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油拒水的坯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8824发布日期:2021-04-23 17:1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油拒水的坯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坯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油拒水的坯布。


背景技术:

2.目前,公告号为cn2033607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能够散发芳香气味的机织绒毯的坯布,提供了一种芳香整理机织绒毯坯布,由经纱系统和纬纱系统交织而成,纬纱系统包括上层纬纱系统、中层纬纱系统和下层纬纱系统。
3.现有的坯布往往耐油性较差,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地毯毛毯常常会有油污、水渍或者其他脏污溅到上面,较难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油拒水的坯布,其优点是胚布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能够较好的避免坯布被油污污染。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油拒水的坯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滑基层、缓冲层、抗油拒水层和绒毛层;
6.所述缓冲层为缓冲经纱和缓冲纬纱交织成网格结构,所述抗油拒水层为抗油经纱和抗油纬纱编织而成的平纹组织结构,绒毛层由绒丝经线编织在抗油拒水层远离缓冲层的一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基层用于增大坯布与所放置平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利用坯布制成的毛毯能够更加平稳的放置;缓冲层具有较好的弹性,缓冲层用于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坯布的手感更加柔软;抗油拒水层用于防止油污粘附到坯布上,从而较好的避免了油污对坯布的污染;绒丝经线较为柔软,使得绒毛层柔软度更好,进一步的提高了坯布的手感;缓冲经纱和缓冲纬纱交织而成的网格结构使得缓冲层整体结构更加紧密,从而保证了缓冲层的结构的稳定;抗油经纱和抗油纬纱编织而成的平纹组织结构使得抗油拒水层的结构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了抗油拒水层的结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基层采用粗棉麻编织而成的若干循环组织结构构成,所述循环组织结构由十四根经线和十四根纬线编织而成;
9.从左往右分别为一条十二上二下的经面组织、十二条十上四下的经面组织、一条十二上二下的经面组织;
10.其中,第一条经线和第十四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六上二下六上,第二条经线和第十三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五上四下五上,第三条经线和第十二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四上二下二上二下四上,第四条经线和第十一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三上二下四上二下三上,第五条经线和第十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二上二下六上二下二上,第六条经线和第九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一上二下八上二下一上,第七条经线和第八条经线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二下十上二下。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基层中的循环组织结构编织图案为高度对称的图案,从
而能够形成防滑网格状的纹路,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滑基层的防滑性能;粗棉麻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而且耐磨性能也较好,进而使得坯布整体的耐磨防滑性能更好。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排列为每循环十四根经线。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十四根经线沿着纬线的长度方向循环延伸,使得编织纹路沿纬线的长度方向无限延伸,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滑基层的防滑纹路的对称性,更好的提高了防滑层的防滑和耐磨性能。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线排列为每循环十四根纬线。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十四根纬线沿着经线的长度方向循环延伸,使得编织纹路沿经线的长度方向无限延伸,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滑基层的防滑纹路的对称性,更好的提高了防滑层的防滑和耐磨性能。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经纱和缓冲纬纱均采用棉纤维、尼龙纤维和氨纶纤维捻合;所述缓冲经纱和缓冲纬纱中的棉纤维、尼龙纤维和氨纶纤维的根数比为2:4:4。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棉纤维具有较多的微孔,较为柔软;尼龙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氨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提高了缓冲层整体的弹性,使得坯布整体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油经纱和抗油纬纱均采用涤纶丝线捻合而成,所述抗油经纱和抗油纬纱外侧均设置有含氟树脂层。