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4798发布日期:2021-07-02 21:1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等特点,具有塑料制品所不具有的环保性能,其被自然降解的时间远远低于塑料袋,因此采用无纺布做成的无纺布袋也被公认为最经济实惠的环保购物袋。

目前市场上对于无纺布的回收渠道丰富多样,而回收的无纺布可能带有较多的污渍,而由于现有的无纺布清洁过程中,通常由工作人员将成垛的无纺布放入清洗池中,在浸泡过程中不断翻转,使无纺布得到清洗。上述清洗措施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人员的劳作强度较高,而且由于无纺布成垛放入清洗池内,其与清洗液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无纺布的清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纺布清洁装置,以解决现有无纺布清洁过程中,通常由工作人员将成垛的无纺布放入清洗池中,在浸泡过程中不断翻转,使无纺布得到清洗。上述清洗措施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人员的劳作强度较高,而且由于无纺布成垛放入清洗池内,其与清洗液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无纺布的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纺布清洁装置,包括:

放卷部件,用于缠绕无纺布,无纺布由所述放卷部件引出,

收卷部件,用于缠绕无纺布,无纺布清洁后缠绕在所述收卷部件上,

穿绕部件,无纺布由所述放卷部件引出后穿绕在所述穿绕部件上,清洁部件,用于对无纺布进行清洁;

下压部件,用于将无纺布下压至所述清洁部件内,

所述清洁部件包括浸泡池、清洁池和后处理池,无纺布依次穿过所述浸泡池和所述清洁池,所述浸泡池内填充有清洁液,所述清洁池内填充有清水,所述清洁池内设置有混流扇和清洁刷,所述清洁刷的表面的刷毛与无纺布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清洁池内通过支架设置有洗刷转轴,所述洗刷转轴上设置有洗刷辊,所述清洁刷固定在所述洗刷辊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洗刷转轴设置有多个,且对称设置无纺布的上下两侧,上侧所述洗刷转轴上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清洁池外部的伸缩滑道和设置在所述洗刷转轴外周上的伸缩套,上侧所述洗刷辊固定在所述伸缩套上,所述伸缩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伸缩槽板,所述洗刷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槽板相对应的伸缩卡槽,所述伸缩套的外部设置有伸缩轴承,所述伸缩滑道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滑块,所述伸缩滑块连接有伸缩驱动杆,所述伸缩驱动杆延伸至所述清洁池内,且所述伸缩驱动杆的末端与所述伸缩轴承的外壳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流扇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清洁池内的混流转轴,所述混流转轴上设置有混流扇叶,所述混流转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洗刷转轴相连,其中一个所述的所述洗刷转轴连接有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卷部件包括放卷转轴,所述放卷转轴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浸泡池的右上方,所述放卷转轴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无纺布的放卷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卷部件包括收卷转轴,所述收卷转轴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后处理池左上方,收卷转轴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无纺布的收卷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绕部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浸泡辊、中间辊、清洁辊和后处理辊,所述浸泡辊位于所述浸泡池的上方,所述中间辊位于所述浸泡池和所述清洁池之间区域的上方,所述清洁辊位于所述清洁池的上方,所述后处理辊位于所述后处理池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浸泡辊下移的浸泡滑槽和用于驱动所述清洁辊下移的清洁滑槽,所述浸泡滑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浸泡辊之间,所述浸泡滑槽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浸泡滑槽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浸泡滑块,所述浸泡辊固定在所述浸泡滑块上,所述清洁滑槽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清洁辊之间,所述清洁滑槽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清洁滑槽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清洁滑块,所述清洁辊固定在所述清洁滑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浸泡池和所述清洁池之间设置有三角状的回收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处理池上方设置有后处理部件,所述后处理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处理辊上的吸水辊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压紧辊,所述压紧辊位于所述吸水辊上方,无纺布穿过所述吸水辊和所述压紧辊之间的缝隙,所述吸水辊和所述压紧辊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无纺布上水分的吸水棉;

