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30858发布日期:2022-01-12 0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柔细旦无纺布包括由纤维旦数≤1.0旦的双组份熔喷纤维组成的上层细旦纤维网以及由纤维旦数为2.0~12.0旦的纤维组成的下层粗旦纤维网;所述双组份熔喷纤维由熔点相差20℃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组成,其中:所述双组份熔喷纤维的表层含有低熔点树脂;所述上层细旦纤维网的透气率为100-300 m3/m2/mi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细旦纤维网的纤维旦数为0.1~1.0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熔喷纤维为双组份皮芯型熔喷纤维、双组份橘瓣型熔喷纤维或双组份并列型熔喷纤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粗旦纤维网为双组份粗旦短纤维网、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轧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5.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在于:(1)上层细旦纤维供应工序:采用熔喷工艺,分别将两种熔点之差≥20℃的热塑性树脂通过热熔挤出装置加热,在纺丝装置中利用热气流将从喷丝板上的双组份喷丝孔喷出的热塑性树脂的溶体细流吹散成纤维旦数≤1.0旦的纤维束,从而伴随热气流形成双组份熔喷纤维,形成所述的上层细旦纤维网;其中:相邻喷丝孔的距离为1.5mm-2.5mm,形成热气流的风机的转速小于2000rpm;(2)下层粗旦纤维网供应工序:将由纤维旦数为2.0~12.0旦的纤维组成的下层粗旦纤维网输送到上层细旦纤维网与下层粗旦纤维网叠网处;(3)叠网工序:所述的上层细旦纤维网与所述的下层粗旦纤维网叠加在一起形成上层为细旦纤维网,下层为粗旦纤维网的重叠复合网面;(4)成型工序:所述的重叠复合网面通过加热装置,由于上层细旦纤维网中细旦纤维为双组份熔喷纤维,表层的低熔点树脂在加热装置中熔融,使得上层细旦纤维与细旦纤维之间,上层细旦纤维网与下层粗旦纤维网相邻的细旦纤维与粗旦纤维之间,固结在一起,然后收卷,形成所述的丝柔细旦无纺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喷丝板上的双组份喷丝孔为皮芯型和桔瓣型。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喷丝板上的双组份喷丝孔为并列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之前,具有上层细旦纤维卷曲工序:所述的双组份并列型熔喷纤维铺设成纤维网,然后进入热风烘箱,在温度为100℃~110℃热风作用下,所述双组份并列型熔喷纤维由于高熔点树脂和低熔点树脂具有不同的收缩应力,所述的双组份并列型熔喷纤维开始卷曲,形成卷曲后的上层细旦纤维网。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粗旦纤维网为双组份粗旦短纤维网,所述的步骤(2)中由纤维旦数为2.0~12.0旦的双组份粗旦短纤维通过开包开松机开松,梳理机梳理成下层粗旦纤维网。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粗旦纤维网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轧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所述的步骤(2)为将所述无纺布通过放卷装置进行放卷后通过导辊输送到上层细旦纤维网与下层粗旦纤维网叠网处。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热风烘箱、热轧辊或两者相结合。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的温度为130℃~15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柔细旦无纺布,所述丝柔细旦无纺布包括由纤维旦数≤1.0旦的双组份熔喷纤维组成的上层细旦纤维网以及由纤维旦数为2.0~12.0旦的纤维组成的下层粗旦纤维网;所述上层细旦纤维网的透气率为100-300 m3/m2/min,该双组份熔喷纤维采用熔喷稀梳工艺,直接形成细旦纤维,并且通过控制相邻喷丝孔的距离和热气流压力来控制熔喷纤维的细度和上层细旦纤维网的透气性,这样既满足了细旦纤维的纤维旦数≤1.0旦,形成的细旦纤维网具有丝柔、细腻和滑爽的触感,也有效避免了细旦纤维难梳理,不易加工等问题。不易加工等问题。不易加工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吉祥 郑庆中 武丹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