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41724发布日期:2021-09-07 22:0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编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必将淘汰原始一成不变的传统高成本、低效率工作模式。电脑横机编织常规的v领领边、开胸衫胸襟边、开衩贴边排密针贴,在编织过程中斜边的原身密针贴常以“有边”方式进行加针或收针,以达到要求的边位斜度。而普遍用的常规双针床电脑横机是通过前、后针床空闲织针来协助完成对线圈的翻针和移圈动作,但该密针贴宽度范围内相应的前、后针床织针位被密针线圈占据,已无其他直接可协作的空闲织针,导致无法直接借用前、后针床进行一次性移圈。因此常规的斜边编织“有边”式加、收针时,只能对该密针贴前、后针床每个线圈逐一往外扩展,并留出空闲针位来进行翻针移圈。密针贴宽度越宽,每次“有边式”加、收针时待移圈的次数越多(即密针贴“有边”宽度每增加一支针密针线圈,则该次加针或收针移圈动作递增一组,比如宽度为4支密针线圈,则相应需4组移圈动作来完成)。故所需的移圈动作越多,编织过程耗时越长;同时反复翻针移圈,还会造成该密针贴线圈因受到织针多次摩擦而变脏,甚至有断纱的可能。因此,针对在常规双针床电脑横机设备不变的情况下,需解决对该密针贴前、后针床每个线圈逐一往外扩展,并留出空闲针位来进行翻针移圈的复杂过程进行研究改进。在实现所需领边、胸贴边、衩贴斜边原身密针贴效果(即密针贴与衣身原身编织而成,使边沿平整、挺括,避免缝合等二次工序)的同时,寻求一种编织效率更高的织物编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编织效率高的具有密针贴的织物编织方法。
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编织方法,采用包括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编织设备进行编织,上述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根据织物图案进行操作,所述图案包括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和贴边区域,所述贴边区域为密针贴,且贴边区域中密针贴与水平线垂直;
7.(2)获取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用于大身单边组织区域编织,所述第二纱线用于密针贴编织;
8.所述第一纱线以第一针床编织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形成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纱线以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编织贴边区域编织形成第二线圈;
9.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通过第一针床编织,并协同第二针床作翻针移圈得到;所述第二线圈保持垂直,通过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编织得到;
10.(3)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根据第二模型图案,经向串联,编织出衣片。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中,翻针移圈包括加针移圈或收针移圈。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中,当上述密针贴遇到加针需求时,第一线圈通过在第一针床编织,并协同第二针床作加针移圈得到。第二线圈保持垂直,通过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编织得到。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中,当上述密针贴遇到收针需求时,第一线圈通过在第一针床编织,并协同第二针床作收针移圈得到。第二线圈保持垂直,通过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编织得到。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可以是异色纱,也可以是同色纱。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编织设备为德国stoll cms530系列机型。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纱线和/或所述第二纱线的材质为羊毛。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密针贴包括但不限于领襟、胸襟、开衩边中至少一种。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单面织物包括但不限于棉、麻、丝、毛、化纤和混纺中至少一种。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单面织物为毛织物。
20.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
21.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22.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其通过上述编织方法制备得到。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织物为棉、麻、丝、毛、化纤和混纺织物中至少一种,优选为毛织物。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一种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编织方法,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双针床电脑横机编织。该方法根据调整后的织物图案进行操作,将常规密针贴的移圈工序转移至单边组织上进行,使密针贴始终保持垂直,加针、收针等移针动作被安排在大身单边位,密针贴不作移针,大身单边线圈通过第一针床编织,并协同第二针床作相应的翻针移圈得到;密针贴线圈保持垂直,通过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编织得到,大身单边线圈和密针贴线圈各自经向串联,编织得到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法,不用作反复移针动作即可一次性完成,从而有效简化了横机编织时的翻针动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织效率,在批量生产时可大幅度节省编织时间。并且在不改变常规设备,且不局限材料种类及密针贴宽度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方法编织出来的具有密针贴的单面织物能实现所需原身密针贴的斜度及效果的同时,还避免了密针贴线圈因受到织针多次移圈摩擦而变脏甚至是断纱的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2中v领套头衫前片第一模型的图案。
27.图2为实施例2中v领套头衫前片第二模型的图案。
28.图3为实施例2中常规方法中的编织工艺图。
29.图4为实施例2中本发明方法中的编织工艺图。
30.图5为实施例3中开胸衫前片第一模型的图案。
31.图6为实施例3中开胸衫前片第二模型的图案。
