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包机的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1501发布日期:2021-11-06 05: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包机的摇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箱包缝合用的缝纫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包机的摇臂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包包的款式和大小越来越繁多,市场上缝包机的种类也随之增多,摇臂机构是缝包机上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缝包机在工作中通过摇臂的转动来达到缝制皮包侧边的目的。目前,对于皮包的缝制,可选用的缝包机种类很多。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00696y所公开的“一种皮包车缝机结构”,包括一机台、一u型摇臂体、一勾线器传动机构、一恒位摆动机构及一车缝连动机构,由作动部是设于前座顶部的内侧,并由车缝连动机构的第二主轴穿设于第一主轴中,并具有能够适用于厚度薄的皮包,甚至大皮箱的制作,同时通过采用皮带与皮带轮连动勾线器传动机构与恒位摆动机构,能够有效避免脱链产生的跳针、断线及噪音等诸多问题,并可节约生产成本。但依旧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这种缝包机的梭子采用非标准的偏心旋梭,其由后面的变速齿轮控制实现变速旋转,梭子与机针配合动作在勾线时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出现漏针,并且调节难度大,导致缝合效果欠佳;其次,这种缝包机用于驱动梭子传动的梭托和梭座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在连接处容易出现磨损,需要不断更换;第三,由于该u型摇臂体中转弯连接处采用了万向节连接的传动方式,万向节是由极为细小的零件——销子、套、滑块组成的,其转动过程中极易磨损,出现间隙,造成传动不够精准、断针等现象,甚至于出现万向节断裂等问题。
4.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缝包机的摇臂组件的结构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技术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缝包机的摇臂结构,有助于保证旋梭的可靠匀速转动并保证缝合质量,有利于优化摇臂的整体结构与传动方式而得以提高摇臂的紧凑性和传动的可靠性。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 一种缝包机的摇臂结构,包括旋梭转动组件、针板传动组件、旋梭动力输入组件、定位传动组件和一摇臂,所述旋梭转动组件包括有一旋梭、一旋梭传动件,所述旋梭与旋梭传动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两者能够实现同步转动,所述针板传动组件包括有一梭座、一固定嵌合在该梭座上的针板,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为旋梭转动组件提供动力并驱动所述旋梭回转从而实现针线打结,所述定位传动组件与所述摇臂相连接,并且该定位传动组件能够实现对于针板传动组件的定位传动并能够保持对于针板位置的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转动组件还包括有一牛角头,该牛角头一端向上形成有一牛角头容置套、而另一端延伸有一内部中空的牛角头柄,所述牛角头容置套与牛角头柄内部中空的型腔相连通,且所述旋梭与旋梭传动件均设置在牛角头容置套内,所
述旋梭在与旋梭传动件相对的一侧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凸设有一旋梭中心轴,所述旋梭传动件包括有一呈圆盘状的旋梭锥齿轮,在该旋梭锥齿轮的一侧表面上凸设有一呈圆台状的旋梭传动件定位台,在该旋梭传动件定位台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所述旋梭传动件的中心轴锁定槽,在所述旋梭传动件定位台的周向表面上套设有一旋梭传动件轴承,且所述旋梭中心轴穿设在所述中心轴锁定槽内并与其锁定配合,在旋梭中心轴探出所述中心轴锁定槽的轴体上套设有一旋梭中心轴轴承,且牛角头柄中空的型腔内还设置有一齿轮棒,该齿轮棒的上端端部探入牛角头容置套内,该齿轮棒上端端部的锥齿与所述旋梭传动件的旋梭锥齿轮的齿部啮合;所述定位传动组件整体套设在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的外部并且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与定位传动组件两者均以同步带与齿轮轴为主要传动件,且两者的同步带与齿轮轴均互不干涉。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旋梭传动件轴承上套设有一旋梭传动件轴承座,该旋梭传动件轴承座被固定安装在所述牛角头容置套的一端端面上,且在所述旋梭中心轴轴承上同样套设有一旋梭中心轴轴承座,该旋梭中心轴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牛角头容置套的中空型腔内且与该牛角头容置套固定连接在一起。