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8373864发布日期:2022-01-07 21:0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堆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冷堆工艺主要应用于纺织品的处理,主要形式有先漂后刺以及先刺后漂,前者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较高,后者柔软性和吸水性较好,但这两者都存在化学药剂用量较高及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3.此外,现有冷堆工艺的发生一般都是将布料或纤网堆置在箱体内,并浸泡冷堆剂,而常用的冷堆箱多为普通的浸泡箱或筒,不仅渗透时间长,而且易出现浸透不完全的结果,导致浸透效果较差,生产效率较低。
4.公开号为cn 110219117a ,公开日为2019年9月10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冷堆染色机及应用该冷堆染色机的染色工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供布料上色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色机构,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冷堆机构,所述冷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上的供染料浸染后的布料缠绕的驱动辊、设置于车架上的驱动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组件、套设在缠绕有布料的驱动辊上的柔性膜、与所述驱动辊两端同轴固定的随驱动辊同步转动的封闭盘,以及连接柔性膜两端与封闭盘以覆盖布料表面的拼接组件,所述封闭盘呈圆形且所述柔性膜内表面与布料抵接。虽然该发明具有减少布料堆置染色时染液流失的效果,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设计中采用的冷堆装置为普通的冷堆桶或冷堆箱,该种冷堆装置的浸透效果只能依赖于冷堆液的慢慢渗透,属于静态渗透,渗透效果较差,同时,需要使用较多的冷堆液,导致制造冷堆液的药剂的用量较高,污染较大。
5.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透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渗透效果较好的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包括冷堆箱及其内部设置的冷堆液,该冷堆液里设置有待处理的纺织物,且在冷堆箱的侧部设置有箱门;所述冷堆箱内设置有顶压板与底垫板,所述顶压板的顶部与弹性轴的底端相连接,弹性轴的顶端向上延伸,所述顶压板的底部与底垫板的顶部上下正对设置,顶压板、底垫板之间夹成有浸压腔,该浸压腔内设置有纺织物,该纺织物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的顶部上,底垫板的底部与弹性台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台的底部与冷堆箱中的箱底板固定连接。
8.所述浸压冷堆系统还包括一个驱动机,该驱动机的底座嵌入在冷堆箱中的箱顶板
内,驱动机的输出端与弹性轴的顶端相连接。
9.所述弹性轴、弹性台都为金属弹簧。
10.所述底垫板包括底左子板与底右子板,所述弹性台包括弹性左台与弹性右台,所述底左子板的底部与弹性左台的顶部相连接,底右子板的底部与弹性右台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左台、弹性右台的底部均与箱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左子板与底右子板之间夹成有板间腔,所述弹性左台与弹性右台之间夹成有一个与板间腔相通的台间腔,该台间腔内设置有一个上顶柱,该上顶柱的底端与箱底板固定连接,上顶柱的顶端向上延伸至子板间腔内;所述顶压板的底部上开设有一个内凹槽,该内凹槽经浸压腔后与上顶柱的顶端正对设置。
11.所述上顶柱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且上顶柱的顶端为类球型结构。
12.所述上顶柱的内部开设有柱内腔,上顶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柱通孔,所述冷堆箱中的箱内腔通过柱通孔与柱内腔相通。
13.所述弹性左台、弹性右台都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所述弹性左台、弹性右台都为金属弹簧。
14.所述顶压板内设置有压板内腔,顶压板上设置有多个板通孔,所述冷堆箱中的箱内腔通过板通孔与压板内腔相通。
15.所述浸压腔的横截面为一个矩形,且浸压腔的长度大于浸压腔的高度。
16.一种上述浸压冷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打开箱门,再将纺织物放入浸压腔内,放入后,纺织物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的顶部上,再关闭箱门,然后通过进料孔向箱内腔中灌入冷堆液,直至箱内腔中的冷堆液漫过纺织物为止,再关闭进料孔,然后经弹性轴驱动顶压板下行以将纺织物下压,在纺织物被下压的同时,纺织物驱使底垫板下行以对弹性台进行压缩,待弹性台不再能被压缩时,再经弹性轴驱动顶压板上行,在顶压板上行的过程中,底垫板受到弹性台的反弹力作用上升,直至底垫板升高至初始位置,然后依前述操作办法,驱动顶压板反复进行下行、上行的操作,直至冷堆处理结束。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包括冷堆箱及其内部设置的冷堆液,冷堆液里设置有待处理的纺织物,所述冷堆箱内设置有顶压板与底垫板,所述顶压板的顶部与弹性轴的底端相连接,弹性轴的顶端向上延伸,所述顶压板的底部与底垫板的顶部上下正对设置,顶压板、底垫板之间夹成有浸压腔,该浸压腔内设置有纺织物,纺织物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的顶部上,底垫板的底部与弹性台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台的底部与冷堆箱中的箱底板固定连接,应用时,先控制顶压板下行,以对纺织物进行下压,该下压力传递到底垫板上,会驱使底垫板下行以对弹性台下压,直至弹性台压到极限,不再能被下压时,再控制顶压板上行,以解除对纺织物、底垫板的下压,随后,在弹性台反弹力的作用下,底垫板上升至初始位置,然后再控制顶压板下行、上行,依次循环,直至冷堆处理结束,该设计的优点包括:第一点,顶压板、底垫板对纺织物的夹压,能使得底垫板吸收更多的冷堆液,提升冷堆处理的效率;第二点,弹性轴、弹性台都为弹性结构,它不仅能对下压力进行缓冲,避免损坏纺织物,而且能在解除下压后,提供反弹力,确保下压操作的反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渗透效果,第三点,顶压板、纺织物、底垫板在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能对浸压腔周围的冷堆液