32.图7为实施例3中常规方法中的编织工艺图。
33.图8为实施例3中本发明方法中的编织工艺图。
34.图9为实施例2中v领套头衫前片第二模型程序模拟时间图。
35.图10为实施例2中v领套头衫前片第一模型程序模拟时间图。
36.图11为实施例2中v领套头衫前片采用常规方法编织实物图。
37.图12为实施例2中v领套头衫前片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案编织实物图。
38.图13为实施例3中开胸衫前片第二模型程序模拟时间图。
39.图14为实施例3中开胸衫前片第一模型程序模拟时间图。
40.图15为实施例3中开胸衫前片采用常规方法编织实物图。
41.图16为实施例3中开胸衫前片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案编织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43.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44.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以下术语具有与本文明确相关的含义,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短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方案,尽管其可能是。此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短语“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不一定指代不同的实施方案,尽管其可能是。因此,如下所述,可以容易地组合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
45.此外,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或”符号,并且等同于术语“和/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术语“基于”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允许基于未描述的其他因素,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
4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定义了一些术语和短语。本发明涉及缩略语和术语定义如下:
47.密针贴:是指单面编织时领襟、胸襟、开衩边等贴边。
48.贴:即为贴边,与门襟同义,指衣物上的附件。
49.原身密针贴:与衣身一起编织出的四平或三平贴。
50.单边:即单一前针床或后针床编织得到的一种单面基础组织。
51.单面组织:一切能通过翻针不改变原有组织结构而使相应针床(前针床或后针床)织针全面空置的组织都称为单面组织,如令士、单边集圈、浮线单边等组织。
52.大身单边组织:即与贴边连在一起的衫身组织。
[0053]“有边式”加、收针:按照既定的保留原身贴边的宽度(即针数)再进行的加/收针操作。
[0054]
密针线圈:一种线圈同时占据前、后针床的基础组织。
[0055]
三平、四平:行业内常用的密针线圈类组织。其用作贴边可便于衣物定型、平整并避免衣物卷边。
[0056]
以下设定排密针贴之如领襟、胸襟、开衩边为贴边(襟边);衣身组织为单边组织,即贴边(襟边)的对立边为单边(夹边)。
[0057]
为便于描述,以所述第一针床为前针床、所述第二针床为后针床举例说明。
[005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9]
实施例1
[0060]
在日常的毛衣吓数工艺图中,包含了毛衣所有的编织工艺及各织片模型,以下称“第一模型”,即为常规编织模型(参考图1、5)。本发明将第一模型转换为新的编织模型,以下称“第二模型”(参考图2、6),即为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后的编织模型,具体为:衣身组织为单边组织,贴边原身密针贴一侧需“有边”式加针或收针时,其中该密针贴遇到加针需求时,由贴边加针转换为由夹边加针,即每次加针,该密针贴线圈保持垂直不作任何移圈动作,加针需求由夹边方向的单边组织向外开展。当该密针贴遇到收针需求时,由贴边收针转换为由夹边收针,即每次收针,该密针贴线圈保持垂直不作任何移圈动作,收针需求由夹边方向的单边组织向内开展。
[0061]
其中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区别主要在于:编织过程中,所述第一模型直接在原身密针贴上作相应的移针动作,密针贴需反复移针并作用于大身单边,模型中密针贴斜边保持了常规的目标成品形状,编织效率低;所述第二模型原身密针贴则始终保持垂直,加针、收针等移针动作被安排在大身单边位,密针贴不作移针,不做反复移针动作而一次性完成,编织效率远高于第一模型做法,并达到减少线圈移针次数而减少断线、脏污少的良好效果。
[0062]
通常情况下,衣身单边组织只占据一边的针床,另有一边针床被闲置,常规双针床电脑横机可通过前、后针床协作,直接对单边组织进行翻针,其中实施例中采用的电脑横机为德国stoll cms530系列机型;实施例中工艺图使用德国stoll m1 plus电脑横机软件系统制作展示。
[0063]
使用第二模型进行编织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0064]
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第一模型,参考如图1、5所示),图案包括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和贴边区域,经调整后,使贴边区域中密针贴与水平线垂直(参考如图2、6所示)。双针床电脑横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根据调整后的织物图案进行编织。
[0065]
2、获取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用于大身单边组织区域编织,所述第二纱线用于密针贴编织;所述第一纱线以第一针床编织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形成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纱线以前针床和后针床编织贴边区域编织形成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通过前针床编织,并协同后针床作相应的翻针移圈得到。所述第二线圈保持垂直,通过前针床和后针床编织得到。
[0066]
具体为:该密针贴遇到加针需求时,由夹边(大身单边组织)加针,即每次加针,该密针贴线圈保持垂直不作任何移圈动作,加针需求由夹边(大身单边组织)方向向外开展。当该密针贴遇到收针需求时,由夹边(大身单边组织)收针,即每次收针,该密针贴线圈保持垂直不作任何移圈动作,收针需求由夹边(大身单边组织)方向向内开展(参考如图4、图8工艺图所示)。
[0067]
3、采用步骤2所示的编织工艺进行编织得到的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和密针贴各自经向串联,编织出衣片。
[0068]
4、将上述方案输入至电脑横机,电脑横机按照上述确定的方法编织出衣片。
[0069]
根据所需密针边斜度要求,以实际材料的特性(具体材料不限,以三平、四平无爆孔现象为基准)及设计要求的密度(松紧度、字码)进行吓数制作,并在电脑横机制版的系统中编制制作程序,调试好机器后进行多维度研究、测试。
[0070]
实施例2
[0071]
以常见的12针v领套头衫前片为例,即密针贴是12针v领,密针贴宽度为12支,约2cm(如图1)。按所需领形要求,左右领贴边收针编织以“2转

