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时尚性、服用性能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户外运动时穿着的服装,不但要保证穿着舒适、健康、环保,还需要具备更多的针对户外环境而设计的功能性。
在炎炎夏日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高,户外运动者穿着的衣服常常吸附在身体的表面,由于连续的暴晒,也导致衣服的温度较高,使得穿着者出汗更加严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100份、棉纤维80~15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
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60~80℃下搅拌反应3~5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
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物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纤维;
s5、混棉:将步骤s4制得的冷感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后,并在并条机上进一步均匀混合成涤棉条;
s6、粗纱工序:将步骤s5中得到的涤棉条拉长抽细,并加捻后卷绕在粗纱筒管上;
s7、细纱工序:将步骤s6中的粗纱进一步拉细,并捻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s8、编织:将步骤s7中的细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随后将坯布经过染整工艺后得到冷感面料。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具体包括: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棉卷干重385g/m,棉卷定长30m;其中采用a035b型机时打手速度480r/min、采用fal06a型机时打手速度600r/min、采用fal41a型机时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梳棉工序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00r/min,锡林速度300r/min,道夫速度14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盖板隔距0.31mm、0.26mm、0.26mm、0.26mm、0.31mm,锡林~道夫隔距0.14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具体包括:
粗纱工序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5g/10m,捻系数110,锭速980r/min,罗拉隔距6.2mm×19.9mm×35.8mm,牵伸分配1.056倍×5.654倍×1.174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中具体包括:
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10r/min,前后区的罗拉隔距为18.2mm×25.1mm,后区牵伸倍数1.14倍,捻系数:32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所述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布前准备-精炼-漂白-练后处理-染色-促染-固色-水洗-后整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采用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制成的冷感涤纶纤维,能够具有涤纶的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等特点,同时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添加使得涤纶纤维保持冰爽,使得穿着者穿着时时刻感受到衣服带来的冷感,因此在炎炎夏日时穿着者能够保持清爽,再将冷感涤纶纤维和棉纤维通过混合在一起制成的面料,能够利用棉纤维的吸水性强,能够对穿着者身体表面的汗液快速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100份、棉纤维80~15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
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60~80℃下搅拌反应3~5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
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物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纤维;
s5、混棉:将步骤s4制得的冷感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后,并在并条机上进一步均匀混合成涤棉条;
s6、粗纱工序:将步骤s5中得到的涤棉条拉长抽细,并加捻后卷绕在粗纱筒管上;
s7、细纱工序:将步骤s6中的粗纱进一步拉细,并捻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s8、编织:将步骤s7中的细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随后将坯布经过染整工艺后得到冷感面料。
其中,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具体包括: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棉卷干重385g/m,棉卷定长30m;其中采用a035b型机时打手速度480r/min、采用fal06a型机时打手速度600r/min、采用fal41a型机时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梳棉工序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00r/min,锡林速度300r/min,道夫速度14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盖板隔距0.31mm、0.26mm、0.26mm、0.26mm、0.31mm,锡林~道夫隔距0.14mm。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步骤s6中具体包括:
粗纱工序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5g/10m,捻系数110,锭速980r/min,罗拉隔距6.2mm×19.9mm×35.8mm,牵伸分配1.056倍×5.654倍×1.174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步骤s7中具体包括:
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10r/min,前后区的罗拉隔距为18.2mm×25.1mm,后区牵伸倍数1.14倍,捻系数:326。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步骤s8中所述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布前准备-精炼-漂白-练后处理-染色-促染-固色-水洗-后整理。
实施例1
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100份、棉纤维120份、浮石粉12份、玉石粉13份、抗氧化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润滑剂8份;
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70℃下搅拌反应4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
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物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纤维;
s5、混棉:将步骤s4制得的冷感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后,并在并条机上进一步均匀混合成涤棉条;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棉卷干重385g/m,棉卷定长30m;其中采用a035b型机时打手速度480r/min、采用fal06a型机时打手速度600r/min、采用fal41a型机时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梳棉工序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00r/min,锡林速度300r/min,道夫速度14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盖板隔距0.31mm、0.26mm、0.26mm、0.26mm、0.31mm,锡林~道夫隔距0.14mm;
s6、粗纱工序:将步骤s5中得到的涤棉条拉长抽细,并加捻后卷绕在粗纱筒管上;
粗纱工序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5g/10m,捻系数110,锭速980r/min,罗拉隔距6.2mm×19.9mm×35.8mm,牵伸分配1.056倍×5.654倍×1.174倍;
s7、细纱工序:将步骤s6中的粗纱进一步拉细,并捻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10r/min,前后区的罗拉隔距为18.2mm×25.1mm,后区牵伸倍数1.14倍,捻系数:326;
s8、编织:将步骤s7中的细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随后将坯布经过坯布前准备-精炼-漂白-练后处理-染色-促染-固色-水洗-后整理后得到冷感面料。
其中,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100份、棉纤维80份、浮石粉10份、玉石粉10份、抗氧化剂2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润滑剂6份;
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60℃下搅拌反应3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
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物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纤维;
s5、混棉:将步骤s4制得的冷感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后,并在并条机上进一步均匀混合成涤棉条;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棉卷干重385g/m,棉卷定长30m;其中采用a035b型机时打手速度480r/min、采用fal06a型机时打手速度600r/min、采用fal41a型机时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梳棉工序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00r/min,锡林速度300r/min,道夫速度14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盖板隔距0.31mm、0.26mm、0.26mm、0.26mm、0.31mm,锡林~道夫隔距0.14mm;
s6、粗纱工序:将步骤s5中得到的涤棉条拉长抽细,并加捻后卷绕在粗纱筒管上;
粗纱工序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5g/10m,捻系数110,锭速980r/min,罗拉隔距6.2mm×19.9mm×35.8mm,牵伸分配1.056倍×5.654倍×1.174倍;
s7、细纱工序:将步骤s6中的粗纱进一步拉细,并捻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10r/min,前后区的罗拉隔距为18.2mm×25.1mm,后区牵伸倍数1.14倍,捻系数:326;
s8、编织:将步骤s7中的细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随后将坯布经过坯布前准备-精炼-漂白-练后处理-染色-促染-固色-水洗-后整理后得到冷感面料。
其中,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3
一种冷感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100份、棉纤维150份、浮石粉15份、玉石粉15份、抗氧化剂5份、紫外线吸收剂4份、润滑剂10份;
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80℃下搅拌反应5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
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物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纤维;
s5、混棉:将步骤s4制得的冷感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后,并在并条机上进一步均匀混合成涤棉条;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棉卷干重385g/m,棉卷定长30m;其中采用a035b型机时打手速度480r/min、采用fal06a型机时打手速度600r/min、采用fal41a型机时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
梳棉工序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00r/min,锡林速度300r/min,道夫速度14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盖板隔距0.31mm、0.26mm、0.26mm、0.26mm、0.31mm,锡林~道夫隔距0.14mm;
s6、粗纱工序:将步骤s5中得到的涤棉条拉长抽细,并加捻后卷绕在粗纱筒管上;
粗纱工序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5g/10m,捻系数110,锭速980r/min,罗拉隔距6.2mm×19.9mm×35.8mm,牵伸分配1.056倍×5.654倍×1.174倍;
s7、细纱工序:将步骤s6中的粗纱进一步拉细,并捻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
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10r/min,前后区的罗拉隔距为18.2mm×25.1mm,后区牵伸倍数1.14倍,捻系数:326;
s8、编织:将步骤s7中的细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随后将坯布经过坯布前准备-精炼-漂白-练后处理-染色-促染-固色-水洗-后整理后得到冷感面料。
其中,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