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7872发布日期:2021-07-23 20:5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帐篷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但是,现有的帐篷面料在实际使用时,耐磨性差、易断裂、强度小,且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易被污染,容易滋生细菌,急需改善。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通过将涤纶、腈纶、棉纱、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进行混纺纱制作表层,使表层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擦性能且不易断裂,在与基布压合制成面料后,可增加面料的整体强度,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使表层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避免压合后的面料滋生细菌,使面料在使用中不易被污染,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40-60份、麻纤维20-30份、滑石粉5-10份、涤纶20-30份、腈纶20-30份、棉纱2-5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竹原纤维15-25份、聚氨酯涂料5-10份、丙烯酸涂料5-10份。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制作工艺,具体制备步骤为:

(a)、混料:取玻璃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40-60份、麻纤维20-30份,使用混棉机进行混合,将温度设置为30-50℃,转速设置为500-100r/min,时间设置为1~2h,取滑石粉5-10份,加入其中,再次以相同温度、转速进行混合,时间设置为0.5-1h,制成混合纤维,待用;

(b)、制作基布:使用纺纱机将混合纤维拉成线状,进行卷绕,并分成两份,分别为纬纱线和经纱线,通过织布机将纬纱线和经纱线相互交织,制成基布,待用;

(c)、制作表层:取涤纶20-30份、腈纶20-30份、棉纱2-5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竹原纤维15-25份进行混纺纱,制成表层,待用;

(d)、压合:将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再经过熟成、定型、轧光得到复合层,待用;

(e)、制作涂料:取聚氨酯涂料5-10份、丙烯酸涂料5-10份放搅拌罐,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10-20分钟,转速设置为70-100r/min,使二者充分融合,得到新涂料k,待用;

(f)、成型:将新涂料k喷涂在复合层的正反两表面上,通过滚筒连续式布料烘干机烘干后置于室温冷却,制成面料。

优选的,在步骤(a)中,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在混合前需要静置16-24h,进行预处理,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混合后可采用雾状喷染的方式对混合纤维染色。

优选的,在步骤(b)中,纬纱线垂直于基布,经纱线平行于基布。

优选的,在步骤(c)中,涤纶纤维密度为300-600d。

优选的,在步骤(d)中,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时,可使用粘合剂进行粘接固定。

优选的,在步骤(e)中,新涂料k在配制时,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按重量份的添加比例设置为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10:10:1,搅拌后用器皿装盛,并密封。

优选的,在步骤(f)中,加热烘干温度设置为50-100℃,冷却时间设置为2-3h。

优选的,粘合剂设置为聚氨酯胶水。

优选的,在搅拌时加入醋酸乙烯树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涤纶、腈纶、棉纱、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进行混纺纱制作表层,其中涤纶、腈纶和棉纱三者合一使表层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擦性能且不易断裂,在与基布压合制成面料后,可增加面料的整体强度,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同时甲壳素纤维和竹原纤维使表层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避免压合后的面料滋生细菌,使面料在使用中不易被污染;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与水进行重新配比混合,制成新涂料k,使面料在被新涂料k喷涂使用后,具备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以及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40份、竹炭纤维40份、麻纤维20份、滑石粉5份、涤纶20份、腈纶20份、棉纱2份、甲壳素纤维10份、竹原纤维15份、聚氨酯涂料5份、丙烯酸涂料5份。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制作工艺,具体制备步骤为:

(a)、混料:取玻璃纤维40份、竹炭纤维40份、麻纤维20份,使用混棉机进行混合,将温度设置为30℃,转速设置为500r/min,时间设置为1h,取滑石粉5份,加入其中,提高玻璃纤维、竹炭纤维与麻纤维的结合程度,再次以相同温度、转速进行混合,时间设置为0.5h,制成混合纤维,待用;

(b)、制作基布:使用纺纱机将混合纤维拉成线状,进行卷绕,并分成两份,分别为纬纱线和经纱线,通过织布机将纬纱线和经纱线相互交织,制成基布,待用;

(c)、制作表层:取涤纶20份、腈纶20份、棉纱2份、甲壳素纤维10份、竹原纤维15份进行混纺纱,制成表层,待用;

(d)、压合:将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再经过熟成、定型、轧光得到复合层,待用;

(e)、制作涂料:取聚氨酯涂料5份、丙烯酸涂料5份放搅拌罐,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10分钟,转速设置为70r/min,使二者充分融合,得到新涂料k,待用;

(f)、成型:将新涂料k喷涂在复合层的正反两表面上,通过滚筒连续式布料烘干机烘干后置于室温冷却,制成面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在混合前需要静置16h,进行预处理,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混合后可采用雾状喷染的方式对混合纤维染色。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b)中,纬纱线垂直于基布,经纱线平行于基布。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c)中,涤纶纤维密度为300d。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d)中,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时,可使用粘合剂进行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e)中,新涂料k在配制时,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按重量份的添加比例设置为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10:10:1,搅拌后用器皿装盛,并密封。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f)中,加热烘干温度设置为50℃,冷却时间设置为2h。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粘合剂设置为聚氨酯胶水,使表层与基布贴合后保持良好的柔软性,且聚氨酯胶水无色不显眼。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搅拌时加入醋酸乙烯树脂,使聚氨酯涂料使丙烯酸涂料在搅拌时充分结合。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50份、竹炭纤维60份、麻纤维30份、滑石粉10份、涤纶30份、腈纶30份、棉纱5份、甲壳素纤维20份、竹原纤维25份、聚氨酯涂料10份、丙烯酸涂料10份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制作工艺,具体制备步骤为:

