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4173发布日期:2021-11-25 09:4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方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


背景技术:

2.纺织行业目前针织产品的占比越来越大,但是相对于梭织产品,针织产品目前依然依赖大量的熟练工人进行车缝,自动化程度较低。且针织埋袖工序的动作重复性非常高,工作附加值低,强度很大。另外本工序需要大量时间培养操作人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与人员熟练度有关,不够稳定。
3.现有技术是工人经过培训后手动将裁片对折,再将裁片拉扯成直线后放入包缝机进行车缝,该技术会有以下缺陷:1.工人需要经过大量培训才能达到较高的效率水平和质量水平,人员培养成本高;2.产品质量受限于人工全程参与车缝动作,每个产品的质量优劣不一,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3.工序动作重复性大,强度高,不利于人员健康,人员招聘难度也会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实现自动取料、包缝埋袖、收料等工序,能够自动识别裁片尺码并根据裁片尺码自动找出相应的轨迹进行车缝裁片,包缝精准,有效保证裁片质量的稳定性。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以提供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包括:
8.埋袖台,设置有放料位,靠近所述放料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传感控制器,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是否存在裁片并将对应位置的裁片区分为左裁片或右裁片;协作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埋袖台上且位于所述放料位的一侧,接收取料命令以输送所述左/右裁片至对应的包缝位上;包缝机,位于所述协作机器人一侧,设置有所述包缝位以及左右相对设置在所述包缝位上的至少两尺码感应器,所述尺码感应器内嵌于所述埋袖台的顶面用于检测裁片尺寸,接收检测尺寸后的所述左/右裁片并对裁片进行包缝以形成左/右袖;出料台,分类承接所述左/右袖以出料。
9.由此,工人将裁片从上一个工位取出对折后放好在埋袖台上的放料位置后,启动机器,协作机器人下降固定住裁片,再带动裁片往包缝机移动,此时尺码感应装置自动识别出该裁片的尺寸,机器人自动切换该尺码的车缝轨迹,继续带动裁片完成特性非直线轨迹的车缝工作,再根据左右袖分别将裁片移至对应的收料平台位置,配合收料夹爪将裁片放在收料平台上,收料平台下降一定高度,协作机器人复位到准备位置。至此一个动作周期完成。本技术通过实现自动取料、包缝埋袖、收料等工序,能够自动识别裁片尺码并根据裁片尺码自动找出相应的轨迹进行车缝裁片,包缝精准,有效保证裁片质量的稳定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埋袖台对接以接收所述左/右袖进行输送的分料板、升降设置在所述分料板的两侧下方以分类承接所述左/右袖的收料平台、位于所述收料平台上方以将所述分料板上的埋袖下压夹取至所述收料平台上的收料夹爪,所述收料平台承接左/右袖后下降出料。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台的顶面两侧设有分料导轨,所述分料导轨的两端设置有所述收料夹爪,所述分料板卡接在所述分料导轨上且受驱沿所述分料导轨移动至对应的所述收料夹爪处,所述分料板的左右两侧边均开设有与所述收料夹爪对接的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位于所述收料平台上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控制器,通过plc端与所述协作机器人通信连接,能够自动识别裁片为左袖或右袖后将裁片识别信息输送至plc端,所述plc端根据该裁片识别信息生成对应包缝位的所述取料命令,并将该取料命令发送至所述协作机器人。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尺码感应器,通过plc端与所述协作机器人通信连接,根据不同尺码裁片从所述放料位移动至所述尺码感应器的移动时间的长短,检测识别出裁片的尺码并反馈至所述协作机器人,所述协作机器人从尺码库中自动找出相应的车缝轨迹以带动裁片配合所述包缝机进行埋袖。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作机器人的取料端设置有用于压紧裁片/埋袖的弹性压模。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模包括用于抵接裁片/埋袖的海绵、与所述海绵配合以压紧裁片/埋袖的弹簧和滑轨机构。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模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对裁片进行吹风的吹风装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摸控制屏,设置在所述埋袖台上且连接plc端,以控制各个机构的运行。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半自动辅助埋袖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半自动辅助埋袖机的右袖放料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收料平台进行右袖放料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尺码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埋袖台;11、放料位;2、传感控制器;3、协作机器人;31、弹性压模;4、包缝机;5、尺码感应器;6、出料台;61、分料板;611、取料口;62、收料平台;621、导柱;622、收料底板;623、丝杆;624、驱动气缸;63、收料夹爪;64、分料导轨;7、触摸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25.请参阅图1