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旋梭中心轴远离所述旋梭本体的一端端部旋配有一轴承定位螺钉,且所述旋梭中心轴轴承设置在旋梭传动件与轴承定位螺钉的螺栓头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针板传动组件还包括有梭座锥齿轮、梭座锥齿轮套、上传动套与下传动套,所述梭座为内部中空的圆套座,所述旋梭设置在该梭座的中空腔内,在该梭座的一端端部沿其周向形成有梭座齿部,在所述梭座锥齿轮的上部形成有一锥齿部,该锥齿部与该梭座齿部相互啮合,所述下传动套设置在所述梭座锥齿轮的下方位置处,而所述上传动套设置在梭座锥齿轮的锥齿部与下传动套之间,而所述梭座锥齿轮套设置在梭座锥齿轮的锥齿部与上传动套之间,所述上传动套与下传动套均为内部中空的圆套管状构造,且该上传动套的一端与梭座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一起,而该所述上传动套的另一端和下传动套固定连接在一起。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传动套在靠近所述下传动套的一端形成有多个上传动套嵌合槽,而所述下传动套在靠近所述上传动套的一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传动套嵌合槽的位置处形成有下传动套嵌脚,所述上传动套嵌合槽与下传动套嵌脚相互嵌合锁定并实现上传动套与下传动套的固定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包括有与外部动力源相连接的主同步带轮、主同步带、下同步带轮、横向传动轴与竖向传动轴,所述主同步带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下同步带轮设置在主同步带轮的下方且所述下同步带轮与主同步带轮通过主同步带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横向传动轴以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主同步带与旋梭转动组件之间,且该横向传动轴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与下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且在该横向传动轴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端部上固定安装有一横向传动轴锥齿轮,所述竖向传动轴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齿轮棒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在所述竖向传动轴的高度方向的下端端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竖向传动轴锥齿轮,所述横向传动轴锥齿轮与竖向传动轴锥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竖向传动轴的上端端部与齿轮棒固定安装在一起。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齿轮棒高度方向的下端端部位
置处套设有一内部中空的齿轮棒连接套,且该齿轮棒连接套设置在所述上传动套与下传动套的中空腔内,所述竖向传动轴的上端端部穿过所述下传动套并设置在该齿轮棒连接套的中空腔内,所述齿轮棒连接套的上端通过螺钉与齿轮棒的下端端部固定连接,而该齿轮棒连接套的下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竖向传动轴的上端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齿轮棒与竖向传动轴连接固定在一起。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传动组件包括有固定套、安装在该固定套上的定位同步带轮、定位同步带、齿轮同步轮、横向传动套与下传动套锥齿轮,所述固定套安装设置在外部的基座上,所述定位同步带轮与齿轮同步轮通过定位同步带实现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同步轮由齿轮同步轮连接台与呈圆盘状的齿轮盘所组成,所述齿轮同步轮连接台与定位同步带配合转动,所述横向传动套与齿轮同步轮形成转动连接关系,且在所述横向传动套长度方向的一端近端部位置处靠近于所述齿轮同步轮的端部位置处沿其周向形成有一横向传动套连接齿部,该横向传动套连接齿部与所述齿轮盘相互啮合,且在该横向传动套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一横向传动套锥齿轮,所述下传动套锥齿轮被固定安装在所述下传动套高度方向的下端端部位置处,所述下传动套锥齿轮与该横向传动套锥齿轮相互啮合并实现横向传动套与下传动套的转动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传动套与下传动套均为内部中空的空心轴套,而所述横向传动轴与竖向传动轴均为实心轴,且所述横向传动轴嵌设在所述横向传动套的中空型腔内,而所述竖向传动轴嵌设在所述下传动套内。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传动组件上分别套设有一竖向支承套、一支承座与一牛角座,所述竖向支承套套设在所述下传动套上,所述支承座呈“l”形形状构造且套设在所述横向传动套上,该支承座朝向竖向支承套形成有一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内部中空的套接部,所述竖向支承套嵌设在该套接部的中空型腔内,而所述牛角座内部中空且由相互垂直的牛角座套合件与牛角座中空柱所组成,所述支承座远离所述套接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牛角座套合件内,而所述主同步带与定位同步带设置在所述牛角座中空柱的中空型腔内。
