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进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6517发布日期:2021-02-05 12:1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进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进水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洗衣机是人们为了节省劳动力而发明出来的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经遍布千万家庭,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0003]
波轮式洗衣机是洗衣机的一种,由电动机带动波轮转动,衣物随水不断上下翻滚。它的结构比较简单,维修方便,洗净率高,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0004]
进水组件是波轮洗衣机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波轮洗衣机进水之前,可在洗涤剂盒内加入洗衣粉等固态洗涤剂或洗涤液等液态洗涤剂,进水时,水流经过进水组件,冲刷洗涤剂盒的内腔,快速溶解洗涤剂,并使洗涤剂随水流经进水盒与洗涤剂盒之间的空隙流向洗衣机内筒。
[0005]
现在的洗衣机中的进水组件,多数是采用洗涤剂盒式结构,包括注水盒和洗涤剂盒,洗涤剂盒可抽拉的安装在注水盒内,用户要添加洗涤剂时,需要将洗涤剂盒相对注水盒拉出一定距离,因此这种洗涤剂盒在打开时需要一定的空间,以便于用户投放洗涤剂,操作比较不方便;另外,洗涤剂盒相对注水盒运动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的,而用户的身高一般都比洗涤剂盒所在高度位置要高,因此用户拉出洗涤剂盒时对洗涤剂盒的作用力基本不会处于水平方向上,而是在垂直洗涤剂盒相对注水盒运动的方向产生一个分力,从而增加洗涤剂盒与注水盒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导致用户拉开洗涤剂盒时往往会感觉生涩甚至卡住,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除此以外,但是洗涤剂盒式安装的结构需要通过洗涤剂盒和注水盒各自的模具成型,增加了洗涤剂盒的成本,同时洗涤剂盒和注水盒成型后需要安装工序,也会造成洗涤剂盒成本的增加。
[0006]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水组件,旨在通过在衣物处理剂投放盒与注水盒之间设置连接管道将二者分体设置,摒除了传统的抽拉设置,使其适用于设置在洗衣机的两侧,结构简单,打开方式方便,便于添加衣物处理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舒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0008]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进水组件。
[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10]
一种进水组件,包括进水阀、注水盒和至少一个衣物处理剂投放盒;所述进水阀与所述注水盒和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
[0011]
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与所述注水盒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道。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盒包括注水腔和注液腔,所述注水腔与所述注液腔之间设有第一隔板;
[0013]
所述注水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连通;
[0014]
所述注液腔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连通。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腔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出口设有用于形成气泡的气泡发生装置;
[0016]
所述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0017]
优选的,所述气泡发生装置与所述安装孔卡接。
[001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包括弹性管段和渐缩管段,所述渐缩管段的大直径端与所述弹性管段连接,所述渐缩管段的小直径端与所述注液腔连接。
[0019]
进一步的,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投放盒本体,
[0020]
所述投放盒本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投放盒本体的侧壁的高度,
[0021]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连通;
[0022]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连通。
[002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虹吸结构,所述虹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上具有虹吸孔的虹吸柱以及覆盖所述虹吸柱的虹吸帽,
[0024]
所述虹吸孔的上端距离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所述虹吸孔的下端与第三连接管道连通。
[0025]
进一步的,所述虹吸孔的下端贯穿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所述投放盒本体的底壁的外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虹吸孔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连通。
[0026]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的外侧,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0027]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进水组件。