2支

19次”,“3转

2支

11次”,“4转

2支

3次”,“6转”完成。其中“x转”为编织行数(“1转”=2个编织行)、
“‑
y支”为收针幅度数、
“‑
n次”指按上述“编织转数”、“收针幅度数”重复编织“n次”。按上述要求以12支密针贴作有边式收针。
[0072]
采用常规方案进行该衣片编织的工艺图如图3所示,具体为:
[0073]
以左领边贴为例,密针贴宽度12支,第26、28空针位为空针位,遇到一次有边式收针需求时,以第26、28空针位作为跳板,第27针位线圈翻针移圈重叠于第31针位线圈,第25针位线圈翻针移圈重叠于第29针位线圈。此时第25、26、27、28针位已空置,以第25、26、27空针位作为跳板第24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28针位,第23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27针位。此时第23、24、25、26针位已空置,以第23、24、25空针位作为跳板第22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26针位,第21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25针位。如此类推,其余密针贴线圈作相应循环翻针移圈至全部完成,实现该密针贴以有边式收针,收针幅度为2支。因领边贴宽度为12支密针贴组织,故每1次收针需求会产生约12个移圈循环,共28个翻针动作。按上述领形收针要求,左领边贴将出现19+11+3=33次收针需求,产生924个翻针动作。由此可以发现,密针贴宽度越大整体收针动作越多,编织时间就越长。
[0074]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该衣片编织的工艺图如图4所示,具体为:
[0075]
以左领边贴为例,密针贴宽度12支,遇到一次有边式收针需求时,领边密针贴第1

27针位线圈保持不动,以后针床空针位作为跳板,大身单边向密针贴方向作收针操作,其中第29针位线圈翻针移圈重叠于第25针位线圈,第31针位线圈翻针移圈重叠于第27针位线圈。实现该密针贴以有边式收针,收针幅度为2支。故每1次收针需求会产生2个翻针动作。按上述领形收针要求,左领边贴将出现19+11+3=33次收针需求,产生66个翻针动作。由此可以发现,密针贴宽度的多少,不影响整体收针操作,即任意宽度的有边式密针贴,其编织动作不变。
[0076]
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0077]
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图案包括v领套头衫前片组织区域和贴边区域,且贴边区域中密针贴与水平线垂直。
[0078]
2、双针床电脑横机中的前针床和后针床根据上述调整后的织物图案进行编织,即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和贴边区域分别采用图4所示的编织工艺进行编织。
[0079]
3、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均选用2/48100%wool 2条纱。
[0080]
4、将资料导入电脑横机进行编织,按照上述方法编织出衣片。
[0081]
通过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的程序模拟时间图(图9