1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旋梭的旋梭中心轴与旋梭本体同心设置,该旋梭和缝包机上的机针配合,且该旋梭与旋梭传动件固定连接并实现同步转动,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旋梭的可靠匀速转动,同时旋梭和机针勾线配合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减少漏针出现,并且在所述旋梭传动件与旋梭中心轴上分别套设了旋梭传动件轴承与旋梭中心轴轴承,从而有效减少了旋梭传动件与旋梭中心轴的磨损,并大大延长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其次,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与定位传动组件两者均以同步带与齿轮轴为主要传动件,且两者的同步带与齿轮轴均互不干涉,齿轮轴与同步带传动方式较万向节连接传动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相关部件连接处存在间隙并且配合不紧密等的问题,并且提高了传动的稳定可靠性;另外,所述定位传动组件整体嵌套在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的外部,从而大大优化了空间布局并减少了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梭转动组件与针板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21.图中:1.旋梭转动组件、11.旋梭、111.旋梭中心轴、112.轴承定位螺钉、12.旋梭传动件、121.旋梭锥齿轮、122.旋梭传动件定位台、123.中心轴锁定槽、13.牛角头、131.牛角头容置套、132.牛角头柄、14.旋梭传动件轴承、141.旋梭传动件轴承座、15.旋梭中心轴轴承、151.旋梭中心轴轴承座、16.齿轮棒、161.齿轮棒连接套;
22.2.针板传动组件、21.梭座、211.梭座齿部、22.针板、23.梭座锥齿轮、231.锥齿部、24.梭座锥齿轮套、25.上传动套、251.上传动套嵌合槽、26.下传动套、261.下传动套嵌脚;
23.3.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1.主同步带轮、32.主同步带、33.下同步带轮、34.横向传动轴、341.横向传动轴锥齿轮、35.竖向传动轴、351.竖向传动轴锥齿轮;
24.4.定位传动组件、41.固定套、42.定位同步带轮、43.定位同步带、44.齿轮同步轮、441.齿轮同步轮连接台、442.齿轮盘、45.横向传动套、451.横向传动套连接齿部、452.横向传动套锥齿轮、46.下传动套锥齿轮;
25.5.摇臂;6.竖向支承套;7.支承座、71.套接部;8.牛角座、81.牛角座套合件、82.牛角座中空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27.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8.请参见图1至图4,示出了一种缝包机的摇臂结构,其包括旋梭转动组件1、针板传动组件2、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定位传动组件4和一摇臂5,前述旋梭转动组件1包括有一旋梭11、一旋梭传动件12,前述旋梭11与旋梭传动件12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两者能够实现同步转动,前述针板传动组件2包括有一梭座21、一与固定嵌合在该梭座21上的针板22,前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为旋梭转动组件1提供动力并用于驱动旋梭11回转从而将针线打结,前述定位传动组件4与前述摇臂5连接在一起,并且该定位传动组件4能够实现对于针板传动组件2的定位传动并能够保持对于针板22位置的定位。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前述旋梭转动组件1还包括有一牛角头13,该牛角头13一端向上形成有一牛角头容置套131、而另一端延伸有一内部中空的牛角头柄132,且前述牛角头容置套131与牛角头柄132内部中空的型腔相连通,且前述旋梭11与旋梭传动件12均设置在牛角头容置套131内,在前述旋梭11与旋梭传动件12相对的一侧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凸设有一旋梭中心轴111,且前述旋梭传动件12包括有一呈圆盘状的旋梭锥齿轮121,在该旋梭锥齿轮121的一侧表面上凸设有一呈圆台状的旋梭传动件定位台122,在该旋梭传动件定位台12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旋梭传动件12的中心轴锁定槽123,且在前述旋梭传动件定位台122的周向表面上套设有一旋梭传动件轴承14,前述旋梭中心轴111穿设在前述中心轴锁定槽123内并与其锁定配合,该旋梭中心轴111探出前述中心轴锁定槽123的轴