[0028]
进一步的,还包括盘座和洗涤桶,所述盘座设有衣物投放口;
[0029]
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设置所述盘座相邻两侧壁与衣物投放口之间限定的区域内,所述注水盒设置在所述盘座的侧壁上;
[0030]
所述盘座的上表面构成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的上盖,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连通的衣物处理剂投放口;
[0031]
所述注水盒的出水口与所述洗涤桶连通。
[003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
1、本发明将注水盒和衣物处理剂投放盒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与进水阀连接,同时将注水盒与衣物处理剂投放盒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摒除了传统的抽拉设置,使其适用于设置在洗衣机的两侧,结构简单,打开方式方便,便于添加衣物处理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舒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0034]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将注水盒隔为注水腔和注液腔,注水腔与第一连接管道连接,水通过注水腔直接进入洗涤桶,溶解了衣物处理剂的混合液通过注液腔直接进入洗涤桶,注水过程和衣物处理剂投放过程互不干扰,无倒灌风险。
[0035]
3、本发明在与注水腔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在其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在水中形成气泡的气泡发生装置,并将其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当进水阀控制一路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进入注水腔时,可使水流中加入为气泡后再注入洗涤桶,利用气泡深入衣物纤维内部,深度瓦解污渍残留;进一步提高洗净比,降低洗涤时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36]
4、本发明通过设计新型的进水组件结构,使其可以实现在衣物处理设备左右两侧进行洗衣液和柔顺剂的添加,通过进水阀一进多出的控制和新型的注水管道结构,满足注水组件的性能需求。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8]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39]
图1是本发明进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是本发明注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是图2中i-i向截面图;
[0042]
图4是本发明衣物处理剂投放盒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是本发明衣物处理剂投放盒的俯视图;
[0044]
图6是图5中a-a向截面图;
[0045]
图中:10、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0、投放盒本体;101、投放盒本体的底壁;102、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3、密封结构;104、第一腔室;105、第二腔室;106、第二隔板;107、出液管;108、虹吸柱;109、虹吸孔;110、容量提示块;
[0046]
20、注水盒;201、注水腔;202、注液腔;203、第一隔板;204、安装孔;205、注水盒上盖;206、注水盒本体;
[0047]
30、第一连接管道;301、气泡发生装置;3011、射流管;3012、扩散管;3013、吸气区;3014、锥形喷嘴;3015、过滤单元;3016、进气结构;
[0048]
40、第二连接管道;
[0049]
50、第三连接管道;501、弹性管段;502、渐缩管段;
[0050]
60、进水阀。
[0051]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5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5]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进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进水阀60、注水盒20和至少一个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所述进水阀60与所述注水盒20和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道30和第二连接管道40;所述注水盒20与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道50。
[0056]
详细的,进水组件的基本功能是向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桶内供入水或者溶解了衣物处理剂的混合液。
[0057]
本发明将注水盒20和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0和第二连接管道40与进水阀60连接,同时将注水盒20与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道50连接,摒除了传统的抽拉设置,使其适用于设置在洗衣机的两侧,结构简单,打开方式方便,便于添加衣物处理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舒适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0058]
用户使用衣物处理设备时,如图1所示,将衣物处理剂放入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衣物处理设备启动后,控制进水阀60打开,进水阀60为一进多出的结构。进水阀60的一路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0后流经注水盒20,并最终进入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桶浸湿衣物。进水阀60的另一路水流则通过第二连接管道40进入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冲刷衣物处理剂,衣物处理剂被水溶解后形成的混合液通过第三连接管道50流经注水盒20后也进入衣物处理设备的洗涤桶。当衣物处理剂完全被溶解后,即可控制进水阀60与第二连接管道40断开,仅由第一连接管道30和注水盒20向洗涤桶内注水。当洗涤桶中的水达到一定水位后,控制进水阀60关闭,洗涤桶和/或波轮开始转动,洗涤衣物。
