卷料机构2方向的拧转机构5,固定到收卷料机构2工作端上。控制器发送信号给干燥机构4,干燥机构4收到信号后对其内部的待烘干布料进行加热烘干。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拧转机构5,位于干燥机构4两侧的拧转机构5收到信号后先收束待烘干布料使其向中间靠拢并被夹紧。然后位于干燥机构4两侧的拧转机构5进行反向的旋转从而拧动成股的待烘干布料使多余的米浆及水分被拧出,拧出的米浆及水分从干燥机构4底部被收集起来。待烘干布料拧转时产生向中央位置集中的力从而触发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上的拧转力检测机构6,从而检测出拧转力度的大小。当拧转力触发设定值时,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到信号后相互靠近从而使待烘干布料两端受到的张力减小,防止待烘干布料拧转过程中被拧断。拧转机构5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进行反向旋转,多次重复后复位。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揉搓摊平机构7,揉搓摊平机构7收到信号后从待烘干布料两侧相互靠近,然后夹紧待烘干布料向两侧活动,从而使待烘干布料摊开。然后拧转力检测机构6位于待烘干布料两侧的工作端夹紧待烘干布料,相互交错地沿待烘干布料轴向运动,对待烘干布料产生揉搓效果,使米浆和水分进一步挤出。揉搓摊平机构7工作完成后,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到信号后相互远离从而再次使待烘干布料被张紧。然后控制器控制收卷料机构2对完成干燥后的待烘干布料进行最后的收卷工作。

如图5所示,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均包括有:

丝杠滑台2a,固定在机架1上,位于干燥机构4进料端所在的一侧,用以调节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与干燥机构4之间的距离;

辊轴支架2b,固定安装在丝杠滑台2a的滑台上,拧转力检测机构6安装在辊轴支架2b上且丝杠滑台2a的滑台与辊轴支架2b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辊轴支架2b用以对第一辊轴2c和第二辊轴2d提供支撑;

第一辊轴2c,两侧与辊轴支架2b两侧转动连接,用以传输待烘干布料;

第二辊轴2d,轴线平行于丝杠滑台2a驱动方向,两侧与拧转力检测机构6活动端转动连接,用以传输待烘干布料;

挡料板2e,具有两组,每组挡料板2e分别设置在第一辊轴2c和第二辊轴2d的两侧,用以挡住待烘干布料两侧防止其从第一辊轴2c、第二辊轴2d的两侧滑出;

所述收卷料机构2还包括有

第一旋转驱动器2f,安装在收卷料机构2的辊轴支架2b上且输出轴与收卷料机构2上的第一辊轴2c一端固定连接,用以对第一辊轴2c进行驱动从而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收卷。

控制器发送信号给第一旋转驱动器2f,第一旋转驱动器2f收到信号后对收卷料机构2上的第一辊轴2c进行驱动使其发生旋转,从而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收卷。收卷料机构2上的第二辊轴2d以及走料机构3上的第一辊轴2c、第二辊轴2d对待烘干布料起到支撑走线的作用。当干燥机构4和拧转机构5对待烘干布料产生作用力时,力度会作用于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第二辊轴2d上,从而触发拧转力检测机构6。

如图3和图4所示,干燥机构4包括有:

烘干箱4a,位于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之间,用以对贯穿通过其内部的待烘干布料进行烘干;

引风管道4b,安装于烘干箱4a顶端,用以引入热风对待烘干布料进行烘干;

滤网4c,可拆卸地安装于引风管道4b与烘干箱4a的连接处,并位于引风管道4b的出风口,用以对通过引风管道4b进入烘干箱4a的热风进行过滤;

风机,输出端引风管道4b的输入端连通,用以产生气流;

热泵,用以收集热量对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热风。

热泵和风机图中未示出。控制器通过热泵和风机将热风通过引风管道4b引入烘干箱4a内,并在滤网4c处对热风进行过滤,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烘干箱4a对待烘干布料造成污染。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拧转机构5包括有:

旋转驱动组件5a,安装于干燥机构4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的侧壁上,用以驱动旋转门板5b彼此反向旋转;

旋转门板5b,与干燥机构4朝向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两端转动连接,用以对待烘干布料两端进行拧转;

齿圈5c,安装在旋转门板5b周壁且与旋转驱动组件5a输出端啮合传动,用以将旋转驱动组件5a的驱动力传递给旋转门板5b;

夹紧组件5d,固定在干燥机构4朝向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两端上且一对工作端对称地与旋转门板5b上的过线孔滑动连接,且一对工作端的运动方向相向设置,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收束夹紧;

走料孔5e,开设在旋转门板5b中央位置,用以过线;

