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6482发布日期:2021-03-16 22:4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提出一种勾线悬浮旋梭,本方案的勾线悬浮旋梭应用于家用缝纫机、工业平缝机、厚料机、绣花机、罗拉车等各种使用旋梭的缝纫设备,具体涉及缝纫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缝纫机作为布料的缝制机器已有两百年多年发展历史,为人类社会服装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纵观缝纫机技术发展史,其旋梭还是沿袭了原有方案,所实施技术原理依旧。旋梭作为缝制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在生产制造上要求较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另外,旋梭在使用环节上极易损坏,故障率也较高,导致使用周期相对较短。在缝制时,旋梭在高速度运转下,需要对旋梭本体以及转轴高速运转部位添加润滑脂,另外,高速运转的旋梭需要缝纫机的机械传动系统来支持,需要匹配复杂的变速齿轮组,提高了缝纫机的造价。旋梭及其转轴需要润滑造成对缝制用线及布料的污染,降低了缝制品质;旋梭的高速运转制约了缝纫设备智能自动化、无油化、轻量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缝纫设备的旋梭存在的上述技术不足,本申请打破常规缝纫机设计理念,推出并生产出一种无接触性无磨擦、不需油润滑的勾线悬浮旋梭,具有应用方便,使用高寿命的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包括线架、勾针和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放置在悬浮梭芯的内腔,所述悬浮梭芯和线架放置在旋梭固定座的内腔,所述旋梭固定座连接定位连接杆,所述动力源连接勾针。本申请的机针带上上线穿过布料后继续下行,直至机针到达旋梭固定座的定位槽孔内,动力源通过勾针架带动勾针开始运行,勾针勾着机针的勾线处的上线旋转,并通过悬浮梭芯的分线凸台使上线绕着悬浮梭芯一周,并套取下线同时机针继续上行,带着上线作收线工作完成一次缝制工作;线架上绕有下线,线架装入悬浮棱芯的内腔,下线头通过悬浮梭芯引线孔槽引出在悬浮棱芯的外部,通过上述勾针旋转带着上线围绕悬浮棱芯作全包裹动作,收紧上线套取下线并带着下线与布料套结缝合。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梭芯与旋梭固定座之间具有定位设置和滑线间隙,所述防滑出挡板抵靠在悬浮梭芯和/或线架的前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具有中空主轴,所述定位连接杆与中空主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动力源以定位连接杆为中心轴作圆周运转带动勾针,所述勾针在悬浮梭芯具有的分线凸台圆周外侧随动力源运转,所述勾针与悬浮梭芯及旋梭固定座之间为无接触配合工作,所述动力源为轴旋转动力源。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梭芯具有的分线凸台、滑线斜面和滑线平面,所述旋梭固定座具有的内圆弧面与滑线斜面相对具有滑线间隙,所述滑线平面与防滑出挡板相对具有滑线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梭芯具有的定位凸块抵靠在旋梭固定座具有的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梭芯具有的前凸块设置在分线凸台的前端,所述前凸块具有的机针定位孔槽,所述前凸块设置有下线引出槽。

所述定位连接杆间接/或者直接固定在缝纫机头的基板上。

进一步地,还具有针板和机针,所述机针前端在针板上具有的针板孔内,所述针板处于勾针及悬浮梭芯的上方,勾针正对于勾线处,所述勾针与悬浮梭芯及旋梭固定座之间为无接触配合工作,所述勾针在悬浮梭芯具有的分线凸台圆周外侧随动力源运转。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悬浮梭芯及其线架配置在固定式的旋梭固定座内腔,动力源带动勾针再勾上机针的上线,带动线架出线这个过程无接触无摩擦,使得本申请的勾线悬浮旋梭运转不需要与现有技术一样以高速运转来实现缝制工作,实现了本申请勾线悬浮旋梭的静态工作,也使得应用本申请的勾线悬浮旋梭的缝纫设备具有更加优良机械传动效能。本申请的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具有不需要润滑油无接触不磨损高寿命优点,不需要匹配复杂的变速齿轮组,提高了缝纫机整机性能,降低了缝纫机的造价,本申请申请的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具有颠覆传统缝纫机设计与制造思维,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侧向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旋梭固定座、悬浮梭芯和线架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图2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最初勾线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脱线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的第一次缝合点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竖直设置的旋梭固定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图8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缝纫机头1,机针2,勾线处21,旋梭固定座3,防滑出挡板31,定位槽32,内圆弧面33,勾针5,线架6,悬浮梭芯7,定位凸块71,分线凸台72,滑线斜面73,滑线平面74,前凸块75,下线引出槽76,针板8,针板孔81,动力源91,中空主轴911,定位连接杆92,轴承93,上线1a,下线1d,脱线位1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本申请的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具有动力源91、旋梭固定座3、悬浮梭芯7、机针2、定位连接杆92、线架6和勾针5。本申请的旋梭固定座3为固定式,即旋梭固定座3连接定位连接杆92,在缝制过程中旋梭固定座3及其定位连接杆92是静止不动的,定位连接杆92间接或者直接固定在缝纫机头1的基板(或底座)上,机针2具有勾线处21,用于勾针5勾线。