[0059]
上述方案中,一方面,通过进水阀60分别控制注水过程与冲刷衣物处理剂过程,使注水过程与冲刷衣物处理剂过程得以分别进行,满足衣物处理设备0.03mpa-1.0mpa水压下的进水和冲洗要求,且无溢水风险;另一方面,衣物处理剂冲刷过程和注水过程可同时进行,有效减少衣物处理设备洗涤程序的时间。
[0060]
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注水盒20包括注水腔201和注液腔202,所述注水腔201与所述注液腔202之间设有第一隔板203;所述注水腔20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0连通;所述注液腔202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
[0061]
详细的,通过设置第一隔板203将注水盒20隔为注水腔201和注液腔202,注水腔201与第一连接管道30连接,水通过注水腔201直接进入洗涤桶,溶解了衣物处理剂的混合液通过注液腔202直接进入洗涤桶,注水过程和衣物处理剂投放过程互不干扰,无倒灌风险。
[0062]
优选的方案中,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设置两个,一个用于投放洗涤剂,另一个用于投放柔顺剂。在空间布局中,可将两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设置在两端,注水盒20设置在两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之间,进水阀60可根据实际需要的空间进行布局。
[0063]
注水盒20中匹配地设置有两个第一隔板203,将注水盒20隔为三个腔室,其中一个
为注水腔201,与第一连接管道30连接,用于向洗涤桶内注入水,其余两个为注液腔202,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管道50与两个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连接,用于向洗涤桶内注入混合液。
[0064]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隔板203纵向延伸设置将注水盒20隔为左中右三个腔室,注水盒20中三个腔室的出口互不干扰地均设置在注水盒20的低位。
[006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注水盒20包括注水盒本体206和注水盒上盖205,注水腔201和注液腔202设置在注水盒本体206内,所述注水盒本体206与所述注水盒上盖205之间设有间隙构成所述注水盒20的出口。
[0066]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注水腔201设有安装孔204,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0的出口设有用于形成气泡的气泡发生装置301;所述气泡发生装置301安装在所述安装孔204内。优选的,气泡发生装置301可形成微纳米气泡。
[0067]
详细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与注水腔201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30在其出水口处设置有用于在水中形成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发生装置301,并将其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04内。当进水阀60控制一路水流通过第一连接管道30进入注水腔201时,可使水流中加入为微纳米气泡后再注入洗涤桶。利用微纳米气泡深入衣物纤维内部,深度瓦解污渍残留;进一步提高洗净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68]
所述安装孔204设置在所述注水盒本体206的底壁上,所述气泡发生装置301的出口构成所述注水腔201的进水口。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气泡发生装置301与所述安装孔204卡接。
[0069]
详细的,安装孔204的侧壁沿水流方向呈斜度收缩型,安装孔204设有卡槽,气泡发生装置301的外部设有卡爪,卡爪与卡槽的配合连接使气泡发生装置301可以安装紧固到位,增加气泡发生装置301安装的可靠性。
[007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气泡发生装置301包括射流管3011和扩散管3012。
[0071]
所述射流管30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30连通,另一端为锥形喷嘴3014,至少部分所述扩散管3012套设在所述锥形喷嘴3014外,构成吸气区3013,所述吸气区3013设有进气结构3016,所述扩散管3012的出口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
[0072]
详细的,射流管3011的内壁沿水流方向呈逐渐收缩型,增大进水水流的流速,在射流管3011的出水端设置锥形喷嘴3014,进一步增大进水水流的流速,使水流从锥形喷嘴3014喷出后在锥形喷嘴3014的背侧形成一负压的吸气区3013。吸气区3013设置有进气结构,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通过进气结构被抽吸至负压区,在高速水流的作用下空气与高速水流一起通过扩散管3012,在扩散管3012减压释气的过程中形成大量尺度在微纳米级别的气泡,微纳米气泡与高速水流一起形成气液混合液从扩散管3012的出口排出至注水腔201的容纳腔室中。
[0073]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射流管3011与所述扩散管301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7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扩散管3012的出口设有过滤单元3015。
[007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进气结构3016包括设置在扩散管3012管壁上的进气孔。