形成扰动,产生波浪或涡流,以对纺织物从多个方向进行渗透,且渗透的力度相对于静态的冷堆液要更强,更利于提升渗透效果。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浸压式渗透,提升渗透效果,而且能实现动态渗透,有利于提高冷堆处理的效果。
18.2、本发明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底垫板包括底左子板与底右子板,弹性台包括弹性左台与弹性右台,底左子板与底右子板之间夹成有板间腔,弹性左台与弹性右台之间夹成有一个与板间腔相通的台间腔,该台间腔内设置有一个上顶柱,该上顶柱的底端与箱底板固定连接,上顶柱的顶端向上延伸至子板间腔内;顶压板的底部上开设有一个与上顶柱的顶端正对设置的内凹槽,应用中,当下压力经纺织物传递至底左子板、底右子板时,弹性左台、弹性右台被压缩,此时,上顶柱就相对凸起,并上顶纺织物,以与内凹槽相配合,而将纺织物从中间向上撑起,该操作既能避免纺织物的堆积,利于冷堆液的渗透,又能通过反复的向上撑起,使纺织物更加分散,避免堆积或层积,更利于冷堆液的处理。因此,本发明能够避免纺织物的堆积,渗透效果较好。
19.3、本发明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顶压板内设置有压板内腔,顶压板上设置有多个板通孔,所述冷堆箱中的箱内腔通过板通孔与压板内腔相通,该设计能够减弱顶压板上行、下行的阻力,确保上行、下行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能最大程度上使用驱动力(对顶压板进行驱动的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因此,本发明能够提升能源利用率。
20.4、本发明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应用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将纺织物平放至底垫板上,再向冷堆箱里注入冷堆液,注入后,纺织物浸泡在冷堆液中,然后再切换控制顶压板下行、顶压板上行,以使纺织物在冷堆液中作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提高冷堆液对纺织物的渗透效率,进而节省冷堆液的使用量,此外,顶压板、底垫板与纺织物之间都为平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不会损害纺织物的质量,在此基础之上,即使增设上顶柱,由于上顶柱的顶部为半球型结构,其对纺织物的上顶也为柔性接触,不仅不会损害纺织物的质量,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纺织物的被渗透效率,再次节省冷堆液的使用量。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节省冷堆液,而且不会有损纺织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中的底垫板包括底左子板、底右子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2中的纺织物被下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中上顶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中顶压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纺织物1、冷堆箱2、箱门21、进料孔22、浸压腔23、箱底板24、箱顶板25、箱内腔26、顶压板3、弹性轴31、驱动机32、底座321、内凹槽33、压板内腔34、板通孔35、底垫板4、底左子板41、底右子板42、板间腔43、弹性台5、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台间腔53、上顶柱6、柱内腔61、柱通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参见图1—图5,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包括冷堆箱2及其内部设置的冷堆液,该冷堆
液里设置有待处理的纺织物1,且在冷堆箱2的侧部设置有箱门21;所述冷堆箱2内设置有顶压板3与底垫板4,所述顶压板3的顶部与弹性轴31的底端相连接,弹性轴31的顶端向上延伸,所述顶压板3的底部与底垫板4的顶部上下正对设置,顶压板3、底垫板4之间夹成有浸压腔23,该浸压腔23内设置有纺织物1,该纺织物1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4的顶部上,底垫板4的底部与弹性台5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台5的底部与冷堆箱2中的箱底板24固定连接。
29.所述浸压冷堆系统还包括一个驱动机32,该驱动机32的底座321嵌入在冷堆箱2中的箱顶板25内,驱动机32的输出端与弹性轴31的顶端相连接。
30.所述弹性轴31、弹性台5都为金属弹簧。
31.所述底垫板4包括底左子板41与底右子板42,所述弹性台5包括弹性左台51与弹性右台52,所述底左子板41的底部与弹性左台51的顶部相连接,底右子板42的底部与弹性右台52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的底部均与箱底板24固定连接;所述底左子板41与底右子板42之间夹成有板间腔43,所述弹性左台51与弹性右台52之间夹成有一个与板间腔43相通的台间腔53,该台间腔53内设置有一个上顶柱6,该上顶柱6的底端与箱底板24固定连接,上顶柱6的顶端向上延伸至子板间腔43内;所述顶压板3的底部上开设有一个内凹槽33,该内凹槽33经浸压腔23后与上顶柱6的顶端正对设置。
