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粒绒面料及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4183发布日期:2021-11-03 15:2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粒绒面料及服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摇粒绒面料及服装。


背景技术:

2.摇粒绒面料作为秋冬服装的素材,一般采用复合的方式用于保暖服装,作为户外服装或工装穿着,或加大面料的厚度用于制作外套,却很少用于贴身穿着,且现有摇粒绒面料往往采用涤纶、腈纶等较为普通的材质。
3.cn211522502u公开了一种超柔经编氨纶摇粒绒面料,由gb1、gb2、gb3三把梳栉编织而成,gb1为7针变化经平组织。本超柔经编氨纶摇粒绒面料的绒毛底部受到多个线圈的紧紧握持,从而不容易脱落,减低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在条纹骨架上涤纶和氨纶的集圈套圈,在纵向上具有弹性,不管是做内衣还是其他服饰用料,都得到应用。用高细度复丝割绒,绒毛更软弱,和身体接触更为温和舒适,但是经编结构编织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4.cn110079926a公开了一种全棉摇粒绒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纯棉的成圈纱线和毛圈纱线,成圈纱线采用长绒棉纱线,长度为33

42mm;毛圈纱线为起绒棉纱线;成圈纱线沿布面纬线成圈排列,毛圈纱线周期地在成圈纱线的成圈上形成多个悬弧,且悬弧与成圈纱线交织,毛圈纱线在悬弧之间形成浮线,成圈纱线和毛圈纱线交织循环形成摇粒绒底布。所述全棉摇粒绒面料穿着更加舒适、透气性能和亲肤性能也更好,但面料功能单一,全棉材质穿着易变形等问题。
5.因此,开发一款厚薄适中,具有功能性穿着舒适的面料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及服装。所述摇粒绒面料的表面平整,反面毛圈不易抽丝,反面毛圈形成一定的花纹结构,既具有保暖性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反面毛圈纱采用功能性涤纶纱线,使面料具有保暖,抑菌消臭,吸光蓄热的性能。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所述摇粒绒面料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编织而成;
8.其中,所述平针线圈由地纱和氨纶编织而成,所述毛圈线圈由咖啡碳纤维和/或吸光蓄热纱编织而成。
9.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织面料是在纬编毛圈针织机上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的一种花色组织,经剪毛、刷毛、摇粒等工序制作而成。地纱和氨纶编织成平针线圈,咖啡碳纤维或吸光蓄热纱编织成毛圈线圈,地纱线圈显露在织物正面并将毛圈纱的线圈覆盖,使得面料正面比较平整,防止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毛圈纱被从正面抽出。
10.优选地,所述咖啡碳纤维为咖啡碳涤纶,将咖啡渣经烘焙、研磨成粉末加入涤轮纺丝溶液而制得,所得咖啡碳涤纶具有保温、抑菌消臭、发射负离子的功能。
11.优选地,所述吸光蓄热丝为吸光蓄热涤纶,将具有吸光蓄热功能的母粒加入涤纶纺丝溶液中进行纺丝,得到一种具有吸光蓄热功能的涤纶。
12.优选地,所述地纱为普通涤纶、阳离子涤纶复合丝、尼龙、棉纤维、腈纶、黏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13.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作为地纱,通过染阳离子涤纶,普通涤纶不上色得到麻灰色效果的面料。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地纱的线圈长度为12

18cm/50针,例如可以是12cm/50针、13cm/50针、14cm/50针、15cm/50针、16cm/50针、17cm/50针、18cm/50针等。
1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氨纶的线圈长度为地纱的线圈长度的0.25

0.4倍,例如可以是0.25倍、0.3倍、0.35倍、0.4倍等。
1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氨纶线圈被所述地纱线圈完全包覆,分布于所述地纱线圈之间。
17.在本实用新型中,氨纶长丝与地纱一起编织,增加了面料的弹性,穿着舒适性,由于氨纶自身的弹性及线圈长度的调节,编织完成后,氨纶长丝被地纱完全覆盖在线圈内部,地纱裸露在表面,防止氨纶长丝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断。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的线圈长度为地纱的线圈长度的2

2.5倍,例如可以是2倍、2.1倍、2.2倍、2.3倍、2.4倍、2.5倍等。
19.在本实用新型中,线圈长度是指一定数量的线圈总长度,线圈长度影响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且面料中不同纱线的线圈长度的配合也将影响面料的风格及性能。线圈越短,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越好,面料紧密,尺寸稳定性好,抗起毛起球和勾丝性越好,手感和透气性越差。
2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毛圈线圈形成所述摇粒绒面料的亲肤面,所述亲肤面为非满地起毛结构。
2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亲肤面的起毛部分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或圆形。
2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亲肤面的起毛高度为1

3mm,例如可以是1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3mm等。
23.由于起毛的高度取决于编织过程中沉降弧的长度,沉降弧的长度决定了毛圈纱的线圈长度,长度越长经剪毛和摇粒后,起毛的高度越高。考虑到面料的保暖性、服用性及可操作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起毛高度为1

3mm。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装,所述服装为由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制成的服装。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采用特殊的编织工艺,面料表面平整,反面毛圈不易抽丝,反面毛圈形成一定的花纹结构,既具有保暖性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反面毛圈纱采用功能性涤纶纱线,使面料具有保暖,抑菌消臭,吸光蓄热的性能。
27.(2)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的最高温度差为13.2