导轨5f,沿走料孔5e的长度方向开设在走料孔5e的上下两端,且与夹紧组件5d工作端滑动连接,用以对夹紧组件5d工作端的运动提供导向和限位。

控制器发送信号给夹紧组件5d,夹紧组件5d收到信号后驱动其一对工作端相互靠近从而将待烘干布料两端在走料孔5e内向中间收束。然后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旋转驱动组件5a,旋转驱动组件5a收到信号后通过齿圈5c的啮合作用将扭矩传递给旋转门板5b。干燥机构4两端的旋转门板5b反向旋转,从而对待烘干布料起到拧转的作用,将待烘干布料内的米浆和水分挤出。在导轨5f的作用下确保了夹紧组件5d工作端移动的稳定性,防止其滑出走料孔5e。

如图7所示,所述旋转驱动组件5a包括有:

第一驱动器支架5a1,固定在干燥机构4朝向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两端上,用以对第二旋转驱动器5a2提供支撑;

第二旋转驱动器5a2,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器支架5a1上,用以为旋转门板5b的旋转提供驱动力;

齿轮5a3,与第二旋转驱动器5a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齿圈5c啮合,用以将第二旋转驱动器5a2的驱动力传递给旋转门板5b。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5a2为安装有减速机的伺服电机。第一驱动器支架5a1对第二旋转驱动器5a2提供固定支撑。控制器发送信号给第二旋转驱动器5a2,第二旋转驱动器5a2收到信号后驱动齿轮5a3旋转,齿轮5a3通过与齿圈5c的啮合作用将扭矩传递给旋转门板5b,使旋转门板5b围绕其自身轴线进行旋转。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夹紧组件5d包括有:

第二驱动器支架5d1,固定安装在干燥机构4朝向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两端,用以对第三旋转驱动器5d2和第一锥齿轮5d4提供支撑;

第三旋转驱动器5d2,安装于第二驱动器支架5d1上,用以为夹紧组件5d整体提供驱动力;

转轴5d3,两端与第二驱动器支架5d1朝向及远离干燥机构4的两端转动连接,且一端与第三旋转驱动器5d2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以传递第三旋转驱动器5d2的扭矩;

第一锥齿轮5d4套接在转轴5d3上,用以传递第三旋转驱动器5d2的扭矩;

传动轴5d5,与丝杠5d7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以传递第三旋转驱动器5d2的扭矩给丝杠5d7;

第二锥齿轮5d6,固定在一对传动轴5d5相向设置的一端上,用以传递扭矩;

固定板5d8,固定在拧转机构5上,用以对丝杠5d7的旋转提供支撑;

丝杠5d7,设置一对,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器支架5d1、固定板5d8转动连接且端部与传动轴5d5固定连接,用以对活动架5d9的相互靠近和远离提供直接的驱动力;

活动架5d9,与夹紧组件5d滑动连接,与丝杠5d7螺纹链接,用以对处于走料孔5e内的待烘干布料两端进行收束夹紧;

第一胶垫,固定在一对活动架5d9相向设置的端面上,用以对待烘干布料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第三旋转驱动器5d2为安装有减速机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发送信号给第三旋转驱动器5d2,第三旋转驱动器5d2收到信号后驱动转轴5d3旋转。转轴5d3通过第一锥齿轮5d4与一对第二锥齿轮5d6的啮合作用将扭矩同步给一对传动轴5d5继而传递给一对丝杠5d7。丝杠5d7驱动方向相向设置。丝杠5d7旋转时驱动一对活动架5d9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收束或松开待烘干布料。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拧转力检测机构6包括有:

滑块6a,与开设在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辊轴支架2b上的水平滑槽滑动连接,且与收卷料机构2、走料机构3的第二辊轴2d两端转动连接,用以对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第二辊轴2d提供支撑;

压板6b,垂直安装在滑块6a外侧,用以触发接触开关6f;

第一导向杆6c,安装于滑块6a的端部且与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辊轴支架2b间隙配合,用以对滑块6a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

弹簧6d,套接在第一导向杆6c上,用以对滑块6a提供复位的力;

距离调节组件6e,固定在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辊轴支架2b的一端,用以对非工作状态下的接触开关6f与压板6b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接触开关6f,固定安装在距离调节组件6e的活动端上且朝向压板6b设置。

当拧转机构5所拧转的待烘干布料粗细度不同时,所需要的力度也不同,待烘干布料断裂的受力极限也有区别。通过调控距离调节组件6e改变接触开关6f与压板6b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于不通的待烘干布料,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当拧转机构5和揉搓摊平机构7的力作用于待烘干布料上时,待烘干布料会对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上的第二辊轴2d产生水平方向的拉力。通过滑块6a将第二辊轴2d原先与辊轴支架2b两侧直接的转动连接改换成与滑块6a的滑动式的转动连接,由弹簧6d对滑块6a提供水平方向的弹性支撑。当第二辊轴2d受力时,设置于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上的滑块6a均向干燥机构4方向滑动,在第一导向杆6c的导向作用下压缩弹簧6d,同时,压板6b向着接触开关6f靠近。当压板6b触发接触开关6f时,接触开关6f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接触开关6f发来的信号后发送信号给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使其相互靠近以便于拧转机构5和揉搓摊平机构7进行工作。控制器还通过控制拧转机构5和揉搓摊平机构7的工作幅度从而对待烘干布料提供保护,同时保证了拧转机构5和揉搓摊平机构7的工作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距离调节组件6e包括有:

