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9913发布日期:2021-07-23 14:3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支座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



背景技术:

涤纶具有强韧度、耐磨性和耐腐蚀的特性,是较常见的织物,涤纶常常需要进行无水印染,例如在纺织物上增加花纹、图案,改变涤纶的颜色以及相关的前处理工艺等,以满足人们对花色的需求,因此无水印染机在印染制造业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水印染机设备中,支座是重要的部件之一,对整个无水印染设备起支撑作用。

目前的支座的结构大多比较简单,或为几根支腿组成的支架、或为实心的基座,将无水印染设备置于其上,对无水印染设备支撑性较好,但是缺乏缓冲性能,而无水印染设备在运行时,常常会产生振动,会对支座施加各个方向的扭变力,长此以往,支座的稳定性和抗压性均减弱。

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支座缺乏缓冲性能,无水印染机在工作时会对支座造成伤害,减弱支座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升支座的缓冲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包括支腿、第一平板和用于放置设备的第二平板,支腿位于第一平板的下方且与第一平板固定连接,支腿远离第一平板的一端与地面抵接,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第二平板位于第一平板的上方且与第一平板通过弹性缓冲件连接,弹性缓冲件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平板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平板的顶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平板上的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此时弹簧可提供缓冲作用,使第二平板的活动自由度增加,从而不会对第一平板造成冲击,进而使整个支座不易受到损坏。

优选的,弹性缓冲件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插设在弹簧的内部,导向杆的底部与第一平板连接,导向杆的长度小于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可以限制弹簧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自由度,增加弹簧的稳定性,弹簧不易来回晃动,可更好的发挥缓冲作用,且使第二平板上的物品不易因第二平板的晃动而掉落至地面上。

优选的,导向杆为中空圆柱,导向杆的上部开设有插设口,插设口处插设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二平板底壁固定连接,伸缩杆与导向杆竖直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平板竖直上下移动时,升缩杆在导向杆内也可自由移动,不影响弹簧的伸缩性能,而且还增加了对弹簧的稳固作用。

优选的,伸缩杆为圆柱,导向杆的内径大于伸缩杆的外径,插设口的直径与伸缩杆的外径一致,伸缩杆靠近第一平板的一端固设有圆板,圆板的外径与导向杆的内径一致,圆板与导向杆竖直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平板竖直向上移动时,圆板无法通过插设口,此时,可以防止伸缩杆从插设口处滑出,增加了伸缩杆的使用性能。

优选的,导向杆与弹簧之间竖直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减少了弹簧与导向杆之间的硬性接触,进而减少了弹簧与导向杆之间的相互磨损,增加了弹性缓冲件的使用寿命,使弹性缓冲件更好地发挥缓冲作用。

优选的,第一平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位于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可以进一步对第二平板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缓冲垫可对第二平板起到支撑作用,若弹性缓冲件损坏,缓冲垫可支撑第二平板并对第二平板起缓冲作用。

优选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上表面均铺设有消音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与第二平板之间的震动会产生噪音,弹簧与第二平板之间也会因碰撞而产生噪音,此时,噪音可进入消音缓冲垫的孔隙中,从而达到降噪目的;同时消音缓冲垫本身具有缓冲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支座的缓冲性能。

优选的,支腿与地面抵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的下表面的面积大于支腿的横截面积,加固板的底面连接有摩擦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此时,摩擦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大,使支座不易移动,增加支座的稳定性。

优选的,加固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支腿与加固板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通过在支腿与加固板之间建立连接,可以使加固板与支腿之间不易分离,从而起到加固支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设置弹性缓冲件,当第二平板上的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此时弹簧可提供缓冲作用,使第二平板的活动自由度增加,整个支座不易受到损坏,可以增加支座的缓冲性能;

2.通过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上方铺设消音缓冲垫,噪音可进入消音缓冲垫的孔隙中,从而达到降噪目的;同时消音缓冲垫本身具有缓冲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支座的缓冲性能;

