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23951发布日期:2021-04-27 15:3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涤粘混纺染色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涤粘筒子纱通常采用65%涤纶与35%粘胶混纺并条而成。其强度比纯棉筒子纱高,吸湿性、透气性、色牢度接近于棉,但价格明显低于棉,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替代棉织物的纺织品中,如户外运动服、内衣等,品种系列繁多,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为提高涤粘产品的手感,通常需对涤粘混纺纱进行碱减量加工。但与纯涤纶织物碱减量加工不同的是,粘胶组分不耐强碱、湿强低,不适宜采用浓碱和高温高压碱减量处理。此外,用于贴身衣物服饰加工的涤/粘筒子纱还缺乏必要的吸湿排汗、抗菌等功能,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为此我们提出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碱减量处理
6.将涤粘混纺纱线通过挂架悬挂放入碱液内,浴比为1:7

8;在90

115℃条件下处理30

45min,进行碱减量,冷水洗后,50

60℃下烘干烘干;
7.s2、一浴二步染色
8.c、将s1处理后的涤粘混纺纱线浸入到分散染料染液中,调节浴比为1:5

25,35

40℃入染,以2

2.5℃/min的速度升温至65

70℃,保温5

10min,再以1

1.5℃/min的速度升温至100

110℃,保温35

45min,再以1.5

2℃/min的速度降温至30

40℃,进行一步染色;
9.d、再向步骤a中的染液加入加入碱剂调节ph为8

9,搅拌条件下加入季铵盐醚化剂,40

50℃下搅拌反应30

60min,再加入0.1

10%(owf)的活性染料,以1.5

3℃/min的速度升温至70

80℃,保温10

20min,再加入5

10g/l的染色助剂,保温10

30min,接着加入1

10g/l的纯碱,在60

100℃下保温40

60min,进行二步;
10.s3、后处理
11.染色完成后,通过吸湿排汗整理剂和季铵盐型抗菌剂对涤粘混纺纱线进行多功能后整理;
12.s4、采用80

85℃的清水进行水洗,然后再采用30

35℃的清水进行水洗,得到成品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
13.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1中,所述碱液的制备方法为在三吨水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15kg、低温减量促进剂15kg配制成而成。
14.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低温减量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一吨的去离子水水和5kg的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然后加入100kg的十二叔胺,再滴加50kg的氯甲苯,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后制得。
15.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a中,所述分散染料染液包括分散染料1

5%(owf)、匀染剂4

5g/l和分散剂15

20g/l。
16.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分散剂为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匀染剂为匀染剂dc。
17.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b中,所述季铵盐醚化剂的使用量为涤粘混纺纱线的重量的0.1

2%,所述季铵盐醚化剂为3


‑2‑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或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18.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3中,所述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按质量比100:1加入反应釜中于100℃

130℃保温反应10

20小时,再加入真空脱水处理的聚乙二醇和多异氰酸酯,于60℃

100℃保温反应2

4小时,制得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吸湿排汗整理剂。
19.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聚乙二醇和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1,且聚乙二醇和多异氰酸酯混合物质量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质量比为3:2。
20.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3中,所述季铵盐型抗菌剂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成包括: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40

60份、溴代十二烷10

20份、丙烯酰胺6

10份、乙醇70

90份、对苯二酚3

6份和偶氮化合物1

3份。
21.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季铵盐型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溴代十二烷、乙醇和对苯二酚加入反应釜中,在90℃下反应30分钟,然后取出反应釜内混合物,冷却结晶,洗涤,去除未反应物,然后干燥,再将干燥物和丙烯酰胺一同放入反应釜中,加入乙醇和偶氮化合物,在100℃下反应15分钟,取出反应物,洗涤,烘干,得到季铵盐型抗菌剂。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在清洁碱减量工序中,由于涤、粘组分对碱的敏感度迥异,不宜采用浓碱和高温高压碱减量处理,为此利用碱减量促进剂进低温减量载体,通过低碱低温的碱减量工艺,确保在涤组分的高效减量的同时,不明显损伤粘组分的特性;
24.2、在清洁染色工序中,针对涤/粘纱线采用的二浴法染色存在染色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低,污水排放量大等,通过对分散染料进行优选,配套具有高效匀染性能的匀染剂及分散剂,开发一浴二步法染色新工艺,在达到染色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缩短染色耗时、耗水、耗能,提高生产效率;
25.3、在抗菌吸湿排汗后整理工序中,采用自主研制的季铵盐型抗菌剂和聚酯聚醚类吸湿排汗整理剂,对涤粘纱线进行多功能整理,赋予产品抗菌、吸湿排汗的功能;
26.4、该发明产品具有抗菌、吸湿排汗、透湿透气、亲水柔软、绿色低碳等多项特点,与传统的涤粘混纺纱相比,更适合于高档纺织品的开发,产品附加值更高,更能满足消费者的美好要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挂架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挂板;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s1、碱减量处理
32.将涤粘混纺纱线通过挂架悬挂放入碱液内,浴比为1:7

8;在90

115℃条件下处理30

45min,进行碱减量,冷水洗后,50

60℃下烘干烘干;
33.s2、一浴二步染色
34.e、将s1处理后的涤粘混纺纱线浸入到分散染料染液中,调节浴比为1:5

25,35

40℃入染,以2

2.5℃/min的速度升温至65

70℃,保温5

10min,再以1

1.5℃/min的速度升温至100

110℃,保温35

45min,再以1.5

2℃/min的速度降温至30

40℃,进行一步染色,有利于分散染料与纱线相结合,不会反应过于剧烈,将分散染料较为牢固的固定于涤粘混纺纱线的表面,则分散染料难以从纱线表面脱落;
35.f、再向步骤a中的染液加入加入碱剂调节ph为8