所述压紧辊的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座和固定座,所述铰接座与所述压紧辊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紧辊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吸水辊的支架之间通过卡扣相连,所述收卷转轴、所述吸水辊和所述压紧辊之间通过皮带相连。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单层清洁的方式对无纺布进行处理,在无纺布穿过清洁液内时,单层的无纺布可充分与清洁液接触,并在清洁液的作用分解无纺布上沾染的污渍,之后在进入清洁池内,利用清洁池内的清水对无纺布进行冲洗清理,混流扇可搅动清水,使清水与无纺布不断接触,提升冲洗清理的效果,同时,清洁刷在无纺布穿过时可直接与其接触,将其表面上附着的污渍清除,从而具有较佳的无纺布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穿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清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伸缩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后处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放卷部件;2、收卷部件;3、穿绕部件;4、清洁部件;5、下压部件;6、支撑架;7、后处理部件;

101、放卷转轴;102、放卷辊;

201、收卷转轴;202、收卷辊;

301、浸泡辊;302、中间辊;303、清洁辊;304、后处理辊;

401、浸泡池;402、清洁池;403、后处理池;404、混流扇;405、清洁刷;406、洗刷转轴;407、洗刷辊;408、伸缩组件;409、伸缩滑道;410、伸缩套;411、伸缩槽板;412、伸缩卡槽;413、伸缩轴承;414、伸缩滑块;415、伸缩驱动杆;416、混流转轴;417、混流扇叶;418、同步带;419、回收坡;

501、浸泡滑槽;502、清洁滑槽;503、浸泡滑块;504、清洁滑块;

701、吸水辊;702、压紧辊;703、吸水棉;704、铰接座;705、固定座;70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纺布清洁装置,包括放卷部件1、收卷部件2、穿绕部件3、清洁部件4和下压部件5,其中无纺布由放卷部件1引出,穿绕在穿绕部件3内,最后由收卷部件2收卷,清洁部件4设置于穿绕部件3下方,下压部件5位于穿绕部件3上方,用于将穿绕部件3的一部分压入清洁部件4中,使无纺布收放卷过程中进入清洁部件4内,得到有效清洁。

在本实施方式通过对无纺布收放卷,在收放卷的过程中使其穿过清洁部件4,可以使无纺布较为彻底地进行清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浸泡清洁,本实施方式采用单层清洁,可提升清洁的效果。同时,本实施方式可先将无纺布引出至收卷部件2上,再由下压部件5将无纺布压入清洁部件4中,可避免工作人员与清洁部件4接触,整个清洁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无纺布引出和引入,无需将无纺布放入清洁部件4中,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本实施方式采用单层清洁的方式对无纺布进行处理,其处理效果好,而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处理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清洁部件4包括浸泡池401、清洁池402和后处理池403,无纺布依次穿过浸泡池401和清洁池402,浸泡池401内填充有清洁液,清洁池402内填充有清水,清洁池402内设置有混流扇404和清洁刷405,清洁刷405的表面的刷毛与无纺布接触。

在无纺布穿过浸泡池401内时,单层的无纺布可充分与清洁液接触,并在清洁液的作用分解无纺布上沾染的污渍,之后再进入清洁池402内,利用清洁池402内的清水对无纺布进行冲洗清理,混流扇404可搅动清水,使清水与无纺布不断接触,提升冲洗清理的效果,同时,清洁刷405在无纺布穿过时可直接与其接触,将其表面上附着的污渍清除。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在清洁池402内通过支架设置有洗刷转轴406,洗刷转轴406上设置有洗刷辊407,清洁刷405固定在洗刷辊407的表面。

为了加强清洁刷405对无纺布的清洁效果,洗刷转轴406设置有多个,且对称设置无纺布的上下两侧,这样,上下两侧的清洁刷405可将无纺布夹住,方便清洁刷405对无纺布施力,从而提升清洁效果。