[007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包括弹性管段501和渐缩管段502,所述渐缩管段502的大直径端与所述弹性管段501连接,所述渐缩管段502的小直径端与所述注液腔202连接。
[0077]
详细的,在第三连接管道50中设置一弹性管段501的作用是缓解进水过程中水流压力对进水组件产生的振动,优选的,弹性管段501可设置为eva管。
[0078]
在弹性管段501与注液腔202之间设置一段渐缩管段502,且限定所述渐缩管段502的大直径端与所述弹性管段501连接,所述渐缩管段502的小直径端与所述注液腔202连接,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溶解了衣物处理剂的混合液在注入注液腔202的压力,使其快速流经注液腔202进而进入洗涤桶中,避免混合液在注液腔202中残留。
[0079]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投放盒本体100,所述投放盒本体100内设有第一腔室104和第二腔室105,所述第一腔室104和所述第二腔室105之间设有第二隔板106,所述第二隔板106的高度低于所述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2的高度,所述第一腔室10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40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5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
[0080]
具体的,如图4所示,投放盒本体100包括一投放盒本体的底壁101和由投放盒本体的底壁101的边缘向上翻折延伸形成的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2,投放盒本体的底壁101和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2围成一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具有敞开口,用于使用户向容纳腔室内放入衣物处理剂,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2的上边缘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结构103,可保证投放盒本体100与衣物处理设备的其他部件连接后的密封性,避免投放盒本体100中的水溢出。在投放盒本体100内设有第二隔板106将所述容纳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104和第二腔室105。其中,第一腔室104用于容纳用户放入的衣物处理剂,所述第二隔板106的高度低于所述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2的高度。所述第一腔室104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40连通,第二连接管道40与进水阀60连接,用于向第一腔室104中供入水,冲刷稀释衣物处理剂。所述第二腔室105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第三连接管道50与注液腔202连通,用于将稀释后的衣物处理剂排出至洗涤桶洗涤衣物。
[0081]
当用户洗涤衣物时,向第一腔室104中添加相应的衣物处理剂,例如洗涤液或柔顺剂或消毒液,进水阀60控制水经过第二连接管道40进入第一腔室104中,将第一腔室104中的衣物处理剂冲刷或稀释,当第一腔室104中的水超过第二隔板106的高度时,第一腔室104中的水溢流至第二腔室105中,从与第二腔室105连通的第三连接管道50排出至注液腔202后进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洗涤。
[0082]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投放盒本体100内设置第二隔板106,使衣物处理剂放在第一腔室104中被冲刷充分稀释后再行投放至洗涤桶内,可避免衣物处理剂直接接触衣物,对衣物造成伤害。另外本发明的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减少模具的数量,同时减少了现有技术中抽屉与盒体的安装工序,降低了投放装置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0083]
优选的,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上设有衣物处理剂容量提示块110,容量提示块110在不同高度上设有刻度,刻度与第一腔室104中衣物处理剂的容量相对应。方便用户在向第一腔室104中添加衣物处理剂时控制衣物处理剂的剂量,使衣物处理剂的剂量与洗涤负载量相匹配,可以获得更好的洗涤效果。容量提示块110的上沿即为允许加入衣物处理剂的最大容量,避免加入过量的衣物处理剂。
[008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104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40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5的底壁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
[0085]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管道4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之
间的夹角大于0
°

[0086]
详细的,将第二连接管道40的中心轴线设置为与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0
°
,使水经过第二连接管道40进入第一腔室104时沿第一腔室104的侧壁的斜向下方呈下螺旋状,更好地冲刷附着在第一腔室104侧壁和底壁上的衣物处理剂,避免衣物处理剂残留。
[008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道40与投放盒本体的侧壁102连接,利用水的重力可使水进入第一腔室104时冲刷尽量多的第一腔室104的侧壁和底壁,同时,可使衣物处理剂在第一腔室104中获得充分的稀释,获得更好的洗涤效果。而所述第二腔室105的底壁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是为了使第二腔室105中的水全部进入洗涤桶中,避免衣物处理剂残留在第二腔室105中,造成二次污染。