14.5℃。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的正面结构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的侧面结构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31.其中,1为平针线圈,2为毛圈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的正面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的侧面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的组织结构图。由图1

图3结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织面料是在纬编毛圈针织机上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的一种花色组织,地纱和氨纶编织成平针线圈,咖啡碳纤维和/或吸光蓄热纱编织成毛圈线圈,地纱线圈显露在织物正面并将毛圈纱的线圈覆盖,其中图1和图2显示,地纱完全覆盖毛圈纱,由图3显示,氨纶被地纱线圈完全包覆。
34.以下实施例各纱线来源如下所示:咖啡碳涤纶购于(厂家:上海南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吸光蓄热涤纶(厂家:青岛锦绮汇新材料有限公司)。
35.实施例1
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所述摇粒绒面料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编织而成;
37.其中,所述平针线圈由地纱和氨纶编织而成;其中,地纱为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在面料表面形成花灰色的效果;所述地纱的细度为100d/144f,所述涤纶的线圈长度为16cm/50针,所述复合丝的质量含量为57%。其中,所述氨纶的细度为20d,所述氨纶的质量含量为4%,所述氨纶的线圈长度为5.5cm/50针。所述毛圈线圈由咖啡碳涤纶长丝编织而成,其细度为75d/72f,所述咖啡碳涤纶长丝的含量为39%,所述咖啡碳涤纶的线圈长度为32cm/50针(上述含量指的是以整个面料质量为100%计)。
38.复合丝与氨纶共同编织成平针结构的地组织,并将咖啡碳涤纶毛圈完全覆盖,咖啡碳毛圈组织在面料的反面形成不连续的毛圈组织,毛圈组织形成正方形结构,正方形结构之间为未形成毛圈的平纹沟槽。毛圈经剪毛、摇粒等后处理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摇粒绒针织面料。
39.实施例2
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所述摇粒绒面料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编织而成;
41.其中,所述平针线圈由地纱和氨纶编织而成;其中,地纱为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在面料表面形成花灰色的效果;所述地纱的细度为100d/144f,所述地纱的线圈长度为16cm/50针,所述地纱的质量含量为57%。其中,所述氨纶的细度为20d,质量含量为4%,所述氨纶的线圈长度为5.5cm/50针。所述毛圈线圈由吸光蓄热涤纶编织而成,其细度为75d/72f,所述吸光蓄热涤纶的含量为39%,所述吸光蓄热涤纶的线圈长度为32cm/50针(上述含量指的是以整个面料质量为100%计)。
42.复合丝与氨纶共同编织成平针结构的地组织,并将吸光蓄热涤纶毛圈完全覆盖,吸光蓄热涤纶毛圈组织在面料的反面形成不连续的毛圈组织,毛圈组织形成正方形结构,
正方形结构之间为未形成毛圈的平纹沟槽。毛圈经剪毛、摇粒等后处理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摇粒绒针织面料。
43.实施例3
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所述摇粒绒面料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编织而成;
45.其中,所述平针线圈由地纱和氨纶编织而成;其中,地纱为普通涤纶长丝,在面料表面形成素色的效果;所述涤纶的细度为75d/72f,所述涤纶的线圈长度为16cm/50针,所述涤纶的质量含量为57%。其中,所述氨纶的细度为20d,质量含量为4%,所述氨纶的线圈长度为5.5cm/50针。所述毛圈线圈由咖啡碳涤纶长丝编织而成,其细度为75d/72f,所述咖啡碳涤纶的线圈长度为32cm/50针。
46.普通涤纶与氨纶共同编织成平针结构的地组织,并将咖啡碳涤纶毛圈完全覆盖,咖啡碳毛圈组织在面料的反面形成不连续的毛圈组织,毛圈组织形成正方形结构,正方形结构之间为未形成毛圈的平纹沟槽。毛圈经剪毛、摇粒等后处理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摇粒绒针织面料。
47.对比例1
48.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毛圈线圈由普通涤纶的复合丝编织而成。
49.对比例2
50.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地纱为咖啡碳涤纶长丝,而毛圈线圈由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编织而成。
51.性能测试:
52.对上述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2提供的面料进行如下测试:
53.依据bqe a 036

2015光吸收保温性实验方法进行测试;
54.实验方法:将试样表面向上覆盖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上,使用反光灯(模拟阳光)进行照射(10分钟)和灭灯(10分钟)的同时,测量该过程中试样的温度变化,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共计测量20分钟。
55.通过比较加工品(测试样)与未加工品(对照样)的温度变化曲线,判定试样的吸光发热能力,温度差越大说明样品的吸光发热性能越好。
56.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57.表1
58.项目克重(g)最大温度差(℃)实施例122013.9实施例222513.2实施例322014.5对比例12230.8对比例22202.3
59.由表1测试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的最高温度差为13.2

14.5℃。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摇粒绒面料,采用特殊的编织工艺,面料表面平整,反面毛圈不易抽丝,反面毛圈形成一定的花纹结构,既具有保暖性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反面毛圈纱采用功
能性涤纶纱线,使面料具有保暖,抑菌消臭,吸光蓄热的性能。
60.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