本申请的动力源91接受电磁铁等动力装置的动力,在此动力源91优选为轴旋转动力源。上述动力源91具有中空主轴911,中空主轴911为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杆92穿过中空主轴911,中空主轴911与定位连接杆92之间设置有轴承93。动力源91与定位连接杆92为动连接,动力源91固定在缝纫机头1上,动力源91的中空主轴911连接带动勾针5运转。上述定位连接杆92与线架6同轴设置。

上述勾针5直接连接动力源91,或者,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勾针5与动力源91之间设置有连接体,使得动力源91带动勾针5运转。

设置在旋梭固定座3底部方向的动力源91以定位连接杆92为中心轴带动勾针5作圆周运转,可以根据不同缝制设备的要求调整设置旋梭固定座3的安装位置和角度。

上述旋梭固定座3具有防滑出挡板31,上述防滑出挡板31安装到旋梭固定座3时根据线架6的使用情况可有可无,本实施例以设有防滑出挡板31为例来说明,具体是:防滑出挡板31安装在旋梭固定座3的侧部或者端部。上述防滑出挡板31以盖板的形式设置固定在旋梭固定座3上,防滑出挡板31在缝制过程中抵靠悬浮梭芯7和/或线架6上,起到对上述悬浮梭芯7和线架6两者的横向定位。这里本申请的旋梭固定座3和防滑出挡板31的连接方式为弹簧铰链式,也可以设置为定位连接,用手向边侧一推就可以实现防滑出挡板31的开或关。另外,上述防滑出挡板31设置在动力源91带动勾针5运转的范围之外。

上述旋梭固定座3具有可容纳悬浮梭芯7的内腔,悬浮梭芯7具有可容纳线架6的内腔,具体是上述线架6放置在悬浮梭芯7的内腔,悬浮梭芯7和线架6放置在旋梭固定座3的内腔,实际是悬浮梭芯7连同线架6一起放置进去,取出时,悬浮梭芯7和线架6从旋梭固定座3的内腔拿出。悬浮梭芯7与旋梭固定座3之间具有定位设置和滑线间隙,旋梭固定座3还具有下线引出孔。

上述定位设置具体是:上述悬浮梭芯7还具有定位凸块71(图3中),定位凸块71设置在靠近旋梭固定座3一侧;旋梭固定座3还具有定位槽32,定位槽32与定位凸块71相匹配设置。当悬浮梭芯7放置在旋梭固定座3的内腔时,悬浮梭芯7的定位凸块71定位在旋梭固定座3的定位槽32内,定位凸块71起到对悬浮梭芯7定位在旋梭固定座3的作用,保证了悬浮梭芯7的放置位置,也保证悬浮梭芯7与旋梭固定座3之间具有的自由滑线间隙。

上述滑线间隙是指:悬浮梭芯7具有分线凸台72、前凸块75、滑线斜面73和滑线平面74(图2图3中),滑线斜面73和滑线平面74位于分线凸台72的两侧,上述悬浮梭芯7的滑线斜面73朝向旋梭固定座3具有的内圆弧面33,内圆弧面33与滑线斜面73相对具有滑线间隙,滑线平面74与防滑出挡板31相对具有滑线间隙,分线凸台72作用在于滑线分线,让缝制用线在勾针5带动下一从滑线斜面73滑过,二从滑线平面74滑过,勾针5在悬浮梭芯7具有的分线凸台72圆周外侧随动力源91运转。前凸块75设置在分线凸台72的前端,前凸块75具有的机针定位孔槽711,前凸块75设置有下线引出槽76。由于上述悬浮梭芯7与旋梭固定座3之间具有滑线间隙,利于缝制用线从分线凸台72绕过滑线。

