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线停机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9555发布日期:2021-07-20 16:2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线停机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断线停机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服装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缝纫机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断线,在断线或操作者发生断线的过程中会发生空针,由于空针会导致缝料被针机刺破,留下针孔,但由于羽绒服、皮革其在缝制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空针,因此需要在缝纫机上配备有能够及时监测断线并驱使停机的装置。

现有的缝纫机断线检测装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机械结构检测,通过测定缝线张力,检测是否断线,现有的机械结构式检测装置大都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另一类为采用光学传感器直接对缝线进行检测,但由于光学传感器容易受油污和绒毛的影响,这种检测方式往往会出现误报现象。对此,亟需开发一款结构简单且能有效检测到缝纫机断线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线停机的缝纫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装置其断线监测误差大且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线停机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以及驱动缝纫机工作的工作电路,还包括控制工作电路开闭的断线停机机构;断线停机机构包括:壳体、安装架与竖杆;壳体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过线孔,缝线穿过过线孔;竖杆上开设有开孔;开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用于协助缝线穿过竖杆;安装架设置于壳体内部,安装架的端面上间隔的设置有左触片与右触片;竖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架并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与左触片、右触片相接触;当竖杆移动时,能带动导电片一并移动,与左触片、右触片分离,从而断开控制工作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需要缝线穿过竖杆,缝线对竖杆产生签引力,当缝线未断裂时,使得竖杆上设有的导电片与左、右触片相接触,缝纫机本体与工作电路相互连通从而实现缝纫机的正常运作;当缝线断裂后,竖杆失去缝线的牵引,导电片与左、右触片分离,从而断开工作电路,缝纫机本体停止运行,本实用新型在断线后可实现立即停电,使得缝纫机本体停止运行,避免了空针的情况发生,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在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有弹簧座,弹簧座内设有弹簧,竖杆与弹簧相连接并压缩弹簧,使得导电片与左触片、右触片均相贴合,且导电片、安装架与壳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导电片与安装架上的左、右触片之间相接触,无法实现断电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左触片与右触片设置于安装架朝向壳体底部的端面上,由穿过转动轮的缝线对竖杆产生向上的拉力,使得导电片与安装架上的左、右触片相接触,且导电片、安装架均与壳体内壁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由缝线对竖杆产生的牵引作用,控制导电片与缝纫机本体、工作电路之间相接触或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接触式感应断线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缝纫机本体运行或断电的控制,检测精度高且结构简单,便于操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参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缝纫机本体;3、安装板;4、断线停机机构;41、壳体;411、过线孔;412、辅助轮;413、通孔;42、导电片;43、左触片;44、右触片;45、安装架;46、转动轮;47、竖杆;471、开孔;48、弹簧座;481、弹簧;5、绕线架;6、缝线;7、工作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断线停机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2以及驱动缝纫机工作的工作电路7(其中工作电路7为外接220v的电源器与电源连接线构成),还包括控制工作电路7开闭的断线停机机构4;具体为,断线停机机构4包括:壳体41、安装架45与竖杆47;在壳体41的左右侧面上对称开设有过线孔411,使得缝线6可直接穿过壳体41;竖杆47上开设有开孔471;开孔47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轮46,且转动轮46与过线孔411位于同一水平延伸处,便于缝线6从一侧的过线孔411处穿过转动轮46并从另一侧的过线孔411处穿出,且通过设有的转动轮46能对缝线6起到保护作用;安装架45设置在壳体41内部,且安装架45的侧壁抵合在壳体41内壁上,安装架45的端面上间隔的嵌设有左触片43与右触片44(如图2所示,工作电路7的两端断开,一端连接左触片43,另一端连接右触片44),安装架45内开设有通孔413,竖杆47的一端贯穿通孔413并安装有导电片42,导电片42可与左触片43、右触片44相接触,当竖杆47在通孔413内远离安装架45移动时,能带动导电片42一并移动,导电片42与左触片43、右触片44分离,从而断开控制工作电路7。

实施例1:如图3所示,在壳体41内壁的底部固定有弹簧座48,弹簧座48内设有弹簧481,竖杆47与弹簧481相连接并压缩弹簧481,弹簧481对竖杆47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且导电片42、安装架45与壳体4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由于转动轮46的设置高度高于当缝线6穿过转动轮46的高度,当缝线6穿绕过转动轮46的时候,可以将竖杆47下压,继而压缩弹簧481,导电片42与左触片43、右触片44相接触,缝纫机本体2与工作电路7相连通;当缝线6断开时,弹簧481复位,推动竖杆47上升,带动导电片42移位,并与左触片43、右触片44分离,从而断开工作电路7。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无需设置弹簧481,通过重力即可断开工作电路7,具体为左触片43与右触片44设置于安装架45朝向壳体41内壁底部的端面上,导电片42设置在壳体41底部与安装架45之间,且导电片42、安装架45均与壳体41内壁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由于转动轮46设置的高度低于缝线6穿过转动轮46的高度,当缝线6穿绕过转动轮46的时候,将竖杆47上拉,继而导电片42与左触片43、右触片44相接触,使得缝纫机本体2与工作电路7相连通;当缝线6断开时,竖杆47下落,带动导电片42移位,并与左触片43、右触片44分离,工作电路7断开。

如图3、图4所示,过线孔411的内部可转动的设置有辅助轮412,减少了缝线6的磨损。

如图1所示,为便于清楚了解本装置的安装位置,缝纫机本体2下方设置有操作台1;缝纫机本体2的顶部固定有绕线架5,在缝纫机本体2与绕线架5之间安装有安装板3,断线停机机构4设置于安装板3上,便于绕线架5上的缝线6穿过断线停机机构4后接入缝纫机本体2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