体上套设有一旋梭中心轴轴承15,且牛角头柄132中空的型腔内还设置有一齿轮棒16,该齿轮棒16的上端端部探入牛角头容置套131内,且该齿轮棒16上端端部的锥齿与前述旋梭传动件12的旋梭锥齿轮121的齿部啮合;前述定位传动组件4整体套设在前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的外部并且前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与定位传动组件4两者均以同步带与齿轮轴为主要传动件,且两者的同步带与齿轮轴均互不干涉。
30.请参阅图2,在前述旋梭传动件轴承14上套设有一旋梭传动件轴承座141,且该旋梭传动件轴承座141被固定安装在前述牛角头容置套131的一端端面上,在前述旋梭中心轴轴承15上套设有一旋梭中心轴轴承座151,该旋梭中心轴轴承座151设置在前述牛角头容置套131的中空型腔内且与该牛角头容置套131固定连接在一起。
31.进一步地,在前述旋梭中心轴111远离前述旋梭11本体的一端端部旋配有一轴承定位螺钉112,且前述旋梭中心轴轴承15设置在旋梭传动件12与轴承定位螺钉112的螺栓头之间。
32.在本实施例中,前述针板传动组件2还包括有梭座锥齿轮23、梭座锥齿轮套24、上传动套25与下传动套26,前述梭座21为内部中空的圆套座,前述旋梭11设置在该梭座21的中空腔内,在该梭座21的一端端部沿其周向形成有梭座齿部211,在前述梭座锥齿轮23的上部形成有一锥齿部231,该锥齿部231与该梭座齿部211相互啮合,前述下传动套26设置在前述梭座锥齿轮23的下方位置处,前述上传动套25设置在梭座锥齿轮23的锥齿部231与下传动套26之间,而前述梭座锥齿轮套24设置在梭座锥齿轮23的锥齿部231与上传动套25之间,前述上传动套25与下传动套26均为内部中空的圆套管状构造,且该上传动套25的一端与梭座锥齿轮23固定连接在一起,而该前述上传动套25的另一端和下传动套26固定连接在一起。
33.进一步地,前述上传动套25在靠近前述下传动套26的一端形成有多个上传动套嵌合槽251,而前述下传动套26在靠近前述上传动套25的一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传动套嵌合槽251的位置处形成有下传动套嵌脚261,前述上传动套嵌合槽251与下传动套嵌脚261相互嵌合锁定并实现上传动套25与下传动套26的固定连接。
34.请继续参见图1并请重点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包括有与外部动力源相连接的主同步带轮31、主同步带32、下同步带轮33、横向传动轴34与竖向传动轴35,前述主同步带3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前述下同步带轮33设置在主同步带轮31的下方且前述下同步带轮33与主同步带轮31通过主同步带32实现转动连接,前述横向传动轴34以水平状态设置在前述主同步带32与旋梭转动组件1之间,且该横向传动轴34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与下同步带轮33固定安装在一起,且在该横向传动轴34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端部上固定安装有一横向传动轴锥齿轮341,前述竖向传动轴35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前述齿轮棒16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在前述竖向传动轴35的高度方向的下端端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竖向传动轴锥齿轮351,前述横向传动轴锥齿轮341与竖向传动轴锥齿轮351相互啮合,且前述竖向传动轴35的上端端部与齿轮棒16固定安装在一起。
35.进一步地,在前述齿轮棒16高度方向的下端端部位置处套设有一内部中空的齿轮棒连接套161,且该齿轮棒连接套161设置在前述上传动套25与下传动套26的中空腔内,前述竖向传动轴35的上端端部穿过前述下传动套26并设置在该齿轮棒连接套161的中空腔内,前述齿轮棒连接套161的上端通过螺钉与齿轮棒16的下端端部固定连接,而该齿轮棒连
接套161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前述竖向传动轴35的上端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齿轮棒16与竖向传动轴35连接固定在一起。
36.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旋梭动力输入组件3主要用于驱动旋梭11进行周期性转动,将缝包机的外部动力源通过一系列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旋梭11,并且通过主同步带32、横向传动轴锥齿轮341与竖向传动轴锥齿轮351的传动方式能够在减少空间占用的同时提高传动效率,而前述竖向传动轴锥齿轮351与竖向传动轴35的连接结合方式为键销固定的连接方式,此种连接方式是机械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共有的常识技术,因而不再对其赘述。