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涤纶丝线韧性较好,而且弹性较好;含氟树脂层具有较好的拒水性和抗油性,从而使得抗油拒水层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丝经线采用棉纤维、氨纶纤维和海岛纤维捻合而成,所述绒丝经线外侧设置有含氟树脂层。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棉纤维具有较多的微孔,并且较柔软;氨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和韧性,海岛纤维较为柔软,从而使得绒毛层整体的手感更好。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绒丝经线中的棉纤维、氨纶纤维和海岛纤维的根数比为1:2:2。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纤维和海岛纤维的根数相同,使得绒丝经线在具有较好手感的同时,也能保持耐磨性能和韧性,使得绒毛层整体的性能更好。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抗油拒水层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从而较好的提高了坯布整体的抗油拒水性能,从而使得坯布上的油污能够更好的被清洁;
26.2.绒毛层中的绒丝经线具有较为柔软的手感,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坯布整体的手感和抗油拒水性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施例的循环组织结构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施例的防滑基层的局部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施例的防滑基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施例的缓冲经纱和缓冲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施例的抗油经纱和抗油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实施例的绒丝经线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防滑基层;2、缓冲层;3、抗油拒水层;4、绒毛层;5、缓冲经纱;6、缓冲纬纱;7、抗油经纱;8、抗油纬纱;9、经线;10、纬线;11、棉纤维;12、尼龙纤维;13、氨纶纤维;14、含氟树脂层;15、海岛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实施例:
37.参考图1,一种抗油拒水的坯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滑基层1、缓冲层2、抗油拒水层3和绒毛层4;防滑基层1、缓冲层2和抗油拒水层3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绒毛层4由绒丝经线编织在抗油拒水层3远离缓冲层2的一侧。
38.参考图1和图4,防滑基层1为采用粗棉麻编织而成的若干循环组织结构构成,该循环组织结构由十四根经线9和十四根纬线10编织而成;从左往右分别为一条十二上二下的经面组织、十二条十上四下的经面组织、一条十二上二下的经面组织;
39.其中,第一条经线9和第十四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六上二下六上,第二条经线9和第十三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五上四下五上,第三条经线9和第十二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四上二下二上二下四上,第四条经线9和第十一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三上二下四上二下三上,第五条经线9和第十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二上二下六上二下二上,第六条经线9和第九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一上二下八上二下一上,第七条经线9和第八条经线9上的组织点均为经线9二下十上二下;并且经线9排列每循环十四根经线9,纬线10排列为每循环十四根纬线10;防滑基层1上的编织图案呈“x”形沿经线9方向和纬线10方向无限延伸,从而形成了较好的防滑纹路,而且粗棉麻本身较为粗糙,使得防滑基层1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
40.参考图1和图5,缓冲层2是采用缓冲经纱5和缓冲纬纱6编织成的平纹网格组织结构,缓冲经纱5和缓冲纬纱6均采用棉纤维11、尼龙纤维12和氨纶纤维13捻合而成;缓冲纬纱6和缓冲经纱5中的棉纤维11、尼龙纤维12和氨纶纤维13的根数比为2:4:4;棉纤维11、尼龙纤维12和氨纶纤维13均具有较好的弹性,使得缓冲层2也能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使得缓冲层2能够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
41.参考图1和图6,抗油拒水层3是抗油经纱7和抗油纬纱8编织而成的平纹组织结构,抗油经纱7和抗油纬纱8均采用涤纶丝线捻合而成,抗油经纱7和抗油纬纱8外侧均包覆有含氟树脂层14;涤纶丝线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磨性能,含氟树脂层14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从而使得编织出来的抗油拒水层3整体的耐磨性能较好,而且也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
42.参考图1和图7,绒毛层4由绒丝经线编织在抗油拒水层3远离缓冲层2的一侧,其中绒丝经线采用棉纤维11、氨纶纤维13和海岛纤维15捻合而成,绒丝经线中棉纤维11、氨纶纤维13和海岛纤维15的根数比为1:2:2;绒丝经线外侧包覆有含氟树脂层14,含氟树脂层14具有较好的抗油拒水性能,从而提高了绒毛层4整体的抗油拒水性能,使得绒毛层4不易被油
污弄脏。棉纤维11具有较多的微孔结构,海岛纤维15较为柔软,从而使得绒毛层4整体的手感更加柔软。
4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