3.通过在加固板上设置用于连接支腿与加固板的支撑板,可以使加固板与支腿之间不易分离,从而起到加固支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突出显示弹性缓冲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腿;11、加固板;111、摩擦垫;12、支撑板;13、加固杆;2、第一平板;21、缓冲垫;3、第二平板;31、消音缓冲垫;4、弹性缓冲件;41、弹簧;42、导向杆;43、伸缩杆;431、圆板;44、弹性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参照图1,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包括支腿1、第一平板2、用于放置无水印染设备的第二平板3和弹性缓冲件4,支腿1位于第一平板2的下方且与第一平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腿1远离第一平板2的一端与地面抵接,第二平板3位于第一平板2的上方且与第一平板2通过弹性缓冲件4连接。当第二平板3上的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此时弹性缓冲件4可对第二平板3提供缓冲作用,使第二平板3的活动自由度增加,从而不会对第一平板2造成冲击,进而使整个支座不易受到损坏。

参照图2,弹性缓冲件4包括弹簧41、导向杆42和伸缩杆43,导向杆42竖直设置,且底端与第一平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导向杆42为中空圆柱且长度小于第一平板2与第二平板3之间的距离,导向杆42的顶端开设有插设口,伸缩杆43插设在插设口处,伸缩杆43远离导向杆42的一端与第二平板3底壁固定连接,伸缩杆43与导向杆42竖直滑动连接,弹簧41套设在伸缩杆43和导向杆42的外部,弹簧41的一端与第二平板3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平板2的顶壁固定连接,弹性缓冲件4可设置为多组,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四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平板2的四个边角处。弹簧41的弹力较大,可以对第二平板3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增加整个支座的耐用性,当第二平板3竖直上下移动时,升缩杆在导向杆42内也可自由移动,不影响弹簧41的伸缩性能,而且还通过限制弹簧41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自由度而增加了弹簧41的稳固作用,使弹簧41不易来回晃动,可更好的发挥缓冲作用,此时,第二平板3上的物品也不易因第二平板3的晃动而掉落至地面上。

如图2所示,伸缩杆43为圆柱,导向杆42的内径大于伸缩杆43的外径,插设口的直径与伸缩杆43的外径一致,伸缩杆43靠近第一平板2的一端固设有圆板431,圆板431的外径与导向杆42的内径一致,圆板431与导向杆42竖直滑动连接。第二平板3竖直向上移动时,圆板431无法通过插设口,此时,可以防止伸缩杆41从插设口处滑出,增加了伸缩杆43的使用性能。

参照图2,导向杆42的外部包裹有弹性橡胶垫44,弹性橡胶垫44位于导向杆42与弹簧41之间。橡胶垫减少了弹簧41与导向杆42之间的硬性接触,进而减少了弹簧41与导向杆42之间的相互磨损,增加了弹性缓冲件4的使用寿命,使弹性缓冲件4更好地发挥缓冲作用。

如图1所示,第一平板2与第二平板3之间设置有缓冲垫21,缓冲垫21的底面与第一平板2的上表面粘接,缓冲垫21采用聚氨酯缓冲垫21。缓冲垫21可以进一步对第二平板3起到缓冲作用,若弹性缓冲件4损坏,缓冲垫21可支撑第二平板3并对第二平板3起缓冲作用。

如图1所示,由于设备与第二平板3之间的震动会产生噪音,弹簧41与第二平板3之间也会因碰撞而产生噪音,故在第一平板2和第二平板3的上表面均铺设有消音缓冲垫31,本实施例中消音缓冲垫31采用多孔海绵。噪音可进入消音缓冲垫31的孔隙中,达到降噪目的,而消音缓冲垫31本身具有缓冲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支座的缓冲性能。

参照图1可知,若设备与支座之间的振动较大时,可能会使支座发生位移,故在支腿1与地面抵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1,加固板11下表面的面积大于支腿1的横截面积,加固板11的底面粘接有摩擦垫111。加固板1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此时,摩擦垫11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大,使支座不易移动,增加支座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固支座,加固板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支腿1与加固板11的支撑板1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2设置为直角梯形,支撑板12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支腿1的侧壁和加固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腿1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加固杆13。支撑板12可以使加固板11与支腿1之间不易分离,从而起到加固支座的作用,支腿1之间的加固杆13则可提高支腿1的抗剪力,使支腿1牢固,进而使整个支座牢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水印染设备的支座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二平板3上的无水印染设备工作时,弹性缓冲件4、缓冲垫21以及消音缓冲垫31共同作用,可以使第二平板3的活动自由度增加,从而不会对第一平板2造成冲击,进而使整个支座不易受到损坏;支腿1上的摩擦垫111、支撑板12以及加固杆13共同作用,可以促进支腿1的稳定性,使整个支座不易移动且耐用性增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