10)可知,本实施例的编织衣片时长为12分15秒,应用常规方法编织衣片时长为25分52秒。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编织可极大节省编织时间,提升编织效率。
[0082]
进一步地通过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编织衣片(图11

12),采用常规方案编织时,因有边式收针是通过对密针贴进行翻针移圈操作完成,密针贴线圈字码(松紧度)需保持足够松长的状态,以确保稳定移圈。周知因密针贴的成圈特性,不能承受较松长的成圈编织,否则编织过程容易产生断纱破洞,极不稳定。而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编织时,密针贴为垂直不变,所以密针贴线圈字码(松紧度)无需调整至较松长,以适应翻针移圈。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编织的密针贴比通过常规技术方案编织法,无字码(松紧度)要求,编织过程更具稳定性。
[0083]
实施例3
[0084]
以常见的12针开胸衫前右片为例,即密针贴是12针胸襟边,密针贴宽度为10支,约1.8cm(如图5)。按所需胸贴边要求,左右胸贴边加针编织以“4转+1支+8次”,“5转+1支+35次”,“5转”完成。其中“x转”为编织行数(“1转”=2个编织行)、“+y支”为加针幅度数、“+n次”指按上述“编织转数”、“加针幅度数”重复编织“n次”。按上述要求以10支密针贴作有边式加针。
[0085]
采用常规方案进行该衣片编织的工艺图如图7所示,具体为:
[0086]
以开胸衫前右片为例,密针贴宽度10支,第1、2针位为外部空针位。遇到一次有边式加针需求时,密针贴第3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1针位,第4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2针位。此时第3、4针位已空置,第5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3针位,第6针位线圈翻针移圈至第4针位线圈。如此类推,其余密针贴线圈作相应循环翻针移圈至全部完成,实现该密针贴以有边式加针,加针幅度为1支。因胸贴宽度为10支密针贴组织,故每1次加针需求会产生约10个移圈循环,共22个翻针动作。按上述胸贴边加针要求,胸贴边将出现8+35=43次加针需求,产生946个翻针动作。由此可以发现,密针贴宽度越大整体加针动作越多,编织时间就越长。
[0087]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该衣片编织的工艺图如图8所示,具体为:
[0088]
以开胸衫前右片为例,密针贴宽度10支,遇到一次有边式加针需求时,胸边密针贴第1

23针位线圈保持不动,以后针床空针位作为跳板,大身单边第25、27、29、31......针位所有单边线圈向夹边方向翻针移圈1支,完成加针幅度1支,并实现了该密针贴以有边式加针。每1次加针需求会产生2个翻针动作。按上述胸贴边加针要求,胸贴边将出现8+35=43次加针需求,产生86个翻针动作。由此可以发现,密针贴宽度的多少,不影响整体加针操作,即任意宽度的有边式密针贴,其编织动作不变。
[0089]
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0090]
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图案包括开胸衫右片单边组织区域和贴边区域,且贴边区域中密针贴与水平线垂直。
[0091]
2、双针床电脑横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根据上述调整后的织物图案进行编织,即大身单边组织区域和贴边区域分别采用图8所示的编织工艺进行编织。
[0092]
3、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均选用2/48100%wool 2条纱。
[0093]
4、将资料导入电脑横机进行编织,按照上述方法编织出衣片。
[0094]
通过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的程序模拟时间图(图13

14)可知,本实施例的编织衣片时长为10分54秒(如图13),应用常规方法编织衣片时长为19分59秒(如图14)。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编织可极大节省编织时间,提升编织效率。
[0095]
进一步地通过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编织衣片(图15

16),采用常规方案编织时,因有
边式加针是通过对密针贴进行翻针移圈操作完成,密针贴线圈字码(松紧度)需保持足够松长的状态,以确保稳定移圈。周知因密针贴的成圈特性,不能承受较松长的成圈编织,否则编织过程容易产生断纱破洞,极不稳定。而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编织时,密针贴为垂直不变,所以密针贴线圈字码(松紧度)无需调整至较松长,以适应翻针移圈。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编织的密针贴比通过常规技术方案编织法,无字码(松紧度)要求,编织过程更具稳定性。
[009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9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