32.所述上顶柱6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且上顶柱6的顶端为类球型结构。
33.所述上顶柱6的内部开设有柱内腔61,上顶柱6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柱通孔62,所述冷堆箱2中的箱内腔26通过柱通孔62与柱内腔61相通。
34.所述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都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所述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都为金属弹簧。
35.所述顶压板3内设置有压板内腔34,顶压板3上设置有多个板通孔35,所述冷堆箱2中的箱内腔26通过板通孔35与压板内腔34相通。
36.所述浸压腔23的横截面为一个矩形,且浸压腔23的长度大于浸压腔23的高度。
37.一种上述浸压冷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打开箱门21,再将纺织物1放入浸压腔23内,放入后,纺织物1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4的顶部上,再关闭箱门21,然后通过进料孔22向箱内腔26中灌入冷堆液,直至箱内腔26中的冷堆液漫过纺织物1为止,再关闭进料孔22,然后经弹性轴31驱动顶压板3下行以将纺织物1下压,在纺织物1被下压的同时,纺织物1驱使底垫板4下行以对弹性台5进行压缩,待弹性台5不再能被压缩时,再经弹性轴31驱动顶压板3上行,在顶压板3上行的过程中,底垫板4受到弹性台5的反弹力作用上升,直至底垫板4升高至初始位置,然后依前述操作办法,驱动顶压板3反复进行下行、上行的操作,直至冷堆处理结束。
38.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本发明中的纺织物1包括非织造布、棉、或者梳理成网后的棉纤网。
39.本发明中的纺织物1在浸压腔23内的蔓延形状类似于长方体,且是一个长度大于高度的长方体(横向的为长度,竖向的为高度),外观看为扁平状,如此设计更利于后续上顶柱6的应用。
40.所述顶压板3上设置有多个板通孔35是指顶压板3上开设的板通孔35的位置为以
下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底部,侧围,顶部。
41.实施例1:参见图1—图5,一种浸压冷堆系统,包括冷堆箱2及其内部设置的冷堆液,该冷堆液里设置有待处理的纺织物1,且在冷堆箱2的侧部设置有箱门21;所述冷堆箱2内设置有顶压板3与底垫板4,所述顶压板3的顶部与弹性轴31的底端相连接,弹性轴31的顶端向上延伸,所述顶压板3的底部与底垫板4的顶部上下正对设置,顶压板3、底垫板4之间夹成有浸压腔23,该浸压腔23内设置有纺织物1,该纺织物1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4的顶部上,底垫板4的底部与弹性台5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台5的底部与冷堆箱2中的箱底板24固定连接。优选弹性轴31、弹性台5都为金属弹簧。
42.一种上述浸压冷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打开箱门21,再将纺织物1放入浸压腔23内,放入后,纺织物1的底部搁置在底垫板4的顶部上,再关闭箱门21,然后通过进料孔22向箱内腔26中灌入冷堆液,直至箱内腔26中的冷堆液漫过纺织物1为止,再关闭进料孔22,然后经弹性轴31驱动顶压板3下行以将纺织物1下压,在纺织物1被下压的同时,纺织物1驱使底垫板4下行以对弹性台5进行压缩,待弹性台5不再能被压缩时,再经弹性轴31驱动顶压板3上行,在顶压板3上行的过程中,底垫板4受到弹性台5的反弹力作用上升,直至底垫板4升高至初始位置,然后依前述操作办法,驱动顶压板3反复进行下行、上行的操作,直至冷堆处理结束。
43.实施例2: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垫板4包括底左子板41与底右子板42,所述弹性台5包括弹性左台51与弹性右台52,所述底左子板41的底部与弹性左台51的顶部相连接,底右子板42的底部与弹性右台52的顶部相连接,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的底部均与箱底板24固定连接;所述底左子板41与底右子板42之间夹成有板间腔43,所述弹性左台51与弹性右台52之间夹成有一个与板间腔43相通的台间腔53,该台间腔53内设置有一个上顶柱6,该上顶柱6的底端与箱底板24固定连接,上顶柱6的顶端向上延伸至子板间腔43内;所述顶压板3的底部上开设有一个内凹槽33,该内凹槽33经浸压腔23后与上顶柱6的顶端正对设置。
44.实施例3: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顶柱6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且上顶柱6的顶端为类球型结构。所述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都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所述弹性左台51、弹性右台52都为金属弹簧。
45.实施例4: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顶柱6的内部开设有柱内腔61,上顶柱6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柱通孔62,所述冷堆箱2中的箱内腔26通过柱通孔62与柱内腔61相通。所述顶压板3内设置有压板内腔34,顶压板3上设置有多个板通孔35,所述冷堆箱2中的箱内腔26通过板通孔35与压板内腔34相通。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
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