(a)、混料:取玻璃纤维50份、竹炭纤维60份、麻纤维30份,使用混棉机进行混合,将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100r/min,时间设置为2h,取滑石粉10份,加入其中,提高玻璃纤维、竹炭纤维与麻纤维的结合程度,再次以相同温度、转速进行混合,时间设置为1h,制成混合纤维,待用。

(b)、制作基布:使用纺纱机将混合纤维拉成线状,进行卷绕,并分成两份,分别为纬纱线和经纱线,通过织布机将纬纱线和经纱线相互交织,制成基布,待用。

(c)、制作表层:取涤纶30份、腈纶30份、棉纱5份、甲壳素纤维20份、竹原纤维25份进行混纺纱,制成表层,待用。

(d)、压合:将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再经过熟成、定型、轧光得到复合层,待用。

(e)、制作涂料:取聚氨酯涂料10份、丙烯酸涂料10份放搅拌罐,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20分钟,转速设置为100r/min,使二者充分融合,得到新涂料k,待用。

(f)、成型:将新涂料k喷涂在复合层的正反两表面上,通过滚筒连续式布料烘干机烘干后置于室温冷却,制成面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在混合前需要静置24h,进行预处理。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混合后可采用雾状喷染的方式对混合纤维染色。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b)中,纬纱线垂直于基布,经纱线平行于基布。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c)中,涤纶纤维密度为600d。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d)中,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时,可使用粘合剂进行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e)中,新涂料k在配制时,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按重量份的添加比例设置为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10:10:1,搅拌后用器皿装盛,并密封。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f)中,加热烘干温度设置为100℃,冷却时间设置为3h。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粘合剂设置为聚氨酯胶水,使表层与基布贴合后保持良好的柔软性,且聚氨酯胶水无色不显眼。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搅拌时加入醋酸乙烯树脂,使聚氨酯涂料使丙烯酸涂料在搅拌时充分结合。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配方,其中所使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玻璃纤维43份、竹炭纤维51份、麻纤维27份、滑石粉6份、涤纶21份、腈纶25份、棉纱5份、甲壳素纤维17份、竹原纤维21份、聚氨酯涂料7份、丙烯酸涂料7份。

一种用于户外帐篷的高强度抗菌面料制作工艺,具体制备步骤为:

(a)、混料:取玻璃纤维43份、竹炭纤维51份、麻纤维27份,使用混棉机进行混合,将温度设置为37℃,转速设置为700r/min,时间设置为1.2h,取滑石粉7份,加入其中,提高玻璃纤维、竹炭纤维与麻纤维的结合程度,再次以相同温度、转速进行混合,时间设置为0.5h,制成混合纤维,待用;

(b)、制作基布:使用纺纱机将混合纤维拉成线状,进行卷绕,并分成两份,分别为纬纱线和经纱线,通过织布机将纬纱线和经纱线相互交织,制成基布,待用;

(c)、制作表层:取涤纶21份、腈纶25份、棉纱5份、甲壳素纤维17份、竹原纤维21份进行混纺纱,制成表层,待用;

(d)、压合:将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再经过熟成、定型、轧光得到复合层,待用;

(e)、制作涂料:取聚氨酯涂料7份、丙烯酸涂料7份放搅拌罐,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10分钟,转速设置为70r/min,使二者充分融合,得到新涂料k,待用;

(f)、成型:将新涂料k喷涂在复合层的正反两表面上,通过滚筒连续式布料烘干机烘干后置于室温冷却,制成面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在混合前需要静置24h,进行预处理。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a)中,玻璃纤维、竹炭纤维、麻纤维混合后可采用雾状喷染的方式对混合纤维染色。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b)中,纬纱线垂直于基布,经纱线平行于基布。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c)中,涤纶纤维密度为500d。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d)中,基布的正反两面均贴合一层表层时,可使用粘合剂进行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e)中,新涂料k在配制时,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按重量份的添加比例设置为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水=10:10:1,搅拌后用器皿装盛,并密封。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f)中,加热烘干温度设置为70℃,冷却时间设置为3h。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粘合剂设置为聚氨酯胶水,使表层与基布贴合后保持良好的柔软性,且聚氨酯胶水无色不显眼。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搅拌时加入醋酸乙烯树脂,使聚氨酯涂料使丙烯酸涂料在搅拌时充分结合。

根据实施例1-3制作面料,每组实施例均制备100张,并购买市售的面料100张,对制作的面料与市售的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得出下表:

由上表可知,三个实施例和市售的产品均有一定的强度和抗菌能力,而在实施例3中原料配合比例中,面料的强度明显提高,且抗菌率也得到较大改善,高达97%以上,从而实现帐篷面料的高强度的同时具有使其良好的抗菌能力,有利于使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