4所示的本实施例的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该半自动辅助埋袖机包括:埋袖台1的顶面设置有放料位11,在靠近放料位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传感控制器2,传感控制器2检测是否存在裁片并将对应位置的裁片区分为左裁片或右裁片;协作机器人3
设置在埋袖台1上且位于放料位11的一侧,接收取料命令以输送左/右裁片至对应的包缝位上;包缝机4位于协作机器人3一侧,包缝机4上设置有包缝位以及左右相对设置在包缝位上的至少两尺码感应器5,尺码感应器5内嵌于埋袖台1的顶面用于检测裁片尺寸,接收检测尺寸后的左/右裁片并对裁片进行包缝以形成左/右袖;出料台6用于分类承接左/右袖以出料。
26.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台6上设置有与埋袖台1平面对接以接收左/右袖进行输送的分料板61、升降设置在分料板61的两侧下方以分类承接左/右袖的收料平台62、位于收料平台62上方以将分料板61上的埋袖下压夹取至收料平台62上的收料夹爪63,收料平台62承接左/右袖后下降出料。
27.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台6的顶面两侧设有分料导轨64,分料导轨64的两端设置有收料夹爪63,分料板61卡接在分料导轨64上且受驱沿分料导轨64移动至对应的收料夹爪63处,分料板61的左右两侧边均开设有与收料夹爪63对接的取料口611,取料口611位于收料平台62上方。其中,收料平台62的底部连接有导柱621,该导柱621连接在收料底板622上,该收料底板622上设置有通过丝杆623驱动连接收料平台62的驱动气缸624,该驱动气缸624驱动收料平台62沿导柱621升降移动进行接收料。
28.在本实施例中,传感控制器2通过plc端与协作机器人3通信连接,且传感控制器2能够自动识别裁片为左袖或右袖后将裁片识别信息输送至plc端,plc端根据该裁片识别信息生成对应包缝位的取料命令,并将该取料命令发送至协作机器人3。
29.在本实施例中,尺码感应器5通过plc端与协作机器人3通信连接,且尺码感应器5能够根据不同尺码裁片从放料位11移动至尺码感应器5的移动时间的长短,检测识别出裁片的尺码并反馈至协作机器人3,协作机器人3从尺码库中自动找出相应的车缝轨迹以带动裁片配合包缝机4进行埋袖。
30.由此,根据放料位11置的不同,配合埋袖台1下的尺寸感应器5,传感控制器2能够自动识别裁片是左袖还是右袖,同时根据不同尺码裁片移动时间的不同,尺寸感应器也能识别出裁片的尺码再反馈到协作机器人3处,协作机器人3再从尺码库中自动找出相应的轨迹来车缝裁片,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31.在本实施例中,协作机器人3的取料端设置有用于压紧裁片/埋袖的弹性压模31,且在弹性压模3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对裁片进行吹风的吹风装置。其中,弹性压模31包括用于抵接裁片/埋袖的海绵、与海绵配合以压紧裁片/埋袖的弹簧和滑轨机构。由此,在弹性压模31上安装了厚度较大的海绵,配合柔性弹簧及滑轨机构,能够平稳地把各类材质,厚薄不同的裁片平整的固定在台板上,并在全工序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紧力,在进入包缝机4车缝时,弹性压模31前端的吹风装置会保证裁片不会出现卷边,打褶而车坏变形的情况。
32.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摸控制屏7,设置在埋袖台1上且连接plc端,以控制各个机构的运行。
33.本实施例裁片的主要搬运轨迹如下:
34.工人将裁片从上一个工位取出对折后放好在台板上的放料位11置。机器启动后,协作机器人3下降通过弹性压模31固定住裁片,再带动裁片往包缝机4移动,此时尺码感应装置自动识别出该裁片的尺寸,机器人自动切换该尺码的车缝轨迹,继续带动裁片完成特性非直线轨迹的车缝工作,再根据左右袖分别将裁片移至对应的收料平台62位置,配合收
料夹爪63将裁片放在收料平台62上,收料平台62下降一定高度,协作机器人3复位到准备位置。至此一个动作周期完成。
35.本技术将现有的以人的劳动力作为主导的车缝方式转化为以人的技术作为主导的车缝方式,工人能从传统的车缝工转化为技术人员,避免了枯燥而重复性高的体力操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员培训成本和熟练工的招聘成本,也使产品质量保持高稳定水准。员工的工作从操作机器变成了管理机器,增加了纺织行业针织布种生产的智能化程度,为纺织行业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3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