37.请继续参见图1并请重点结合图4,前述定位传动组件4包括有固定套41、安装在该固定套41上的定位同步带轮42、定位同步带43、齿轮同步轮44、横向传动套45与下传动套锥齿轮46,前述固定套41安装设置在外部的基座上,前述定位同步带轮42与齿轮同步轮44通过定位同步带43实现转动连接,前述齿轮同步轮44由齿轮同步轮连接台441与呈圆盘状的齿轮盘442所组成,前述齿轮同步轮连接台441与定位同步带43配合转动,前述横向传动套45与齿轮同步轮44形成转动连接关系,且在前述横向传动套45长度方向的一端近端部位置处靠近于前述齿轮同步轮44的端部位置处沿其周向形成有一横向传动套连接齿部451,该横向传动套连接齿部451与前述齿轮盘442相互啮合,且在该横向传动套45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一横向传动套锥齿轮452,前述下传动套锥齿轮46被固定安装在前述下传动套26高度方向的下端端部位置处,前述下传动套锥齿轮46与该横向传动套锥齿轮452相互啮合并实现横向传动套45与下传动套26的转动连接。
38.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横向传动套45与下传动套26均为内部中空的空心轴套,而前述横向传动轴34与竖向传动轴35均为实心轴,且前述横向传动轴34嵌设在前述横向传动套45的中空型腔内,而前述竖向传动轴35嵌设在前述下传动套26内;通过将实心轴嵌套于空心轴套中的设计方式,能够极大的减少两机构整体的体积占比,而轴与套之间均是采用轴承进行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两结构相互干涉,通过轴承把同一个空间的两机构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工作组件结构,零件间隙小,也就能够避免因零部件产生松动而导致实际使用时撞击等散落的问题,提高了部件运行牢固性和使用稳定性。
39.进一步地,在前述定位传动组件4上分别套设有一竖向支承套6、一支承座7与一牛角座8,前述竖向支承套6套设在前述下传动套26上,前述支承座7呈“l”形形状构造且套设在前述横向传动套45上,该支承座7朝向竖向支承套6形成有一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内部中空的套接部71,前述竖向支承套6嵌设在该套接部71的中空型腔内,而前述牛角座8内部中空且由相互垂直的牛角座套合件81与牛角座中空柱82所组成,前述支承座7远离前述套接部71的一端设置在前述牛角座套合件81内,而前述主同步带32与定位同步带43设置在前述牛角座中空柱82的中空型腔内,且该牛角座中空柱82与摇臂5固定连接在一起。
40.前述定位传动组件4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摇臂5在转动过程中针板22的定位确保针板22与旋梭11的配合关系,且能够在前述摇臂5转动时能够使梭座21反向同速率转动进而抵消摇臂5转动速率;由于前述定位传动组件4中的固定套41与外部的基座连接固定保持绝对静止不动,当摇臂5转动时由于设置摇臂5空腔内的定位同步带轮42因固定在固定套41上而同样保持不动,但是由于摇臂5与牛角座8固定连接在一起,随着摇臂5转动会带动齿轮同步轮44的转动,此时与之转动连接的定位同步带43也会转动,但是由于定位同步带轮42保持不动,在该过程中,以前述定位同步带轮42为参考系,前述定位同步带43会沿该定位同
步带轮42传动,此时定位同步带43在做回转运动并带动齿轮同步轮44转动,且回转方向与摇臂5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扭矩进一步传递至梭座21使得梭座21同样相对于摇臂5反方向转动,并且通过设置齿轮齿数传动比使得摇臂5的转动速率与梭座21的转动速率相同但两者转动方向相反,由此使得梭座21相对于定位同步带轮42保持不动,而针板22嵌合在梭座21上也保持不动,从而达到对于针板22定位的目的。
41.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并可结合上述提到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00696y的专利技术文献,本技术人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皮包套置于牛角头13上,缝包机的动力源依次经主同步带轮31、主同步带32、下同步带轮33、横向传动轴34与竖向传动轴35传递至齿轮棒连接套161,并且驱动齿轮棒16转动,进一步地由齿轮棒16驱动与其啮合的旋梭传动件12转动,接着旋梭传动件12带动旋梭11作匀速旋转,而旋梭11与缝包机的机针(图中未示出)配合在皮包上作缝线动作,从而实现皮包的缝制。而随着皮包的外形需转动摇臂5时,由于设置在摇臂5空腔内的定位同步带轮42是固定在固定套41上而同样保持不动,而随着摇臂5转动会带动齿轮同步轮44的转动,此时与之转动连接的定位同步带43也会转动并带动齿轮同步轮44转动,且回转方向与摇臂5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扭矩经过横向传动套45、下传动套26与梭座锥齿轮23的传递至梭座21,并使得梭座21同样相对于摇臂5反方向转动,并且通过设置齿轮齿数传动比使得摇臂的5的转动速率与梭座21的转动速率相同但两者转动方向相反,由此使得梭座21相对于定位同步带轮42保持不动,而针板22同样保持不动从而保持针板22的定位。
42.综上前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