由于下压部件5会带动无纺布下移,也即是无纺布从上方落入清洁池402内,为了避免清洁刷405对无纺布的移动造成干扰,上侧洗刷转轴406上设置有伸缩组件408,伸缩组件408包括设置在清洁池402外部的伸缩滑道409和设置在洗刷转轴406外周上的伸缩套410,上侧的洗刷辊407固定在伸缩套410上,伸缩套410的内壁上设置有伸缩槽板411,洗刷转轴406上设置有与伸缩槽板411相对应的伸缩卡槽412,伸缩套410的外部设置有伸缩轴承413,伸缩滑道409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滑块414,伸缩滑块414连接有伸缩驱动杆415,伸缩驱动杆415延伸至清洁池402内,且伸缩驱动杆415的末端与伸缩轴承413的外壳相连。

在无纺布下落之前,上侧洗刷辊407与下侧对应的洗刷辊407上下错位,无纺布可直接落在下侧的洗刷辊407上,之后,伸缩滑道409内的驱动部件带动伸缩滑块414移动,从而使得伸缩驱动杆415移动,带动伸缩套410在洗刷转轴406上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洗刷辊407移动,使得上侧的洗刷辊407覆盖至下侧洗刷辊407上,也即是将无纺布夹住。

其中,伸缩滑道409内的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混流扇404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在清洁池402内的混流转轴416,混流转轴416上设置有混流扇叶417,混流转轴416通过同步带418与洗刷转轴406相连,其中一个洗刷转轴406连接有电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卷部件1包括放卷转轴101,放卷转轴101通过支撑架6固定在浸泡池401的右上方,放卷转轴101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无纺布的放卷辊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卷部件2包括收卷转轴201,收卷转轴201通过支撑架6固定在后处理池403左上方,收卷转轴201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无纺布的收卷辊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穿绕部件3包括水平设置在支撑架6上的浸泡辊301、中间辊302、清洁辊303和后处理辊304,浸泡辊301位于浸泡池401的上方,中间辊302位于浸泡池401和清洁池402之间区域的上方,清洁辊303位于清洁池402的上方,后处理辊304位于后处理池403的上方。

下压部件5包括用于驱动浸泡辊301下移的浸泡滑槽501和用于驱动清洁辊303下移的清洁滑槽502,浸泡滑槽501设置于支撑架6与浸泡辊301之间,浸泡滑槽501竖直设置在支撑架6上,且浸泡滑槽501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浸泡滑块503,浸泡辊301固定在浸泡滑块503上,清洁滑槽502设置于支撑架6与清洁辊303之间,清洁滑槽502竖直设置在支撑架6上,且清洁滑槽502内上下滑动设置有清洁滑块504,清洁辊303固定在清洁滑块504上。

浸泡池401和清洁池402之间设置有三角状的回收坡419。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后处理池403上方设置有后处理部件7,后处理部件7包括设置在后处理辊304上的吸水辊701和设置在支撑架6上的压紧辊702,压紧辊702位于吸水辊701上方,无纺布穿过吸水辊701和压紧辊702之间的缝隙,吸水辊701和压紧辊702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无纺布上水分的吸水棉703。通过设置压紧辊702和吸水辊701,可将无纺布上附着的水分较为充分的吸收,为无纺布的后续烘干处理提供便利。

具体地,压紧辊702的转轴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座704和固定座705,铰接座704与压紧辊702之间通过轴承相连,铰接座704与支撑架6相连,固定座705与压紧辊702之间通过轴承相连,固定座705与吸水辊701的支架之间通过卡扣706相连,收卷转轴201、吸水辊701和压紧辊702之间通过皮带相连。通过上述设置,压紧辊702可以转动,这样,在无纺布下移的过程中,压紧辊702处于竖直状态,从而避免影响到无纺布覆盖至吸水辊701上,而在无纺布覆盖至吸水辊701上后,工作人员可手动将压紧辊702转动至吸水辊701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