上述勾针5在悬浮梭芯7具有的分线凸台72圆周外侧随动力源91运转,并处于勾线处21的相切面上,机针2平行于线架6,勾针5处于勾线处21的相切面上,本实施例以机针2平行于线架6(平行于线架6的侧边)来说明。

上述勾针5与悬浮梭芯7及悬浮梭芯7之间是无接触勾线分线配合工作。先将线架6放置到悬浮梭芯7的内腔,再将悬浮梭芯7连同线架6一起放入旋梭固定座3,定位凸块71要按在定位槽32上,盖上防滑出挡板31,防滑出挡板31抵靠在悬浮梭芯7和/或线架6前部,同时使得防滑出挡板31抵靠在悬浮梭芯7的滑线平面74;分线凸台72上的滑线斜面73与旋梭固定座3相对,使得缝制用线在分线凸台72两侧的滑线平面74和滑线斜面73滑过,构成自由滑线间隙,实现了缝制用线在本申请的一种勾线悬浮旋梭上无接触勾线分线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旋梭固定座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旋梭在运行方式上是不同,本申请的旋梭固定座3在缝制时是静态的,是在无接触无磨损的情况下进行缝制勾线的。

在缝制结束时,防滑出挡板31仍处在关闭状态,即防滑出挡板31还与悬浮梭芯7的滑线平面74相对。要拿出用完缝制用线的线架6时,将防滑出挡板31推开,线架6就可以从悬浮梭芯7中取出;要装入线架6时,向将线架6放置在悬浮梭芯7的内腔并引好下线1d,盖上防滑出挡板31即可开始缝制工作;要取出悬浮梭芯7则要将防滑出挡板31推开,悬浮梭芯7连同线架6一起从旋梭固定座3内腔取出。

结合附图,本申请的勾针5设置在旋梭固定座3外侧,所述前凸块75的机针定位孔槽711供机针2前端运转,勾针5在动力源91的带动下勾住处于外侧机针2的勾线处21上的上线1a。勾针5连接动力源91,勾针5在动力源91的带动产生相应的勾线运动轨迹,与机针2协调运转起到勾线的缝制目的。机针2的上线1a进行缝制勾线,勾针5对上线1a的拉力带动悬浮梭芯7的线架6输出线源。在动力源91运转下,勾针5与机针2相互协调,使得在缝制过程中线架6所需较低转速就可以实现缝纫出线,而旋梭固定座3和悬浮梭芯7处于静态,克服了现有缝纫机技术中对旋梭高速运转的要求。

在图5图6和图7中,本申请的一种勾线悬浮旋梭,先将下线1d引到下线引出槽76,当机针2带着上线1a穿过布料,到达悬浮梭芯7的机针定位孔槽711后,动力源91带动勾针5在勾线处21并勾取上线1a,被勾取上线1a由悬浮梭芯7的分线凸台72分线分为前线和后线,勾针5继续旋转到大于180度到达脱线位1c开始脱线。同时,机针2拉着上线1a继续收线,将环绕在悬浮梭芯7上的上线1a收紧并套住下线1d完成缝纫。

实施例二

在图8和图9中,本实施例二与上述的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的机针2垂直于线架6,还具有针板8和机针2,上述所述机针2的前端在针板8具有的针板孔81内运作,机针2垂直于针板8,针板8处于勾针5及悬浮梭芯7的上方,勾针5处于勾线处21的相切面上。机针2带着上线1a穿过针板8进入到最初勾线状态,上述机针2的针尖部分运行在针板8中,机针2在悬浮梭芯7外侧的针板8下进行工作,勾针5与悬浮梭芯7及悬浮梭芯7之间是无接触勾线分线配合工作,勾针5在悬浮梭芯7具有的分线凸台72圆周外侧随动力源91运转,上述勾针5的方向与实施例一不同,实现的勾线过程是一样的,上述方案与实施例一一样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也应该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