[0088]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104内设有虹吸结构,所述虹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上具有虹吸孔109的虹吸柱108以及覆盖所述虹吸柱108的虹吸帽,所述虹吸孔109的上端距离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隔板106的高度,所述虹吸孔109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
[0089]
优选的,所述虹吸孔109的下端贯穿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所述投放盒本体的底壁101的外侧设有出液管107,所述出液管107的一端与所述虹吸孔109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
[0090]
详细的,虹吸孔109贯穿整个虹吸柱108,虹吸孔109的上端具有虹吸口,虹吸口的高度应小于等于第二隔板106的高度,即虹吸口与第二隔板106的上沿保持基本持平或略低于第二隔板106上沿的状态,虹吸孔109的下端穿过第一腔室104的底壁。所述投放盒本体的底壁101的外侧设有出液管107,所述出液管107的一端与所述虹吸孔109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50连通。虹吸帽罩设在虹吸柱108上,虹吸帽的下端与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一腔室104与出液管107实质上通过虹吸孔109连通。
[0091]
当用户洗涤衣物时,向第一腔室104中添加相应的衣物处理剂,例如洗涤液或柔顺剂或消毒液,水经过进水组件后从第二连接管道40进入第一腔室104中,将第一腔室104中的衣物处理剂冲刷或稀释。由于第二隔板106的高度低于投放盒本体100侧壁的高度,因此,当第一腔室104中聚集的水超过第二隔板106的高度时,第一腔室104中的水溢出至第二腔室105中,从与第二腔室105连通的第三连接管道50排出,进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洗涤。当停止向第一腔室104内进水后,第一腔室104内聚集的水的水位不再增长,因此,残留在第一腔室104内的水就不能通过第二隔板106进入第二腔室105。
[0092]
本发明在第一腔室104内设置虹吸结构,使虹吸孔109的上端距离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隔板106的高度,那么当第一腔室104内聚集的水的水位超过虹吸孔109的上端时即触发虹吸结构使虹吸结构内产生虹吸力,在虹吸力的作用下,残留在第一腔室104内的水就可通过虹吸孔109排出至出液管107,再进入洗涤桶。
[0093]
上述方案,通过第二隔板106和虹吸结构的配合使第一腔室104和第二腔室105内稀释后的衣物处理剂全部进入洗涤桶,不会出现衣物处理剂残留的现象,避免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
[0094]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至少部分所述出液管107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05的底壁的外侧,所述第二腔室105的底壁与所述出液管107连通。
[0095]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至少部分所述出液管107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05的底壁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腔室105的底壁与所述出液管107连通,使第一腔室104内的水溢流至第二腔室105后即通过出液管107排出,避免大量含有衣物处理剂的水在第二腔室105内聚集,造成溢流或外泄。
[009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虹吸帽可卡接在第一腔室104的侧壁的上边缘处或者第二隔板106的上边缘处,实现虹吸帽的固定。进一步的,还可在虹吸柱108的侧壁上设置若干可变形的支脚,支脚与虹吸帽之间过盈配合,实现虹吸帽的固定。
[0097]
上述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的衣物处理剂投放装置的虹吸结构简单美观、节省材料,安装拆卸便利,并且可以简单地实现准确定位,便于衣物处理剂的准确投放,不易造成衣物处理剂的残留,避免滋生细菌。
[0098]
优选的,所述虹吸孔109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上的位置为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的低位。
[0099]
优选的,所述虹吸柱108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上靠近所述第二隔板106处,所述虹吸孔109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上的位置向所述第一腔室104的底壁的外侧凸出。
[0100]
详细的,将使虹吸柱108所在的位置为第一腔室104底壁上的低点,当第一腔室104中残留有水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虹吸柱108,通过虹吸力进入出液管107中,解决了第一腔室104中残留水的问题。
[0101]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进水组件、盘座和洗涤桶,所述盘座设有衣物投放口。
[0102]
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设置所述盘座相邻两侧壁与衣物投放口之间限定的区域内,所述注水盒20设置在所述盘座的侧壁上。
[0103]
所述盘座的上表面构成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的上盖,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连通的衣物处理剂投放口。
[0104]
所述注水盒20的出水口与所述洗涤桶连通。
[0105]
上述方案中,衣物处理剂投放盒10设置所述盘座相邻两侧壁与衣物投放口之间限定的区域内,所述注水盒20设置在所述盘座的侧壁上。通过设计新型的进水组件结构,使其可以实现在衣物处理设备左右两侧进行洗衣液和柔顺剂的添加,通过进水阀60一进三出的控制和新型的注水管道结构,即满足注水组件的性能需求又可以保证出水口水型,同时增加气泡发生装置301,通过其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深入衣物纤维内部,深度瓦解污渍残留,提高洗净比,减少洗衣液的使用,减少残留更加健康。
[010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