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5244发布日期:2021-02-05 15:0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政府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目前国内外印染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高效、节能和环保,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产力要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就是最直接的手段;而节能已到了必须采取措施的阶段;在采取节能措施,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环保意识和污染处理手段,纺织品印染时需要将其置入印染腔,并在印染的过程中保证纺织品在印染腔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导致印染的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通过对流的方式加速染料浸透,缩短纺织布在染料内的时间,提高加工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包括外壳、对流盒、侧架和支撑组件;外壳:为上端中部设有狭口的长方体空心壳,所述外壳的底面四角均固定有脚座,所述外壳内腔的下表面固定有条形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端设有支撑辊,所述外壳内腔的中部设有电热棒;对流盒: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外壳内腔的左右侧面,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循环管,且循环管两端的接口分别与两个对流盒下端的接口连接,所述循环管的中部串联有循环泵;侧架:设在外壳的内腔且上端穿过外壳上端的狭口,所述侧架的上端固定有上盖,所述侧架的内侧面等距分布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所述侧架的下端设有底轮,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两侧相对设有导向轮,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右端设有降温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菱形框、侧压轮和固定座,所述菱形框是由四根短轴首尾铰接而成,所述菱形框的左右两角相对设有侧压轮,所述菱形框的下侧角铰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侧架的中部,且菱形框的上侧角设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其中:还包括纺织布和plc控制器,所述纺织布从左至右依次绕过左侧的导向轮、底轮、右侧的导向轮后穿过降温组件,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外壳的外侧面,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热棒和循环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盒包括盒体、导流板和稳压板,两个盒体分别固定在外壳的内腔左右侧面,所述盒体内侧的竖直面上均匀分布有透水孔,所述盒体的竖直面等距固定有
横向的导流板,所述盒体内腔底面的中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稳压板,所述循环管的上端口与盒体下端的接口连接,且循环管的上端口处在稳压板的外侧,通过两侧的对流盒实现染料的平流,横向浸透纺织布,提高印染的效率。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防护壳、风机和输送辊,所述防护壳为左右端敞口的壳体,所述防护壳左端的上下侧相对设有风机,所述纺织布处在两个风机之间,且风机的出风口向右,所述防护壳的右端设有输送辊,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风机从两侧吹风将纺织布风干。
[0007]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片和刮料辊,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外壳内腔侧面,所述弹片与刮料辊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刮料辊的曲面与纺织布的中部挤压接触,弹片将多余的染料刮除,保证染色的均匀性。
[0008]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管和阀门,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固定在外壳下端的接口上,所述连接管的中部设有阀门,通过连接管将染料排出。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纺织品印染设备,具有以下好处:1、本纺织品印染设备,通过导向轮、底轮等的导向使纺织布进入到充满染料的外壳内,并将两侧的染料隔开,通过两侧的对流盒实现染料的平流,横向浸透纺织布,提高印染的效率;2、弹片挤压刮料辊将多余的染料刮除,保证染色的均匀性;3、纺织布折叠部分的内侧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避免染料横流时纺织布形变过大,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1外壳、101脚座、102隔离板、103支撑辊、104电热棒、2对流盒、201盒体、202导流板、203稳压板、3循环管、4循环泵、5侧架、501限位槽、6支撑组件、601菱形框、602侧压轮、603固定座、7底轮、8导向轮、9降温组件、901防护壳、902风机、903输送辊、10纺织布、11上盖、12 plc控制器、13弹片、14刮料辊、15连接管、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印染设备,包括外壳1、对流盒2、侧架5和支撑组件6;外壳1:为上端中部设有狭口的长方体空心壳,外壳1的底面四角均固定有脚座101,外壳1内腔的下表面固定有条形的隔离板102,隔离板102的上端设有支撑辊103,外壳1内腔的中部设有电热棒104;
对流盒2: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外壳1内腔的左右侧面,外壳1的下端设有循环管3,且循环管3两端的接口分别与两个对流盒2下端的接口连接,循环管3的中部串联有循环泵4;对流盒2包括盒体201、导流板202和稳压板203,两个盒体201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左右侧面,盒体201内侧的竖直面上均匀分布有透水孔,盒体201的竖直面等距固定有横向的导流板202,盒体201内腔底面的中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稳压板203,循环管3的上端口与盒体201下端的接口连接,且循环管3的上端口处在稳压板203的外侧;侧架5:设在外壳1的内腔且上端穿过外壳1上端的狭口,侧架5的上端固定有上盖11,侧架5的内侧面等距分布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501,侧架5的下端设有底轮7,外壳1的上表面两侧相对设有导向轮8,外壳1上表面的右端设有降温组件9;降温组件9包括防护壳901、风机902和输送辊903,防护壳901为左右端敞口的壳体,防护壳901左端的上下侧相对设有风机902,纺织布10处在两个风机902之间,且风机902的出风口向右,防护壳901的右端设有输送辊903,风机902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2的输出端电连接;支撑组件6:包括菱形框601、侧压轮602和固定座603,菱形框601是由四根短轴首尾铰接而成,菱形框601的左右两角相对设有侧压轮602,菱形框601的下侧角铰接有固定座603,固定座603固定在侧架5的中部,且菱形框601的上侧角设有与限位槽501滑动配合的滑块;纺织布10折叠部分的内侧通过支撑组件6进行支撑,避免染料横流时纺织布10形变过大,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其中:还包括纺织布10和plc控制器12,纺织布10从左至右依次绕过左侧的导向轮8、底轮7、右侧的导向轮8后穿过降温组件9,plc控制器12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面,plc控制器1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热棒104和循环泵4的输入端电连接;还包括弹片13和刮料辊14,弹片13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内腔侧面,弹片13与刮料辊14的端部转动连接,刮料辊14的曲面与纺织布10的中部挤压接触,还包括连接管15和阀门16,连接管15的端部固定在外壳1下端的接口上,连接管15的中部设有阀门16,弹片13挤压刮料辊14将多余的染料刮除,保证染色的均匀性。
[0014]
本纺织品印染设备,通过导向轮8、底轮7等的导向使纺织布10进入到充满染料的外壳1内,并将两侧的染料隔开,通过两侧的对流盒2实现染料的平流,横向浸透纺织布,提高印染的效率。
[0015]
plc控制器12对电热棒104、循环泵4和风机902的控制属于现有技术的常规方式,上述电器元件根据现有技术进行配置,并不在其本身进行创新。
[0016]
在使用时:使纺织布10绕过两个导线轮8,且中间部分重叠落入到外壳1上表面的狭口内,将侧架5置于狭口内,底轮7下压纺织布10,并与支撑辊103支撑接触,支撑组件6的菱形框601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上端的滑块下滑,两个侧压路602的间距增大并对纺织布10重叠部分的内侧进行支撑,此时纺织布10将外壳1内的染料分为左右两个部分,通过电热棒104对染料进行加热,启动循环泵4使两侧的对流盒2产生压力差,染料从一侧对流盒2的透水孔喷出,从另一侧对流盒2的透水孔进入,水平的导流板202的作用下形成平流,横向浸透纺织布,提高印染的效率,外壳1内染料的深度低于刮料辊14,刮料辊14在弹片13的作用下压在
纺织布10侧面,将多余的染料刮除,保证染色的均匀性,进入到防护壳901内后,通过风机902从上下两侧平行,吹风将纺织布风干,完成印染。
[001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