9,搅拌条件下加入季铵盐醚化剂,40

50℃下搅拌反应30

60min,再加入0.1

10%(owf)的活性染料,以1.5

3℃/min的速度升温至70

80℃,保温10

20min,再加入5

10g/l的染色助剂,保温10

30min,接着加入1

10g/l的纯碱,在60

100℃下保温40

60min,进行二步;
36.s3、后处理
37.染色完成后,通过吸湿排汗整理剂和季铵盐型抗菌剂对涤粘混纺纱线进行多功能后整理;
38.s4、采用80

85℃的清水进行水洗,然后再采用30

35℃的清水进行水洗,得到成品高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
39.进一步的,挂架包括挂板1和挂钩2,挂板1的侧壁固定安装多个挂钩,挂钩均为j型结构,通过多个j型结构将纱线均匀悬挂分开,便于充分浸泡在碱液中,便于碱减量。
40.进一步的,步骤s1中,碱液的制备方法为在三吨水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15kg、低温减量促进剂15kg配制成而成,低温减量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搅拌溶解一吨的去离子水水和5kg的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然后加入100kg的十二叔胺,再滴加50kg的氯甲苯,升温至90℃保温30分钟后制得,在清洁碱减量工序中,由于涤、粘组分对碱的敏感度迥异,不宜采用浓碱和高温高压碱减量处理,为此利用碱减量促进剂降低碱减量的用碱量,碱减量工艺的碱利用率为95%,较常规工艺的碱利用率(50%左右)提升45%左右,确保在涤组分的高效减量的同时,不明显损伤粘组分的特性,经上述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粘混纺纱线手感更好,织物不泛黄且弹性好,成品熨烫后平整并具有较高的服用性能。
41.步骤a中,分散染料染液包括分散染料1

5%(owf)、匀染剂4

5g/l和分散剂15

20g/l,分散剂为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匀染剂为匀染剂dc,在清洁染色工序中,针对涤粘纱线采用的二浴法染色存在染色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低,污水排放量大等,通过分散染料进行优选,配套具有高效匀染性能的匀染剂和分散剂,采用一浴二步法染色新工艺,在达到染色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缩短染色耗时、耗水、耗能,提高生产效率。
42.步骤b中,季铵盐醚化剂的使用量为涤粘混纺纱线的重量的0.1

2%,季铵盐醚化剂为3


‑2‑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或2,3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43.进一步的,步骤s3中,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按质量比100:1加入反应釜中于100℃

130℃保温反应10

20小时,再加入真空脱水处理的聚乙二醇和多异氰酸酯,于60℃

100℃保温反应2

4小时,制得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吸湿排汗整理剂。
44.进一步的,聚乙二醇和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3:1,且聚乙二醇和多异氰酸酯混合物质量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质量比为3:2。
45.进一步的,步骤s3中,季铵盐型抗菌剂按重量份计,其原料组成包括: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40

60份、溴代十二烷10

20份、丙烯酰胺6

10份、乙醇70

90份、对苯二酚3

6份和偶氮化合物1

3份。
46.进一步的,季铵盐型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溴代十二烷、乙醇和对苯二酚加入反应釜中,在90℃下反应30分钟,然后取出反应釜内混合物,冷却结晶,洗涤,去除未反应物,然后干燥,再将干燥物和丙烯酰胺一同放入反应釜中,加入乙醇和偶氮化合物,在100℃下反应15分钟,取出反应物,洗涤,烘干,得到季铵盐型抗菌剂。
47.在抗菌吸湿排汗后整理工序中,采用自主研制的季铵盐型抗菌剂和聚酯聚醚类吸湿排汗整理剂,对涤粘纱线进行多功能整理,赋予产品抗菌、吸湿排汗的功能。因此,该项目产品具有抗菌、吸湿排汗、透湿透气、亲水柔软、绿色低碳等多项特点,与传统的涤粘混纺纱相比,更适合于高档纺织品的开发,产品附加值更高,更能满足消费者的美好要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48.送上所述,本发明产品抗菌吸湿排汗涤粘混纺染色纱线采用涤/粘(65/35)混纺纱线为原料,通过低碱低温清洁碱减量、一浴二步清洁染色以及抗菌吸湿排汗后整理工序加工而成。在清洁碱减量工序中,由于涤、粘组分对碱的敏感度迥异,不宜采用浓碱和高温高压碱减量处理,为此利用碱减量促进剂进低温减量载体,通过低碱低温的碱减量工艺,确保在涤组分的高效减量的同时,不明显损伤粘组分的特性;在清洁染色工序中,针对涤/粘纱线采用的二浴法染色存在染色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低,污水排放量大等,通过对分散染料进行优选,配套具有高效匀染性能的匀染剂及分散剂,开发一浴二步法染色新工艺,在达到染色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缩短染色耗时、耗水、耗能,提高生产效率;在抗菌吸湿排汗后整理工序中,采用自主研制的季铵盐型抗菌剂和聚酯聚醚类吸湿排汗整理剂,对涤粘纱线进行多功能整理,赋予产品抗菌、吸湿排汗的功能,因此,该项目产品具有抗菌、吸湿排汗、透湿透气、亲水柔软、绿色低碳等多项特点,与传统的涤粘混纺纱相比,更适合于高档纺织品的开发,产品附加值更高,更能满足消费者的美好要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对发明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其结果如下:
49.1.芯吸高度:≥80mm
50.2.水分蒸发速率:≥0.05g/h
51.3.耐皂洗色牢度:≥3

4级
52.4.耐摩擦色牢度:干摩≥3

4级,湿摩≥3级
53.5.耐汗渍色牢度:≥3

4级。
54.有结果可知,本发明产品性能优异,发展前景广阔。
5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