固定支架6e1,固定安装在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的辊轴支架2b的一侧,用以对距离调节组件6e整体提供固定;

滑动架6e2,与固定支架6e1滑动连接,用以对接触开关6f提供固定;

调节螺杆6e3,端部与滑动架6e2远离压板6b的一端铰接,与固定支架6e1螺纹链接,用以调节滑动架6e2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旋转手柄6e4,安装在调节螺杆6e3的另一端,用以对调节螺杆6e3进行旋转。

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旋转旋转手柄6e4使调节螺杆6e3旋转,在调节螺杆6e3与固定支架6e1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调节螺杆6e3沿水平方向运动,从而推拉滑动架6e2在固定支架6e1上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改变接触开关6f与压板6b非工作状态下的距离。

如图9所示,所述揉搓摊平机构7包括有:

同步带滑台7a,于干燥机构4内部成对设置,且关于待烘干布料对称设置,运动方向与待烘干布料传输方向平行设置,用以对揉搓摊平机构7的整体水平方向运动提供驱动力;

固定架7b,固定在同步带滑台7a的工作端上,用以对直线驱动器7c和活动支架7d提供支撑;

直线驱动器7c,水平地固定在固定架7b上且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用以驱动活动支架7d靠近或远离待烘干布料方向;

第二导向杆7e,与固定架7b间隙配合且成对地水平设置,并关于直线驱动器7c轴线对称,用以对活动支架7d提供导向,防止其发生偏转;

活动支架7d,固定在活动支架7d朝向待烘干布料的一端上且与直线驱动器7c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以对夹紧气缸7f提供支撑;

夹紧气缸7f,安装在活动支架7d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的端面上,且工作端沿竖直方向相向运动,用以夹紧待烘干布料;

第二胶垫7g,安装在夹紧气缸7f一堆工作端相向设置的端面上,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保护。

所述直线驱动器7c为电动推杆。控制器通过同步带滑台7a驱动固定架7b带着直线驱动器7c、活动支架7d、第二导向杆7e、夹紧气缸7f一同在水平方向运动。通过直线驱动器7c实现夹紧气缸7f靠近或远离待烘干布料。直线驱动器7c驱动夹紧气缸7f靠近待烘干布料后,控制器通过夹紧气缸7f夹紧待烘干布料,然后再同步带滑台7a的作用下一对夹紧气缸7f交错地沿同步带滑台7a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模仿人手的揉搓动作。然后逐步自干燥机构4内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过程中重复多次揉搓作用。夹紧气缸7f夹住待烘干布料后,直线驱动器7c驱动活动支架7d带着夹紧气缸7f相互远离从而将待烘干布料摊开,该动作与揉搓动作同样重复多次。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胶垫7g上沿待烘干布料传输方向开设有齿槽7g1。

通过开设齿槽7g1使夹紧气缸7f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揉搓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待烘干布料滑动影响揉搓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进而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

步骤一、工作人员先将稍显一端绕经走料机构3、干燥机构4上朝向走料机构3方向的拧转机构5、干燥机构4、干燥机构4上朝向收卷料机构2方向的拧转机构5,固定到收卷料机构2工作端上。

步骤二、控制器发送信号给干燥机构4,干燥机构4收到信号后对其内部的待烘干布料进行加热烘干。

步骤三、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拧转机构5,位于干燥机构4两侧的拧转机构5收到信号后先收束待烘干布料使其向中间靠拢并被夹紧。然后位于干燥机构4两侧的拧转机构5进行反向的旋转从而拧动成股的待烘干布料使多余的米浆及水分被拧出,拧出的米浆及水分从干燥机构4底部被收集起来。

步骤四、待烘干布料拧转时产生向中央位置集中的力从而触发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上的拧转力检测机构6,从而检测出拧转力度的大小。

步骤五、当拧转力触发设定值时,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到信号后相互靠近从而使待烘干布料两端受到的张力减小,防止待烘干布料拧转过程中被拧断。

步骤六、拧转机构5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进行反向旋转,多次重复后复位。

步骤七、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揉搓摊平机构7,揉搓摊平机构7收到信号后从待烘干布料两侧相互靠近,然后夹紧待烘干布料向两侧活动,从而使待烘干布料摊开。然后拧转力检测机构6位于待烘干布料两侧的工作端夹紧待烘干布料,相互交错地沿待烘干布料轴向运动,对待烘干布料产生揉搓效果,使米浆和水分进一步挤出。

步骤八、揉搓摊平机构7工作完成后,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卷料机构2和走料机构3收到信号后相互远离从而再次使待烘干布料被张紧。

步骤九、控制器控制收卷料机构2对完成干燥后的待烘干布料进行最后的收卷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